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实录202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肖培东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实录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实录2021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实录2021

2024-07-14 20: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师客文库上搜索。

1、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把握游踪,明确写景的角度和方法。2.学习作者独特的构思、新颖的视角。3.感受丽江古城独特的魅力,体会文字里饱含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一滴水经过丽江是第五单元最后一篇游记,首先,请同学们回顾学习游记的一般方法。A:阅读游记作品首先要梳理游踪。B:明确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及描写景物的方法。C:还要体会作者观景中所抒发的感受,文字里蕴含的情感。D:阅读游记作品,我通常会积累一些优美的语句。师: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一滴水经过丽江,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二、活动探究(一)一滴水的行踪师:阅读提示首句写到: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

2、究一个核心问题:其究竟别具一格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习将采用扣段法,我们将紧紧扣住如下两个段落来开展我们的探究活动。(课件出示文章首段与末段,全班齐读。)首段: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玉龙雪山顶上。末段: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师:以此始,由此终,其间流经了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注时间词与地名词,梳理游踪。(课件出示活动一内容。)活动一:一滴水的行踪问题:玉龙雪山顶上( ?)跃入金沙江,奔向大海。A:从玉龙雪山山顶出发,化成水后,经过驿道,流经纳西族村庄,跌入落水洞,沉睡数百年后从黑龙潭冒出,来

3、到四方街前,流入金沙江,奔向大海。师:前面介绍得很好,语言流畅。来到四方街前,穿城而过这部分过于笼统,谁再介绍一下。B:小水滴来到四方街前,被一架水车扬到高处,跌入玉河,河流一分为三,它选择中河进城,一路欣赏各式店铺,随着浇花妇人的浇花壶投身民居,跳入壶中,顺水流走出古城。课件出示:玉龙雪山顶上驿道纳西族村庄落水洞黑龙潭玉河四方街前水车玉河中河浇花壶兰花浇花壶城外的果园与田地跃入金沙江,奔向大海师:这个问题不难,现在,我要将问题升级,请思考:这一滴水行经丽江途中,时空上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从山顶到落水洞,空间上由高到低,时间上由古至今。B:空间上的变化还有从城外到城内又到城外。C:时间上

4、由早晨至黄昏,由夜晚到黎明。D:空间上不仅由高到低,还有由低到高再到低。因为,从黑龙潭冒出,被水车扬上去,又跌入玉河。师:你们看,作者不以人的游踪为线索,而是化身为一滴水来游览丽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A:时间跨度这么多大,行经路程又这么长,文章读来更有吸引力了。B:感觉读一则童话故事一般,具有奇幻色彩。(二)一滴水的视角多媒体出示首段、末段。师:文末段两次提到“作为一滴水”,那么,以水的方式流经丽江有何独特的视角呢?课件出示:1.跳读文章,思考这滴水观景有哪些不同的角度。2.借助语文书P110页“阅读提示”,想想:这滴水一路上欣赏到了哪些不同类别的景观?A:2段,俯视山下美景。B:10段,

5、远眺古城全貌。C:7段,黑龙潭里冒出来,仰视四周,回望玉龙雪山的雄伟壮观。D:13段,近距离观赏体验。E:城外果园田地里的仰视美丽星空。师:收获了哪些不同类别的美景呢?A:优美的自然风光随处可见。B:感受了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C:体验了民居民俗。师:回到之前的问题,一滴水的视角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A:观景角度不停变化,可以全方位地展示丽江古城的美。B:更好地让我们感受到丽江古城的独特魅力。C:如果从人的视角来写是做不到这点的,我们总不可能上天入地吧。(三)一滴水的情怀课件出示首段、末段,再次齐读。师:试体会“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中“终于”一词的含义。A:不容易。B

6、:行经路程长,时间跨度大。C:境遇很奇妙,你看,一不留神就跌入落水洞睡了几百年。D:非常渴望,终于如愿了。师:行经路途之远,时间跨度之大,外加各种奇妙境遇,最重要的,是得偿夙愿的激动与幸福。这滴水的各种情感就饱含在作品的文字里。下面,我们就化身一滴水,一起来感受。课件出示:1.研读课文,自选句、段,赏析写景方法,体会情感。2.小组合作、互读互听、以声传情。A:课文1-3段,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轻盈地)落,(缓缓地)流,(好奇地)张望,(大声喧哗着)扑,这些动词写出了水滴不同的形态与情态,也写出了水滴被山下美景所吸引,一路欢歌向下奔流的快乐之情。B:我觉得第5段写得很精彩。它具体描绘了落水洞里的

7、寂静、幽深,突出了这趟旅程的奇幻色彩,把水滴的惶然与无奈之情刻画出来了。C:第7段,首先从视觉的角度,运用排比的修辞,写“我”从黑龙潭冒出后的所见,之后,又从听觉角度写所闻,那种新鲜与快乐之情充盈文字。D:第10段最后两句,前一句排比手法绘景,后一句议论抒发感受,读后,我们会沉醉于这种人文山水和谐共存,相互美丽的意境之中。E:14段最后一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丽江能让来这儿的人们抛开负重,释放自我。F:15段最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薄云掠过月亮比作银匠擦拭银盘,那是一种静谧的享受,那是一种轻柔的爱抚,令人回味无穷。师:小水滴怀揣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开启奇幻的生命旅程,一路见证古城的悠久

