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十八洞片区打造“新时代红色旅游乡村振兴典范”调研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考博看导师还是学校 湘西十八洞片区打造“新时代红色旅游乡村振兴典范”调研报告

湘西十八洞片区打造“新时代红色旅游乡村振兴典范”调研报告

2023-10-24 13: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湖南新闻客户端  >  花垣县 湘西十八洞片区打造“新时代红色旅游乡村振兴典范”调研报告

[作者:高英伦]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7-28 13:45:3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高英伦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湘西州十八洞村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中国共产党简史》明确将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首创性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写进了党史。2021年,湘西十八洞村被纳入“潇湘红八景”。适逢建党百年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际,走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传承红色基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湘西十八洞村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和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必有首创之为,将扛起历史重任,努力打造“新时代红色旅游乡村振兴典范”。为了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十八洞村成为花垣十八洞片区(蚩尤部落群)的发展引擎和全县旅游富民的腾飞龙头,关联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笔者通过多年实地调研思考,提出了《湘西十八洞片区打造“新时代红色旅游乡村振兴典范”调研报告》,供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湘西十八洞红色旅游的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十八洞村属花垣县双龙镇,是县内文化旅游“蚩尤部落群”核心区极富代表性的苗族聚居村,平均海拔700米,含梨子、竹子、飞虫、当戎4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共239户946人,耕地面积817亩。2013年,村人均纯收入1668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8%,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56.8%。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访贫问苦,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首倡之地有首倡之为,201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至8313元,在全省第一批退出贫困村行列。2020年,村人均纯收入跃升至1836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2021年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2)发展现状

①省级荣誉(12个):湖南省文明村、湖南省美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法制工作示范村、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首批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湖南省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应用工程奖银奖、湖南省青少年研学基地、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湖南省党性教育基地、“锦绣潇湘”湖南旅游精品线路、湖南省“潇湘红八景”(首倡之地--湘西十八洞村)。

②国家级荣誉(16个):献礼十九大电影《十八洞村》获第六届海峡两岸三地“十大华语电影”奖、全国第三批宜居镇村、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先进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单位、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

2.资源禀赋和优势分析

(1)资源禀赋

①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地处湘西武陵蚩尤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圈中部节点,悬崖峡谷,密林奇洞,云海飞瀑,有“小张家界”和“天然氧吧”之称。

②人文旅游资源独特:世界苗族赶秋节发源地,苗寨吊脚楼鳞次栉比,“飞地”猕猴桃千亩成林,苗绣蜡染巧夺天工,民风淳朴山歌阵阵,山旮旯矿泉水清冽透爽,十八洞苞谷烧陈酿飘香。

③红色旅游资源彰显:“精准扶贫”首倡地独一无二,习总书记走过的路新时代红色传承,脱贫攻坚精神党性教育,青少年研学旅如火如荼,企事业单位入职培训和团队拓展活动绝佳地,“潇湘红八景”“国家5A级景区”“首倡地”--乡村振兴之旅。

(2)优势分析

①地理区位优势:十八洞村位于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内的武陵蚩尤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区中部蚩尤部落群旅游板块南端,东接吉首矮寨大桥德夯景区、乾州古城景区,西接花垣边城茶峒景区、龙山里耶古镇景区,北邻保靖吕洞山景区、古丈默戎景区,南邻凤凰古城、天星山景区。

②交通区位优势:G209、G319国道和吉茶高速公路G65从其北沿穿过,距矮寨大桥8千米,距县城34千米,距州府38千米,距吉茶高速G65花垣东出口13千米,距矮寨出口10千米,距将于2022年正式通航的湘西机场23千米,距将于2021年10月开通的张吉怀高铁吉首东站43千米,规划中的秀吉益高铁将在花垣设站并于2022年动工修建,快旅慢游时代来临。乾州古城--凤凰古城--竹山乡居--雅酉红石海--吉卫老卫城--十八洞--金龙苗寨--吕洞山--涂乍--坐龙峡--芙蓉镇--默戎景区旅游环线公路初现雏形。

③绿色生态优势:悬崖峡谷,山环水绕,郁郁葱葱,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气候适宜,绿色生态,悠然乐居,美丽乡村集群。

