医院创新的驱动力是自我净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自我驱动力来自哪里 医院创新的驱动力是自我净化

医院创新的驱动力是自我净化

2024-06-13 17: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医院创新是一种认知能力,内在驱动力在于自我进化

进入医疗健康产业时代,着力于高质量发展的医院,正在结合医院痛点管理能力,从洞悉用户需求的变化,线下服务场景的调整,甚至重塑自身产品的发展战略和理念方面,做积极的探索。依照许多院长的说法,对创新感到焦虑,常常因为我们只看见眼前笔直而狭隘的那一条所谓“标杆医院”的标准道路。

医院创新,第一步要进化自我。

很简单,透过现象看本质,医院需求在哪里、现在能做的在哪里?医院创新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是打破传统经验和边界,走自我进化之路。面对医院在发展中的风险和持续提升管理能力的博弈,医院此“愿景”已非彼“愿景”,医院创新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医院“愿景”也需要与时俱进。医院做的创新其实是在实际业务场景中就能找到的,唯有不断通过实质性的创新才能让医院“愿景”延续。

不过,从现有的医院创新的诠释和思考中,医院创新有一个问题:如果问及医院管理者为何创新,得到的答复多是:竞争激烈,生存所迫、制度环境如此;如今谈医院创新正因为医院面临医疗健康产业的趋势挑战,契合扩大医院知名度及市场份额,提升品牌价值的压力如此之大,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似乎更多的认知往往拘泥于对名词的创造和传播。亦或说,“创新”就像以前说的“进步”一样,是一种“倒逼出来的创新”。所有医院的共识随之带来两个挥之不去的特性,一是强烈的目的性,二是高度的紧迫感,而这都可归结于一种“追赶”的心态。

医院创新第二步是健康成长,为其发展塑造出能适应环境的品格。

客观地说,创新,离不开研发经费和人才培养的大力投入,这并不只是空喊口号的无用功,创新需要的不是照着一个预定的计划去按图索骥,而是通过简单的规则,在时间耐心孕育的市场中,涌现出让医院惊喜的未知的未来。从来都不是事先排练好的,全是临场发挥,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事先安排好的创新不是真创新,而是费思量;提前谋划好的创新不是真创新,而是挖空心机。至少是从多项指标来衡量的。

比如,医患沟通场景创新目的在于提升医生服务过程中的沟通效率与品质,避免投诉纠纷发生的响应。比如,改善过去临床诊疗服务流程决策机制冗长而低效,让技术在巨大的医疗服务市场上实现商业化落地;关注每个特定疾病的医疗需求用户到底有哪些痛点刚需是医疗服务要做到的,统一了思路和方法,就有了解决疾病具体问题的方案流程图,最终让医疗诊断实施过程的决策变得快速,这种方向在结合新兴医疗服务市场和医疗服务思路有很大的思考和实践价值。这才是当下患者需求改变需要做的事情,做过去医疗服务底层逻辑从0到1做不到突破的事情。

首先,医疗行业以往所建立的“崛起、赶超、屹立”之类的表达则大可不必。真正的“医院崛起”,急不来,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该来的,一定会来。简言之,许多医院沿着不同路径向国外最顶尖的医院水准借鉴参照学习,遵循着国际化医院标准在不断向顶尖水平靠近。诚然,源于欠乏中国国情的足够特点,无论表现形式,也难免流于寻常的窠臼,甚至“南辕北辙”;许多医院近些年突飞猛进的势头与做大盘子看重规模密切相关,但是否具备高质量的服务能力,意味着能否拿出好的产品和专业的解决方案,进而去赢得用户的信任。

其次,医院管理者之所以鼓励创新,考虑的重点往往不是真正喜欢创新本身,而是“创新能给医院带来什么”。这个结果具有一个急骤的特点,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医疗需求用户更好的体验,而是在急切赶超的心态下,急于实现目标,一个新办法如果不能很快证明自己奏效,那很快就会被弃置一旁,另换一个,常常还导致不计代价地短期投入。所谓个性化、全新体验、高效、全新的商业模式,不外乎都是看起来那么一回事的观点而已。医院追求的往往是获利周期短、赚钱更快的项目。这带来一种“假创新”:号称“创新”,但其实只是急于自树新见,而缺乏与学术共同体的对话,甚至在遭遇质疑后仍各执己见。其结果,医院创新在剧烈变化时期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不断形成超级医院中”的状况。

