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胃里息肉是怎样形成的 胃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胃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2024-02-16 12: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胃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胃肠息肉主要是由于感染和慢性炎性刺激引起的。胃息肉的出现与多种原因有关,常见的原因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良的饮食习惯、胃炎、胃溃疡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胃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的状态中,由于炎性物质对周围组织造成的刺激,所以会诱发胃息肉的发作。此外,不少人是由于饮食方面问题导致比如经常喜欢吃辛辣食物、喝浓茶、喝烈性酒这些因素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随着时间的延长就会演变为息肉。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诱发肠道出现炎症,肠道出现炎症时肠道黏膜也会因此受到刺激而诱发息肉的出现。不少人患有肠道息肉是由于长期喝酒、抽烟、低钙、便秘等因素导致的,并且肠道息肉有一定的癌变可能性。"

语音时长01:13''

王靖红│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19/11/27收听(72546)

胃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一般胃肠息肉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控的基因因素;另一类是可控因素,包括绿色蔬菜吃的少,饮食上没有按照低脂的原则,钙、硒等微量元素与抗氧化维生素补充不足,患有肠道疾病或有便秘、吸烟、饮酒的习惯,这些人为可控因素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就会增加胃肠息肉的患病风险,经常吃腌制食物和油炸食物的人也更容易形成胃肠息肉。临床上有一个现象就是老年胃肠息肉患者比年轻人多,男性胃肠息肉人群高于女性,所以高龄男性属于高危人群,生活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降低胃肠息肉发生的概率。"

语音时长01:20''

牟海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19/09/29收听(47924)

胃肠息肉怎么治疗

"对于胃肠息肉的治疗,临床上建议给予胃镜下或肠镜下的息肉切除。对于一些比较小的息肉,在0.3-0.5cm以下的息肉,可以继续临床观察,不需要给予特殊治疗,一般建议1.5-2年左右复查胃肠镜。对于比较大的息肉,在0.5cm以上或者在1cm左右,尤其是肠道息肉,一般建议给予肠镜下的息肉切除。因为息肉病变容易反复的出现炎性增生,导致增生变成不典型增生,引起癌变的可能性。胃肠息肉属于癌前病变,所以早期的切除也是治疗息肉最根本的办法。如果息肉比较小,可以考虑继续观察,但是最终也是建议给予内镜下的息肉切除。临床上息肉的切除治疗属于微创治疗方法,恢复快,创伤小。"

语音时长01:12''

王强│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6/11收听(54543)

胃肠息肉严重吗

"胃肠息肉不严重,也是非常多见的也称作胃肠道的隆起性病变。主要是良性疾病,并且通常是多发的息肉,也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另外也和反复的胃肠道的炎性刺激相关,比如有反复发作的胃炎或者是溃疡病以及肠道的炎症性疾病都容易导致肠壁粘膜增生隆起,最终息肉形成。病人也会有明显的腹胀,甚至出现腹痛以及有排便异常、有排便带血、黑便的表现。多发的息肉严重的情况下还容易出现肠套叠的发生,而胃镜肠镜检查也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息肉这种疾病确诊之后应该积极的进行治疗,因为早期可以通过镜下黏膜下切除。"

语音时长01:07''

黄坤│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

2019/08/08收听(85235)

胃肠息肉怎么办

"胃肠息肉要结合息肉的大小和性质来确定治疗方案。如果患者的胃肠息肉是炎性或者增生性,因为属于良性病变,永远不会产生癌变,所以,息肉大小如果在1公分以内,可以考虑随访,就是每半年到一年左右复查胃镜或者肠镜,观察息肉的变化。如果大于1公分,考虑可能会引发患者的相关症状,可以在内镜下切除治疗,目前也都是内镜下微创治疗。如果患者的息肉属于腺瘤性息肉,不管是管状腺瘤还是绒毛状腺瘤,还是二者混合的腺瘤性息肉,虽然目前是良性病变,但是有一定的癌变风险,所以,建议不管息肉大小,都在内镜下将其切除。"

语音时长01:13''

杜进璇│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2019/02/13收听(14894)

胃肠息肉切除后要及时复查

  胃肠道的息肉属于消化道的良性病变,但均有一定的恶变倾向,这也就是为何发现了胃肠道息肉后要及时切除的原因。其恶变主要与息肉的病理类型,大小密切相关。许多人做...