④山水田园优势:自然山水格局,本真苗家建筑,四季景观覆盖,原乡氛围浓郁,特别适合在精致、微细、田园上做微景观文章,突出主题风韵,如云雾梨花梨子寨,竹王苗韵竹子寨,蝶舞田园飞虫寨,桃园幽谷当戎寨,各寨间用景观廊道连接,“一寨一品,差异发展”。

⑤资源腹地优势:十八洞景区与蚩尤山景区共同组成蚩尤部落群乡村旅游板块,以G209、G319国道和包茂高速G65为轴形成“一轴两翼”。蚩尤部落群是个生长板块,目前的核心村落分别是十八洞、岩锣、芷耳、补毫、龙孔、排料、壤烈、金龙、桃花、鼓戎湖,把蚩尤部落群旅游板块作为发展腹地,以十八洞主打新时代红色旅游为制高点,以蚩尤部落群“苗祖溯源”品牌打造为战略纵深,围绕环武陵蚩尤大峡谷生态文化圈快旅慢游体系,落地“驿通湘西”系统工程,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南北延展,东西辐射,有望成为湘西生态、红色、人文三大名片可持续发展新的增长极。

⑥红色品牌优势:确立精准扶贫首倡地红色之旅思想高地,把“精准扶贫首倡地”作为当地宝贵的政治经济资源,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开创线路。抓住湘西十八洞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和纳入“潇湘红八景”的历史机遇,按照与湘潭市韶山村结为友好兄弟村的联动互通方式,具有与周边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线路开发优势,横向上可谋划遵义(历史转折)--十八洞(精准扶贫首倡地)--韶山(长株潭伟人故里)--井冈山(不忘初心)红色旅游线路,纵向上做大恩施--桑植、塔卧、茨岩塘(湘鄂渝黔红色根据地)--十八洞(精准扶贫首倡地)--芷江(抗战名城)--会同、通道(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线路,形成以十八洞为新时代红色旅游枢纽串联传统红色旅游的大“十”字形圣址、圣地、圣城之旅。

二、湘西十八洞红色旅游的制约因素

1.对把“新时代红色旅游”作为乡村振兴强大引擎的战略定位认识不够。十八洞精准扶贫创造的奇迹,扛牢了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湖南责任”,在“六个精准”上展现了“湖南精神”,在推进“五个一批”中探索了“湖南模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里贡献了“湖南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是湖南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根本遵循,是落实“三高四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在十八洞首先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在湘西走过的路,是中国革命建设发展时期的红色之路,熔铸了打造民族魂的脱贫攻坚精神,是宝贵的红色基因,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一些人对传统红色与新时代红色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对重走新时代“长征路”的认识不足,这就导致对十八洞“新时代红色旅游”的现实性、紧迫性和长远性重视不到位,思想上停留在精准扶贫旅游扶贫阶段的“旅游+”。现阶段就如何做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时代要求从精准扶贫旅游扶贫转移到旅游富民共同富裕,须确立把“新时代红色旅游”作为乡村振兴强大引擎的战略定位,从“旅游+”转变为“红色+”,如“红色+生态”“红色+乡村”“红色+旅游”“红色+产业”“红色+环境”“红色+培训”“红色+研学”等,通过“红色+”的引领带动作用,以“脱贫攻坚精神”和“三牛精神”奔向新征程。

