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的30本书(2nd)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聆听音乐内容介绍 我最喜爱的30本书(2nd)

我最喜爱的30本书(2nd)

2024-07-09 19: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书籍质量:★★★★★ 课程质量:★★★★★ 喜爱程度:第2名书籍字数:91.5万字 视频课时长:23讲/每讲50分钟书籍阅读年份:2017年(第一遍)/2019年(第二遍)视频课观看年份:2018年一本二合一音乐入门书籍

我除了本专业计算机科学外,还业余系统性地学习过几个领域的知识,比如历史学、经济学、博弈论、电影、古典诗词。

我目前总结下来的业余学习一个学科的思路就是分三步走:1)系统性地啃一遍按知识点讲述的课本、课程;2)完整地回顾一遍该学科的发展史;3)碎片化地浏览该学科相关问题的在线讨论。

第一步是为了建立整个学科的知识框架,力求有一个宏观的体系在自己的脑海中,任何时候遇到该领域的话题,你都应该知道它在知识树中的哪个位置。

第二步是为了加深对很多知识点的理解,因为很多人为的设定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如果跳过发展史只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就会不知道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学习的思路会非常跳跃,不利于记忆。

第三步则是为了兼听则明,多听一些网络上的声音,知道学科的最新进展,了解该学科不同流派的思想有多不同,并且考虑一些实战问题。

大部分人会跳过第一步,如果有短视频会就着看看第二步,然后不停在网上刷第三步的信息,并且爱高谈阔论、乐此不疲。

比如本系列书评中介绍过的书中,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属于第一步需要读的书;陈希孺的《数理统计学简史》属于第二步要读的书。

这本《聆听音乐》则是一本兼顾了第一步知识点和第二步发展史的好书。

书中的乐理知识较浅,着重讲述音乐的基础知识、发展史和流派;古典音乐在其中占80%篇幅。

课程中除了讲述音乐的发展史和流派外,还对乐理知识进行了更为详尽的介绍,并且几乎全部内容都是关于古典音乐的。

总体建议先读书,后看视频课程。

需要注意,该书籍并非视频课程的配套教材;换句话说,读书和看视频课可以是并列独立的。

古典音乐源何高雅

我想借着《聆听音乐》在这里回答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古典音乐到底高雅在哪里?

有相当于一部分人觉得听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就是比听某些流行、说唱音乐更高雅,但说不出来太多原因,就是有这么个感觉;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说古典音乐高雅就是在装X,群众喜欢的音乐才是最高雅的音乐。

这里,我们不搞政治正确,强行说所有音乐形式都是平等的。

首先诸位可以试想一下,你更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得体地在音乐厅拉巴赫的大提琴组曲,还是穿着嘻哈风在迪厅和人表演说唱嘻哈?答案就在每个人心里,歧视就在每一个人心里。

同时,我也不扯一堆专业的乐理知识名词,试图说服你古典音乐的创作有多复杂;因为技法复杂的音乐作品不一定就高雅。

在我看来,致使古典音乐超越其他音乐流派,一直处在音乐皇冠上的明珠位置的根本原因,是其表达空间更大。

依然回到我对艺术的归纳总结上,艺术本身是一种对人类情感、思想的表达方式。

那么一种艺术形式作为载体,其本身表达空间的大小决定了艺术家们在此范围内所能创作出的作品的艺术性上限。

如果换成我们搞AI的人的语言很好理解,就是 不同音乐流派是不同的模型,古典音乐这个模型的capacity最大,latent space也最大,你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和算力,就能产出非常好的效果;其他音乐流派如同传统机器学习的模型,上限就那样,没什么可折腾的。

艺术形式的表达空间大小决定其高雅程度,这一点还体现在绘画和摄影上。

有了摄影技术,绘画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吗?非但没有,反而绘画在艺术鄙视链中,依然处于摄影之上的高位。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画家更容易透过构图、色彩、笔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将情绪传递给欣赏者;但摄影作品想做到这一点要难得多,能传递的信息也更少。