辛学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02/06阅读(99690)

做胃肠息肉后能吃什么

做胃肠息肉后可以吃米粥、藕粉、面疙瘩汤之类的食物,胃肠息肉手术后,由于胃肠黏膜上会存在创伤,应间隔一段时间饮食,一般在48小时后,患者胃肠黏膜可以得到初步恢复,这时可以吃流质食物。米粥不仅营养丰富且产生食物比较少,不会对胃黏膜和肠黏膜造成损害,同时还具有保护黏膜、促进黏膜修复的作用。藕粉营养价值很高,这一类食物属于流质食物,在消化时不会产生食物残渣且对肠胃造成的刺激很少,因此适合康复期间食用。在做面疙瘩汤时一定要将面疙瘩做的小一些,这样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同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鸡蛋,为人体补充蛋白质、卵磷脂,促进黏膜康复。一般在一周左右后,肠胃黏膜基本已经完全恢复,这时才能过渡到正常饮食。

语音时长01:16''

许吉成│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7/29收听(22688)

01:29 什么体质容易长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是胃肠道黏膜的一种隆起性病变,有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的分别。从医学上来讲,以下几类...

张振亚│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021/02/07播放(66427)

胃肠息肉做手术吃什么

"肠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当肠胃做了息肉手术之后,饮食需要严格注意。刚做完手术之后不可以吃东西,需要等待肠胃的恢复,等肠胃出现排气等症状的时候,可以进行少量的饮水。真正的饮食应该从手术的第二天开始,第二天可以给好消化的流食,比如牛奶、豆浆等。如果患者恢复得比较好,没有任何并发症及肠胃不适,可以逐步添加半流食,比如米粥、碎面条汤、鸡蛋羹等,以少吃多餐为原则,不要吃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的食物。等到术后出院,可以吃软饭和容易消化的蔬菜,两周后可情况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语音时长01:11''

张晶晶│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19/09/03收听(23528)

胃肠息肉需要做手术吗

"胃肠息肉需要做手术治疗。但是由于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大部分胃肠内的息肉都可以通过电子胃镜,或者电子肠镜在内镜支持的技术下完成钳除,并且做病理检查。如果是良性的息肉,遵医嘱定期复查相关检查即可。而如果是恶性的息肉,则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或者是扩大手术切除的范围。息肉如果是良性的,大多数不严重,只是有一些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引起肠道的异常,比如会有出血,甚至是引起急性的肠套叠,从而并发肠梗阻。而恶性的息肉则和恶性肿瘤原理一样,会扩散并且会累及整个肠腔,也会形成远端的转移,所以需要及时的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01:27''

牟海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19/12/20收听(96380)

做完胃肠息肉后的饮食

"做完胃肠息肉后的饮食,取决于患者胃肠息肉的具体手术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息肉钳除术,建议患者在切除以后2-4小时,可以开始尝试饮水,若饮水以后没有出现腹部症状,或黑便、血便等表现,患者就可以进食流食。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指的是胃肠道息肉的EMR或ESD治疗术后,就是黏膜下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决定禁食水24-72小时不等,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黑便、血便等情况发作。若没有发作,可以先饮水,观察1-2小时以后,再尝试进食流质食物。"

语音时长01:11''

张远臣│北部战区总医院

2019/08/12收听(77036)

01:37 胃肠息肉的术后饮食

胃和肠道息肉术后的饮食,应分阶段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住院期间:在术后2-3天...

秦耿│中日友好医院

2021/08/16播放(76021)

胃肠有息肉需要切除吗

"伴随胃肠镜检查的发展,胃肠息肉的诊断阳性率也是非常多见的,很多临床病人都问合并有胃肠息肉是否需要切除,原则上胃肠息肉分型是非常多的,比如结肠息肉可以看到有腺瘤性、锯齿状、管状腺瘤、绒毛管状、齿状腺瘤,还有就是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等。像管状腺瘤、绒毛、锯齿状腺瘤,这些息肉原则上都是强烈建议要求切除的,因为伴随着时间的延长,随着息肉逐步的增长、变大,癌变几率也会越来越高,是强烈要求切除的。有一些炎性或者良性息肉可以进行定期观察,不是非常急切切除也是可以观察的,如果根据息肉病理活检区分高级别瘤变的时候,也要进行尽快地切除,因为病理的分型对于息肉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中国对息肉的病理分型有低级别、中级别和高级别,高级别瘤变预示着可能是癌变的出现,就强烈建议要尽早进行切除了。"