2.十八洞景区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落地性明显滞后于红色旅游发展需要。从实地调研和收集查阅十八洞村景区综合信息看,当地很少深入提及景区规划。从网搜信息看,景区规划大多是由两家规划单位自己提及和文宣。从十八洞村的现实发展及其取得的成绩看,主要集中在党建引领、产业脱贫、村庄治理等方面。从十八洞“精准扶贫”政治效应所带来的乡村旅游效果看,红色旅游的倍增效应正在逐步彰显。从成都来也旅游公司的景区规划看,认为十八洞村“处于蚩尤部落群的核心区域”,提出要打造全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示范村、美丽乡村生态微循环系统示范村、全国特色景观名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总体目标,随后以“一年启动、三年脱贫”为发展目标,对十八洞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少目标、人均收入和产业结构进行定性定量,但总体规划局限在点状设计,关于红色旅游的发展定位并不明晰,缺乏对红色旅游线路的精确设计,也忽视了湘西武陵蚩尤大峡谷景观长廊这条户外自驾徒步黄金旅游线路“苗疆走廊”对蚩尤部落群旅游板块及其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从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的国土空间规划与村庄发展规划双规合一看,设计了“一廊连两翼,六寨齐一心”的蝶形空间发展结构,即通过U形山水景观这一个廊道,串联起莲台山生态休闲区和高名山农旅产业区两翼齐飞、全域发展,以精准扶贫首倡地梨子寨为中心,6个传统苗寨齐心齐力、共同致富,但局限在重视点状规划,主要聚焦在对村寨空间要素和空间特征的把握和规划,以红色旅游为引领的关联带动设计明显不足。在上级支持下,当地计划总投资5亿元的十八洞村国际减贫交流基地、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研学教育基地“三大基地”建设有待加快,不能忽视企事业单位员工团队建设及户外拓展培训这一重要的客源市场。随着建党百年党史教育红色教育巨大的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原有景区规划的科学性和落地性已明显滞后于新时代红色旅游的发展需要,修规、多规合一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

3.旅游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严重影响红色旅游长足发展。(1)从旅游基础设施看,十八洞景区与外部的交通联系存在“走回头路”问题,从十八洞景区到蚩尤部落群北端的鼓戎湖村,037县道满足不了十八洞片区蚩尤部落群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急需一条南北贯通的旅游景观大通道与龙永吉高速公路吕洞山连接线对接,吉卫螺丝董经双龙镇至古丈坪坝的325线待提质升级,须对037县道进行升级提质为9米宽的二级路,金龙—黄土坪--鼓戎湖之间需修通对接金龙—十八洞旅游景观公路。十八洞景区与附近的小龙洞瀑布、大龙洞瀑布、尖朵朵瀑布、老卫城之间缺乏公路交通联系,纵贯南北的湘西武陵蚩尤大峡谷生态文化户外旅游景观长廊“苗疆走廊”缺乏游栈道连接成精品线路,未能形成快旅慢游体系。各种场馆建设的功能分区亟待设计完善,当地餐饮缺乏地方民族特色,没有推出长龙宴特色餐饮品牌,缺乏参与度和体验性,民俗项目单一且供给不足。(2)从管理体制看,旅游产业无边界,产业融合无止境,县文化旅游广电局设立旅游股,管理能力不足,部门综合联动较少,对资源、产品、开发的项目和活动的统筹协调不到位,行业服务和行业执法能力较弱,部门合作、产业联动、业态融合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产品、市场、服务、营销等方面短板较多,政府、旅游公司、投资方、村民的多方主体诉求存在矛盾冲突,须加快“放管服”改革。

4.串点连线成片的红色旅游关联带动作用非常薄弱。十八洞村虽与韶山村进行红色结盟,但停留在孤悬苗寨,独自发展,缺乏串点连线成片,未能释放出十八洞精准扶贫首倡地红色旅游的倍增效应。从宏观上看,缺乏红色大“十”字思维,没有认识到十八洞红色旅游板块地处东西向遵义会议会址--德江枫香溪会议旧址--木黄大会师旧址--十八洞红色教育基地--溆浦向警予纪念馆--韶山伟人故里--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与南北向恩施红色教育基地--桑植红色教育基地—塔卧、茨岩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十八洞红色教育基地--芷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道会议旧址这个红色大“十”字的中心。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与“黔东特区”之间的结合部来看,花垣县作为“革命老区”正处于二者之间,花垣县与凤凰县均是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这一新时代红色板块也正好位于二者之间,具有连成一片的红色旅游优势,当地却忽视了这一串点连线成片的联动发展特点。从湘西州新公布的第一批党史教育现场教学点看,首倡之地十八洞村与州内其他5个教学点未能结盟联动发展。从十八洞片区蚩尤部落群的微观区域看,由于蚩尤部落群“苗祖溯源”民俗风情景观长廊“苗疆走廊”发展滞后,十八洞红色旅游目前未能作为强大引擎带动整个旅游板块的全域旅游。