艺术创作不是追求复现现实世界,而是追求精准传递情感、思想。

有些情感已经完全超出低级艺术形式的表达范围。

太复杂的情感,其他音乐形式表达不了。

你想体验时光在午后定格的感觉?那就试试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你想体会极致的浪漫?那就试试“拉三”。你想体验“清泉石上流”?那就试试李斯特的S160《旅行岁月·奥伯曼山谷》。你想体会“不畏浮云遮望眼”?那就试试舒伯特的D760《流浪者幻想曲》。你想体验经历过一场暴雨的酣畅淋漓?那就试试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你想体验深邃空灵?那就试试马勒的《第二交响曲》。

我自身经历,还有一个原因是 人的情绪引导需要时间铺垫。

短时长的音乐(流行音乐居多)或短视频会让受众的心情还没波动就结束了,或者带动情绪的节奏单一,甚至你基本可以预期得到什么。

足球能成为“世界第一运动”的其中一个原因我认为是其比赛节奏,这点就注定了它很好看。

与进球多少的那个数字无关,足球比赛的节奏高低起伏、令人心潮澎湃、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戏剧性极强,而且节奏几乎无中断,持续90分钟变化莫测;每次任何一方带球入禁区,你的心就踢到嗓子眼,起脚射门一刹那双方球迷都会紧张到爆炸,随后心情走向两个极端。

这些节奏上的特点是包括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在内都不具备的,比如篮球你刷一球我刷一球,很少有节奏变化和戏剧性,虽然球进了不少,但观看经常遇到垃圾时间;拳击具备足球节奏中的大部分,所以拳击也是世界受众最广的运动之一。

一部较长时长的古典音乐作品就如同一部电影,能够在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内给你沉浸式的体验,情绪会随着作品进行而晦明变化,将欣赏到的一般也是欣赏之前预料不到的。

古典音乐作品和电影制作的目的也都是为了观众在好的欣赏环境中,全神贯注状态下才欣赏的,需要耗费脑细胞处理信息;流行音乐、电视剧和短视频的目标是受众在闲暇放松时,不费脑子就可以欣赏,甚至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中边干别的事情边欣赏,错过一部分内容也无关紧要。

我们现在能听到的很多古典音乐作品几乎凝聚了顶级作曲家毕生的心血,从和声、配器等多方面考究自己的创作;流行音乐则受限于体裁,留给作者的创作空间较少。

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整体制作水准差异,如同电影和电视剧一样,也不可同日而语。

欣赏古典音乐难在哪

对很多人来说,古典音乐的欣赏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音乐本身的特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现代人的特性造成的。

首先说音乐本身方面,如前边所述,古典音乐一般时长较长,单位时长传递的信息量过大;所以哪怕有一定乐理知识的爱好者,想欣赏一首古典音乐(特别是大部头体裁)也是一件非常耗神的事。

有经验的爱好者第一次听就把一首大部头交响曲听个大概也是比较难的;几十分钟连续演奏下来,你不走神跟丢就不错。

所以曲式复杂随性、织体丰富、主题多样的作品,比如马勒的交响曲,我也需要借助录音设备多次回听才能逐渐了解它的全貌。

再者,艺术的学习本身就是奢侈的,现代以前尤其如此。

古典音乐在大部分历史时期都是顶层贵族的“玩具”,具有庆典、宗教仪式所需要的功能性,也伴随着贵族圈的社交属性。

这里需要额外指出,并不是西方现代前的音乐就算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更多从体裁、作曲方式上定义的概念,而非从时间上。

比如19世纪欧洲诞生了大量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但同时民间的各种民谣、舞曲也有流传下来。

另一方面,也并不是算古典音乐的音乐质量就高,而是因为时间帮我们筛选出了其中的经典之作,我们能听到的基本都是高质量的。

从人的方面讲,很多朋友听不进去古典音乐并非完全因为音乐的特性使然。

假如我们把古典音乐丢一边,就拿一首谭盾的配乐为例,很多人能欣赏他和声、配器的绝妙之处吗?

所以人们不是不会欣赏古典音乐,而是不会欣赏音乐。

同时,现代生活节奏使人无法安静下来长期做一件不挣钱的事。

在这一步,音乐知识也不是制约你欣赏古典音乐的瓶颈。

假设我们抛开音乐、音符、乐理这些东西,汉字你总认识吧?但是你多久没有给自己腾出一片时间读一本名著了?

