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结肠小息肉(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肠息肉的检出率 最常见的结肠小息肉(1

最常见的结肠小息肉(1

2024-02-26 14: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冷活检钳息肉切除术(CFP)

应用活检钳将息肉钳除的技术叫做冷活检钳息肉切除术(cold forceps polypectomy,CFP),研究发现应用CFP治疗1-6mm大小的息肉,其完整切除率为39-89%(一口咬不下来时多口咬 )。

研究发现,息肉的组织学特性及所在结肠部位不同,其完整切除率是不同的。腺瘤的完整切除率为62%,增生性息肉的完整切除率为24%,右半结肠息肉的完整切除率为83%,左半结肠和直肠息肉的完整切除率为33%。息肉的组织病理学检测是确定其是否完整切除的唯一指标。一项单因素分析显示,4mm以下的腺瘤的完整切除率为97%,而5-6 mm大小的腺瘤的完整切除率为70%。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应用大活检钳行CFP,其息肉完整切除率为78.8%,而应用标准活检钳行CFP,其息肉完整切除率为50.7%。

CFP往往会引起少量的出血,术中立刻发生或术后延迟发生,但此类出血往往是自限性的,复查结肠、应用抗生素或住院治疗都是没有必要的。因CFP引起的穿孔尚无报道。

适用于1-3 mm大小的息肉,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内镜初学者即可实施。但行CFP治疗时应认真的将病灶冲洗干净,不然其导致的少量出血很可能导致息肉切除不完全。

热活检钳息肉切除术(HFP)

应用热活检钳将息肉钳除的技术叫做热活检钳息肉切除术(hot forceps polypectomy,HFP),它是一项过时的技术,尽管20多年前美国消化内镜协会就已经建议避免应用该项技术,但内镜医师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常常会用到它。

HFP和CFP操作的最大不同在于,HFP是通电的。用热活检钳夹住息肉头部并将息肉轻轻提起,电流可从热活检钳尖端经息肉传至结肠壁。据报道,此操作可导致结肠壁深层及黏膜下动脉的损伤。

近期Metz等人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发现,HFP除了可以导致固有肌层部分(22%)或全层(34%)坏死、固有肌全层炎症和浆膜炎(32%)外,还可以导致黏膜侧向的损伤。

建议避免应用HFP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对小于6m的息肉,HFP的不完全切除率达17-22%。2.HFP有一些并发症,如出血、穿孔,因电凝综合征而至手术,甚至曾引起2例死亡。3.电烧灼致使息肉组织破坏,影响组织病理学的检查。

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SP)

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 ,CSP)首先由Tappero等人于1992年报道。该技术安全有效,近年来其应用逐渐增多:2004年对美国189名胃肠病学专家调查发现,他们中5%的人用CSP治疗小于3 mm的息肉,15%的人用CSP治疗小于4-7 mm大小的息肉。而近期对澳大利亚的244名内镜医师调查发现,他们中75%的人用CSP治疗小于3 mm的息肉,49%的人用CSP治疗小于5 mm大小的息肉。这两项大型调查提示,对CSP的应用在逐步增加。现在CSP已成为西方社会完整切除小息肉的最佳方法,但中国、日本及其他亚洲国家对此技术的应用有限。

操作方法:发现息肉后,打开圈套器套住息肉,同时轻轻吸气以减少肠壁的扩张;逐渐轻轻收紧圈套器,使息肉周围的2-3 mm的正常黏膜也套入其中以保证完整切除息肉。当息肉被闸断后,经活检孔道将其吸出。

近年来,多项调查显示CSP治疗小息肉是有效的。 Kim等人通过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治疗1-7 mm大小的息肉,CSP疗效明显优于CFP:CSP的完整切除率为97%,而CFP的完整切除率为82.6%。而息肉大小是影响其完全切除的一个重要因素,故5-7 mm大小的息肉应采用CSP治疗,更小的息肉可考虑选用CFP治疗。

CS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并发症很少。Horiuchi等人认为CSP不会导致黏膜下层血管损伤,是一项安全的技术。且该术后无穿孔报道。

息肉的回收

Komeda等通过对3060息肉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13%于CSP治疗后丢失,其他的研究显示,小息肉的丢失率为6-14%。

据推测,即使是专家操作,小息肉也是容易丢失的,尤其在右半结肠。因为近端结肠的肠壁皱褶更为突出且其清洁度较其他肠道更差。在升结肠行CSP后,息肉可能会掉入盲区(近端结肠皱襞附近),除非在回盲部进行倒镜或者使用其他内镜设备,不然该息肉很可能会丢失。

回收息肉主要有两种方法:1.切除息肉,当其还在病变部位或周边时,应用内镜吸引入活检孔道回收。 2.将息肉收入圈套器内后,将其拉至活检孔道后再闸断,持续吸引回收。第一种方法有效率为100%,第二种方法有效率为90%。

切不切,做不做病理?

Hassan等人对18 549结肠小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其中51%的小息肉为腺瘤,且0.04-0.08%的结肠小息肉含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绒毛或肿瘤成分。由于小息肉高危病理成分发生率极低,有学者质疑是否要将其切除。科技的创新进步使光学诊断成为可能,应用内镜增强技术发现,90%的结肠小息肉含有腺瘤成分。光学内镜的研究发展及结肠小息肉癌变几率极低,使得对小息肉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的意义第一次受到质疑。

那么内镜下诊断息肉性质准确性究竟有多高呢?

在学术型及非学术型的内镜研究机构的几项研究表明,内镜下光学诊断结肠小息肉的性质与病理组织学一致的几率为80-83%,这可能是因为对一些社区内医师的光学诊断技能培训不到位。两项研究表明,对医师进行培训后,内镜下光学诊断结肠小息肉的性质与病理组织学一致的几率为90%。且Raghavendra等人研究发现,内镜医师经过培训后,内镜下诊断小息肉性质的准确率可从48%提升至91%。

近期,欧洲胃肠道内窥镜学会发布的指南鼓励严格控制条件下,可用实时光学诊断代替组织病理学诊断结直肠小息肉(<5 mm)性质。

结论

小息肉(1-5mm)是我们在结肠镜检查中最常遇到的一种病变,其含有异性增生成分或肿瘤成分的几率极低,但将其完整切除是降低间歇期结直肠癌发生的关键。CFP对治疗1-3 mm大小的息肉安全有效,4-5 mm大小的息肉应使用CSP治疗,而HFP应避免使用。

编译自The Diminutive Colon Polyp Biopsy, Snare, Leave Alone?

Alberto Murino; Cesare Hassan; Alessandro Repici Disclosures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16;32(1):38-43.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choudan11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