5.红色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和市场营销乏力。十八洞红色主题景区,当前停留在以参观游览的形式为主,缺乏对当地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精神的新时代红色基因资源的深层次挖掘整理,缺乏与区域资源条件和本地历史、民俗文化的有效融合,缺乏片区内的真正协作开发,缺乏对游客群体年龄结构和体验需求的研究与引导,导致产品单一,组合产品零散,参与度低,互动性少,体验性差,吸引力小,创新性弱,消费需求和重游率不高,独特性优势不明显,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一体化待引起重视。在宣传促销力度和拓展客源市场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如十八洞村文化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提升,财政支出方面向旅游宣传工作的经费支持和倾斜,对周边市场、国内市场、国外市场的细分和手段等。

6.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急需加强。随着景区的提质扩容,十八洞红色旅游在创意、管理、营销、培训、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非常短缺,目前的景区解说员都是农民解说员,整体素质不高。由于红色旅游群众性强、政治性强、知识性强、兼容性强、创新性强的特点,十八洞景区暴露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不足较多,如缺乏统一的开发规划,培训工作系统性不够,开发机制不完善,开发指向不均衡,管理环节较薄弱等。

三、对策与建议

1.实施“一把手工程”,从战略定位上把十八洞“新时代红色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1)实施“一把手工程”。①全面正确认识十八洞新时代红色基因的重要价值。十八洞村作为人类减贫史上的脱贫样板,精准扶贫首倡之地的首倡之为,锻造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发展时期宝贵的新时代红色基因,是当地特有的政治经济资源。②用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党建引领筑牢领导核心,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精锐尽出艰苦奋斗,精准选点东西部协作,以点带面向高质量迈进。③把准“时间窗口”做好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旅游强县战略,每个乡镇均设立专职文旅领导,形成乡乡抓旅游的工作格局,重点乡镇村重点抓,做足“旅游+”文章,实现“一个中心,全面开花”。(2)从战略定位上把十八洞“新时代红色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①明确“首倡之地”“首倡之为”向“首创之地”“首创之为”的战略转变。十八洞精准扶贫首倡之地已解决脱贫问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须扛起首倡地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持续强化政策、工作、组织衔接,复制推广,系统推进乡村振兴,以“首创之地”“首创之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②以十八洞新时代红色旅游为强大引擎带动十八洞片区蚩尤部落群旅游板块差异布局、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在“旅游+”基础上,从“旅游+”转变为“红色+”,做好“红色+”文章,如“红色+生态”“红色+乡村”“红色+民生”“红色+旅游”“红色+产业”“红色+环境”“红色+培训”“红色+研学”“红色+大数据”“红色+网络”等,通过“红色+”的引领带动作用,实施文旅农复合型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湘西新的增长极。

2.启动《十八洞片区乡村振兴总体性规划》和《蚩尤部落群概念性规划》。把十八洞“新时代红色”和蚩尤文化(苗族文化)作为当地宝贵的政治经济资源,做到:(1)主打十八洞片区“新时代红色旅游”和蚩尤部落群“苗祖溯源”两大旅游富民品牌工程。①明确十八洞红色主题景区。根据十八洞村用地紧张实际,摊子不宜摊大,在保持好绿色生态和村寨原乡的情况下,重点发展新时代红色旅游。②坚持蚩尤部落群差异化发展。蚩尤部落群九大核心村在2020年扶贫总结中,均强烈希望十八洞村红色旅游带动其旅游关联发展,根据功能分区,分别体现各自特色,主推红色、生态、民俗风情方面的系列产品。(2)做好十八洞村旅游规划的修规、多规合一工作。①成都来也旅游公司的《花垣县十八洞村旅游扶贫规划》需要修规。在理念、景观、项目、业态四个方面的设计有其特点,但不要局限在十八洞村,应因地制宜推广适用于蚩尤部落群核心区各村,从而通过避免同质化的特色定位和旅游活动,共同塑造片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②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的《花垣县十八洞村村庄规划(2018-2035)》需修规、多规合一。该规划“一廊连两翼,六寨齐一心”的“乡村蝶变”规划设计理念,注意到了苗族文化传承问题和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新潮,但局限在十八洞村孤立发展,忽视了整个片区的集中连片。启动《十八洞片区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时,可将成都来也公司“精准扶贫首倡地的红色文化之旅主线”与湖南大学“精准扶贫齐蝶变,六寨花开遍地红”的规划理念进行融合,使规划在高规格高起点上布局谋篇,纵向上对接好国家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横向上对接好县域和地域的旅游富民乡村振兴规划,融入环武陵蚩尤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圈快旅慢游体系和大湘西全域旅游格局,蝶变湘西,凤舞九天。③修改、启动《蚩尤部落群概念性规划》及其《详规》迫在眉睫。原先的黄土坪村已与金龙村合并,新增的鼓戎湖村纳入蚩尤部落群。该规划强调“扶一带一”“包乡带片”,点线面有机结合,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坚持用好优势资源,做好特色产业,注重区域协作,按照“南北延展,东西辐射”发展思路,实施“产业强村,旅游富民”战略,培育生长板块,携手周边景区联合成片开发。④“红星连珠”,避免“栽盆景”。“红星”,指十八洞村。“连珠”,指把多个域内苗族特色村串联成线成片,点线面融合,包括蚩尤部落群核心区的九个悬崖苗寨纯苗族村,即柔埛岩落、吉卦芷耳、角惹补毫、戎蟠排料、秀仙龙孔、龙脉让烈、武陵金龙、堂戎鼓戎(湖),可新增四新村(排碧金钉子世界地质公园)、板栗村、张刀村、双龙村、马鞍村。在十八洞村新时代红色旅游的历史机遇下,随着高铁、航空时代的到来,环武陵蚩尤大峡谷生态文化圈快旅慢游体系建设须快马加鞭,落地“驿通湘西”系统工程,以点带面,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示范地。

