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百科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翻译家吧 翻译硕士百科知识

翻译硕士百科知识

2023-10-24 06: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约翰.德莱顿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英古典主义流派创始人,复辟王朝桂冠诗人,17C伟大翻译家。

他对翻译的贡献超出千人和同时代其他人,既有大量译作,又有系统的理论。

1、翻译是艺术。因此,译者必须像艺术家一样,具备高超的艺术鉴赏力和表现力。

2、翻译必须掌握原作特征。他同意罗斯康芒观点,认为译者不应只了解原作的语言,还必须懂得他的具体思想和表达特征,因为正是这种特征才使他具有个性而却区别于其他作者。译者必须善于区分并在现这些特征,使所译作品保持鲜明的个性。他还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诗译者,译者必须首先是一名优秀的诗人。特别是特征上,译者必须与原作者类同。即译者与原作者间必须保持一种亲近关系,同罗的“友谊”关系。

3、翻译必须考虑读者。

4、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译文措辞自由,但意思上却受原文严格约束的。

5、翻译可以借用外来语。四步骤:断定是否好词,仔细斟酌是否符合英语特征,征求有识之友意见,适可而止。

6、翻译分为三类:A.词译(或逐词译metaphrase)B.释译(paraphrase)C.拟译(imitation)

德莱顿的翻译实践和理论是17C与英国翻译史上的最高峰。他的翻译三分法,对西方传统翻译两分法,即意译和直译的区分法,是一个重要的发展。

1.亚历山大.薄伯

亚历山大.薄伯Alexander Pope,18C最重要古典主义诗人和讽刺家,有名荷马史诗翻译家。

他认为翻译上乘译作,采用直译肯定行不通,采用草率的活译即拟译法,把原作变成现代作品,便丧失古老原作的精神。且他强调译者必须在最大程度上终于原作,不要企图超越原作者。

从薄伯的翻译实践来看,他并没有严格忠于原文,特别是措辞风格和诗体的选择。在薄伯时代,释译派非常明显占了上风,拟译不再被纳入翻译的正规,直译则一再受到抨击。

2.约瑟夫.特拉普

约瑟夫.特拉普Joseph Trapp,对某些题材翻译必须两种观点来看,“诗的思想和设计是原作者的,但诗中的语言和作诗特征则是译者本人的。他与布雷迪N.Brady是主张用无韵体翻译古诗格律诗的代表。

3.威廉.柯伯

威廉.柯伯William Cowper,新流派主要代表,18C下半叶著名诗人,不再只对薄伯说奉承。他主张并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原则,代表不同的流派,因而在翻译史上站同样重要地位。他以忠实原文为最高准则,强调扣紧原文,反对把英诗的双韵体用于译作中。

4.詹姆斯.麦克弗森

詹姆斯.麦克弗森James MacPherson,新流派另一主要代表,赞同柯伯。明确指出:翻译荷马必须首先忠实于荷马,不能由译者随心所欲地选择诗体和措辞风格。

5.撒缪尔.约翰逊

撒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18世纪英著名词典编纂家、诗人和评论家。其编著的《英国诗人传》介绍每个诗人的生平,对他们的作品做了概括性介绍。

他认为:

1、不同的语言按不同的原则构成的,因此,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同样的表达形式不可能总是同样优美。

2、大凡洗练的语言都会有不同的风格,能否译的成功,要看译者能否选择适当的风格。

6.乔治.坎贝尔

乔治.坎贝尔George Campbell,他的观点是20C提出的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动态对等或灵活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和风格比较stylistique comparee等理论的先导。他对《圣经》语言希伯来语造诣很深,从原则上分析了希伯来语的简洁特征。在翻译中,译者也必须相应的采用结构简单的句子,以便正确的再现原作的风格。

他在翻译理论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

1、对翻译的作用和目的进行了说明。

2、对翻译的实际过程与技巧进行了描写和分析。

3、对目的和技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论

同时,他第一次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

1、准确地再现原作的意思

2、在符合译作语言特征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移植原作者的精神和风格

3、使译作像原作那样自然、流畅。

7.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

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研究非宗教作品的翻译,涉及范围更广。在《论翻译的原则》中,首先给所谓“优秀的翻译”下了一个定义,认为在“优秀的翻译”中,“原作的有点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对这种优点能清楚地领悟,并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

