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剂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发展趋势(附报告目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脱氮微生物菌剂是什么药 微生物菌剂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发展趋势(附报告目录)

微生物菌剂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发展趋势(附报告目录)

2024-07-03 11: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微生物菌剂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发展趋势(附报告目录)

1、微生物菌剂行业的应用

(1)微生物菌剂在农业肥料领域中的应用

近年来,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种类不断丰富,推广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产品种类已从根瘤菌菌剂向多菌种、多养分、多功能产品拓展。微生物菌剂所应用的作物已从最初的豆科、油料和纤维类作物,扩展到粮食、糖料、蔬菜、水果、烟草、中草药和观赏花卉等作物。此外,有机物料腐熟菌剂和土壤修复菌剂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腐熟和酸性土壤、盐碱土、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与此同时,土壤多样性提升、化肥减量增效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农用微生物菌剂的推广应用。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微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调查及前景预测报告》

(2)微生物菌剂在动物饲料领域中的应用

利用农业农村部认可的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微生物饲料添加菌剂是畜牧养殖用抗菌药、抗生素的良好替代之一,可以补充、调整和保持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抵制有害菌系生长,达到防病治病、促进健康的功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有益菌分泌出各类酶可以使畜禽的胃肠道更好地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从而使饲料的利用率提高而且还会产生杀灭有害微生物的抗生素,对于牲畜肠道微环境的改善起到显著作用,增强了畜禽的生长能力。除此之外,微生物饲料添加菌剂可以减少和分解畜禽排泄物中含有的污染气体与物质,遏制有害微生物的滋生与繁殖,达到改善饲养环境的作用。

(3)微生物菌剂在水质净化领域中的应用

微生物菌剂投入水体后能够维持水环境的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调节水体的 pH,促进底泥中氮、磷的释放,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与普通的生物处理方法相比具有更加高效的优势。目前,微生物菌剂已逐步应用在重金属离子废水、焦化废水、养殖废水、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水治理领域。随着微生物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多种菌种的混合使用逐渐成为菌剂使用的主流趋势,这样使用可以让不同的有益菌共同作用,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调节水体环境和净化水质的效果。

(4)微生物菌剂在矿山复垦中的应用

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采引起地面沉陷现象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如土地肥力贫瘠、生态环境容量变小、生态承载力降低、植被退化等。微生物菌剂矿山修复技术原理是利用微生物菌扩大植物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及水分的吸收,提高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抗性,进而促进矿区废弃地植物的生长发育。利用微生物菌剂的特性对复垦区进行综合治理与修复,可以改良土壤基质,加速矿区土壤的熟化,提高土壤肥力从而缩短复垦周期。此外,微生物可以把矿山污染区域污染物吸纳进细胞内,再通过自身分泌的胞外酶代谢降解。

(5)微生物菌剂在生物农药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化学农药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低毒、低残留、高生物活性和高选择性的环保型生物农药成为未来世界农药的发展方向。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制作的可当做农药使用的制剂被称为微生物农药,通常以活菌制剂为主体,微生物农药较化学农药而言其安全性更高,并具有环境友好型特点。由于功能性微生物菌株对植物病原菌、害虫或杂草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众多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已经将微生物菌剂成功应用于防治农业生产重大病虫害。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棉铃虫、水稻二化螟、蔬菜上的小菜蛾等,井冈霉素与枯草芽孢杆菌或者蜡质芽孢杆菌的复混制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解淀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防治蔬菜土传病害等。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生物农药群体,也为农业的绿色防控体系带来了技术上的保障。

2、行业竞争格局

微生物肥料属于生物农业行业中的细分领域,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参与者较多,市场竞争充分,行业集中度较低。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在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发展迅速,微生物肥料生产从小作坊、土办法逐步向正规企业、先进设备转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微生物肥料企业数量从 1994 年的 120 多家增至 2020 年的 2,800 多家。

虽然近年来我国微生物肥料企业数量增长迅速,但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偏小,产品种类单一,大型企业数量较少。根据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的数据,在 2008 年-2018 年,肥料登记数量≥10 个的企业仅有 65 家,而肥料登记数量为 1 个的肥料企业多达 704 家。在众多的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中,呈现梯队式发展格局,其中研发技术领先、具有自主生产菌剂原料能力、产品质量有保障、市场品牌形象好的企业盈利能力强,处于行业竞争中的第一梯队;而大部分企业处于行业第二梯队,主要表现出规模较小、实力偏弱、缺乏核心技术的特点,在研发、工艺、产品、服务等方面与第一梯队存在较大差距,处于竞争的弱势梯队。从长期来看,行业内具有核心菌株资源、技术能力可靠和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将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3、技术特点

菌株创新是微生物肥料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能力。菌株创新首先是挖掘、筛选、拓展新的功能菌种,选育具有作物亲和性、地域适应性、优良生产性能的功能菌株,明确功能菌种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的影响;其次是优化菌株组合,使不同功能菌株协同互补、菌株与载体功能叠加组合产品,实现效果最优;同时,菌种活性保持技术采用回归应用环境、添加植物或土壤浸提物等措施进行复壮,防止菌种退化。目前,国内生产企业多处在购买菌株或与有关科研机构合作开发阶段,能独立开展分离、筛选、复壮菌株的企业较少。

