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专家共识(202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年重症肠内营养 解读.中国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专家共识(2022)

解读.中国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专家共识(2022)

2024-05-10 15: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推荐意见 4 :对于部分老年重症患者,建议延迟启动肠内营养。

在一些特殊病情或者疾病的特殊阶段,应该延迟老年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包括:① 在休克未得到有效控制,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未达到目标时,首先应该纠正休克的病因,积极液体复苏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在休克被控制后,逐步从滋养型肠内营养策略过渡到喂养型肠内营养;② 存在危及生命的低氧血症或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在病情得以纠正后,方可开始肠内营养;Ⓒ 存在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出血停止后或无症状表明存在再出血时,方可开始肠内营养;④ 存在明显肠道缺血的患者需推迟肠内营养时间;⑤ 肠瘘引流量大,且无法建立达到瘘口远端的营养途径时,需推迟肠内营养时间;⑥ 存在腹腔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患者需推迟肠内营养时间;⑦ 胃内抽吸量大于 500 mL/6 h 时,需推迟肠内营养时间[17]。

推荐意见 5 :对于老年重症患者,经口进食优于肠内营养,若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则鼻胃管应作为初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标准途径。

对于能够经口进食的老年重症患者,经口进食优于肠内或肠外营养;如果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则鼻胃管应作为初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标准途径。对于不能耐受经鼻胃管喂养,且应用促胃肠动力药无效的患者,建议行幽门后喂养,超声引导技术和磁导航引导技术对提高置管成功率或有帮助[18]。对于存在高误吸风险的患者,可考虑行空肠置管术或者内镜下空肠造瘘术。

推荐意见6 :对于无严重代谢异常的老年重症患者,建议首选标准整蛋白配方。

标准整蛋白配方适合大多数老年重症患者的需求,对于存在腹泻、腹胀、便秘等胃肠道功能不全的老年重症患者,可考虑使用氨基酸和短肽配方[17]。研究提示,与整蛋白配方组相比,短肽配方组危重症患者蛋白质摄入更多,胃肠道不良反应天数更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更短,并节省了经济成本,且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无显著差异[19]。老年重症患者常合并应激性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应用糖尿病适用型肠内营养制剂可以优化血糖血脂控制,避免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20]。

研究表明,膳食纤维有助于减少老年重症患者腹泻和便秘等喂养不耐受现象[21]。膳食纤维摄入量≥25 g/d 有助于减少管饲患者便秘的发生,改善临床结局,对于 ICU 中的大多数患者,等渗或接近等渗的 4.2~6.3 kJ/mL(1.0~1.5 kcal/mL)肠内营养配方是合适的,并且耐受性良好[22]。

推荐意见7 :对于需要特殊营养治疗的老年重症患者,建议提供氧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组合。 

虽然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微少,但具有强大的生物学作用,对于糖、蛋白质和脂质的代谢,免疫和抗氧化防御,内分泌功能,DNA 合成,基因修复和细胞信号转导至关重要。抗氧化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E、抗坏血酸)和微量矿物质(包括硒、锌、铜)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特别是对于烧伤、外伤和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23-26],但给药剂量、频率、持续时间和治疗途径尚未得到很好的标准化。

推荐意见8 :建议老年重症患者在实施肠内营养喂养时,床头抬高 30°~45°,给予持续鼻饲的喂养方式。 

喂养时床头抬高 30°~45°的患者发生误吸的风险降低。腹腔高压、腹胀、呕吐、误吸是肠内营养喂养中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当喂养后4 h 胃残余量大于 250 mL 且合并以上任何一项危险因素时,或胃残余量为 200~250 mL 且合并以上两项危险因素时,就应当考虑调整肠内营养方法,包括改变插管位置、下调输注速度、换用经皮内镜下胃 / 空肠造瘘术或停用肠内营养等[27-28]。持续泵入肠内营养而非间断喂养、采用幽门后喂养、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等措施可以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和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29]。

推荐意见9 :对于进行肠内营养的老年重症患者,应重视防治腹泻。

多项研究报道,接受肠内营养的老年重症患者腹泻发生率高达 15%~18%,且明显高于普通住院患者[30-31]。喂养相关性腹泻与营养液渗透压、输注速度或营养液温度密切相关,渗透压过高、速度过快、温度过低均会导致肠腔内渗透负荷过重而发生腹泻。添加纤维素可以改善长期接受管饲肠内营养老年重症患者的肠道功能,减少腹泻的发生[21,32]。低白蛋白血症时,机体分解代谢增强,诱发胃肠道黏膜水肿、继发性淋巴管扩张,导致肠壁水肿、蠕动缓慢、细菌增殖,从而引起吸收障碍和腹泻,故应维持白蛋白正常水平,保持生理性渗透压。老年患者乳糖酶分泌减少,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造成腹泻,可选择不含乳糖的制剂。抗菌药物(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会改变肠道菌群,有利于艰难梭菌、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的生长,导致抗菌药物相关腹泻,腹泻与抗菌药物的处方、数量或持续时间相关[30],因此应尽可能缩短抗菌药物的疗程,限制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

推荐意见10 :对于有再喂养综合征风险的老年重症患者,建议给予肠内营养前常规监测血电解质(钾、磷、镁)及维生素 B1 水平。

再喂养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性标志是严重低磷血症,也可以出现低钾、低镁[33]。老年重症患者往往缺乏钾、磷、镁、维生素 B1 等,同时合并水钠潴留,使再喂养综合征的风险明显增加,应注意补充相关微量元素。