接着,泰特勒一句这个定义提出了翻译三原则:

1、译作完全副写出原作的思想。

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

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首先、译者要完全副写出原作的意思,就必须精通原作的语言,并十分熟悉所译题材。

其次、译者必须具有很快辨认原作风格特色的本领,译者要模仿原作风格和手法。

第三、原则是翻译工作中难度最大部分,译者与画家,从事临摹但程度却不尽相同。要使译文忠实有文采,译者“必须既用原作者的灵魂,又以他自己的发音器官来说话”。

他指出,忠于原作思想,往往需要偏离原作的笔调。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因笔调偏离思想。他的著作另一主要特点是精辟的论述了文学风格和译诗这一传统艺术。他还提出了习语的翻译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习语有时是不可译的。

最后、泰特勒还专门论述了优秀译者的标准问题。他认为,译者必须具备类似于原作者的才华,最优秀的译者能用原作者所用的题材进行创作。

泰特勒的理论标志着西方翻译史上一个时期的结束和另一个时期的开始。随着19C到来,西方翻译界出现了一种及其奥妙的思潮,人们认为“凡事不值得翻译的东西都不能翻译”。

8.爱德华.菲次杰拉德

爱德华.菲次杰拉德Edward Fitzgerald,从波斯语翻译Omar Khayyam的《鲁拜集》,是19C最杰出的、也是英国整个翻译史上最优秀的译作之一。

他出版《鲁拜集》的主要贡献在于:

1、他通过模仿原诗格律,为英语创立了一种新的诗体,该诗体由四行组成,每行为五个音步,第三行不押韵。

2、他使英国读者了解到东方国家的一些情调。

9.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弗

俄第一位大学者和诗人,杰出语言学家和翻译家。纯洁化俄语—清理俄语词汇,在俄罗斯民族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接近口语、平易明白的文学语言。不主张走极端,排斥一切形式外来语。容许改造成最接近俄语或最便于发音的形式存在。

10.亚历山大.普希金

俄罗斯最伟大的人民诗人,19世纪俄国文学界的杰出代表。

基本观点:

1、译者在选择原文材料上必须有自己的主张,不能人云亦云,受别人思想的支配。

2、译者在处理原著的过程中,应当享有充分的自由。

活译派普希金翻译实践不死抠字眼的活译原则,但有时过于灵活,跳出翻译圈子,成了17C英德莱顿所说的拟译。

活译功绩:他的译笔明白流畅,纯朴自然。不仅在创作而且在自己各个时期的译作中,创造性的运用了俄罗斯活的语言,使其达到高度完美的境界,从而创立了罗蒙诺索夫半个世纪前倡导的那种标准而且出色的俄罗斯文学语言。

3、原著独具的特色,译者必须尽量保留。

传译的方式可保留原始的特殊格式,也可以是重视原作的言语特点,还可以是加注说明。

11.瓦西里.茹科夫斯基

普希金同时代诗人和翻译家。俄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抒情诗人”。

1、茹科夫斯基经历了一个由“拟译”到翻译的过程。

2、茹科夫斯基认为,译诗应当比译散文享受更大的创作自由,因为“散文的译者是(作者的)努力;诗的译者是(作者的)敌手。”

3、茹科夫斯基在选择原文材料时提出一个重要观点,该观点在17C英国甚为流行,即译者与原作者之间,必须存在一种“友谊”,译者只应该选择那些与自己气质、世界观接近的作品,而不去译那些与译者本性相去甚远的作品。

12.米哈依农.莱蒙托夫

米哈依农.莱蒙托夫,衡量译品好坏,首先取决该译品作为俄语作品在文学上有无充分价值。

13.阿法纳西.费特

阿法纳西.费特,19C中叶“纯艺术”派诗人典型代表。逐词死译法;艺术作品与人民无关,诗歌创作不应接触“粗俗”的现实。

14.维萨利昂.别林斯基

俄国革命民主时期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其论点

1、无论原作或译作都必须内容充实。针对选择原文材料而言。他认为译者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内容丰富的作品作为翻译对象。

