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方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全面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脑叶abc三人组 【诊疗方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全面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

【诊疗方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全面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

2023-08-04 02: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AD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受老化、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4] 。AD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脑萎缩,镜下可见神经元细胞减少、老年斑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脑淀粉样血管病等特征性病理改变。

(一)A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

Aβ在脑内的沉积是AD病理机制的中心环节。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经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水解形成,主要包括Aβ1~40、Aβ1~42两种类型,Aβ42易形成有神经毒性的β折叠样寡聚体,可导致神经细胞退变死亡,不断积聚的Aβ42是细胞外老年斑的核心成分,可诱发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障碍、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细胞凋亡自噬和递质通路异常。这些又促进Aβ生成增多和异常沉积的级联放大效应,导致神经元不断减少,递质通路和神经网络异常。

(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假说

Tau蛋白是微管相关蛋白,可维持神经细胞微管结构的动态平衡。AD患者脑内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自发聚集为双股螺旋细丝,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导致微管溃变和轴突变性,诱发神经元死亡。多种病理因素可导致Tau蛋白磷酸化,进而诱导Aβ异常积聚。

(三)其他因素和假说

包括谷氨酸能、胆碱能、氧化应激、微循环障碍、炎性免疫假说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Aβ的生成和代谢清除障碍。而Aβ阻碍谷氨酸重吸收引起突触周围谷氨酸过度积聚,导致神经元持续去极化激活死亡 [ 5] 。近年来针对Aβ和Tau的诸多靶向新药临床试验均告失败,基于谷氨酸能和胆碱能假说的美金刚和中枢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s)仍是目前各国指南推荐的有效药物。

二、AD临床症状ABC

二、AD临床症状ABC

(一)认知功能障碍(C)

主观认知下降是指个体主观上认为自己较之前正常状态有记忆或认知功能下降,但客观的神经心理测验可在正常范围内。证据表明该人群可能处于AD临床前期,与AD有类似的生理改变 [ 8] 。

(二)精神症状和行为改变(B)

临床前期AD轻度行为损害包括动机缺乏、情绪不稳定、冲动控制障碍、社交不适、异常的信念和观念等,这些症状均可增加AD的发病风险。

(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A)

日常生活能力(ADL)包括基本ADL(BADL)和工具性ADL(IADL)。BADL主要包括如厕、进食、穿脱衣、梳洗、行走和洗澡。IADL主要包括使用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独自搭公交车、遵嘱服药和经济自理。AD患者早期即可出现IADL的下降,执行功能和性格改变可能是导致IADL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 9] 。

(四)ABC症状间的相互关系

多个研究结果显示,AD患者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神经精神量表(NPI)评分相关,提示认知功能下降可预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发生 [ 14] 。BPSD严重程度与ADL下降相关,无论疾病的哪个阶段,稳定的BPSD不会显著加速认知功能衰退 [ 15] 。

(五)其他表型

AD其他与表型的AD包括后部皮层萎缩、Logopenic型进行性失语、额叶变异型AD、21三体综合征。这些类型的AD虽然临床表现有所差异,但其病理学均属AD范畴。

1.后部皮层萎缩患者无视觉原因出现的视空间、视知觉功能异常。

2.Logopenic型进行性失语特征患者词语输出能力减退,而语法、发音及运动语言功能相对保留。语速慢,常因找词出现停顿,语法结构简单但用词准确。命名功能可有损害,对复杂句子理解复述存在困难。

3.额叶变异型AD患者病程早期就开始出现额叶症状如淡漠、行为脱抑制等行为异常,甚至有妄想等精神症状,执行功能受损明显,之后出现记忆力下降、计算力下降、空间能力下降等颞顶叶症状。

4.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明显的智能低下,伴体格发育迟缓和特殊面容。

AD患者临床症候群可用ABC概括,多采用CBA的顺序进行评估,见表1。

(一)认知功能障碍(C)

