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细菌性毛囊炎、疖、痈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腋下毛囊发炎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细菌性毛囊炎、疖、痈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细菌性毛囊炎、疖、痈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2023-05-11 19: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细菌性毛囊炎、疖、痈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作者: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皮肤病与性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通信作者:肖生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本文刊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3,22(5):451-455

DOI: 10.3760/cma.j.cn114798-20230310-00201

本文编辑: 白雪佳 刘岚

一、概述及流行病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皮肤黏膜的常驻菌群之一,约30%健康人群携带该菌[ 1] ,在干燥物体表面生存期较长,如在干燥的脓液、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大部分急诊科中化脓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致病菌[ 2] ,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化脓性链球菌短暂或长期定居于上呼吸道,在干燥物体表面或尘埃中可生存数月,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物或飞沫传播感染。

毛囊炎、疖为特别常见的皮肤病,常在基层诊治;痈为重度炎症反应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诊疗涉及皮肤科、外科、急诊科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皮肤黏膜的常驻菌群之一,约30%健康人群携带该菌[ 1] ,在干燥物体表面生存期较长,如在干燥的脓液、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大部分急诊科中化脓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致病菌[ 2] ,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化脓性链球菌短暂或长期定居于上呼吸道,在干燥物体表面或尘埃中可生存数月,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物或飞沫传播感染。

毛囊炎、疖为特别常见的皮肤病,常在基层诊治;痈为重度炎症反应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诊疗涉及皮肤科、外科、急诊科等。

二、毛囊炎

(一)定义

毛囊炎(folliculitis)是由于感染、物理损伤或化学刺激而引起的毛囊炎症。细菌性毛囊炎最常见,由细菌感染毛囊浅表或深部引起。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细菌性毛囊炎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在长期口服抗菌药物的痤疮患者中偶尔有革兰阴性菌毛囊炎。易感因素包括皮肤的浸渍、剃须、拔毛、天气炎热、糖尿病、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等。痤疮皮损亦包括毛囊炎,主要由痤疮丙酸杆菌引起,参见《寻常痤疮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 3] 。

(三)临床表现

1. 典型表现为面部、头皮、颈部、胸背部、臀部等部位丘疹或脓疱,皮损常呈现为小的毛囊性丘疹或针尖大小脓疱,毛孔呈红色隆起,上覆痂皮,四周绕以红晕(图1A、1B)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有轻微触痛或瘙痒,7~10 d愈合。

2. 头皮部位复发性或慢性葡萄球菌毛囊炎融合后常形成瘢痕和秃发。

3. MRSA可能引起深在毛囊炎或脓肿,并向严重感染发展。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以毛囊为中心的丘疹、脓疱,周围绕以红晕即可诊断。严重的、复发性、治疗抵抗的患者,可行皮损部脓液涂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2. 鉴别诊断:主要与马拉色菌毛囊炎鉴别,后者常发生于青年人,诱发因素包括皮脂分泌多和天气炎热、抗菌药物应用、免疫抑制剂应用等。表现为毛囊性丘疹,有时有脓疱,多见于背部、前胸、肩部等,中央黄白色物质常为紧密堆积的角蛋白而非脓液(图2)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氢氧化钾(KOH)真菌镜检可发现大量酵母相菌。治疗可外用抗真菌药,系统抗真菌治疗如伊曲康唑200 mg/d,共1~3周,或氟康唑100~200 mg/d,共3周。考虑细菌性毛囊炎但规范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警惕马拉色菌毛囊炎可能。

(五)治疗

1. 单发或散在的毛囊炎常为自限性,多可自愈,不需抗菌治疗。

2. 局部治疗可外用2%莫匹罗星软膏或2%夫西地酸乳膏、1%新霉素软膏、2.5%碘酊、10%鱼石脂软膏,2~3次/d,疗程7~10 d。

3. 毛囊炎泛发或复发时,可选用口服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

(六)转诊建议

以下情况需转上级医院诊治:

1. 疑似但诊断尚不能明确者。

2. 毛囊炎反复发作,经治疗效果不佳者。

3. 毛囊炎合并免疫缺陷病,合并基础疾病且病情复杂的患者。

(七)预后

1. 单发或散在的毛囊炎呈自限性,预后较好。

2. 慢性毛囊炎易复发,迁延难愈,患者需去正规医疗机构按医嘱接受足疗程治疗。

展开全文

(一)定义

毛囊炎(folliculitis)是由于感染、物理损伤或化学刺激而引起的毛囊炎症。细菌性毛囊炎最常见,由细菌感染毛囊浅表或深部引起。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细菌性毛囊炎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在长期口服抗菌药物的痤疮患者中偶尔有革兰阴性菌毛囊炎。易感因素包括皮肤的浸渍、剃须、拔毛、天气炎热、糖尿病、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等。痤疮皮损亦包括毛囊炎,主要由痤疮丙酸杆菌引起,参见《寻常痤疮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 3] 。

