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有更大的作为和担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作文 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有更大的作为和担当

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有更大的作为和担当

2024-07-10 09: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作者:胡涵锦(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大复印:(☚点击查看目录)

转载来源:《思想政治课研究》

| 正文 |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的教师要做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这“三传播”工作,是他近年来多次强调的一个命题,并列入新时代教师应肩负的“时代重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反复强调这一要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4]。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和功能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做好“三传播”工作中,有着更大的作为和担当,进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一、“三传播”:社会主义教育“根本问题”和“根本任务”的直面应答

教师要做好“三传播”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不是教师个体“稻粱谋”的代名词,而是要直面教育的“根本问题”,奋力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5]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注重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和归纳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并以此为指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概括起来说,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6]

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重要讲话中,多次明确了这一重要论断。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对此又作了强调。凭借娴熟的辩证逻辑思维,总书记还进一步指出,在这“根本问题”的三个方面中,“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7]这也就是说,先要把“首要问题”搞清楚,才能进一步搞清楚“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发现问题、归纳问题,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问题。明确教育的“根本问题”和“首要问题”,就是要所有的工作都应紧紧围绕这个“根本问题”和“首要问题”来展开,所有的举措都应为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和“首要问题”而谋划。在实践中,也就是要针对“根本问题”和“首要问题”,来厘清什么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进而确定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又一次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我先给一个明确答案”[8]: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他特别强调,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今天,“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9]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紧密相关,总书记也是把“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作为“根本问题”来加以强调。培养什么人?办什么学校?是同一个“根本性”问题的两个方面,育人和办学,互为表里,不可分割。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办的是社会主义大学,理应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10]明确“根本任务”,也就有了工作指向。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都应把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根本任务”搞明白、弄清楚。

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任务”,寥寥数字,但要完成好这个“根本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有诸多方面有机组成的系统工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细化和具体化。教师做好“三传播”工作,就是教育“根本任务”细化和具体化的重要内容。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掌握丰富的知识、具有先进的思想、认识事物发展的真理等,无疑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的“题中之义”。

然而,问题在于,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拥有思想、认识真理呢?显然,知识、思想、真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学习逐步得到的。这就需要教育,而教育是需要教育者的,这就是教师的使命和担当,精心传授、精心传播。基于这一基本理念和思路,总书记提出的做好“三传播”工作的要求,就不能仅仅理解为是教师的“职业”要求,而是要时时感悟到崇高的“事业”在肩。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者先受教育”,“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三传播”工作,必须拥有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全国的教师群体一样,肩负着新时代的重任,就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发挥更为专业的作用和效能,有着更大的作为和担当。

二、“三传播”的内涵要求及内在关联

教师要做好“三传播”的工作,言简意赅,意义深远。“三传播”的每一个传播,各自有着基本的内涵要求,而三个传播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传播知识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11]教师要做好“三传播”的工作,传播知识是首要的、基础性的工作。传播思想、传播真理,要以传播知识为前提;增长才干、放飞梦想,同样要以掌握知识作基础。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当下注重和强调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的大环境下,传授知识不知不觉地被沦落为一个“贬义词”。在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中,似乎注重知识的讲解,就是“应试教育”的“同义词”。素质不会自然养成,能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两者都是要依靠学习好前人宝贵的实践积累。总书记提出教师要做好“三传播”工作,明确把“传播知识”放在第一位,深刻体现了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领悟。

“知识就是力量。”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其中,拥有人类文明进步成果,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我们应培养教育学生,像当年大学时代的马克思那样,刻苦学习,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从中我们领悟到,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既不能奇思妙想,也不能凭空想象,而是离不开掌握必要的知识。而对于必要知识的掌握,不能片面狭窄、浅尝辄止,而是一要广泛,二要钻研。

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知识的掌握,不能以自己所学的专业为界、为限,还是要像马克思那样,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不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知识,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养料。我们教师对知识传播,都应秉承这样的教学理念,而不是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机械地文理分科,导致学生畸形发展,从而影响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当然,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并不是说知识本身就是力量。知识要通过传授,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运用,才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力量。