主观认知下降是指个体主观上认为自己较之前正常状态有记忆或认知功能下降,但客观的神经心理测验可在正常范围内。证据表明该人群可能处于AD临床前期,与AD有类似的生理改变 [ 8] 。

(二)精神症状和行为改变(B)

临床前期AD轻度行为损害包括动机缺乏、情绪不稳定、冲动控制障碍、社交不适、异常的信念和观念等,这些症状均可增加AD的发病风险。

(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A)

日常生活能力(ADL)包括基本ADL(BADL)和工具性ADL(IADL)。BADL主要包括如厕、进食、穿脱衣、梳洗、行走和洗澡。IADL主要包括使用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独自搭公交车、遵嘱服药和经济自理。AD患者早期即可出现IADL的下降,执行功能和性格改变可能是导致IADL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 9] 。

(四)ABC症状间的相互关系

多个研究结果显示,AD患者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神经精神量表(NPI)评分相关,提示认知功能下降可预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发生 [ 14] 。BPSD严重程度与ADL下降相关,无论疾病的哪个阶段,稳定的BPSD不会显著加速认知功能衰退 [ 15] 。

(五)其他表型

AD其他与表型的AD包括后部皮层萎缩、Logopenic型进行性失语、额叶变异型AD、21三体综合征。这些类型的AD虽然临床表现有所差异,但其病理学均属AD范畴。

1.后部皮层萎缩患者无视觉原因出现的视空间、视知觉功能异常。

2.Logopenic型进行性失语特征患者词语输出能力减退,而语法、发音及运动语言功能相对保留。语速慢,常因找词出现停顿,语法结构简单但用词准确。命名功能可有损害,对复杂句子理解复述存在困难。

3.额叶变异型AD患者病程早期就开始出现额叶症状如淡漠、行为脱抑制等行为异常,甚至有妄想等精神症状,执行功能受损明显,之后出现记忆力下降、计算力下降、空间能力下降等颞顶叶症状。

4.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明显的智能低下,伴体格发育迟缓和特殊面容。

AD患者临床症候群可用ABC概括,多采用CBA的顺序进行评估,见表1。

三、ABC症状评估

三、ABC症状评估

当前ABC症候群的评估主要依靠神经心理量表来实现,因此选择合适的量表是AD早期干预、全面管理的关键。适合AD早期筛查的量表应具有以下特点:(1)尽可能覆盖ABC 3大症状领域;(2)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3)便捷,耗时短,最好控制在10 min内,便于老年人独立完成或知情者填写。适用于社区筛查常用量表有痴呆知情者问卷(如AD8)、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和日常认知功能量表(ECog)等。

建议:(1)对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行为症状应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2)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推荐ADL量表,总体认知水平评估推荐MMSE量表,精神行为症状评估推荐NPI量表;(3)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适当的评估量表;(4)应尽早建立中国AD患者ABC症候群数据库,建立相关量表的中国人群诊断标准和信效度检验。

当前ABC症候群的评估主要依靠神经心理量表来实现,因此选择合适的量表是AD早期干预、全面管理的关键。适合AD早期筛查的量表应具有以下特点:(1)尽可能覆盖ABC 3大症状领域;(2)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3)便捷,耗时短,最好控制在10 min内,便于老年人独立完成或知情者填写。适用于社区筛查常用量表有痴呆知情者问卷(如AD8)、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和日常认知功能量表(ECog)等。

建议:(1)对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行为症状应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2)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推荐ADL量表,总体认知水平评估推荐MMSE量表,精神行为症状评估推荐NPI量表;(3)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适当的评估量表;(4)应尽早建立中国AD患者ABC症候群数据库,建立相关量表的中国人群诊断标准和信效度检验。

四、AD的诊断

四、AD的诊断

完整准确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全面系统的ABC症候群评估,是正确诊断AD的基础。MRI结构像及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等影像学检查,血和脑脊液的生物标记物检测,基因筛查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进一步确定亚型。