(三)临床表现

1. 典型表现为面部、头皮、颈部、胸背部、臀部等部位丘疹或脓疱,皮损常呈现为小的毛囊性丘疹或针尖大小脓疱,毛孔呈红色隆起,上覆痂皮,四周绕以红晕(图1A、1B)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有轻微触痛或瘙痒,7~10 d愈合。

2. 头皮部位复发性或慢性葡萄球菌毛囊炎融合后常形成瘢痕和秃发。

3. MRSA可能引起深在毛囊炎或脓肿,并向严重感染发展。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以毛囊为中心的丘疹、脓疱,周围绕以红晕即可诊断。严重的、复发性、治疗抵抗的患者,可行皮损部脓液涂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2. 鉴别诊断:主要与马拉色菌毛囊炎鉴别,后者常发生于青年人,诱发因素包括皮脂分泌多和天气炎热、抗菌药物应用、免疫抑制剂应用等。表现为毛囊性丘疹,有时有脓疱,多见于背部、前胸、肩部等,中央黄白色物质常为紧密堆积的角蛋白而非脓液(图2)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氢氧化钾(KOH)真菌镜检可发现大量酵母相菌。治疗可外用抗真菌药,系统抗真菌治疗如伊曲康唑200 mg/d,共1~3周,或氟康唑100~200 mg/d,共3周。考虑细菌性毛囊炎但规范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警惕马拉色菌毛囊炎可能。

(五)治疗

1. 单发或散在的毛囊炎常为自限性,多可自愈,不需抗菌治疗。

2. 局部治疗可外用2%莫匹罗星软膏或2%夫西地酸乳膏、1%新霉素软膏、2.5%碘酊、10%鱼石脂软膏,2~3次/d,疗程7~10 d。

3. 毛囊炎泛发或复发时,可选用口服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

(六)转诊建议

以下情况需转上级医院诊治:

1. 疑似但诊断尚不能明确者。

2. 毛囊炎反复发作,经治疗效果不佳者。

3. 毛囊炎合并免疫缺陷病,合并基础疾病且病情复杂的患者。

(七)预后

1. 单发或散在的毛囊炎呈自限性,预后较好。

2. 慢性毛囊炎易复发,迁延难愈,患者需去正规医疗机构按医嘱接受足疗程治疗。

三、疖

(一)定义

疖(furuncle)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毛囊和毛囊周围组织感染。多发及反复发作者称为疖病。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链球菌,肛门生殖器部位复发性疖偶可培养出厌氧菌。易感因素包括长期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鼻腔)、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糖尿病、肥胖、表皮损伤、表皮微生物菌群失调等;疖病常见于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患者。

(三)临床表现

1. 典型表现:毛囊和毛囊周围化脓性损害。通常开始为红、肿、坚硬的小结节,逐渐增大,呈圆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组织坏死而软化,出现黄白色小脓头(图3)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红肿范围扩大,出现疼痛,可有波动感,最后脓栓脱落,排出脓液,破溃后疼痛减轻,炎症逐渐消退。病变单发或多发。

2. 仅在有毛发的皮肤中发生,最常见于面颈部、腋窝、臀部、大腿和会阴部、易受摩擦和轻微外伤的部位。

3. 常无全身症状。若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发热、畏寒、头痛、厌食等症状。营养不良患者可出现脓毒血症和败血症。

4. 面部上唇周围和鼻部“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如被挤压或挑刺,容易促使感染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向颅内扩散,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眼部及周围组织进行性红肿,伴疼痛压痛,并有头痛、寒战、高热甚至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诊断。辅助检查可进行血常规、皮损部脓液涂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部分患者血常规可有白细胞计数水平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升高;皮损部脓液涂片可见球形、椭圆形葡萄串状或链状排列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2. 鉴别诊断:

(1)囊肿性痤疮: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面颈、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区域。可有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性皮损(图4)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2)化脓性汗腺炎:为一种少见病,发病率约1/600 [ 4] 。在顶泌汗腺所在部位,尤其是腋窝和肛门生殖器部位反复发作的“疖”和引流窦道,并继发瘢痕形成。最初在腋窝、腹股沟、肛周或乳房下出现炎性结节和无菌性脓肿,可伴疼痛,慢性病程,随时间延长可产生窦道和增生性瘢痕。