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际,要使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同样要以传播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为切入点。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洞的教条,不是“干巴巴”的条条杠杠,而是浸润着全人类文明进步的知识瑰宝。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上得“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想要靠“有说有笑”“有唱有跳”是绝不可能的。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说清楚,讲明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12]深刻地体现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丰富科学知识和精湛的理论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就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问题,提出了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的重要论断。其中之一,就是明确了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的“十大战略任务”中,也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可见,教师做好传播知识的工作,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好“传播知识”工作的一个重要和主要内容,就是要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由一系列重要概念范畴和重要论断所组成的具有缜密逻辑框架的科学理论体系。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践来说,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也就是由一系列重要的知识点有机组成的严密的逻辑教学体系。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1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4]进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

(二)传播思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象是“人”,重点是“思”,方向是“政”,载体是“课”。从课程名称的词语排列来看,有三个部分所组成,依次是思想、政治、理论。从中我们可感悟到,该门课程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课程,蕴含着深邃的思想、鲜明的政治、科学的理论。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从三个维度进行把握:这是一门发掘思想的课,这是一门突出政治的课,这是一门注重理论的课,而需要强调的是,这门课理应是一门传播思想的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善于提炼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质和理论精华。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应明确,做好“传播思想”的工作,不是简单地对文件进行“搬家”,也不是机械地对领导人讲话进行“复述”,而是要深刻地发掘这些文件、讲话背后所包含着的珍贵思想内涵。在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好“传播思想”的工作,也就是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的工作、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工作、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的工作,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由知识层面向思想层面转化的工作,“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15]

教师做好“传播思想”的工作,一方面是传播思想的“内容”,另一方面,或许是更为重要的,是要传播科学的思维方式,注重理论思维的培养。“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的这一著名论断,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场合进行了引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又一次指出,“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并进一步强调:“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6]

在今年3月1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既高屋建瓴、又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17]总书记从一个民族、一个执政党的高度,来强调加强理论思维的重要性,值得我们认真品味,深刻把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样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青年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训练和培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这一点上来讲,“学”与“思”是有机统一的,“传播知识”和“传播思想”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争当总书记所期望的“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

(三)传播真理

教师做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的工作,落脚点就是要让学生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真理性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做好传播真理的工作,就是要全身心地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吸引力、亲和力,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分析世界、改造世界。做好“传播真理”的工作,就是要“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让学生“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真理,在实践中产生,又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是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步入新时代,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科学应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在当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实践中,应着力让广大学生深刻感悟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

有道是“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传播真理,不能坐而论道,纯粹进行抽象演绎,而是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难题,以科学真理性认识,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是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教师做好“三传播”的工作,既要明确“三传播”的每一个“传播”的内在要求,又要明确“三传播”的总体要求。“三传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之间,不是自我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不是“相互割裂”、“各自为政”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提炼思想,展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而就思想、真理的教育传播来说,需要以知识的生动、有效传播作基础。

三、做好“三传播”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和担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好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凝练了在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以九个“坚持”的论断,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这九个“坚持”的论断中,“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并处于九个“坚持”的“压轴”的位置,这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不断加强和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地位。强调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和意义,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思想和要求。他多次提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要文件,再次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也把“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十大重点任务之一。同样,能不能完成好“三传播”的工作,培养好能担当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9]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和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曾多次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极端重要性”的提法,是很有份量的,通常不会频频使用。就意识形态工作来说,总书记也曾强调过“极端重要性”,“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把近年来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四”[21]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基本要求,有机地融合起来学习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大致可从两个基本的维度来认识。一是多次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二是反复强调教师“个体”发展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说,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看,教师队伍的“总体”要求,是“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的“个体”要求,则是“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22]在“总体”和“个体”两者的相互辩证关系中,总书记提出,“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带出来的”。

[23]做好“三传播”的工作,需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作为基础保障,也需要在各个教育教学岗位上的每一位教师足以胜任和担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要让学生接受“三传播”,把握好“三传播”,那么,做传播的人,首先应该接受和把握好“三传播”——这也就是“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真所谓:身先垂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正如总书记所期望的那样,“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4]

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铁必须自身硬!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应围绕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谋划,“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大学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25]如果说,对学生来讲,强调的是“立德树人”,那么,对教师来讲,就是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好“三传播”的工作,获得“三传播”的整体效应,重中之重,是要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传播好知识、思想和真理,要牢固树立“学习是第一位的”“学习本领是第一位本领”的理念。

“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6]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深切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是应该当学习的模范。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其中,之所以要强调“及时跟进学”,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深化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充实,与时俱进的新的范畴和新的论断不断形成,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及时跟进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养成敏锐的专业素养,善于在“第一时间”捕获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我们要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第一需要,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作为一种精神追求。

