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应用解剖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脊柱的组成及形态 影像应用解剖学

影像应用解剖学

2024-06-26 23: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实验五 蝶鞍区断面解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蝶鞍区的横、矢、冠状连续断面上结构、器官的名称、位置及形态;

2、熟悉:鞍膈、鞍底和蝶窦的形态;垂体的形状及位置;海绵窦的位置及通过结构。

(二)实验内容

鞍膈、鞍底和蝶窦的形态;垂体的形状及位置;海绵窦的位置及通过结构。蝶鞍区的横、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

(三)实验材料

颅骨,头部连续横断层标本,头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头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CT、MRI图片。

实验六 头部连续断层解剖及影像表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头部连续横断各层的关键结构,并在简图、标本上辨认指出各断层主要结构的位置和特征,头部主要结构连续横断层变化规律。

2.熟悉头部主要结构连续冠、矢状断层变化规律。

(二)实验内容

1.观察头部横断面上主要器官的形态特征和位置关系。

2.观察连续断面上重要器官的形态变化规律。

(三)实验材料

头部连续断层标本,CT、MRI图片。

实验七 颈部的应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颈部器官的配布规律;咽和喉的位置、构造及腔内结构;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和毗邻结构。

2、熟悉颈部的层次结构,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二)实验内容

1.喉软骨、喉连结、喉肌和喉腔;喉内间隙(声门旁间隙和会厌前间隙)的位置及围成。

2.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3.咽、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及毗邻,颈根部的结构配布。

(三)实验材料

颈部局解标本或模型。

实验八 颈部连续断层解剖及影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喉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熟悉颈部连续断面及其CT、MRI图像。

(二)实验内容

1.观察颈部连续横断面及其CT、MRI图像。

2.观察颈部矢、冠状连续断面及其MRI图像。

3.观察喉的横、矢、冠状连续断面及其CT图像。

4.观察甲状腺的超声声像图。

(三)实验材料

颈部局解标本或模型,颈部连续断层标本,CT、MRI图片。

实验九 纵隔的应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纵隔的分部及各部内器官的位置与毗邻。

2.熟悉各纵隔间隙的位置和内容。

(二)实验内容

1.纵隔的区分,上、下纵隔器官的配布;纵隔侧面观。

2.观察各纵隔间隙的位置和内容。

3.观察:上腔静脉及其属支,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动脉韧带和动脉导管三角;气管胸部和支气管,心包的组成,心包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心的位置和毗邻,心的血管和神经;食管的血管、神经及毗邻,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行程及其与食管静脉的关系;胸导管和胸交感干的行程及毗邻。

(三)实验材料

胸部局解标本或模型。

实验十 胸部连续断层解剖及影像(纵隔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胸部连续横断各层的关键结构,并在简图、标本上辩认指出纵隔窗的主要结构。

2.熟悉胸部纵隔窗冠、矢状断层的关键结构。

(二)实验内容

1.观察胸部连续横断各层纵隔的关键结构及形态变化规律。

2.观察胸部连续冠状断各层纵隔的关键结构及形态变化规律。

3.观察胸部连续矢状状断各层纵隔的关键结构及形态变化规律。

(三)实验材料

胸部局解标本或模型,胸部连续断层标本,CT、MRI图片。

实验十一 心的应用解剖

(一)实验目的

掌握心的位置、毗邻、外形;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重要分支的行程及分布;心的体表投影。

(二)实验内容

1.观察心的外形:一尖、一底以及心的二面、三缘、四沟的构成。

2.各心腔的出、入口。左、右心耳、房间隔、室间隔。

3.各心腔的主要结构卵圆窝,二、三尖瓣、肺、主动脉瓣以及腱索与瓣膜、乳头肌的关系,室上嵴、动脉圆锥、前尖瓣、主动脉前庭。

4.左、右冠状动脉的走行、主要分支和分布,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

5.纤维心包、浆膜心包的配布和心包腔的构成。

(三)实验材料

纵隔的局解标本;心的标本;心的模型。

实验十二 胸膜和肺应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肺段的概念和各肺段的名称,肺门和肺根的组成和排列,胸膜及胸膜隐窝。

2.熟悉左右主支气管的分支,左右肺的形态;肺韧带的位置。

3.了解肺内支气管的走行及名称;左右肺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分布;肺静脉的段间支及意义。

(二)实验内容

肺的形态;肺门和肺根结构及其排列;肺韧带的位置;肺内支气管的走行及名称;肺段的名称、位置及范围;左右肺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分布;肺静脉的段间支及意义。胸膜及胸膜隐窝。

(三)实验材料

支气管及肺的模型,标本。

实验十三 胸部横断层解剖(肺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胸部连续横断各层的关键结构,并在简图、标本上辩认指出肺叶与肺段;肺门结构在横断面上的识别及变化规律。

