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遗”音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联合国遗产音乐 走进“非遗”音乐

走进“非遗”音乐

2024-07-13 16: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的:蒙古高原地区距海较远、深入内陆,形成了干燥少雨的大陆性气候。这使得更耐旱的禾本科植物覆盖了土地,成为辽阔的草原,于是造就了马背上的民族,孕育出了游牧文化,创造出了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跌宕起伏、流畅舒缓的长调。

2

草原、骏马、母亲、英雄与爱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歌,亦是如此。长调诞生于游牧文化,所以它的内容必然会反映草原上的一切。蒙古族音乐专家乌兰杰将蒙古长调的主要题材分为五个方面:

在游牧生活中,草原与骏马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蒙古人民将他们唱进长调中,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而母亲与英雄是蒙古人心中极为重要的形象,歌颂母亲,崇拜英雄也是蒙古草原文化里的重要情感。

最后,关于爱情题材,这是个普遍内容,不仅是蒙古长调民歌,在各民族的民歌中,爱情歌曲常常都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或许因为追求爱情是人的天性吧。

● 草原

草原是长调民歌的摇篮,在长调中歌唱、赞美草原,是蒙古人民与草原,与自然达成平衡的方式。

宝音德力格尔《辽阔的草原》音频(微信扫一扫收听)

● 骏马

游牧民族对生活中赖以生存的马,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蒙古人的生活、历史等等一切,都离不开马。所以,蒙古人才会在许多长调民歌中,以马为题,为马歌唱。

哈扎布《走马》音频(微信扫一扫收听)

● 母亲

“我的母亲在等待,转回家乡啊喜相逢”——《金色圣山》

在一个家庭中,母亲是维系家庭、哺育子女的重要角色。这对蒙古族人民来说也不例外。所以,歌颂、感怀母亲,是蒙古长调民歌中的永恒的题材,也是蒙古族人内心对母亲真挚情感的表达。

阿拉坦其其格《金色圣山》音频(微信扫一扫收听)

● 英雄

追求真理,反抗压迫的英雄人物是大家一贯推崇与仰慕的,这其中的代表便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扎格达苏荣《圣主成吉思汗》音频(微信扫一扫收听)

● 爱情

爱情是人类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在民歌中常常有着直接的体现,全世界的如是,蒙古民歌也不例外。正如《枣树岭》中演唱:“走遍贡格尔贝勒旗呵,找不到这样美的姑娘。”

娜布沁花《枣树岭》音频(微信扫一扫收听)

以上所有歌曲出自中唱在2017年出版的大套《世界非遗篇》中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世界非遗篇·蒙古族长调民歌》唱片封面,CCD-3638,2017年中国唱片出版

3

长调演唱技巧——“诺古拉”

在长调中,经常能够听到一种特色的颤音作为旋律的装饰。这种装饰性的唱法被称为“诺古拉”(nokla),意为曲折、波折,是一种加在长调拖腔中的演唱技巧。

演唱者在节奏自由的旋律中即兴发挥,在舒缓悠长的拖腔中加入短促又自由的颤音,以突出乐句的韵味,这也是蒙古长调的演唱精髓。一般而言,“诺古拉”技巧的熟练程度也成为长调歌手水平的评判标准。

4

入选“世界非遗”与“国家非遗”名录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由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选入世界非遗名录。这也是中国继昆曲、古琴之后,新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蒙古族长调又被选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此之后,承载着蒙古族历史、生活与精神的长调民歌,从草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享阅读之乐 建书香之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