推荐意见11 :建议管饲前常规采用X 线片确定营养管位置。

确定胃肠营养管位置的传统方法主要包括抽吸胃液、观察水下气泡、听诊法、床旁超声探查、测定回抽液 pH 值,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也可确定或排除胃管插入气管的可能,而 X 线片则是确定置管位置的“金标准”[29]。一旦发现错位,应立即将导管拔出,并观察有无血、气胸等并发症,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有 7%~8% 的长期置管者会发生鼻咽病变、鼻窦炎、鼻出血等并发症[34]。选用管径较细、质软的鼻饲管,能够减少鼻窦感染。对需要长期置管的患者,可考虑改行经皮内镜下胃 / 空肠造瘘术,以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35]。

推荐意见12 :应在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综合评估老年休克患者肠内营养的启动时机。

休克患者急性期盲目启动肠内营养将增加肠道缺血导致非梗阻性肠道穿孔和坏死的风险。在灌注压达标、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稳定(小剂量或剂量不增加或正在撤除)、乳酸水平及代谢性酸中毒水平稳定或下降、平均血压≥65 mmHg(1 mmHg≈0.133 kPa)后,尽早开始小剂量肠内营养,患者预后更佳[36]。在李维勤教授团队制定的重症患者喂养流程中,当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低于0.2 μg·kg-1·min-1、血乳酸低于 4 mmol/L 时,启动肠内营养是安全的。若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则应采用延迟肠内营养:① 低血压(<50 mmHg);② 开始需要应用儿茶酚胺类药物;③ 需要逐步增加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才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17]。

推荐意见13 :对于老年休克患者,建议从小剂量滋养型喂养〔41.8~83.7 kJ/h(10~20 kcal/h)〕开始。

对于老年休克患者,可以考虑给予滋养型喂养〔41.8~83.7 kJ/h(10~20 kcal/h)〕。研究表明,24~48 h早期为患者实施小剂量滋养型喂养〔41.8~83.7 kJ/h(10~20 kcal/h)或 2 092 kJ/d(500 kcal/d)〕可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37]。在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支持的休克患者中,早期给予滋养型喂养可缩短 ICU住院时间[36]。

推荐意见14 :建议根据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AGI 分级、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机械通气方式,实施营养支持策略。

老年 ARDS 患者容易出现休克和(或)多器官功能障碍,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后在改善病死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无创通气组气道并发症及胃肠道不耐受发生率增加[38]。研究表明,老年 ARDS 患者补充高蛋白质、低糖、微量元素(Se 和 Zn)可抑制二氧化碳产生过多、氧化还原反应及避免过度喂养等,降低患者病死率[39-41]。对于 AGI 分级Ⅰ级、血流动力学达到稳定状态且未行无创通气的老年轻度ARDS 患者,可实施高蛋白、高脂、低糖及补充水钠电解质等策略;对于中重度 ARDS 患者,不宜早期肠内营养[41-43]。

推荐意见15 :对于老年神经重症患者,应在入院 24 h 筛查评估其进食吞咽能力,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

老年神经重症患者常存在吞咽障碍,住院老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 37%~67%,故此类患者在经口进食前需进行吞咽功能筛查[44]。对于意识清楚且有能力参与评估的患者,主要使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造影检查和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则是确定患者吞咽功能的“金标准”[45]。对于有吞咽障碍风险的患者,可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改变体位、改进饮食等[46]。

推荐意见16 :老年重症患者术前应进行营养筛查,对于重度营养不良者,应给予 7~14 d 的术前营养支持。

老年患者术前营养状况明显影响预后,需进行系统营养筛查[47]。各种引起消化道病变的原因导致机体急性应激、高分解、生理结构破坏及生理功能减弱等,均可影响老年患者对食物的摄入、消化及吸收,加剧营养不良,是吻合口瘘、切口愈合不良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术前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则建议术前营养支持 7~14 d,以纠正营养不良,维持机体重要器官结构和功能恢复,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8]。

推荐意见17 :大部分老年重症患者手术前夜无需长时间禁食禁饮。

长时间禁食禁饮会引起机体糖代谢及内环境紊乱,术后应激增加。对于胃肠功能正常患者,麻醉前 2 h 进水不影响胃内容物排出量或胃内 pH 值[49]。目前国际指南推荐,对于胃肠功能尚可患者,允许术前 6 h 进软食、2 h 进流食[50-51]。研究表明,术前补充碳水化合物能明显减少胰岛素抵抗,改善术后饥饿感、饥渴感及焦虑等[52]。对于腹部大手术的患者,术前饮用碳水化合物饮料较传统禁食能减少住院时间和胰岛素抵抗[53]。

推荐意见18 :对于老年重症胃肠道手术患者(除外存在肠道功能障碍、肠缺血或肠梗阻的患者),建议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对于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可刺激胃肠蠕动和胃肠功能,显著缩短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进食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54-56]。但需除外存在肠道功能障碍、肠缺血或肠梗阻的患者,此类患者口服和肠道摄入不能满足能量与营养需求(<50% 热量需要量超过 7 d),推荐肠内联合肠外营养[57]。

推荐意见19 :对于老年手术患者,建议在术中留置空肠营养管。

对于术前营养状况差、术中判断并发症风险高、术后需要接受辅助放化疗或较长时间肠内营养治疗(>4 周)的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中留置空肠营养管有利于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改善营养状况,减少费用[58]。对于接受近端胃肠道吻合的患者,空肠喂养管留置在吻合口远端能够减少对胃肠吻合口的影响,有利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59]。对于接受腹部大手术且预计术后需较长时间营养支持的老年重症患者,建议实施针刺导管空肠造口术或放置鼻空肠管,可明显缩短经口进食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60]。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2年4月第34卷第4期 Chin Crit Care Med ,April 2022,Vol.34 ,NO.4

来源:费卡E学界

加群: 各种专科护理微信群,赶紧加入

投稿: 欢迎护士相关的原创稿件投稿

视频号: 护理干货和大咖直播

关注 :按护士科室分类的微信公众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