3.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管理体制。(1)基础设施。①升级提质,链接十八洞村,建好排碧—金龙—鼓戎湖旅游景观大通道(9米宽二级路),预留自行车道,对接龙永吉高速公路吕洞山连接线;②升级螺丝董—鼓戎湖—墨戎—坪坝325省道线;③升级落地吕洞山(夯沙)经德夯、老卫城至雅酉的道路为省道,谋划湘西“苗疆走廊”,对接联通未来铜仁松桃、凤凰旅游走廊。④修建张刀至大坳、桃子村共3千米公路,连接老卫城、小龙洞瀑布、大龙峒瀑布、尖朵朵瀑布,打通蚩尤大峡谷南段交通瓶颈;⑤启动环武陵蚩尤大峡谷快旅慢游体系建设,在景区重要节点间完善游栈道贯通连接建设;⑥打通龙孔村桐木寨至矮寨德夯与吕洞山新修公路间的最后一公里;⑦完善十八洞片区蚩尤部落群各村之间的“驿站湘西”建设。(2)加快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围绕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行政管理、规划建设、财政金融的体制改革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融合利用、公共服务融合转化、红色文化和旅游人才培养激励的机制创新,要加强区域融合、技术融合、主体融合,应对红色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新竞争,推进红色主题景区旅游高品质发展。①树立全域旅游理念,编制好大景区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规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推动文化旅游发展要素在区域间流动,争取在域内形成统一的大市场;②优化红色文化和旅游管理方式,做强旅游经营主体,支持培育旅游龙头企业,用标准化引导文化旅游业态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行业协会扮演好政府和企业间“桥梁”角色,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大数据在监管中的运用和效率,扩大投资主体范围,支持建立投融资平台,设立投资基金,引导带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实现拓展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强化参与性、体验性、延展性,实施“红色+”工程和特色精品制作,打造品牌,提升影响力;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红色文化旅游传播机制,通过推动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融合创新,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④建立统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机制,讲好精准扶贫新时代红色故事,传播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声音,完善国家级5A景区。

