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相如伤寒论讲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pdf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

2024-07-15 09: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绪 论 一、《伤寒论》沿革

(一)《伤寒论》是什么书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

(二)作者

1.姓名

张机,字仲景,东汉末年人。是我国最重要的、在学术界影响最深远的医学家。从学术贡献来说,只有《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可以和《伤寒杂病论》相提并论。在中国的医学史上,从个人贡献来说,没有一位医家能和张仲景同日而语,所以学术界将仲景称为“医圣”是公允的。但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医学家,正史无传,据宋代林亿《伤寒论·序》载:“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名医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名医录》为唐代甘伯宗所著。

与仲景同时代的几乎妇孺皆知的医生还有华佗(110—207)。但从学术贡献来看,远远不及张仲景。华佗广为人知的原因,一是因为《三国志》内有传,二是因为《三国演义》中有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三是因为和曹操有关。即华佗和政治人物有关。

2.生卒年

约公元150—219年(东汉为公元25~220年)。

3.籍贯

南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人),再具体点可能是现在的邓县东稂镇西北1.5公里处的张寨村。

了解仲景的籍贯,对论中的一些方言就容易理解。

如16条中的“桂枝不中与之”的“中”;抵当汤中的水蛭、虻虫,大陷胸丸中的杏仁,三物白散中的巴豆,猪肤汤中的白粉,都要求“熬”。这些都是河南方言。

西汉扬雄《方言》:“凡以火干五谷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熬,关西陇冀之间或谓之焙,秦晋之间或谓之炒。”

齐: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

楚:①原来在湖南和湖北北部,后扩展至河南、安徽、江苏、江西和四川。②指湖南和湖北,特指湖北。

陇:甘肃。

南阳在河南南部,为楚之北部,故仲景为楚人。

(三)成书背景

在仲景生活的年间,史料中有记载的天灾22起。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战事连绵。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大兵之后必有大疫。

仲景原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196)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曹植《说疫气》:“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东汉汇要》:“中原大地,白骨委积,人相食啖。”“不死于兵,即死于病。”

王璨《七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上述史料说明,这一时期,外感病广为流行,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张仲景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苍生大医。

(四)版本

1.原书

现已散佚。因为战乱,原书没能流传。

2.王叔和将《伤寒论》整理成册

西晋(265~317)太医令王叔和将原书的伤寒部分收集整理成册,名为《伤寒论》。

3.唐代孙思邈对《伤寒论》的记载

孙思邈在其早期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伤寒论》的大部分内容,在其晚年的著作《千金翼方》中记载了《伤寒论》的全部内容。

4.宋本《伤寒论》

北宋年间朝廷成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奉命校正《伤寒论》,治平二年(1065)颁行,成为后世《伤寒论》的蓝本,即宋本(版)。

5.现行版本

宋版:宋本《伤寒论》的原本已经不复存在。现行的宋本《伤寒论》并不是原本,而是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赵开美的复刻本,又称“赵刻本”,简称“赵本”。是公认的现存最好的版本,历版教材及主要注家都以此为蓝本。

成本: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成无己所著的《注解伤寒论》,称“成注本”,亦称“成本”。后经明嘉靖年间汪济川校定复刻而流行,又称“汪校本”。

6.《金匮玉函经》

《金匮玉函经》为《伤寒论》别本。林亿等校订后,治平三年颁行。

7.《金匮要略》

王叔和收集到了《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而未见到杂病部分。北宋仁宗时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残书中发现了一部《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金匮玉函要略方》,共三卷。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方及妇科病的治疗。至神宗熙宁(1068)时,林亿等对此进行了校订,去掉上卷,保留中、下卷。为了临床方便,又把下卷的方剂分别列在各种证候之下,仍编为三卷。此外还采集各家方书中转载仲景治疗杂病的医方及后世的一些医家的良方,分别附在每篇之末,书名为《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或《金匮》。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