(五)治疗

1. 轻症患者以局部治疗为主。早期红肿未破溃的炎性结节可局部热敷、红外线、紫外线、超短波照射等治疗,促进皮损成熟、引流恢复;外用2%莫匹罗星软膏或2%夫西地酸乳膏、2.5%碘酊、10%鱼石脂软膏2~3次/d、7~10 d。已经化脓时不宜使用。出现脓头时,可用碘伏点涂脓点,也可用针尖或小刀将脓栓剔除,但禁忌挤压。出脓后可外敷碘伏湿纱条。

2. 大且深部有波动感的皮损应及时在局部麻醉下切开引流。

3. 以下情况推荐系统应用抗菌药物:局部治疗无效;疖位于鼻周、外耳道或其他引流困难的部位;严重多发的皮损;合并免疫抑制等。

选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耐β-内酰胺酶的抗菌药物如耐酶青霉素,口服氯唑西林0.5 g/次、4次/d;或苯唑西林0.5~1.0 g/次、4次/d;或使用一代头孢菌素,如注射头孢唑林1.0 g/次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 [ 5] 。

由MRSA引起的患者则应选用相应敏感的抗菌药物,轻症患者可用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trimethoprim,SMZ/TMP)等,重症首选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 6, 7, 8] 。

(六)转诊建议

以下情况需转上级医院诊治:

1. 出现高热、畏寒、头痛、厌食等症状,治疗效果不佳。

2. 考虑有脓毒血症和败血症可能。

3.“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出现眼部及周围组织进行性红肿,伴疼痛压痛,或伴有头痛、寒战、高热甚至昏迷等症状。

4. 疑似但诊断尚不能明确者。

5. 糖尿病、营养不良或免疫缺陷的高危患者、老年多病患者。

(七)预后

1. 少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瘢痕、秃发等。

2. 合并有海绵窦感染的“危险三角区”疖肿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一)定义

疖(furuncle)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毛囊和毛囊周围组织感染。多发及反复发作者称为疖病。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链球菌,肛门生殖器部位复发性疖偶可培养出厌氧菌。易感因素包括长期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鼻腔)、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糖尿病、肥胖、表皮损伤、表皮微生物菌群失调等;疖病常见于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患者。

(三)临床表现

1. 典型表现:毛囊和毛囊周围化脓性损害。通常开始为红、肿、坚硬的小结节,逐渐增大,呈圆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组织坏死而软化,出现黄白色小脓头(图3)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红肿范围扩大,出现疼痛,可有波动感,最后脓栓脱落,排出脓液,破溃后疼痛减轻,炎症逐渐消退。病变单发或多发。

2. 仅在有毛发的皮肤中发生,最常见于面颈部、腋窝、臀部、大腿和会阴部、易受摩擦和轻微外伤的部位。

3. 常无全身症状。若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发热、畏寒、头痛、厌食等症状。营养不良患者可出现脓毒血症和败血症。

4. 面部上唇周围和鼻部“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如被挤压或挑刺,容易促使感染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向颅内扩散,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眼部及周围组织进行性红肿,伴疼痛压痛,并有头痛、寒战、高热甚至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诊断。辅助检查可进行血常规、皮损部脓液涂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部分患者血常规可有白细胞计数水平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升高;皮损部脓液涂片可见球形、椭圆形葡萄串状或链状排列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2. 鉴别诊断:

(1)囊肿性痤疮: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面颈、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区域。可有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性皮损(图4)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2)化脓性汗腺炎:为一种少见病,发病率约1/600 [ 4] 。在顶泌汗腺所在部位,尤其是腋窝和肛门生殖器部位反复发作的“疖”和引流窦道,并继发瘢痕形成。最初在腋窝、腹股沟、肛周或乳房下出现炎性结节和无菌性脓肿,可伴疼痛,慢性病程,随时间延长可产生窦道和增生性瘢痕。

(五)治疗

1. 轻症患者以局部治疗为主。早期红肿未破溃的炎性结节可局部热敷、红外线、紫外线、超短波照射等治疗,促进皮损成熟、引流恢复;外用2%莫匹罗星软膏或2%夫西地酸乳膏、2.5%碘酊、10%鱼石脂软膏2~3次/d、7~10 d。已经化脓时不宜使用。出现脓头时,可用碘伏点涂脓点,也可用针尖或小刀将脓栓剔除,但禁忌挤压。出脓后可外敷碘伏湿纱条。

