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胆汁酸高咋办 一文读懂

一文读懂

2023-08-12 18: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一文读懂 |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作者:李晓峰 龚敬宇 王建设

胆汁酸是在肝内由胆固醇转变生成。胆汁酸是胆汁中的主要成分,约占胆汁固体成分的85%。胆汁酸是天然的离子化的去垢剂,在脂酸吸收、转运、分泌和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胆汁中存在的胆汁酸主要有:胆酸、鹅脱氧胆酸、脱氧胆酸,并有少量石胆酸。人类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合成胆汁酸的速度不高,成年人每日约合成400~600mg,并可根据每日从粪便中丢失的胆汁酸的量加以调整。胆酸合成的速度为鹅脱氧胆酸的两倍。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胆汁酸,又称为C24类甾醇类,是含有亲水(羟基和羧基)和疏水(烷基)基团的两性分子,具有表面活性功能,在十二指肠内乳化脂肪,促进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还可通过激活特异性受体和信号通路调节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等的代谢平衡。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是指胆汁酸分泌进入肠腔后,在空肠末端或回肠,通过门静脉系统再回流入肝脏,大约95%的胆汁酸被重吸收回肝脏,仅5%的胆汁酸通过粪便排出。正常人体肝脏内的胆汁酸池大约3~5 g,而机体维持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需要约12~32g胆汁酸,每天饭后进行的约12次肠肝循环即可弥补肝脏胆汁酸的合成不足,使有限的胆汁酸池能够发挥最大限度的乳化作用。因此,胆汁酸肠肝循环的生理意义在于使有限的胆汁酸重复利用,促进脂类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得以正常进行。

肝脏是合成胆汁酸的唯一器官,胆汁酸在肝实质细胞中由胆固醇合成,合成途径包括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上的细胞色素P450酶——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介导的经典途径和线粒体上的甾醇27-羟化酶(CYP27A1)介导的替代途径两种,生成游离状态的初级胆汁酸:鹅去氧胆酸和胆酸,再以酰胺键与牛磺酸/甘氨酸或硫酸盐/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完全离子化的带负电荷的亲水极性分子——结合型胆汁酸(牛磺/甘氨酸胆酸,T/G-BA;硫酸盐/葡萄糖醛酸胆酸,S/U-BA)。结合型胆汁酸经胆管分泌进入肠道,其在肠道pH环境下可溶性极高,利于发挥生理作用。

在肠道中,结合型胆汁酸在回肠末端和结肠上段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解离成游离型胆汁酸,随之被细菌7α-脱氢酶转化为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和石胆酸,二者在结肠通过弥散作用重吸收或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在回肠末端结合型胆汁酸和游离型胆汁酸混合存在。

结合型胆汁酸在小肠前端几乎不能被吸收,但占绝大多数的T/G-BA在回肠中能够被顶膜的顶端钠依赖型胆汁酸转运体[ASBT(SLC10A2)]主动有效地重吸收入肠上皮细胞,并与回肠胆汁酸结合蛋白结合转运至基底膜,在基底膜终末腔面的异源二聚体有机溶质转运蛋白α/β(OSTα/β)的参与下,重吸收入门静脉随血流运回肝脏,经肝细胞窦状隙膜的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 (SLC10A1)]主动吸收进入肝细胞,重吸收的胆汁酸在肝细胞中再与新合成的结合型胆汁酸一起由肝细胞毛细胆管膜的胆盐输出泵[BESP (ABCB11)]分泌进入胆道系统。而S/U-BA由小肠上皮细胞顶侧膜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ABCC2)]重吸收入肠上皮细胞,由基底膜的MRP3泵入门静脉系统,再由肝细胞毛细胆管膜的MRP2分泌入毛细胆管。

另外,游离型胆汁酸在小肠和结肠通过被动弥散的形式重吸收入肠上皮细胞,再由肝细胞窦状隙膜的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s (SLCO1家族)]摄入肝细胞,最后在肝细胞内进行加工并分泌到毛细胆管。胆汁随进食流入肠腔,完成一次胆汁酸的肠肝循环。那些没有被肝细胞重新摄入的胆汁酸会扩散到全身循环,最终可能会通过肾和尿液排泄。

摘自: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10):1922-192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