2.熟悉肺段在主要层面上的分布,肺段在连续横断面上的划分。

3.了解横断面上划分肺段的标志性结构。

(二)实验内容

1.观察肺门结构。

2.观察辨认胸部典型横断面上肺段划分。

3.观察肺窗的重要结构及形态变化规律。

(三)实验材料

肺段模型,胸部连续断层标本,CT、MRI图片。

实验十四 肝段在断面上的划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肝段的概念和划分;肝裂在横断面上的识别,肝段在典型横断面上的划分;肝外胆道;肝门、第二肝门、第三肝门的概念;肝门结构在连续横断面上的识别及变化规律。

2、熟悉:肝静脉的走行位置。

(二)实验内容

1.在标本上辩认肝分叶、分段的标志和各肝段的名称及划分。

2.在灌注标本上辩认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在肝内的分支名称。

3.在腹部典型横断面上辩认肝裂、肝叶、肝段的结构特征及断面变化规律,并在简图、标本上辨认指出。

4.在腹部连续横断面上辩认肝门结构特征及断面变化规律,并在简图、标本上辨认指出。

(三)实验材料

肝标本,肝段标本,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CT、MRI图片。

实验十五 胰的横断层解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胰腺的位置、形态、分部和毗邻;胰的横断层解剖。

(二)实验内容

1.胰的结构特征及断面变化规律,并在简图、标本上辨认指出。

(三)实验材料

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CT、MRI图片。

实验十六 腹部的应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大、小网膜的构成、内容,各系膜的形成与内容,网膜囊的位置、构成;结肠上、下区和腹膜后隙主要脏器的位置、形态及毗邻;膈下间隙的组成;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分支、分布;肝门静脉的合成与属支;腹膜后隙的界限,血管、神经干;阑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肝门结构的位置关系。

2、了解:结肠上、下区及腹膜后隙主要脏器的静脉和淋巴回流及神经分布。

(二)实验内容

1.解剖腹膜与腹膜腔

2.结肠上区

(1)胃的位置毗邻,韧带、网膜、血管、淋巴及神经分布。

(2)肝的位置、毗邻、体表投影及韧带;膈下间隙及脓肿。

(3)脾的固定装置。

(4)十二指肠、胰、肝门静脉。

3.结肠下区

(1)空、回肠:长度、位置,肠系膜及肠系膜窦,空、回肠血管及淋巴回流。

(2)盲肠的形态与位置;阑尾的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阑尾的系膜与血管。

(3)结肠的位置、血液供应、淋巴回流;结肠旁沟。

(三)实验材料

腹部局部解剖学标本及腹膜模型。

实验十七 腹部横断层解剖及肾周间隙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腹部连续横断各层的关键结构,并在简图、标本上辨认指出;肾周间隙的构成、位置与分部。

2.了解腹部的境界和腹腔的主要器官名称及位置。

(二)实验内容

1.利用模型、标本观察腹部各器官的配布与毗邻。

2.观察腹膜及腹膜腔的形成、位置及大、小网膜和肝周的韧带。

3.在腹部典型横断面标本上辩认肾周间隙的位置与分部;辨别主要横断层上各器官的位置关系。

(三)实验材料

肝标本、模型,腹腔标本及腹膜模型,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CT、MRI图片。

实验十八 盆部与会阴的应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直肠、膀胱、前列腺的位置、毗邻;子宫、卵巢的位置、毗邻,固定装置;坐骨直肠窝境界及内容物。

2.熟悉阴囊及睾丸、精索被膜;女性输尿管盆部的行径,输尿管位置,分部。

3.了解盆膈的构成,输精管盆段及精囊腺,会阴的概念,尿生殖区的层次结构与血管神经,阴茎的构造。

(二)实验内容

1.前列腺的位置、形态、分区。

2.卵巢和子宫的位置、形态、毗邻。

3.观察盆壁、膀胱、直肠、前列腺、输精管、精囊、输尿管、盆膈、肛门外括约肌及坐骨肛门窝的位置及形态特点。

4.观察盆壁、膀胱、子宫、卵巢、输卵管、直肠、输尿管、阴道穹、直肠子宫陷凹、盆膈、肛门外括约肌及坐骨肛门窝的位置及形态特点。

(三)实验材料

男女性盆腔局部标本。

实验十九 盆部与会阴的连续断层解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卵巢和子宫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超声、CT、MRI图像。

2.熟悉男、女性盆部及会阴连续横断面上结构的配布规律。

(二)实验内容

1.断层标本 男、女性盆部及会阴横、矢、冠状连续断面

2.CT、MRI片 正常男、女性盆部及会阴CT、MRI片,常见疾病的CT片。

(三)实验材料

盆部连续横断层标本、超声、CT、MRI图像。

实验二十 前列腺的影像应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前列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超声、CT、MRI图像。

(二)实验内容

1.断层标本 男性盆部及会阴横、矢、冠状连续断面

2.CT、MRI片 正常男、女性盆部及会阴的超声声像图、CT、MRI片,常见疾病的CT片。

(三)实验材料

盆部连续横断层标本、超声、CT、MRI图像。

实验二十一 四肢的应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肩、肘、腕、髋、膝、踝关节的构成。

2、熟悉臂、前臂、手部、股部、小腿部和足部的解剖特点。

(二)实验内容

1.四肢的断面解剖上器官结构的位置、形态和毗邻。

2.四肢各关节的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表现。

(三)实验材料

四肢的局部解剖学标本、四肢关节标本。

实验二十二 四肢的横断层解剖

(一)实验目的

熟悉四肢的断面解剖上器官结构的位置、形态和毗邻;四肢各关节的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表现。