2. 大且深部有波动感的皮损应及时在局部麻醉下切开引流。

3. 以下情况推荐系统应用抗菌药物:局部治疗无效;疖位于鼻周、外耳道或其他引流困难的部位;严重多发的皮损;合并免疫抑制等。

选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耐β-内酰胺酶的抗菌药物如耐酶青霉素,口服氯唑西林0.5 g/次、4次/d;或苯唑西林0.5~1.0 g/次、4次/d;或使用一代头孢菌素,如注射头孢唑林1.0 g/次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 [ 5] 。

由MRSA引起的患者则应选用相应敏感的抗菌药物,轻症患者可用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trimethoprim,SMZ/TMP)等,重症首选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 6, 7, 8] 。

(六)转诊建议

以下情况需转上级医院诊治:

1. 出现高热、畏寒、头痛、厌食等症状,治疗效果不佳。

2. 考虑有脓毒血症和败血症可能。

3.“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出现眼部及周围组织进行性红肿,伴疼痛压痛,或伴有头痛、寒战、高热甚至昏迷等症状。

4. 疑似但诊断尚不能明确者。

5. 糖尿病、营养不良或免疫缺陷的高危患者、老年多病患者。

(七)预后

1. 少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瘢痕、秃发等。

2. 合并有海绵窦感染的“危险三角区”疖肿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四、痈

(一)定义

痈(carbuncle)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多个相邻的毛囊深在感染,伴有周围和下面结缔组织(包括皮下组织)剧烈炎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相邻的多个疖融合形成。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致病菌与疖相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链球菌。常见于糖尿病、营养不良、心力衰竭、药物成瘾或严重全身性皮肤病、肥胖以及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者。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者比非携带者发生痈的风险增加。

(三)临床表现

1. 多见于中老年人。

3. 病变常位于颈背部、肩部或臀部和大腿的后部。病变引流区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

4. 患者一般状况较差,通常出现高热、畏寒、食欲不振等,易并发全身急性化脓性感染,严重时可因脓毒症或转移性感染而死亡。

5. 颌面部痈十分危险,容易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病情凶险。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升高,必要时皮损处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协助诊断。皮损部脓液涂片可见以球形、椭圆形葡萄串状排列或链状排列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2. 鉴别诊断:

(2)脓癣:脓癣主要是由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发的头皮严重真菌感染。皮损初起为成群的炎性毛囊性丘疹,逐渐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表面在毛囊口处形成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皮损处毛发松动,易拔出。常伴耳后、颈、枕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继发细菌感染后可形成脓肿。愈后可留有永久性秃发和瘢痕。脓癣可通过真菌镜检和培养协助诊断。

(五)治疗

1. 适当休息,加强营养,必要时用镇痛药。

2. 早期仅有红肿时,可用50%硫酸镁或75%乙醇湿敷。

3. 手术治疗:痈区中央有皮下坏死、软化时,需要及时切开引流,切开引流不宜过早或过迟。术后应换药。

4. 全身治疗:及时足量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在药敏结果出来之前,静脉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耐β-内酰胺酶的抗菌药物如一代头孢菌素;由MRSA引起的患者则应选用相应敏感抗菌药物,首选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 6,10] 。

(六)转诊建议

以下情况需转上级医院诊治:

1. 出现高热、畏寒、头痛、厌食等症状,治疗效果不佳。

2. 考虑有脓毒血症和败血症可能。

3. 颌面部痈。

4. 疑似但诊断尚不能明确者。

5. 糖尿病、营养不良或免疫缺陷的高危患者、老年多病患者。

(七)预后

1. 容易出现瘢痕、秃发等。

2. 颌面部痈容易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病情凶险,可能会危及生命。

(一)定义

痈(carbuncle)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多个相邻的毛囊深在感染,伴有周围和下面结缔组织(包括皮下组织)剧烈炎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相邻的多个疖融合形成。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致病菌与疖相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链球菌。常见于糖尿病、营养不良、心力衰竭、药物成瘾或严重全身性皮肤病、肥胖以及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者。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者比非携带者发生痈的风险增加。

(三)临床表现

1. 多见于中老年人。

3. 病变常位于颈背部、肩部或臀部和大腿的后部。病变引流区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

4. 患者一般状况较差,通常出现高热、畏寒、食欲不振等,易并发全身急性化脓性感染,严重时可因脓毒症或转移性感染而死亡。

5. 颌面部痈十分危险,容易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病情凶险。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升高,必要时皮损处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协助诊断。皮损部脓液涂片可见以球形、椭圆形葡萄串状排列或链状排列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2. 鉴别诊断:

(2)脓癣:脓癣主要是由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发的头皮严重真菌感染。皮损初起为成群的炎性毛囊性丘疹,逐渐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表面在毛囊口处形成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皮损处毛发松动,易拔出。常伴耳后、颈、枕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继发细菌感染后可形成脓肿。愈后可留有永久性秃发和瘢痕。脓癣可通过真菌镜检和培养协助诊断。