菌株的发酵和提取是微生物菌剂生产的基础,高效的发酵培养基和精准的发酵工艺控制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菌株的转化能力。发酵完成后的提取工艺也十分重要,直接决定菌剂成品的含菌浓度和产品质量。发酵培养基配方、发酵及提取工艺方面的技术积累主要依托于企业自身技术积淀和生产经验,需要对发酵培养基配方不断尝试改进,对生产设备和各个控制环节不断持续优化,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随着高浓度液体发酵技术在农用微生物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我国登记的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有效活菌数从 1 亿/g 上升至 6,000 亿/g,极大地提高了微生物肥料产品品质。

微生物代谢物同样也是评价菌种与产品功能的重要指标。微生物代谢物种类繁多,含量差异大,功能多样且具有交互作用。目前行业内关注的微生物代谢物主要有植物激素类物质、维生素类、有机酸、功能酶类等。

据研究统计,微生物肥料中使用的菌种已达 200 余种,其中芽孢菌以其良好的生产性能和保存性能,在有效产品登记证中占比最高。自然界中的许多非芽孢菌,如假单胞菌、木霉菌等也被证实具有独特的环境效应和促生效应,但因其保存技术要求高等难题,在产品化应用中占比较小。

4、行业发展趋势

(1)微生物肥料使用率不断提高,充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好 14 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使得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肥料是粮食的“粮食”,在国家肥料结构调整、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等政策的引导下,科学合理的使用肥料是着力稳产量、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必要手段。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推进荒漠化、沙漠化、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

近年来农化企业顺势而为,加大推广应用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等环境友好的新型绿色肥料,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并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比例,在化肥零增长行动中发挥重要替代作用。

(2)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依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 年)》等一系列文件对微生物肥料产业提出的要求,未来重点研发的产品包括固氮及根瘤菌剂、溶磷菌剂、微生物种子包衣制剂、复合微生物肥料等。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已呈现出由单一菌种向复合菌种转化,由单纯生物菌剂向生物肥料转化,由单一剂型品种向多元化转化的发展趋势。从技术角度看,微生物菌剂是生产微生物肥料的核心原料,已在农业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使用效果,广泛应用于粮食和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在环保和生态修复方面已有针对土壤酸性、板结、盐碱化的微生物土壤修复剂,在农作物秸秆分解方面已存在有机物料腐熟菌剂。我国目前正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未来产品将更具针对性。

(3)行业增长迅速,但市场集中度较低

尽管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增长迅猛,但是行业整体呈现大而不强的态势,除少数龙头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偏小、研究开发能力低下、抗风险能力不强。在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行业集中度必将大幅提升。在行业整合过程中,研发和创新方面领先且具有优质产品的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强者更强,知名品牌的市场地位将日益突出。

5、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1)菌种壁垒

菌种是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的核心,菌种的安全性、稳定性、功能性、生产性直接影响终端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人员、设备以及时间,积累和完善菌种数据库,才能筛选和培育出优良的菌种。新进入该领域的企业受限于研发能力以及资金实力,其源菌株选育能力往往不强。

(2)技术壁垒

微生物肥料行业在菌株发酵工艺、制剂工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需要企业具备先进的研发实验室和产业化技术水平且建立长效的研发机制来保障有益微生物的活性及保质期,确保规模化生产的转化率。此外,菌剂的研发还会涉及到生物工程技术、多肽技术、多元螯合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这对新进入该领域的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资质壁垒

微生物肥料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生产、使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国家在行业准入、生产经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加强行业监管。目前,我国对微生物肥料行业实行严格的产品登记管理制度,未经登记的肥料产品不得进口、生产、销售和使用。生产者申请肥料正式登记前,须在中国境内进行规范的田间示范试验,由农业部聘请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组织成立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请登记肥料产品的肥效和安全性等进行综合评审。伴随多项包含国家标准菌种安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微生物肥料标准体系相继出台,我国对微生物肥料产品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严格的准入体制不仅对新进入者形成壁垒,也遏制了行业内“乱象丛生”的现象,促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4)渠道壁垒

微生物肥料产品下游销售渠道以化肥等农资产品生产厂商、经销商以及种植企业为主,优质渠道资源有限。先进入的厂商基于其优质的产品品质与稳定的货物供应已经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占据了有利的市场地位。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由于其知名度低且缺乏业务合作经验与资源积累,面对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复杂的市场体系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广泛的销售渠道。

(5)资金壁垒

微生物肥料行业的研发生产通常涉及到多方面资金需求。首先,研发培育一株优良菌种需要较长的周期,企业需要负担研发过程中高精尖研发仪器及配套设备费用、高端人才薪资、相关专利技术费用、研发合作经费等;其次,企业还需要建设生产基地,采买大型生产设备以满足微生物制品产业化需求。因此,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应对持续性营运资金需求,这对新进入者形成了一定的资金壁垒。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