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肝脏肿瘤的病理报告,这些字眼提示恶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肝肿瘤6厘米恶性还是良性 一文读懂肝脏肿瘤的病理报告,这些字眼提示恶性

一文读懂肝脏肿瘤的病理报告,这些字眼提示恶性

2024-07-10 10: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陆新元 康复杂志

肝脏肿瘤是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性病变的总称,表现为肝脏占位性病变,多数情况下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中被发现,特别是良性病变。部分典型的病变可以通过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得到明确的临床诊断,但多数病例需要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才能进行明确的诊断。那么当我们患者家属将病理报告拿到手,作为非专业人士如何读懂这份报告呢?报告中的有些关键字眼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关键词一:

“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不威胁生命

病理诊断报告一般由大体标本描述、显微镜下描述、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分子病理检查结果、典型病理照片及病理诊断名称等部分组成。医生还会在必要时通过备注的方式,对临床需要引起重视的肿瘤重要生物学特征或病理学上还有待进一步鉴别诊断的病变等问题加以解释或补充说明。

图片来源:pixabay

肝脏肿瘤性病变包括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以及瘤样病变,其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肝细胞腺瘤、海绵状血管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这些良性肿瘤在命名上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含有一个“瘤”字,但这个“瘤”字表明肿瘤的良性本质,这类肿瘤往往具有良好的预后,不会发生转移和复发,手术切除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甚至一些体积较小的良性肿瘤不需要手术切除,通过随诊观察,疾病进展也非常缓慢,并不威胁生命。

而肝脏瘤样病变的临床表现为占位性病变,影像学上类似肿瘤性改变,但其本质是一类非肿瘤性病变,最常见的肝脏瘤样病变包括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囊肿、胆管错构瘤等。这些瘤样病变一般预后良好,临床常以随诊观察为主,部分体积较大、影响肝脏功能的病变,可进行手术切除,达到治愈效果。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些癌前病变,其中比较重要的肝细胞癌前病变是异型增生灶和异型增生结节,往往在慢性肝炎背景上发生,出现这些病变时肝细胞表现为不典型增生或异型增生,尽管此时还不是癌,但在致病因素的持续作用下有进展为癌的风险。

关键词二:

“癌”“肉瘤”“母细胞瘤”等字眼,提示恶性

成人肝脏恶性肿瘤最为常见的类型是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及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型肝癌,婴幼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肝母细胞瘤和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此类恶性肿瘤在命名上的特点是包含“癌”“肉瘤”“母细胞瘤”等字眼,提示其恶性本质。

病理报告的解读示例:

以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细胞癌为例,首先在报告的大体描写中常常包含肿瘤的大小、数量、颜色、质地、肿瘤与血管或胆管的关系、包膜形成或侵犯、周围肝组织肝硬化类型、切缘等情况的描述。

对于肿瘤最大径不超过3厘米的肝细胞癌被称为小肝细胞癌,小肝细胞癌往往是肝细胞癌的早期阶段,多表现为分化好、膨胀性生长、微血管侵犯及卫星结节发生率低等相对温和的生物学行为。

当然小肝细胞癌与温和的生物学行为并不能划等号,还需要全面评估其他病理学表现。大体描写中其他较为重要的描述包括肿瘤的包膜、周围子灶、肿瘤的坏死、周边血管侵犯等,这些表现往往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相关。

图片来源:pixabay

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学描述

1. 肝细胞癌的组织学类型(细梁型、粗梁型、假腺管型、团片型等)。

2.肿瘤的分化程度,常采用国际通用的Edmondson-Steiner四级(Ⅰ~Ⅳ) 分级法,级别越高分化越差。

3.肿瘤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范围及程度,这些指标往往反映机体抗肿瘤作用或潜在治疗效果。

4.肿瘤的生长方式,包括包膜侵犯或突破、微血管侵犯、卫星结节等特征,其中微血管侵犯根据癌栓的数量及位置又可以分为三级,即M0、M1、M2。M0表示未见微血管侵犯,M1表示在近癌旁肝组织(≤1厘米)区域可见≤5个微血管癌栓,M2表示可见>5个微血管癌栓或在远癌旁肝组织(>1厘米)发现任意数量微血管癌栓,微血管癌栓数量越多,转移复发风险就越高。

关键词三:

免疫组化,鉴别诊断肿瘤良恶

病理报告中常常包含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这个检查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使用抗体去标记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再通过化学反应使抗体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蛋白质的位置和表达量。

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类型的组织和细胞会表达不同的蛋白质,某一类型的组织细胞发生恶变时也会出现特异性蛋白的表达,这个检查结果可以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以及在肿瘤分类、分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肝细胞增生性病变中常常会使用GPC-3这个标记,在肝细胞发生恶变时常常出现GPC-3的异常表达,而在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中并不表达,这一特点使其成为肝细胞肿瘤良恶性鉴别的重要指标。

除此以外,免疫组化标记的应用可以对肿瘤进行组织学分类和分子分型,例如在形态学分化较差的肿瘤需要借助免疫组化标记判断肿瘤是来源于肝细胞还是胆管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标记可以将肝内胆管分为小胆管型和大胆管型,准确的分类和分型有助于患者预后评估及后续个体化治疗。可见免疫组化检测为病理诊断提供了客观证据,合理地选用免疫组化标记可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随着分子病理诊断技术的进步,近年来肝脏肿瘤的分子病理检查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应用在肿瘤的分子分型、药物分子靶点的检测、克隆起源分析、癌变风险评估等。

医生总结: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不仅给病变以准确的定性、分类、分型,也为患者预后转归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可见读懂一份病理报告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只是对常见肝脏肿瘤性病变的病理报告进行初步解读,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因活检组织较少、组织形态不典型、免疫表型不特异等因素造成诊断不明确的情况,这种复杂情况的解读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文 | 陆新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副主任医师

编辑 | 张灵

审核 | 叶海霞

监制 | 李文井

医学支持 | 上海医学会科普分会

原标题:《一文读懂肝脏肿瘤的病理报告,这些字眼提示恶性》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