自1984年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和卒中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协会(NINCDS-ADR)发布首个诊断标准以来,相继出现至少7版有影响力的诊断标准。近年来有关生物标记物的诊断标准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临床实践中存在标本采集困难、价格昂贵等现实问题。因此我国临床实践中多采用1984版NINCDS-ADRDA关于AD的诊断标准,然而该标准存在确诊困难、误诊率较高等不足。2018年AD协会国际会议发布的《AD临床实践指南》给出了可行的路线图,较好平衡了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间的诊断措施选择。

建议:(1)病史采集和全面系统评估ABC症候群是AD诊断的基础;(2)MRI结构像及脑PET、SPECT等影像检查辅助诊断AD;(3)有条件可开展载质蛋白(ApoE)ε4基因筛查和Aβ、Tau蛋白等生物标志物检查。

完整准确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全面系统的ABC症候群评估,是正确诊断AD的基础。MRI结构像及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等影像学检查,血和脑脊液的生物标记物检测,基因筛查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进一步确定亚型。

自1984年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和卒中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协会(NINCDS-ADR)发布首个诊断标准以来,相继出现至少7版有影响力的诊断标准。近年来有关生物标记物的诊断标准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临床实践中存在标本采集困难、价格昂贵等现实问题。因此我国临床实践中多采用1984版NINCDS-ADRDA关于AD的诊断标准,然而该标准存在确诊困难、误诊率较高等不足。2018年AD协会国际会议发布的《AD临床实践指南》给出了可行的路线图,较好平衡了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间的诊断措施选择。

建议:(1)病史采集和全面系统评估ABC症候群是AD诊断的基础;(2)MRI结构像及脑PET、SPECT等影像检查辅助诊断AD;(3)有条件可开展载质蛋白(ApoE)ε4基因筛查和Aβ、Tau蛋白等生物标志物检查。

五、AD的全面管理

五、AD的全面管理

近年来针对AD病因和病理改变的上百项药物临床研究均告失败,故临床管理仍以控制疾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照料者负担为主 [ 3] 。

(一)治疗原则

1.全面治疗:

AD患者的ABC症状交互影响,应该遵循全面治疗原则,全面关注ABC症候群,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控制患者精神行为异常,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为AD患者带来更大临床获益 [ 21] 。ABC任何一种症状控制不好,均会加重或影响其他症状。

2.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可提高患者临床获益 [ 22] 。积极干预AD的危险因素,如防治抑郁、戒烟、避免听力丧失、稳定血压、调整血糖、合理饮食、充足睡眠、规律体育锻炼等,对减少和延缓AD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3.规范治疗:

应参照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或专家共识,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所有药物均应低剂量起始,逐渐滴定至推荐的有效剂量或维持剂量。避免药物高剂量诱发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依从性。改善认知的药物应足量、足疗程、甚至联合用药;抗精神病药物一般小剂量短期使用。

4.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

AD治疗过程中,非药物治疗作为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可以在ABC症候群管理中发挥一定作用,部分非药物治疗甚至还可延缓AD进展 [ 23] 。

(二)药物治疗

1.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1)AChEIs:常用的有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利斯的明)、加兰他敏和石杉碱甲等药物。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加突触间隙乙酰胆碱含量继而改善认知功能。循证医学证据表明,AChEIs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存在量效关系,但随剂量的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亦增加,临床上应兼顾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平衡 [ 24] 。(2)N-甲基-D-子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目前用于AD治疗的主要有美金刚,该药通过拮抗过度激活状态的NMDA受体,降低学习记忆背景噪音,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另外,AD患者存在谷氨酸递质系统兴奋性升高,导致钙离子内流,介导神经细胞凋亡的级联反应。美金刚可有效阻断钙离子内流,起到神经细胞保护作用。2019年的一项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美金刚单药治疗能有效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 [ 25] 。

2.改善精神行为症状:

AD患者BPSD治疗应以抗痴呆药物为基础,必要时加抗精神病药物。AChEIs和美金刚均有改善精神行为症状的效应。多奈哌齐可改善AD患者焦虑、抑郁和情感淡漠 [ 26] ,美金刚在改善患者妄想、激越、攻击、严重的刻板行为等方面疗效显著 [ 27] 。同时,美金刚对预防AD患者BPSD发生亦有一定作用 [ 28] 。