2、忠于原文在于忠实于原文精神,而不是原文字面。与普希金一样,坚决反对逐词死译,认为各种语言既然有各自的特点、性质和措辞手段,在翻译原文某一形象或句子时,有时必须加以改动,才能正确地传达原文意思。强调理想译文应做到:

A.不任意增删修改原文;

B.充分保持原作特点,甚至其缺点;

C.充分代替原作,使读者通过译作能真切,毫无出入的了解外国作品,有可能对原作做出正确的欣赏和评论。

3、翻译艺术作品,译者本身必须是艺术家。

15.康斯坦斯.加尼特

康斯坦斯.加尼特Constance Garnett,为数不多的以翻译作品获得文学家地位的人物之一。第一个把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译成英语的人,译俄国作品数量最多的翻译家。

16.莫德夫妇

路易斯.莫德和艾尔默.莫德Louise and Aylmer Maude,他们以研究托尔斯泰作品著称。所译《战争与和平》被视为标准英译本,奠定了作为托尔斯泰权威英译者的地位。

17.弗拉基米尔.纳德科夫

弗拉基米尔.纳德科夫Vladimir Nabokov,原籍俄国,1945年入美国籍。在英语世界里不仅获得“20C重要小说家”地位,且称得上20C的优秀翻译家之一。

18.理雅各

理雅各James Legge,是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伦敦布道会传教士。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从1861年到1886年的25年间,将《四书》、《五经》等中国主要典籍全部译出,共计28卷。理雅格的多卷本《中国经典》、《法显行传》、《中国的宗教:儒教、道教与基督教的对比》和《中国编年史》等著作在西方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他与法国学者顾赛芬、德国学者卫礼贤并称汉籍欧译三大师,也是儒莲翻译奖的第一个获得者。

19.阿瑟.韦利

阿瑟.韦利Arthur Waley,特别是东方文化上的译介方面占显著地位。他所遵循翻译原则有三:

1、译文必须立足于忠实原作,准确再现原作风格。无韵自由体

2、译文必须通顺流畅,特别是译诗,必须给人以自然而优美的感受。

3、不同的内容必须采用不同的译法。

20.德弗兰茨.库恩

德弗兰茨.库恩Franz Kuhn,译作数量多切质量高,引文保持原作风貌,文字相当优美。通过它的译作,德国人对中国人和文化有较深印象,对中国古典及现代小说产生更大兴趣。

1.克罗齐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在他的美学名著《美学原理》(Estetica)中对翻译问题提出一些精辟见解。他的观点是:

1、翻译不可能完美地再现原作面貌。

2、翻译必须靠再创造。

3、文学翻译不可过分自由,专业性翻译不可过分拘谨。

从美学角度谈论翻译,他强调言语行为之不可重复性,文学作品不能完全移植,文学翻译只能是艺术的再创作。实质上是对但丁“文学不可译”论的继承和发展。

他的有关翻译言论深深影响了20C初期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倾向。德国本世纪上半叶在翻译研究上最有建树、影响最大的散文作家、文学批评家和语言哲学家。

2.沃尔特.本雅明

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923《翻译的课题》—文章阐述道理较深奥,带有明显“灵知”即神秘色彩。他的观点新颖,自成一家,在西方翻译史上稳占一席。

基本观点:

1、原文的可译和不可译,取决于原文本身有无翻译的价值。

2、翻译不是译意思,而是译形式。

翻译不以原文意思为根据,而应当详细地再现原作意思的表现形式。译者只需跟原作者打交道,丝毫不必考虑读者的要求。译出的作品应当存在一个共同的延续体重,而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独立体。即译文应透明,不会遮盖原文,挡住原文光泽,而是通过翻译手段的加强使原文更加闪光。