8、历史,收获令人目眩神迷的美景,体验百姓生活的恬淡,激动、欣喜、幸福之情漫溢字里行间。探究之旅结束,你的探究结论是什么呢?课件出示: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其别具一格具体表现在:A:手法新颖。通篇采用拟人手法,运用第一人称,充满着童真童趣。B:构思独特。作者化身为一滴水,通过其奇幻之旅,勾连古今,纵横南北。C:写景内容丰富。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浑然一体,展现了丽江古城独特的魅力。D:观景角度多变。可俯视,可远眺,可回望,可近观,可仰视,展现丽江不同情态的美。三、拓展延伸师: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而阅读又何尝不是一场心灵的旅行。相信你在今天的阅读

9、中充分领略了丽江的美好。请以“丽江之美,美在”为起句说话。课件出示:示例:丽江之美,美在悠远。马蹄嘀嗒,铃声清脆,古老的商队们沿着茶马古道悠然走来;一砖一瓦,一墙一檐,无不诉说着纳西民族独特的民居风采;美丽的银饰,耐人寻味的东巴文字,那是一种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经久不衰。(学生或酝酿思考,或提笔写作。)A:丽江之美,美在多姿多彩。高原上有广阔的草甸,湖潭间有清澈的碧水,森林里有幽静的古道,坪坝上有悠闲的牛羊。师:是的,还有江河边劳动的人们,木屋上升起的炊烟,以及清新的空气、流淌的小溪。B:丽江之美,美在和谐。依山而建,顺水而居,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字画欣赏,酒吧欢畅,那是古老与现代的和谐。C:丽

10、江之美,美在多情。垂柳依依,溪水潺潺,每一块青石,每一条小巷,都是光阴的足迹在寻找;青山悠悠,炊烟袅袅,每一座小桥,每一个庭院,都是温柔的旋律在流淌。四、课堂小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正如每个人心中都驻着一位伊人,我们甘愿为之上下求索,我们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丽江梦,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一个静谧恬淡的梦,一个和谐朴质的梦,一个如水般晶莹澄澈的梦!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去逐梦!五、课后作业课后阅读描写丽江的散文两篇,感受其风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滴水经过丽江是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为游记单元。我所执教的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中呈现出如下特点

11、。一、教学内容确立适当依据文本特点与学情确立教学内容。本单元为游记单元,学生阅读此类文章,人文主题上应指导学生随着作品去想象和遨游世界,丰富自身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语文能力训练上则是让学生把握作者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揣摩和欣赏品味语言,积累精彩的语句。本课是本单元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自读课文。通过之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初步积累了游记阅读的一般方法,本课主要训练学生“用法”。依据对学情的了解,学生能通过自主阅读把握作品的游踪、景物特点、写景方法,而对于这篇游记的独特价值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即阅读提示里概括的“别具一格”)难以理解感受。据此,我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就是探究

12、这篇游记的“别具一格”之处。二、学生活动开展充分扣住文章首段与末段,抓住文中的“作为一滴水”“终于”“走过了丽江”引导学生从“一滴水的行踪”“一滴水的视角”“一滴水的情怀”三个层面来探究作品的“别具一格”之处。对于学生自主阅读后能把握的行踪一笔带过,而对于这一过程中时空上的变化、多角度观景绘景、全方位感受则重点探究,在这一部分给予学生充足的读的时间,读的形式有跳读、研读、赏读,学生反馈形式有同桌、小组、师生间的探究与交流,让学生感受本文作者化身一滴水、以一滴水的视角来写作的新颖构思与独特妙处。三、课堂积累丰富课堂上,学生习得了一般游记作品的阅读方法,对于自读课文,学生也掌握了借助阅读提示帮助阅

13、读理解的方法。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并激发了学生在文字品读中借助想象去感受优美情境的兴趣。课后,布置学生阅读其它抒写丽江的文字,增加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其文学品鉴能力。执教这堂课距现在有较长时间了,我时常反思其可改进之处。课堂教学如写文章,讲究文脉贯通、结构简明,这样方能给听众带来舒适感。如何找准一个切入点,确定教学的主线,将文本内容统率其下就显得尤为重要。每拿到一个文本,我总希望能从文中找到一个段落、一句话、一个词语,能让我的课堂教学以其为脉发散开去,既有自如流转的潇洒,又有丝丝入扣的熨帖。因此,当我发现可以扣住文章首段与末段的三个关键词,从“一滴水的游踪”“

14、一滴水的视角”“一滴水的情怀”三个层面来探究作品的“别具一格”时,内心像发现了宝藏般的欣喜。在课堂实施时,三个探究活动纵深推进,学生也都给出了预料中的答案,但此时的我,却没有了激动与欣喜,过于程式化的课堂,拘囿了思维,少了灵动与生成。课后想,我直接抛出“这篇游记别具一格在什么地方?”这个大话题,让学生去自主探究,甚至,把布置学生课后阅读的另外两篇文章放进课堂来,开展比较探究,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谈,这样,学生阅读、思考、反馈的时间会更充分,学生的思维会更开放,课堂的生成会更精彩。在课堂写话环节,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出示的范例价值也不大,优美的语言,工整的句式,反而会让我们的孩子望“例”生畏。所以,还是表明了一点,我们老师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时,还是会不自觉地以“教的活动”作为基点,想着自己怎样教得有结构、有美感,而忽视了这样教之于学生的学是否有效能,有帮助。第8页,共8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