4.点线面有机结合,红色旅游关联带动连片发展。(1)推出十大特色旅游产品。实施“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具体做好十大品牌:①全国精准扶贫首倡地“三大基地”(十八洞村);②全国新时代红色旅游乡村振兴首创地(十八洞村);③苗祖溯源世界苗族朝圣地(金龙村、让烈村);④世界非遗苗族赶秋节传承地(蚩尤部落群);⑤樱桃会世界苗族情人节(金龙村);⑥悬崖帐篷节世界户外康养地(金龙村);⑦排碧金钉子世界科考地(四新村);⑧苗家牛头宴世界苗族美食地(芷耳村);⑨低空航飞世外秘境穿越地(龙孔村);⑩蚩尤故里苗族长龙宴特色餐饮体验地(蚩尤部落群)。(2)完善五条精品旅游黄金线路。①习近平走过的新时代红色“长征路”--感恩之旅,即凤凰菖蒲塘村--花垣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首倡地);②红色大“十”字红色之旅,即东西向的遵义会议会址--德江枫香溪会议旧址--木黄大会师旧址--十八洞红色教育基地--溆浦向警予纪念馆--韶山伟人故里--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和南北向恩施红色教育基地--桑植红色教育基地—塔卧、茨岩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十八洞红色教育基地--芷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道会议旧址。③建党百年“首倡之地·乡村振兴之旅”,即湘西边城茶峒--十八洞村—矮寨奇观景区(德夯村)—乾州古城(龙鼻村、毛坪村)—浦市古镇—凤凰古城(包括老洞村、竹山村)—怀化溆浦雪峰山;④湘西武陵蚩尤大峡谷“苗祖溯源”民俗风情景观长廊户外自驾徒步穿越精品黄金旅游线路--寻根之旅,即涂乍村--吕洞山村--金龙村--德夯村--十八洞村--兴中村--扪代村--凉灯村--竹山村;⑤红色教育之旅,即乾州国立八中旧址--十八洞村--花垣国立八中纪念馆--边城解放大西南司令部旧址--茶园坪老红军石邦智故居。(3)红色旅游关联带动连片发展。①十八洞片区蚩尤部落群的红色主题引领,苗族风情体验,点线面有机结合,以点带面,优势互补,立体发展。②十八洞景区新时代红色旅游与湘西内外的红色旅游景区捆绑发展,争取政策支持和红色资金支持,拓宽红色培训资质,引进培训人才,开发培训课件,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改进培训手段,优化培训质量,培育培训市场,旺产业,稳就业,促增长,增加村民人均收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成片发展。

5.加大红色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市场营销力。(1)旅游产品供给。①深层次挖掘新时代红色旅游资源,如习近平到十八洞村的访贫问苦场景,工作队精准扶贫的动人故事,习近平牵挂的“脱单”爱情故事,十八洞“互助五兴”联合体的党建样本,各级各部门的帮扶成果展示,体现脱贫攻坚精神的十八洞片区蚩尤部落群旅游扶贫经典案例等;②红色教育引领自然风光和苗族民俗资源开发,做好区域资源条件和本地历史、民俗文化的有效融合,提供精准扶贫体验区、全域旅游精品线、乡村旅游示范圈、民俗文化体验园、教育实践综合地、党性教育现场点,实现片区协作开发;③注重个性化、参与性和体验度,结合声、光 、电、触、嗅、闻等手段,通过游客参与、互动、创造,在消费体验中通过综合性产品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培育成熟品牌,提高重游率。(2)旅游市场营销。①加强对游客群体年龄结构的调查,用好大数据,掌握游客消费心理,因应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发挥独特优势,完善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一体化;②加强客源市场的调查与研究,整合资源,周边联动,挖掘客源市场,点线面关联发展,打造目的地经济;③营销方面注重十八洞片区蚩尤部落群总体文化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提升,财政支出方面向旅游宣传工作提供经费支持和倾斜,落实对周边市场、国内市场、国外市场的细分和手段等。

6.加强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更新观念,加强红色旅游人才工程建设。①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②出台政策,尊重人才,吸引人才,储备人才,人尽其才;③培训工作社会化和多元化。(2)统一规划,合理开发,优化结构。①制定统一开发规划;②完善开发培训制度;③抓住重点带动全局;④挖掘本土专家,建设红色旅游人才数据库和信息平台。(3)重视内容和形式创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①规范培训活动;②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③提高创新意识和培训质量;④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4)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①整合教育资源,完善人才培养体系;②明确职责,分工协作;③加大企业、社区参与度,加强区域合作;④开展培训基地建设;⑤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⑥用好网络平台培训人才,培育“网红”。(5)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建学习型组织。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②确立用人单位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③按照一专多能培养综合型人才。(6)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①整合相关人力资源开发机构;②加强企事业单位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管理;③以新时代红色文化精神引领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作者单位:湘西州花垣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编:宋显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