语音时长01:49''

赵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20/02/11收听(56529)

胃肠息肉有危险吗

"胃肠息肉不危险,只要患者做消化内镜检查发现有胃肠息肉,能够及时配合医生给予行内镜下息肉电凝电切除术,就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所以不存在有危险的情况,并不是严重的疾病,其属于良性肿瘤,可以治愈。不过在做胃肠息肉手术时,由于某些部位消化道壁比较薄,所以很容易发生穿孔。如胃底、十二指肠,建议该部位消化道息肉,需要行无痛内镜检查下行息肉电凝电切除术,以免发生穿孔的风险。在消化道息肉治疗以后需要配合医生给予使用抑酸,促进黏膜修复的药物治疗。必要的时候还可能会加用预防感染的药物,具体需要咨询专科医生。"

语音时长01:26''

陈和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

2019/12/26收听(10699)

胃肠息肉手术后几天恢复正常

"按照外科胃肠息肉的治疗原则,胃肠息肉手术治疗以后,手术七天以后可以恢复,会生长愈合好。现在外科治疗胃肠息肉都是做微创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治疗胃肠息肉对胃肠损伤创伤小,手术治疗时间短,手术治疗以后胃肠恢复快。胃肠息肉手术是指胃镜下对息肉的电切术,属于微创手术,在术后要禁食24小时,24小时后可以吃流食或凉的食物,整个恢复时间为七天,在七天内饮食上需要控制,少吃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不喝酒,以稀饭或小米粥为主食。息肉手术后常用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胃息肉手术后不能进行剧烈的腹部运动。"

语音时长01:10''

邵庆亮│辽宁省人民医院

2021/02/07收听(77356)

胃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

胃肠息肉手术后,依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不同,可进食的食物种类也有所区别:一、如果患者息肉体积较小,内镜下行息肉切除,此时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较快,在手术后2-3个小时,可进食米汤、面汤、菜汤、鱼汤、烂面条等流质饮食,观察3天后若患者没有腹痛、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可恢复到普通饮食。二、如果患者胃肠息肉体积较大,在腹腔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此时患者胃肠功能未恢复前,可少量的进食温水,胃肠功能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可少量进食青菜、蒸鸡蛋、面条、米粉等流质饮食,若患者胃肠功能完全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后,可逐步过渡到正常的饮食。

语音时长01:14''

温暖│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8/07收听(85840)

01:38 胃肠息肉的护理方法是什么

胃肠息肉在切除后的护理措施如下:

1、胃肠息肉患者在手术当天应禁食,术后逐渐从流质...

王亚瑜│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8/03/19播放(55047)

胃肠息肉会引起大便异常吗

"  胃肠的息肉会导致大便的异常,特别是结肠的息肉,如果炎性的息肉较多、较大,那么会使患者出现反复的腹痛,甚至是排便时带有鲜血,就会刺激患者排便次数增加,然后排稀便。如果是恶性的息肉,那么症状会更加明显。而对于胃部的息肉,如果较小的这种腺瘤性息肉,一般症状不明显,都是通过电子胃镜下发现。  那么及时的钳除做病理检查,明确性质,一般是要求患者1-2年重复再做胃镜。而小肠的息肉如果增长的比较大,主要导致的症状就是肠道的梗阻,因为小肠管腔本身比较狭窄,较大的息肉会引起肠梗或者肠套叠等症状。"

语音时长01:15''

牟海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19/12/19收听(34708)

01:30 胃肠息肉切除术后注意事项

胃肠息肉切除通常在内镜下进行,一般术后患者留在病房观察的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

杨慧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1/04/28播放(72883)

01:47 胃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

患者进行胃肠息肉手术后的饮食,与息肉情况有关,具体如下:

1、息肉较少且小:患者通...

夏泽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1/06/28播放(91235)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