(五)治疗

1. 适当休息,加强营养,必要时用镇痛药。

2. 早期仅有红肿时,可用50%硫酸镁或75%乙醇湿敷。

3. 手术治疗:痈区中央有皮下坏死、软化时,需要及时切开引流,切开引流不宜过早或过迟。术后应换药。

4. 全身治疗:及时足量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在药敏结果出来之前,静脉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耐β-内酰胺酶的抗菌药物如一代头孢菌素;由MRSA引起的患者则应选用相应敏感抗菌药物,首选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 6,10] 。

(六)转诊建议

以下情况需转上级医院诊治:

1. 出现高热、畏寒、头痛、厌食等症状,治疗效果不佳。

2. 考虑有脓毒血症和败血症可能。

3. 颌面部痈。

4. 疑似但诊断尚不能明确者。

5. 糖尿病、营养不良或免疫缺陷的高危患者、老年多病患者。

(七)预后

1. 容易出现瘢痕、秃发等。

2. 颌面部痈容易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病情凶险,可能会危及生命。

五、预防与健康教育

1. 预防:

(1)保持皮肤清洁,适当洗澡、洗头、勤剪指甲等,避免过度潮湿、受热出汗,避免拔毛、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表皮损伤等。

(2)对于复发性毛囊炎、疖、痈患者及其亲密接触者,鼻腔应用莫匹罗星软膏2次/d、5~10 d;可在好发部位局部应用氯己定或莫匹罗星以减少细菌定植;可应用乙醇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对细菌污染物如玩具、键盘等消毒 [ 11, 12] 。

2. 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

3. 需要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要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不要自行随意选择。

1. 预防:

(1)保持皮肤清洁,适当洗澡、洗头、勤剪指甲等,避免过度潮湿、受热出汗,避免拔毛、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表皮损伤等。

(2)对于复发性毛囊炎、疖、痈患者及其亲密接触者,鼻腔应用莫匹罗星软膏2次/d、5~10 d;可在好发部位局部应用氯己定或莫匹罗星以减少细菌定植;可应用乙醇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对细菌污染物如玩具、键盘等消毒 [ 11, 12] 。

2. 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

3. 需要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要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不要自行随意选择。

皮肤病与性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组长:陆前进 迟春花

副组长:郑捷 高兴华 王永晨 吴浩

秘书长:程波 刘岚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爱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翔(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程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兴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顾恒(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赖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栗玉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全忠(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陆前进(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马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木其日(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冉玉平(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涂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刚(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肖生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徐金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杨蓉娅(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姚志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张福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张建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学军(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郑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全科医学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晨(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丽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陈琳(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迟春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丁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力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冯玫(山西白求恩医院);黄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姜岳(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孔慜(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潘志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沙悦(北京协和医院);史玲(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事务管理中心);习森(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肖雪(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杨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易春涛(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留义(河南省人民医院);王荣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尚才(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王永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浩(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尹朝霞(深圳大学全科医学系);张跃红(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朱兰(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指南执笔专家:肖生祥 审校专家:陆前进 迟春花

皮肤病与性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组长:陆前进 迟春花

副组长:郑捷 高兴华 王永晨 吴浩

秘书长:程波 刘岚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爱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翔(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程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兴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顾恒(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赖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栗玉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全忠(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陆前进(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马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木其日(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冉玉平(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涂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刚(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肖生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徐金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杨蓉娅(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姚志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张福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张建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学军(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郑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全科医学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晨(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丽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陈琳(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迟春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丁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力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冯玫(山西白求恩医院);黄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姜岳(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孔慜(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潘志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沙悦(北京协和医院);史玲(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事务管理中心);习森(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肖雪(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杨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易春涛(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留义(河南省人民医院);王荣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尚才(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王永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浩(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尹朝霞(深圳大学全科医学系);张跃红(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朱兰(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指南执笔专家:肖生祥 审校专家:陆前进 迟春花

参考文献(略)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往期指南请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年)

慢性腹痛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慢性腹痛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急性胰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急性胰腺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胸痛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胸痛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

急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

急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

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心脏骤停基层诊疗指南(2019)

心脏骤停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帕金森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心房颤动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心房颤动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预激综合征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药物性肝损伤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药物性肝损伤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酒精性肝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酒精性肝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高血压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血脂异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0)

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

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1)

特发性震颤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

特发性震颤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1)

广泛性焦虑障碍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

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

广泛性焦虑障碍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1)

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

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

药疹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

儿童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日晒伤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