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流量时代媒体的角色与担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自媒体与新媒体的含义和关系是 坚守初心:流量时代媒体的角色与担当

坚守初心:流量时代媒体的角色与担当

2024-02-28 22: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信息爆炸时代,“短平快”和情绪化的消息抢夺受众注意力,在为人们带来获取信息的便利和精神愉悦感的同时,也影响其深度阅读、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同时,一些媒体在消费社会的裹挟下盲目追逐流量,一味迎合受众趣味和偏好。面对这些现象,在当前环境下,媒体应当坚守初心,扎实做好内容建设,满足受众高层次需求,共建良好行业生态。

    关键词:主流媒体     自媒体     职业规范      新闻伦理

    时至今日,新媒体和新技术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和思维习惯。“短平快”“碎片化”成为新闻生产方式的新特点,碎片化知识的便利性虽然帮助人们提升了信息获取的效率,但也牺牲了长时间的专注和思考。个性化信息推送和视频化发展趋势为受众创造了一方思维的“舒适区”,在提升传播效率和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人深陷于“一站式”“快餐式”“煽动式”信息而丧失理性、独立思考和主动寻找信息的能力。这一问题在受众观看和阅读习惯中,具体表现为慢节奏、长篇幅、专业性质的节目或文章关注者寥寥,调查新闻、深度报道在新闻行业日渐式微,而立场先行、煽动情绪的内容大行其道。与此同时,社会对于公共议题的理性发声、文明对话呈现消弭之势,取而代之的是种种极端、激愤的情绪和观点充斥于公共空间之中,深度思考缺失引发社会担忧。

    流量迷雾下的深度思考

    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了“流量”一词的广泛使用,其意指互联网信息流,在新闻生产实践中通常指向受众规模与关注度,而媒体在各平台中的传播效果衡量和变现能力的高低与“流量”直接挂钩,这也就使之成为各大媒体机构与自媒体奋力追逐的对象。和流量息息相关的是,新媒体为了降低阅读门槛,吸引更多受众,往往倾向于将观众视作“巨婴”,以最浅显的方式将最易懂的内容送到受众面前。

    比如,在短视频平台中时常可见用30秒或一分钟的视频,解读一段阅读文字只需区区几秒便能看懂的内容,这种做法适应当前新媒体传播规律以及受众教育背景结构,但新媒体语言和视频形式的过度使用,导致大量垃圾信息产生,这种过于下沉的信息并不利于受众媒介素养的培养。

    深度思考可以被定义为透过现象探寻并不断接近问题本质的求索过程,包含着分析问题和事件的逻辑层次丰富、思考角度多元、思路条理清晰的要求。这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不仅与生俱来,更重在后天培养。从具体实践层面来说,知识增量较大、主题专业较为严肃复杂并且具有社会意义的信息,才能满足人们进行深度思考的需要。其中,媒体在受众深度思考习惯的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各类媒体对于流量数据的追逐,也正是深度思考能力缺失问题产生的动因之一。

    互联网时代,各类媒体的发展都必须适应和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以“用户为王”为代表的受众本位逻辑成为媒体间共识,而媒体持续产出迎合受众的新闻产品,又进一步培养了用户的阅读和观看习惯,二者形成互为因果的关系。在新闻市场中,严肃、深度内容远不如娱乐轻松、煽情耸动的内容能带来较多的流量,这也迫使优质和深度内容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的生存威胁。

    将流量和数据视作新闻作品最重要的考量指标,在这样的评价标准带动下,新闻行业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发生偏移。对于受众来说,深度思考意味着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和鉴别虚假信息及垃圾内容的能力,对于社会现象的清晰认知,不易被纷繁复杂的思潮和观念混淆头脑。受众深度思考和深度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媒体行业良性发展具有长期裨益,也有益于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媒体有责任通过高品质新闻内容的供给,培养受众阅读深度和长篇内容的能力,以及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氛围与价值取向。

    新型主流媒体的举措与担当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网络内容建设,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①在用户深度思考和深度阅读的习惯培养中,新型主流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作品内容质量。

    品质内容,引导读者注意力回归

    深度思考,重在分析逻辑和思维方式,关注受众在内容上深层次的需求,优质的新闻内容能够帮助受众理清思路,通过多元视角解读逻辑分析过程,为受众提供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但在当前环境下,新闻聚合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使受众阅读习惯发生了转向,这些平台中的信息有相当一部分经过了处理,被赋予了新闻事实之外的其他要素,也为虚假信息、谣言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助推“后真相”时代的发展。因此,优质和深度的内容不应被埋没在流量和指标中,传统媒体更应该主动出击,通过专业优势吸引受众,培养用户深度思考习惯,引导受众注意力向优质内容的回归。