学习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不是“被动学”,而是“主动学”、“自觉学”。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包含着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27]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高度关注这一重要阐述,也应在这四方面努力要求自己。

网络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给学习带来的便捷,是毋容置疑的。但作为担当“三传播”的教师,尤其是肩负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仅仅依赖于“一图读懂”、“推送”、“金句”,乃至“敲黑板”、“划重点”是远远不够的。“碎片化”“猎奇式”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是不足取的。“博大精深”的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咋可能“一图”就能够“读懂”呢?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28]我们要注意到,在通常“学用要贯通”的表述之间,加了个“思”;在通常“知行要统一”的表述之间,加了“信”。总书记强调的学习要求,我们要认真领会。教师要做好“三传播”工作,是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总书记“三传播”要求为遵循,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一是要进一步做好“传播知识”的工作。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的“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29]当今世界,“知识爆炸”;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理论创新,层出不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始终树立“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努力使自身所了解、所知道、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大大超过教给学生的范围。其中,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以及宽阔的胸怀视野。以往人们熟悉的学生“一碗水”和教师“一桶水”的形象比喻,在当下看来,已经不适用了。教师“一桶水”的要求已远远不够了,应该是要有满满的“一潭水”。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代青年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内容,并不一定比教师拥有的少,从某些角度上说,有些方面的知识内容超过了教师,并不是不可能和不存在的。

当代青年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我们教师的知识水平、见识程度也应紧紧跟上,避免在教学实践中,与广大学生们“说科技说不上、说文艺说不通、说工作说不来、说生活说不对路”,缺乏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爱好的现象。当然,大量信息的获取,并不是要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而是需要学会选择,进行撷取。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从“一杯水”到“一桶水”,再到“一潭水”,这不仅仅是“量”上的拓展,而且还是“质”上的提升。“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我们应像马克思那样,“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30]科学的理论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理论内容,同样是需要教师掌握扎实的知识背景为前提。

二是要进一步做好“传播思想”的工作。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学理性、科学性和思想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会生动地讲中国故事,而且要会深刻地讲中国道理;不仅能够“声情并茂”地讲好中国故事,而且要能够“鞭辟入里”地讲好中国道理。在展示人们有目共睹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要讲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邃的思想实质,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的规律性。

讲出质量、讲出水平、讲出每一位教师独特的风采。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我们应努力做到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3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一步做好传播思想的工作,还应注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加强思维训练,不断提高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不能机械地认为,只有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师,要强调思维训练和思维方式的问题,而是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的学理含量,要注重自身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养成和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32]

三是要进一步做好“传播真理”的工作。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至今仍然散发着璀璨的真理之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为能够从事传播这一崇高真理的事业而感到荣幸和神圣,同时也应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思政课教师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3]要求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能够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那么,作为传播真理的教师,自身先得做到——并在此基础上,使“真学、真懂、真信、真讲、真做”,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鲜明“标识”。思政课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3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员,应时刻提醒和警示自己: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马院姓马、在马研马;马院姓马、在马爱马;马院姓马、在马为马。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点要求第一条,就是“政治要强”,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35]“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从而使“教马列、信马列;信马列、讲马列”成为一个“良性循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好“传播真理”以及“说服人”的工作,准确“抓住事物的根本”,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彻底性”。

教师要做好“三传播”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好“三传播”的工作,不仅要注重每一个传播的要求,而且还应该进一步做好“三传播”的整体要求和效应。再进一步说,还要把“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三传播”,与“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三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逻辑框架和圆圈,为完成好新时代教师的“时代重任”,不辱使命,发挥更大的作为和担当。

参考文献:

[1][3][7][9]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2][4][12][14][19][26][29][32][33][34][35]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3.

[6]这一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其他场合也提出过。“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一个“根本问题”。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

[8][10][11][18][23][2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13][17][27][28]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工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N].人民日报,2019-03-02.

[15][31]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N].人民日报,2019-03-05.

[16][30]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20]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1]三个“四”包括:一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二是“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四个”相统一;三是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的“四个”引路人.

[22]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

[2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推荐关注

『壹学者思政研究』

“壹学者思政研究”是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的学人而建。日常发布《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用稿通知、精选文章,以及高校思政课的前沿动态、研究课题、教学指导等内容。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现已开通,欢迎您关注!

原标题:《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有更大的作为和担当》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