现在的生活节奏的紧张,使得很多人下班后做完家务事就没有自己的时间了;就算剩下一两小时,此时也是垃圾时间,只能做些不费脑子的事情,比如刷刷短视频。

或者工作之外再学怎么投资理财,怎么挣外快,刷题跳槽、巴结领导等等,把升官发财技能点满。

从这种程度上讲,甚至你没房贷都更有助于你学习欣赏古典音乐。

所以人们也不是不会欣赏音乐,而是他们的生活已经不允许他们静下来,做一件优美、慢节奏、不挣钱的事了。

人的方面还有另外一点,自身的敏感程度。

前边我解释了古典音乐高雅之处在于其表达空间足够大,能融入非常多复杂的情感,将它们表现得有切身之感;但这是对自身也足够敏感的听众而言。

对感官钝化的听众,这些都是无效的,类似凤凰传奇这种粗糙的传递方式与他们的感官更匹配。

感官敏感与否,目前我认为的金指标就是对痛苦的感知力;有这种能力的人对多种艺术形式均可快速领悟,比如电影。

同样借用研究AI的语言讲,就是你那Encoding出的Latent Space和那些高雅的艺术那边的,分布非常接近。

如果你不在上边这种人之列,那恭喜你,你的幸福感会很多;不过不用浪费时间,艺术之门已经对你关上。

如何学习欣赏古典音乐

依据我个人的经验,学习古典音乐在跟着《聆听音乐》学习之外,最好了解一些古典音乐的体裁和曲式。

这两个概念对理解作品在时间维度上的结构非常有帮助,你就再也不容易听着走神跟丢主题了。

在此之上,可以再了解点配器,用iPad上《交响乐团》这种App见识一下古典音乐中各种类型的乐器。

最后,恐怕你才需要研究调式、和声和织体的概念。这些都是大坑,略微烧脑些。

古典音乐的体裁就是指你写的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小说。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法和字数要求;对应到古典音乐就是,有不同的乐章数和时长,每个乐章也有不同的曲式。

曲式研究的是 在整个乐章的音乐中,音乐元素在横向的时间维度上的排列结构,你就理解为你要写“总分总”结构的文章,还是“分总”,是开篇点题还是结尾点题等等。

比如常见的曲式有:

二部曲式——AB

三部曲式——ABA

主题与变奏——A A1 A2 A3…

奏鸣曲式——ABABCA’B’

回旋曲式——ABACADA

A代表你要集中注意力抓住的主题,或者说“主旋律”吧。

调式就是音符的选取规律。

声音的频率空间是一个连续空间,我们的乐器一般是在离散空间中演奏,比如钢琴有88个离散的键。

所以人类创作音乐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从人耳听到的频率范围中,以某种规律采样,选取一些离散化后的音符,作为一个子集供音乐创作和乐器演奏。

这个“某种规律”就是调式。

不同调式中音符有不同的分布,对应了听起来不同的风格,比如明亮、阴森、日本风、印度风、中国风等等。

经过数百年优胜劣汰,从表现力、演奏难度、记谱难度、乐器制造等多方面考虑,现在常见的大小调脱颖而出。

和声是音乐元素在音乐进行中的某个时刻纵向维度上的排列结构,研究的是 你的三明治中主菜的午餐肉搭配几片绿叶菜几片煎鸡蛋,它们的叠放顺序有什么讲究,还是干脆没午餐肉。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演唱会上那些伴唱如何搭配主唱。

织体指的就是 你的音乐是独唱还是几重唱、大合唱。

配器就是给谱子里的音符指定演奏的乐器。

古典音乐作曲中,这些内容都需要作曲家考虑。

但在流行音乐作曲中,作曲家甚至可以只给出曲式中的那个A和B,剩下的其他所有环节都打包让别人完成;后边这一步不叫“作曲”,而叫“编曲”。

演奏与欣赏的关系

很多人会好奇,学音乐是否一定要学乐器。

乐器如同编程语言,音乐是算法。理论上讲,你可以C/C++都不会就用纯伪代码学算法,但实际上这样你肯定学不动,一点实验都做不了。

业余学音乐,最好能学一门乐器,这会显著加深你对音乐的理解。

演奏究竟要学到什么程度,这看你的目的和客观情况。

就拿我熟悉的钢琴来讲,一般我们业余爱好者能学会分析并演奏一些入门级的古典作品和一些好的流行作品,这就差不多了。

你需要达到的状态大致是 读出作曲家通过五线谱想表达的情感和想传递给听众的感受,知道眼前的谱子该用你的手如何表达,能驾驭自己的手表达到位。

但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 ,也不用太难过,仅仅对照着这本书和公开课认真学习,也足够帮助你欣赏很多古典音乐作品。

