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枪读后感(八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舍断魂枪题目的寓意 断魂枪读后感(八篇)

断魂枪读后感(八篇)

2024-07-14 03: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骆驼祥子》读后感

——青年当怎样努力奋斗

最早是在初中做语文阅读题的时候,看到老舍先生的短篇《断魂枪》。最后的那两句“不传,不传!”让我思考良久,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不愿把自己那么钟爱的武艺传人。觉得老舍先生写的文章是有很深的哲思在其中,希望读到他更多的作品。于是,在初中的那个暑假我第一次看了老舍先生的名作《骆驼祥子》。

那个时候看书,尤其是看小说,一味地想要看情节发展,不太懂得细细研读。一本书三个下午便看完了,仿佛是完成任务,讲究速度效率。最后看完了,只是留了一个大概的情节在脑海里。我看过的名家名作并不多,当大学语文课让写一篇名作赏析,首先出现在我脑海里的便是《骆驼祥子》。鉴于距第一次看《骆驼祥子》已经有很些年了,很多的细节都已模糊,记不太清了,也不敢贸然下笔来写。于是,又找来了《骆驼祥子》这本书,重读一遍。

最初的祥子,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已经有了大人的模样,却还是和孩子似的可爱。祥子有着鲜活的生气,就像是这个社会里的一股新鲜的力量,他的未来,他的生活,充满了光明和希望,仿佛他改变命运是指日可待的事。然而,自从遇上了兵灾,被抓了壮丁,丢了自己的车,他的生活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走向了悲剧。

但祥子却并未就此失去了希望,又回到人和车厂,给刘四爷拉车。他拼了命地拉车,为了能早点攒够买车的钱,时时想着再买辆车。事情却没有他想的那么容易,拉散座,拉包月,都是那么不顺心。好不容易遇上了原先的老主顾,安安稳稳地拉了几个月包月,又遇上了侦探,诓走了他原先卖骆驼得来的三十几块钱。祥子受了刘四的女儿虎姑娘的诱骗,最后和虎姑娘成了亲。仿佛祥子是进了一个陷阱,一切都被虎姑娘握在了手里。唯一值得高兴的是祥子用虎姑娘的钱,买上了车,终于拉上了自己的车,生活又有了点奔头。

1

然而好景不长,祥子病了两场,一躺就是一个月,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没有那么强壮了。虎姑娘怀了孕,好吃不好动,最后难产死了。祥子没有了家,卖了车,变卖了家当,离开了大杂院。继续拉车,却不拼命了,也不想着买车了。祥子像变了一个人,没有以前壮实了,变懒了,自私了,他不再要强,只做一个像别的车夫一样的车夫,他开始往下溜了,往低处去。因为想到了小福子,刚刚又有了一点点希望,想要开始新的生活,却又以小福子的死宣告放弃。祥子的希望全没有了,开始混吃混喝,完完全全成了一个又脏又瘦的低等的车夫。学会了占人便宜,借钱,骗钱,出卖人命,最后的祥子已经彻底堕落了。从前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是老舍先生写于1936—19xx年,是3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作。而小说的主人公祥子,就是那个时代里最具代表性的下层劳动人民。在那个黑暗的,不公道的,吃人的年代,残酷的现实扭曲了祥子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度有着强大生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对于这一切老舍先生并不单单只是归罪于万恶的旧社会、恶势力,而是毫不留情的对祥子自甘堕落给予了尖锐的批判。老舍先生清醒地看到,祥子的自甘堕落,不仅在于外在的社会压迫,还在于内在的自渎心理。这正是老舍作为大手笔的过人之处。惟其如此,祥子的命运悲剧才具有警世的力量。

…… …… 余下全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