(二)实验内容

1.四肢的断面解剖上器官结构的位置、形态和毗邻。

2.四肢各关节的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表现。

(三)实验材料

四肢的断层标本、CT、MRI图像。

实验二十三 脊柱区的应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柱各段椎体、椎间盘、黄韧带、椎管(及侧隐窝)和脊髓等结构的形态特征、位置。

2.了解脊柱区的基本结构特征。

(二)实验内容

1.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2.脊柱各段椎体、椎间盘、黄韧带、椎管(及侧隐窝)和脊髓等结构的形态特征、位置。

(三)实验材料

脊柱区局部解剖学标本。

实验二十四 脊柱区横断层解剖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各部椎骨和椎骨连接的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椎管内容物的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了解脊柱区的基本结构特征。

(二)实验内容

1.各部椎骨和椎骨连接的断层解剖,观察脊柱区的基本结构特征。

2.各部椎骨和椎骨连接的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椎管内容物的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三)实验材料

脊柱区断层标本、CT、MRI图像。

五、学时分配

总学时96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80学时,建议自主学习12小时。

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合计

绪论、头部

6

24

30

颈部

0

6

6

胸部

6

18

24

腹部

4

12

16

盆部

0

8

8

四肢

0

8

8

脊柱

0

4

4

合计

16

80

96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开课学期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实验一

颅脑应用解剖

4

必修

验证

实验二

脑室断层解剖

4

必修

综合

实验三

脑膜及脑池断层解剖

4

必修

综合

实验四

脑血管的应用解剖

2

必修

综合

实验五

蝶鞍区影像应用解剖

2

必修

综合

实验六

头部连续断层解剖

10

必修

综合

实验七

颈部的应用解剖

2

必修

验证

实验八

颈部的连续断层解剖及影像

2

必修

综合

实验九

纵隔的应用解剖

4

必修

验证

实验十

纵隔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影像

4

必修

综合

实验十一

心的应用解剖

2

必修

综合

实验十二

胸膜和肺的应用解剖

2

必修

验证

实验十三

肺窗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6

必修

综合

实验十四

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

4

必修

综合

实验十五

胰的横断面解剖

2

必修

综合

实验十六

腹部的应用解剖

4

必修

验证

实验十七

腹部横断层解剖及肾周间隙

2

必修

综合

实验十八

盆部及会阴的应用解剖

2

必修

验证

实验十九

盆部及会阴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4

必修

综合

实验二十

前列腺的超声应用解剖

2

必修

综合

实验二十一

四肢的应用解剖

4

必修

验证

实验二十二

四肢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影像

4

必修

综合

实验二十三

脊柱区的应用解剖

2

必修

验证

实验二十四

脊柱区的横断层解剖

2

必修

综合

注:实验要求包括必修、选修、其他;实验类型包括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等。

自主学习内容

建议时间

耳的应用解剖

1小时

面部的应用解剖

1小时

耳的断面解剖及影像

2小时

颈部的冠、矢状断面解剖

2小时

胸部的冠、矢状断面解剖

2小时

腹部的冠、矢状断面解剖

2小时

盆部的冠、矢状断面解剖

2小时

合计

12小时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按照2014培养方案的总体规划和该专业《影像应用解剖学》的课程特点,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的方式包括:讨论、单元标本测试、期中考核;结果性的方式包括期末考核,期末标本综合测评。学生的学业评价与课程考核执行以下标准:

理论考试(闭卷考试,期中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60%(10%+50%);

实践考核(标本辨认考核10%+综合能力考核20%):30%;

过程评价(课堂评价30%、自主学习评价20%,作业成绩或实验课考查成绩50%):10%。

六、教学反馈

1.课堂提问,即时评价知识学习和掌握情况。

2.自主学习评价,根据教学要求,采取课后反馈或业余时间(如开放)辅导的形式。

3.作业评价或实验考查结果,采取下次课前反馈等形式。

4.期中考核采取两周内反馈的形式。

5、反馈次数:课堂提问48次,自主学习评价次数不限(根据学生需要),实验考查后反馈4次,另外期中及期末理论考试后各反馈1次。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教 材:王振宇 徐文坚(主编).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08月

教学参考资料

[1]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06月

[2]彭裕文(主编).局部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06月

[3]刘树伟(主编).断层解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06月

[4]刘树伟(主编).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01月

[5]姜均本(主编).人体断面解剖学彩色图谱与CT、MRI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6]姜树学,马述盛(主编).断面解剖与MRI、CT、ECT对照图谱.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05月。

八、参考网站

http://www.nlm.nih.gov/research/visible/visible_human.html

执笔人:董梁 学科主任:俞爱月 教学院长:朱小芳 院长:郭航远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