学习音乐是业余爱好,不用和他人比较,仅仅和过去的自己比较即可。当你欣赏音乐时,那只是你和作曲家两个人的事。

我见过太多太多从小学乐器的人,其实本身不喜欢音乐,对音乐也没有悟性,仅仅因为小时候家长安排了,那就跟着学吧。

实际他们学会的是乐器演奏,并没有太了解音乐本身。

换句话说,他们是熟练的C++程序员,不怎么熟悉动态规划和分治法等算法设计思想。

现在因为时代发展,古典音乐圈创作凋敝,有能力的作曲家多转型写各种原声配乐去了,或者玩一些跨界探索。

现在古典音乐圈只能卷演奏,而经过有录音以来近一个世纪的迭代,古典音乐演奏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小。

现在,演奏家如果不搞个人偶像崇拜,或者来点行为艺术,票都很难卖。

这也牵出另一个话题,要让孩子从小学乐器吗?

我的看法是 有经济能力的应该学,不过不要走职业化演奏道路,音乐可以更多作为业余爱好。

浪漫为何物

男人有的钱多有的钱少,有的讲甜言蜜语有的不讲,有的约会买花有的没买。

有的男同胞在追女孩子时候为了表现得浪漫一点,会自己打扮一番,再买束花,想好甜言蜜语,时刻注意礼仪上的那些“绅士风度”。

不过那些并未触及浪漫的核心。

浪漫的核心是一种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内心中有一片净土,你做一件事就专注于做一件事的真实感。

我看过大量相亲的朋友,双方激发不出爱情就是因为谁都太“标准化”、“格式化”,努力表现并隐藏,没有了作为一个人的真实感。

而且现实生活的压力会使双方揪住金钱问题不放,自己每日生活或许都要算计一切功利,没有因为真正喜欢而去做一件优雅的事。

有些人能感觉到,浪漫是一种内在的气质,需要从小衣食无忧,很难后天培养。

与我而言,正是通过《聆听音乐》及其他资料不断学习音乐,渐渐塑造了我性格中最纯粹的部分,带点浪漫的影子。

人生的意义

这本《聆听音乐》为我打开了音乐艺术殿堂的大门。

学习音乐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帮助就是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无论是计算机知识还是经济金融知识,都是作为工具来帮我挣钱的;但挣钱是手段,不是目的。

从历史中我们也会看到为了获得权力,人们进行各种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现在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经历有趣、美好的事物。

所有挣钱的行为都是为了创造条件使自己能这样生活。

科学成果代表了我们人类对这个世界认识到什么层次;这些艺术作品让我们在这个宇宙中与其他生命体相比,显得格外特殊。

最后,我还是希望心中有一片净土,属于我热爱的艺术。在谈到艺术时,我是非常纯粹的。

版本选择

我第一次读的是第5版,第2次读的是第7版。

如果让我推荐,略微更建议大家都找第5版阅读。

第7版相较于第5版的优点是:改进了排版,并追加介绍了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各种特色音乐,而且变成了精装印刷。

但第7版的缺点也很突出:整书重了不少,价格也贵了不少(印象中翻倍不止),还有音乐版权问题导致没有随书音频资源供你做习题了,想做题需要自己找或者拿出版社给的其他音源凑合一下。

所以总体来说,如果正常渠道能买到,我优先建议大家读第5版,第7版当然也可以。第5版的习题音源在随书附赠的CD中,没有光驱的朋友可以去网络音乐平台搜一下,应该有人上传。

至于视频课程,我是在耶鲁大学公开课的YouTube频道观看的全英课程。国内有网易公开课的翻译,但是其中有些音乐的专业名词他们的翻译出现误差,所以我建议有能力的还是去YouTube看原版课程。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