在抗痴呆药物使用的基础上,当非药物干预无效或患者BPSD症状严重,难以服从照料或出现安全问题时,才考虑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 29] 。

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原则:尽可能单一用药、短期用药、小剂量起始、缓慢加量。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有西酞普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米氮平等 [ 30] ;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和阿利派唑等。苯二氮 类药物对AD患者有一定抗焦虑作用,但较抗精神病药物临床获益少且有更多的不良反应,故临床谨慎使用 [ 31] 。丙戊酸盐和锂盐等心境稳定剂在改善AD患者BPSD和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 32] 。

3.改善ADL下降:

ADL的评估是判断AD严重程度的必要因素 [ 11] 。美金刚能有效改善AD患者的BADL和IADL [ 33] 。AChEIs对AD患者ADL改善存在差异,多奈哌齐和卡巴拉汀均能在12周改善患者ADL,加兰他敏起效更慢 [ 34] 。

如上所述,AChEIs和美金刚能全面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症状,是AD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用药注意事项见表3。

建议:(1)AD的治疗应遵循"全面、早期、规范、联合"的原则;(2)AChEIs和美金刚均能不同程度改善AD患者ABC症候群,中到重度AD患者两类药物联合使用临床获益更大;(3)抗痴呆药物治疗基础上如出现非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的精神行为症状,可短期小剂量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三)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认知干预、精神行为症状的控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等,作为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可以改善AD患者的ABC症候群。非药物治疗以其操作性强、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等特点,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1.认知干预:

2.精神行为异常的非药物治疗:

精神行为异常的非药物治疗分为3类:针对患者、照料者和环境的方法。(1)针对患者的方法:回忆疗法(讨论过去的经历)、认可疗法(解决既往冲突)、模拟存在疗法(使用录制的家庭成员声音)、芳香疗法(使用芳香植物油)、音乐疗法、日光疗法等 [ 37] 。(2)针对照料者的方法:针对照料者的干预方法可以减少AD患者BPSD的发生,缓解照料者自身压力 [ 38] 。对照料者进行培训和支持,结合AD患者的兴趣、认知、体力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非药物治疗的策略 [ 39] 。(3)针对环境的方法:消除BPSD诱发因素,如避免过度刺激(如人多音噪、刺激性颜色等)和过低刺激(如缺乏互动等),消除安全隐患(如有安全隐患的物品等)。

3.ADL训练:

ADL训练可以延缓其功能丧失,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照料者负担等 [ 40] 。训练时应定制个体化训练方案,同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最大程度保留患者原有的技能和兴趣;(2)训练线索应简短明确;(3)环境和设备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4)照料者的培训和参与 [ 41] 。

4.运动疗法:

有氧训练和阻力训练等与降低认知功能下降风险相关 [ 42] 。运动疗法能够提高AD患者的神经可塑性,改善AD患者ABC症候群,延缓疾病进程。运动疗法内容多样,针对早期AD患者国内外推荐的方法主要有慢跑、太极拳、体操等。

5.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交流电刺激、光生物调节、电休克治疗等。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并改善AD患者的淡漠、抑郁和激越等精神行为异常。

6.其他治疗:

多模式的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AD的症状及预后 [ 42] 。人工智能、游戏工具、虚拟现实,远程医疗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以填精益髓、补肾益智为主要治疗原则,同时联合健脾化痰开窍等,对AD患者的ABC 3大症状均有改善或调节作用。

7.照料者支持:

与其他疾病类型相比,AD照料者压力更大、负担更重、抑郁倾向更高 [ 43] ,因此,需加强对照料者的管理和支持。使照料者了解更多的AD知识,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障系统和社会支持网络,可能有助于减轻照料者负担,提高患者照料质量,改善AD患者预后 [ 44] 。

