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的翻译原则和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翻译理论论文集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的翻译原则和观点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的翻译原则和观点

2023-10-13 08: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1631-1700)是英国古典主义流派的创始人,复辟王朝的桂冠诗人,17世纪最伟大的翻译家。他出生在一个乡村绅士家庭,13岁在伦敦西敏寺学校求学,后去剑桥深造。早年在学校受到的古典教育无疑是他后来推崇和翻译古代希腊、罗马作家的重要源泉。

德莱顿对翻译的贡献超出前人和同时代其他的人,既有大量的译作,又有系统的理论。他最主要的译作是维吉尔的《伊尼特》(发表于1697年)。此外,他还于1683至1686年译了普鲁塔克的《名人传》,1693年译出佩尔休斯和朱文纳尔的讽刺诗,其他译作包括乔叟、薄伽丘和奥维德的《古今寓言集》(Fables Ancient and Modern)、贺拉斯的《歌集》(选译)、奥维德的《变形记》和《诗简》、荷马的《伊利亚特》、迪•弗雷斯诺伊的《绘画艺术》(De Ark Graphica)和塔西陀、忒俄克里托斯、卢克莱修等人的作品。德莱顿是卓越的语言大师,善于把古文转变成地道的英文。他的翻译风格因人而异,文字平易流畅,在17世纪的文学和翻译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德莱顿是一位非凡的翻译评论家。他并没有出版过论述翻译的专著,但对翻译理论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写过大量的论文和序言,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翻译的原则。所有这些论文和序言后来被收入《德莱顿论文集》(Essays of John Dryden),于1900年由克尔(W. P. Ker)编辑出版。德莱顿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自己的翻译原则和观点:

(一)翻译是艺术。因此,译者必须像艺术家一样,具备髙超的艺术鉴赏力和表现力。奥维德和维吉尔的作品就像优美的艺术品,流畅和谐,充满芳香和优美的节奏感、音乐感。翻译好比绘画艺术,存在着两种相似,一是美的相似,另一是丑的相似;优秀的译者必须懂得作诗和韵律的艺术,在保留原作者的特点和不失真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使原作迷人,做到美的相似。明确指出翻译是艺术并加以阐述, 这在英国翻译史上还是第一次。

(二)翻译必须掌握原作特征。德莱顿赞同罗斯康芒的观点,认为译者不应只了解原作的语言,还必须懂得他的具体的思想和表达特征,因为正是这种特征才使他具有个性而区别于所有其他作者。译者必须善于区分并再现这些特征,使所译作品保持鲜明的个性。德莱顿批评英国的翻译家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够。他说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风格、韵律方面,维吉尔和奥维德都是大不相同的,但我发现,甚至连我国最优秀的诗人在翻译维吉尔和奥维德的作品时,也混淆了他们各自的特征。由于只是一味追求原诗优美而和谐的韵律,在译作中他们两人却变得彼此酷似,倘若我不懂原著就根本不能从译本中看出哪一个是维吉尔,哪一个是奥维德。人们曾经反对某一已故高明画家,据说他画了许多雅致的人物画,但很少有画得像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总是看自己看得多,看摆好姿势让他画的对象看得少。对这种类型的翻译,我能不费吹灰之力地看出是谁的译笔,但却看不出译的是谁的作品。”

其次,德莱顿认为,要做一名优秀的诗译者,译者必须首先是一名优秀的诗人。特别是在特征上,译者必须与原作者类同。德莱顿从他本人的亲身经历中体会到,他在翻译与自己性格类同的作者时更能得心应手。例如,他很满意他所译的奥维德这是不是老人对自己最小的孩子的偏爱,我说不上;但在我看来,这些译作是我所有的翻译作品中最出色的。也许,这位诗人比我尝试过的其他诗人更易于传译,另外也许他更符合我的特点。”这就是说,译者与原作者之间必须保持一种亲近的关系,即罗斯康芒早先提出的“友谊”关系,才能把原作译得有血有肉,充满活力。

(三)翻译必须考虑读者。德莱顿在翻译忒俄克里托斯的作品时,没有生搬硬套原作中的多利安方言(Doric),“因为忒俄克里托斯是向操那种方言的西西里人写作;而译作的读者却是我国的女士们,她们既不懂那种方言,也不会欣赏方言的乡土气息”。在翻译维吉尔的《伊尼特》时,他却尊重原作者的语言,说,“我没有经常用航海、陆军兵役或其他职业的专门用语或行话”, 因为“维吉尔并没有使用这类词,因为他不是专门向海员、士兵、天文学家、园丁、农夫等人写作,而是向所有的人写作”。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