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复活” 乡愁更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屋变新屋 “老屋复活” 乡愁更浓

“老屋复活” 乡愁更浓

2023-09-11 05: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老屋变民宿、“空心村”成“网红村”……近年来,龙南市通过修缮乡贤乡居、保护围屋、建设民宿“三轮驱动”,探索资源整合、活化利用、长效保护“三位一体”的农村“老屋复活”改革,打造了一批活力焕发、留住乡愁、宜业宜居的美丽乡村,走出一条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到目前,该市已修缮围屋54座,盘活利用农村闲置住宅665幢(间),建成8个老屋民宿集聚区,1.2万余名群众从中受益。

  做好盘活文章,催老屋“苏醒”

  龙南有大量客家围屋留存,其数量约占赣南围屋的70%。如何在推动乡村振兴中保护和利用好以客家围屋和其他客家民居为代表的老屋古建筑,挖掘发挥好其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让老屋重焕生机,成为龙南市近年来认真思考和探索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2021年以来,该市组建工作专班,对域内老屋底数重新摸排,并对建筑年代、建筑形式、房屋产权、使用状况、流转意愿等信息进行梳理,建立老屋台账。对列入龙南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围屋,以政府为主体进行专业修缮;未被列入文保单位的,鼓励、引导群众以自筹资金、政府奖补、强化监管的方式,采用原有建筑手法修缮保护。目前,该市已累计筹措投入修缮资金1358.6万元。

  “以前,这里的老房子一度徘徊在'空心化’的边缘,现在老房子变成民宿、成为旅游商店、成了小吃作坊。”临塘乡党委副书记曾小锋介绍,该乡东坑村通过托管中心流转21户闲置房屋和11户闲置宅基地,打造芷溪谷乡村旅游点,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古村落,很快就展现出人气旺盛的繁荣景象。目前,龙南在市、乡、村三级共设立了33家老屋托管中心(站),有效推动“老屋复活”标准化建设。

  不仅如此,龙南还积极探索老屋活化“三本证件”机制。由村集体统一对外挂牌招租,向有意愿回乡投资经营且符合条件的乡贤发放乡贤乡居资格权证,乡贤持证参与老屋流转经营,有效提升老屋活化利用质量;向流转老屋并完成相应改造提升工程的乡贤发放乡贤乡居房屋经营权证,为老屋合法经营民宿、农家乐、旅游、康养、三产融合等项目提供全方位保障;相关部门简化优化工作流程,在全省率先探索办证申请、安全鉴定、联勘联审、审批办证“四步法”,为持有房屋经营权证的乡贤办理民宿经营许可证。目前,该市已为老屋民宿办证32本。

  丰富发展业态,为老屋“造血”

  “逗留一晚”主打客家风、“雅一居”聚焦乡愁情怀、“拾光”突出亲子互动……“中国传统村落”正桂村,有效盘活老屋资源,引进了10家特色主题民宿,并对村容村貌进行整体提升改造。

  “2019年我们进驻正桂,租下村民的闲置房办旅游民宿,除了看中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旺势,还有高铁站动工建设带来的利好。”“雅一居”是第一家落户正桂的民宿项目,该民宿负责人赖慧萍说。

  近年来,龙南把旅游民宿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以入选全省首批“美丽宜居与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试点为契机,选定一批自然人文条件较为优越的村庄,统筹整合农林水、交通、乡村振兴、金融等项目资金,向试点区域倾斜,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以“老屋+民宿”模式打造旅游民宿集聚区。目前,该市已形成围屋民宿小镇、田螺湖、梦里桃乡等8个老屋民宿集聚区。

  发展“老屋+”,是一篇大文章。龙南不仅推出“老屋+农业”,打造高品质农产品种植经营先行区,还创新“老屋+商贸”模式,打造一批乡村商旅示范区。该市突出“一村一品”,建设了生态茶村、高山蔬菜村等72个特色鲜明的老屋产业村落。渡江镇玫花渡高标准建设200亩玫瑰花基地,并在基地旁建立年产60吨玫瑰花茶、玫瑰纯露等产品的加工企业,进而打造集玫瑰花产业、民宿集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距离玫花渡10公里外的黄花湾共享村落,致力将当地老屋打造成“网红景观”,并建起集农产品展销、线下博览交易、商务洽谈、创业培训等于一体的农商会展中心,注册151家电商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线上销售额1.08亿元。

  激发乡村活力,助老屋“新生”

  “'老屋复活’,绝不是停留于粉墙刷漆'表面光’,而是要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满足游客的现代生活和审美需求,让人愿意留下来。”龙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廖剑锋告诉记者,龙南在加强村庄规划和农房建设管理中,积极推广“新客家风”建筑风貌,并通过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实施城乡一体化垃圾治理,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

  “打造文旅新业态,借助旅游发展,推动传统村落物质文化、民俗文化活态融合,在外地有成功经验,在龙南也有创新探索。”该市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潘平说,近年来,龙南在坚持乡村振兴“旅游活化”的同时,特别注重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古建风貌等有机融入村庄规划,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做好对人文景观的动态保护。杨村镇以燕翼围及周边27座围屋为依托打造客家文化体验区,就是很好的尝试。当地将燕翼围围屋群传统村落整体纳入体验区规划建设范围,依托古围、古街、古巷等客家文化实体,引导客家特色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坊进驻,不仅保证了足够的体量容纳游客,也能让群众深度参与其中。

  听闻黄花湾改造建设方案定了后,渡江镇莲塘村村民曾辉果断回村,改造自家房屋兴办大型餐饮店,成为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典型。和他一起回村兴业的当地乡贤发展出多种业态,既保留传统村落风貌,又展现新的发展思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灵魂在文化。”龙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胡圣文说,目前,龙南探索形成了以人才活动场地、人才服务队伍、人才信息储备“三项保障”和激励高端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凝聚在外乡贤反哺家乡、培养提升本土乡土人才“三大功能”为核心的乡村振兴人才工作格局,建设了临塘悠然小院、程龙秀才林、九连山创业孵化园等17个功能各异、特色明显的人才驿站,通过构建人才互动交流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实现既留住乡愁吸引人才回流,又激发活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