    新型主流媒体承担着在互联网空间中引领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职责。在当前舆论场中,主流价值观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受到新闻生产和分发形式影响,传统媒体应对舆论无法实现“实时”,但应当做到“及时”。相对于新媒体来说,传统媒体仍然有公信力和权威方面的优势,提高主流价值观影响力是当前新型主流媒体发展的重大任务。主流媒体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公信力、权威性优势,主动设置议题,引导受众对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参与理性对话。增加读书类、访谈类、科普类和演讲类等慢节奏且知识增量大的节目的比重,给予观众有启发和有价值的信息。访谈节目不仅能够有情感和经验上的交流,更有思维和观点上的碰撞,通过嘉宾和采访者的互动,启发观众对问题进行思辨。同时,市场对于优质内容已有一定需求,商业媒体向非虚构写作、特稿等深度报道方向发展,开拓相关业务,知识付费和新闻付费墙等变现形式快速发展,受众需求和媒体市场供给形成良性循环。

    激扬清浊,传递专业理性声音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大高新视听内容供给。②应该注意到的是,当前一些传统媒体确实存在伦理失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为了追逐商业利益,而在广告播出和节目制作时不顾新闻伦理,导致虚假广告频现,节目把关不严,消费者上当受骗、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充分发挥专业力量,传递理性声音的作用日益凸显,应通过细节详细、内容专业的解释性报道,以规范严谨的内容把关要求,生产理性专业的内容。比如,着力推出更多优质的辟谣类、科普类栏目,阐释社会现象背后的原理,启发读者和观众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一步步剖析问题、探求本质和真理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受众深度思考和深度阅读能力的过程。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新闻评论是传递理性声音、澄清事实真相的重要阵地。新闻评论通过深度而专业的解读,表达媒体对于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的思考与判断,帮助受众筛选有效信息和接近事实真相,推动社会事件和问题的解决。优质的新闻评论要实现引发读者深思、传递理性声音的目的,应当立论掷地有声,形式亲切贴近现实,讲理逻辑清晰,以生动而不生硬的方式,将主流价值观融入事实和说理之中。只有先吸引受众阅读文章,才能潜移默化地对其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

    纵观当前舆论场的态势,新闻评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还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具有专业教育和从业背景的评论员仍然是新闻行业的稀缺资源,应当注重培养和打造本领过硬的评论员队伍。

    垂直发展,把握自媒体发展机遇

    在流量尚有红利的时代,众多媒体人和媒体机构涌入新媒体市场。而流量红利不再的今天,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方主体各出奇招,为的就是吸引受众注意力。对于自媒体和新闻聚合平台来说,流量是其收入来源,而博人眼球、低俗色情等内容更容易“骗”得受众点击阅读。但近年来,在愈加严厉的监管政策的影响之下,自媒体发展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

    一方面,中央层面政策规定和整治行动对自媒体的良性发展提出要求、指明方向。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提出,通过立改废释并举等方式,推动现有法律法规延伸适用到网络空间。完善网络信息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制定完善对网络直播、自媒体、知识社区问答等新媒体业态和算法推荐、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的规范管理办法。③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时代,用户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为畅通和多元。特别是行业自媒体,仅靠输出浅层内容,很难像过去一样吸引大批受众,只有足够深度的内容才能够说服受众,用户对于精品内容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于自媒体来说,针对特定受众群体进行深耕深挖,持续稳定输出优质作品,有助于实现自身商业价值和履行社会责任。

    目前,自媒体发展呈现新的态势,而真实可信和详细深度的报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平台和行业鼓励有资质和从业经历的人或相关机构创办“知识型”自媒体,分享专业领域的知识科普,将专业化的知识进行通俗化传播,受到用户欢迎。以理性对谈专业知识为内容的播客、博文也吸引了一定规模的受众,通过知识分子和文化从业者的分享,鼓励人们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也是培养受众深度思考能力和习惯的重要途径。

    当前媒体角色的反思与警惕

    今天,“流量”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和追逐对象,成为媒体机构和媒体从业者应当直面的重大挑战,不仅影响了新闻内容的采集和分发,更影响到内容生产的价值取向和专业内核,这就要求媒体必须具备“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思维定力和对现实清醒的认识。媒介伦理始终是一个具有探讨价值的话题,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尤为如此,占据传播资源、参与新闻生产的各类主体在受众思维能力和方式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流量迷雾之下,媒体更应该时时警惕和反思自身行为和角色,追求长足的、可持续的内容发展。

    深度、优质内容的供给是媒体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有效路径。了解和适应受众需求是媒体在吸引受众、实现自身盈利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内容为王”较之“用户为王”更具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当受众学会深度思考,养成了深度阅读的习惯,对优质和专业内容的需求、偏好和获取习惯得以形成时,其判断新闻质量优劣和信息真假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同时有益于全行业的发展,能够建立起优质内容与受众正面反馈的良性循环,推动各主体共建良好行业生态。

    (作者黄楚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导;曹曦予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  月

    注释: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http://www.gov.cn/zhengce/2020-09/26/content_5547310.htm

    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http://www.nrta.gov.cn/art/2020/11/26/art_113_53991.html

    ③《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2/07/content_5567791.htm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