第三,医院的大规模创新本身就需要持续不断的思维更新和大量投入,也正因为这样,医院业务拓展又带来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副作用。简单来说,“新”不必然“好”,因此要给它可以存活的空间,特别是容许试错、不断改进。但落到现实中,医院管理者的思维往往太想推求达到特定目的的结论,不是享受创新本身,而是缺乏创新中间的推导与思维逻辑,看到了创新的功利性结果。这在短期内非常热闹。创新本身就意味着异端,尤其是医疗服务上的创新,几乎就是靠不断挑战主流、否定自我来获得前进的,这种“创造性变革”也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基本内在动力。但时间的力量很强大,强大到让协和这样的强大的医院氤氲了百年,也让中国医疗行业追赶了百年。

医院创新第三步是历炼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的品质内功。

医疗健康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创新、是冒险、是自发,缺乏这些的医院必然会落伍。创新最大的机遇不是去复制以往的成果,而是有勇气地去做传统业务模式意想不到的效果。正确的做法或许是“摸着石头过河”。与其说是现代医院管理理念中的“创新”(innovation)对应的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线性时间观,强调的是打破既有的框框,无从生有创造新事物。倒不如说创新的“长期专注”可能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突破都来自于一定的资金投入和团队合作对前沿领域长久的深入了解。

更重要的是,以前还可以说“需求带来创新”,但现在则往往更多的是“创新带来需求”。这凸显出一个真谛:到了最前沿,创新是不能靠外力推动的,而只能依靠内在驱动的创造力。当然,肯定会有人说:难道创新就不用看绩效吗?当然需要看,尤其是看创新即是变革的重大突破。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灵活性权变的创新,显然与“创新求变”是似是而非的两回事,因为其根本目的不在“创新”本身,而是因为浮躁的心态不灵活变通就无法达成目的,最终就是现实医疗服务活动中常可见到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被扭曲了。源于缺乏沉淀,最终没能留下可持续发展的成果。

真正的传统医疗本身就亦包含着所有可能的现代性。创新的顺序应该是先想好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其它的都会顺势而为。国内很多医院的想法则似乎是:“先搞出一个创新,然后立刻大规模推广,软硬兼施让越来越多的医疗需求用户使用,至于这是不是真的改善了用户体验,则不是重点。如今,医院管理者都清楚创新是医院进步的主要驱动力,它因而被广泛视为一件“好事”。

不过,阻碍医院创新的另一个巨大束缚是“怕犯错”,这可能是多数医院普遍心态的产物。医院管理者在有意无意中仍然为创新设下了种种限制,与此同时又不切实际地期望一个创新的“点子”就能带来神奇的效果。比如,一个操盘手新的想法当然不必然是对的,但决策者的潜意识里似乎总期望“新”的就是“对”的,如果它挑战了常理或确实被验证为错的,那么提出这个创新的操盘手就要倒霉了,轻则遭遇讥讽,重则以此作为衡量他水平的标尺,以至于他此前的成绩都不重要了,唯有下课再正常不过了。

笔者则对现今不少医院所谓创新颇不以为然。真正的医疗创新源于医院一种内在驱动的求知欲,创新能力能有所超越,必须意识到创新过程中,好奇心、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国内之所以匮乏,恰是因为很多医院管理者的目的不在求知本身,而是职位带来的名利、资源等,所以创新对他们来说是手段而非目的本身,既然已经功成名就、目的达成,为何还要努力刷新自我?

实际上,对新事物的担忧、嘲讽、打击,是每家医院中抵制创新时最常有的表现。以往的很多讨论,似乎都以为创新是某个天才的想法,又或者是投入产出的问题,但实际上,这意味着医院形态和思维方式脱胎换骨的变革。创新它不是一个概率问题,而是一个制度问题。只在最适宜自己医院生长的特定环境下才能有蓬勃生机。没有一定的制度保障,零散的资本、人才、想法就很难聚拢成一个丰富复杂的生态,并最终达到催生创造性突破的临界规模。

显而易见,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鼓励能够有效探索新知识的人才,为此全新的医院组织就要将创新加以制度化:提供充分的交流互动,使不同的头脑致力于同样的问题,并激发出原创性观点,兴许其中就有哪个能奏效,新观念存活的机会较高。总之,创造一个有助于激发个人主动性的环境。给医院创新者的创新予以有保障的回报,才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能动性。

作者:郭俊 主任医师“院长说医事”团队创始人,资深医院运营管理职业院长 联系微信:GJ092653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