建议:(1)ABC全面管理应重视非药物治疗;(2)在使用抗痴呆药物基础上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控制BPSD;(3)照料者支持是ABC全面管理的重要环节,应予以足够重视。

AD患者ABC全面管理见图1 。

注:AD:阿尔茨海默病,SSRI: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图1A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全面管理流程

撰写组成员和指导专家(按姓氏拼音顺序):曹云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陈庆岭(军委联合参谋部北京第一干休所门诊部)、郭起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韩玉梁(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神经内科)、贾建军(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李雪梅(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干部诊疗科)、刘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聂永慧(远洋公司椿萱茂老年公寓)、宁玉萍(广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屈秋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孙锦平(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孙璇(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王姗姗(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王延江(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王永军(深圳市康宁医院老年认知科)、魏翠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魏文石(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神经内科)、徐俊(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于恩彦(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心理科)、张占军(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章军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学术秘书:曾惟伊(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

近年来针对AD病因和病理改变的上百项药物临床研究均告失败,故临床管理仍以控制疾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照料者负担为主 [ 3] 。

(一)治疗原则

1.全面治疗:

AD患者的ABC症状交互影响,应该遵循全面治疗原则,全面关注ABC症候群,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控制患者精神行为异常,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为AD患者带来更大临床获益 [ 21] 。ABC任何一种症状控制不好,均会加重或影响其他症状。

2.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可提高患者临床获益 [ 22] 。积极干预AD的危险因素,如防治抑郁、戒烟、避免听力丧失、稳定血压、调整血糖、合理饮食、充足睡眠、规律体育锻炼等,对减少和延缓AD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3.规范治疗:

应参照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或专家共识,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所有药物均应低剂量起始,逐渐滴定至推荐的有效剂量或维持剂量。避免药物高剂量诱发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依从性。改善认知的药物应足量、足疗程、甚至联合用药;抗精神病药物一般小剂量短期使用。

4.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

AD治疗过程中,非药物治疗作为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可以在ABC症候群管理中发挥一定作用,部分非药物治疗甚至还可延缓AD进展 [ 23] 。

(二)药物治疗

1.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1)AChEIs:常用的有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利斯的明)、加兰他敏和石杉碱甲等药物。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加突触间隙乙酰胆碱含量继而改善认知功能。循证医学证据表明,AChEIs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存在量效关系,但随剂量的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亦增加,临床上应兼顾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平衡 [ 24] 。(2)N-甲基-D-子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目前用于AD治疗的主要有美金刚,该药通过拮抗过度激活状态的NMDA受体,降低学习记忆背景噪音,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另外,AD患者存在谷氨酸递质系统兴奋性升高,导致钙离子内流,介导神经细胞凋亡的级联反应。美金刚可有效阻断钙离子内流,起到神经细胞保护作用。2019年的一项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美金刚单药治疗能有效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 [ 25] 。

2.改善精神行为症状:

AD患者BPSD治疗应以抗痴呆药物为基础,必要时加抗精神病药物。AChEIs和美金刚均有改善精神行为症状的效应。多奈哌齐可改善AD患者焦虑、抑郁和情感淡漠 [ 26] ,美金刚在改善患者妄想、激越、攻击、严重的刻板行为等方面疗效显著 [ 27] 。同时,美金刚对预防AD患者BPSD发生亦有一定作用 [ 28] 。

在抗痴呆药物使用的基础上,当非药物干预无效或患者BPSD症状严重,难以服从照料或出现安全问题时,才考虑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 29] 。

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原则:尽可能单一用药、短期用药、小剂量起始、缓慢加量。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有西酞普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米氮平等 [ 30] ;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和阿利派唑等。苯二氮 类药物对AD患者有一定抗焦虑作用,但较抗精神病药物临床获益少且有更多的不良反应,故临床谨慎使用 [ 31] 。丙戊酸盐和锂盐等心境稳定剂在改善AD患者BPSD和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 32] 。

3.改善ADL下降:

ADL的评估是判断AD严重程度的必要因素 [ 11] 。美金刚能有效改善AD患者的BADL和IADL [ 33] 。AChEIs对AD患者ADL改善存在差异,多奈哌齐和卡巴拉汀均能在12周改善患者ADL,加兰他敏起效更慢 [ 34] 。

如上所述,AChEIs和美金刚能全面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症状,是AD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用药注意事项见表3。

建议:(1)AD的治疗应遵循"全面、早期、规范、联合"的原则;(2)AChEIs和美金刚均能不同程度改善AD患者ABC症候群,中到重度AD患者两类药物联合使用临床获益更大;(3)抗痴呆药物治疗基础上如出现非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的精神行为症状,可短期小剂量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三)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认知干预、精神行为症状的控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等,作为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可以改善AD患者的ABC症候群。非药物治疗以其操作性强、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等特点,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1.认知干预:

2.精神行为异常的非药物治疗:

精神行为异常的非药物治疗分为3类:针对患者、照料者和环境的方法。(1)针对患者的方法:回忆疗法(讨论过去的经历)、认可疗法(解决既往冲突)、模拟存在疗法(使用录制的家庭成员声音)、芳香疗法(使用芳香植物油)、音乐疗法、日光疗法等 [ 37] 。(2)针对照料者的方法:针对照料者的干预方法可以减少AD患者BPSD的发生,缓解照料者自身压力 [ 38] 。对照料者进行培训和支持,结合AD患者的兴趣、认知、体力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非药物治疗的策略 [ 39] 。(3)针对环境的方法:消除BPSD诱发因素,如避免过度刺激(如人多音噪、刺激性颜色等)和过低刺激(如缺乏互动等),消除安全隐患(如有安全隐患的物品等)。

3.ADL训练:

ADL训练可以延缓其功能丧失,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照料者负担等 [ 40] 。训练时应定制个体化训练方案,同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最大程度保留患者原有的技能和兴趣;(2)训练线索应简短明确;(3)环境和设备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4)照料者的培训和参与 [ 41] 。

4.运动疗法:

有氧训练和阻力训练等与降低认知功能下降风险相关 [ 42] 。运动疗法能够提高AD患者的神经可塑性,改善AD患者ABC症候群,延缓疾病进程。运动疗法内容多样,针对早期AD患者国内外推荐的方法主要有慢跑、太极拳、体操等。

5.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交流电刺激、光生物调节、电休克治疗等。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并改善AD患者的淡漠、抑郁和激越等精神行为异常。

6.其他治疗:

多模式的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AD的症状及预后 [ 42] 。人工智能、游戏工具、虚拟现实,远程医疗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以填精益髓、补肾益智为主要治疗原则,同时联合健脾化痰开窍等,对AD患者的ABC 3大症状均有改善或调节作用。

7.照料者支持:

与其他疾病类型相比,AD照料者压力更大、负担更重、抑郁倾向更高 [ 43] ,因此,需加强对照料者的管理和支持。使照料者了解更多的AD知识,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障系统和社会支持网络,可能有助于减轻照料者负担,提高患者照料质量,改善AD患者预后 [ 44] 。

建议:(1)ABC全面管理应重视非药物治疗;(2)在使用抗痴呆药物基础上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控制BPSD;(3)照料者支持是ABC全面管理的重要环节,应予以足够重视。

AD患者ABC全面管理见图1 。

注:AD:阿尔茨海默病,SSRI: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图1A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全面管理流程

撰写组成员和指导专家(按姓氏拼音顺序):曹云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陈庆岭(军委联合参谋部北京第一干休所门诊部)、郭起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韩玉梁(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神经内科)、贾建军(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李雪梅(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干部诊疗科)、刘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聂永慧(远洋公司椿萱茂老年公寓)、宁玉萍(广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屈秋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孙锦平(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孙璇(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王姗姗(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王延江(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王永军(深圳市康宁医院老年认知科)、魏翠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魏文石(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神经内科)、徐俊(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于恩彦(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心理科)、张占军(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章军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学术秘书:曾惟伊(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