3、最理想的翻译法,是逐行对照式翻译及逐词对译。

反映本雅明集成了荷尔德林和洪堡的唯心主义语言观,与现代翻译理论发展背道而驰,违背翻译的客观规律。

3.瓦莱里

瓦莱里Paul Valery,用诗人眼光看待翻译,强调译者必须冲破原文形式,特别是原文句法约束,使译文同原文一样,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文学感。

4.马鲁佐

马鲁佐J.Marouzeau,法国20C上半叶,翻译理论家马鲁佐在其《论拉丁语翻译》表明:

1、翻译首先是一门技巧。

2、翻译不可不讲究译文清晰、生动、易懂,以争取尽可能多的读者,但译者的最根本任务乃是像语言学家、教育者和注释者一样,向读者揭示原作的内容而不是它的外壳。

3、使用词典的目的,不是为了翻译,而是为了理解。

4、翻译不可凭猜测。

5、翻译必须采用活的语言。

5.赫伯特.托尔曼

赫伯特.托尔曼Herbert Cushing Tolman,1901年美国赫伯特.托尔曼编撰了《翻译的艺术》,对当时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如原文的理解问题,译文的表达问题,译者的职责问题,译作的风格问题,句子的结构问题,词序的安排问题,词的选择和搭配问题等,一一作了细致的阐述:

1、必须以正确的方法理解原文。正确方法是从原作者观点出发,正确理解原文就是在原文语言中把原文思想和精神吃透,方可谈论正确传译的问题。

2、必须如实反映原文的思想和风格。

6.波斯盖特

波斯盖特J.P.Postgate,英国文学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和翻译理论家。在他的《译论和译作》中表明:

1、翻译分两类:“后瞻式翻译”retrospective translation和“前瞻式翻译”prospective translation。

“后瞻式翻译”着眼于原作者,因为翻译的目的是传授原文只是,而不是“向前观看”,考虑译作的读者。在方法上,译者总是被动,从不指望创新,只要依样画葫芦即可;译文效果,能不能懂,受不受欢迎,全是读者的事。译者采取步骤是先理解,后表达。

翻译古籍和文学名著,把中心转向原作,帮助读者了解原作伟大。译者水平要求高:

1、理解原文中的每一个词;

2、选用最切近原文的译语对等词。

3、巧妙安排这些对等词,使译文在整体上是原文的准确的对等形式。

“前瞻式翻译”是译者心中始终装着读者,采用自由的方法,使用常见的表达形式,到处修补,以保证读者原有思想不受到冲击及其预测不受干扰。重点在于译文而不是原文。译者采取步骤,理解是先决条件,译者的全部力量都集中在表达上。为了不是读者感到生疏,译者趋向于采用熟词熟语,对原文意思不会扣很近。

2、译文效果应由学者判断。

3、忠实性是衡量翻译成败的最高标准。

4、词汇分四类:完全相同的词;不同的词;部分相等的词,数量较多;假同义词。

5、译作的生命在于更新。

7.菲利莫尔

菲利莫尔J.S.Phillimore,《略论翻译和译者》:翻译之前,应对两种语言的关系有所研究;表达要得当,必须具备丰富词汇;而有了丰富的词汇,又必须根据原文意味加以得体使用。

8.斯图尔特.贝茨

斯图尔特.贝茨E.Stuart Bates,20C上半叶著名的英语翻译理论家, 古文学家, 古典作品翻译家。在其专著《现代翻译》中认为:

1、必须消除对语言知识的片面看法。

2、必须正确理解翻译的忠实性问题。

3、译作可像原作一样经久不衰。

4、翻译最好采用对照本。

5、翻译古典作品,可以体现其故为。

6、英译外(指各种欧洲文字)应特别防止两种失误。一种失误是由于跟原文语序太紧,另一是采用词源相同而实际含义不同的词语。

7、译作的成败取决于读者和译者的共同努力。

9.科尔涅伊.丘科夫斯基

科尔涅伊.丘科夫斯基,《文学作品的翻译原则》1919年出版—苏联第一部翻译理论专集。苏联文艺学翻译理论流派的主要创始人,其理论见解最早见于《论散文的翻译》,他的论点:

1、翻译是一门崇高的艺术。

2、翻译的成败不能用偶然的差错来衡量。

3、从原文角度理解原文是正确翻译的重要条件。

4、翻译必须克服官腔。

5、译者必须掌握较大的词汇量。

10.斯米尔诺夫

斯米尔诺夫,《文学翻译的方法》作为《翻译》的词条发表在苏联《文学百科全书》。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论运用于翻译研究,首次提出“等同翻译”的概念。

11.伊凡.卡什金

按他的观点,现实主义翻译的基本任务是—忠于原作,忠于读者,忠于现实。翻译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但翻译不等于创作。

译者的创造个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选择作者和作品。

2、制定处理原作的基本方针。

3、寻找把译者享有的权利即创造自由通应尽的义务及应受的限制加以有机结合的途径。

12.罗曼.雅各布森

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一书,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对翻译理论问题的论述:

1、翻译分三类: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即“改变说法”rewording。

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用一种语言符号解释另一种语言符号,两种语言间翻译。这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严格意义上的翻译。

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即跨类翻译transmutation,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

2、对词义的理解取决于翻译。

3、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等。

4、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

5、语言范畴是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

13.吉里.列维

捷克斯洛伐克现代翻译研究的先驱,布拉格另一位有代表性的翻译理论家。运用语言学理论讨论文学翻译标准和技巧等方面问题,为现代文学翻译研究树立一面旗帜。

他的理论主要特点:

1、文学翻译重在再创作。

2、文学翻译必须采用“错觉”理论。

3、翻译是一个抉择过程。

4、翻译必须正确对待更改原文的问题。

14.西奥多.萨瓦里

西奥多.萨瓦里Theodore Horace Savory,《翻译艺术》是部论述翻译原则和方法,涉及古典作品、诗歌、《圣经》、教育与科学作品翻译的专著,被誉为“英语中论述翻译的最佳之作”他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进而把文学翻译比作绘画,科技翻译比作摄影。

按他的观点,翻译可分为四类:

1、完美翻译perfect translation:指广告、布告等纯粹传递信息的翻译。不带感情色彩,

2、充分翻译adequate translation:不拘形式、只管内容的翻译。即文字出入无关紧要。

3、综合翻译composite translation:从散文体到散文体,诗体到诗体的文学翻译,多包括古典作品的高质量的翻译。

4、科技翻译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与“充分翻译”有相似之处。在科技材料的翻译中,        内容重要性远超语言表达形式的重要性。

他还归纳总结了翻译实际工作所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指出所有翻译规则:

1、必须译出原文文字;

2、必须译出原文意思;

3、必须译得读起来像原作。         

4、必须译出读起来像译作;

5、必须反映原文风格;             

6、必须带有译者风格;

7、必须译出与原文同时代的作品;  

8、必须译成与译者同时代的作品;

9、可以对原文进行增减加工;       

10、不可对原文进行增减加工;

11、诗体必须译成散文体;          

12、诗体必须译成诗体。

他指出根据不同读者要求,提供不同性质和风格的疑问。把读者分为四类:

1、完全不懂原文语言的读者,他们阅读译作只是出于好奇或对源语文学的爱好;

2、正学习原文语言的读者,他们阅读译作是为了更快更好地掌握原文语言,了解源语文学。

3、曾经学过原文语言但后来又忘记了的读者;

4、精通原文语言的读者。

15.约翰.卡特福德

约翰.卡特福德John Catford,《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以新颖的现代语言学视角来诠释古老翻译问题,为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开创出新的途径。他指出他的理论叫翻译的“描写理论”,即他运用描写语言学家韩礼德的“级阶与范畴语法”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来描写翻译。

作者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着重阐述了“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1、翻译的性质。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源语)的文字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目标语)的对等的文字材料”。

2、翻译的类别:

按其程度:

全文翻译full translation—源文本每个部分都被译出。

部分翻译partial translation—源文本的某些语言未经翻译原封不动的搬进目标文本。如文学翻译,难译词照搬或“地方色彩”。

按语言层次:

完全翻译total translation—源文本从语法结构到词汇都有目标文本的对等形式。

受限翻译restricted translation—仅在一个层次上的翻译,可分为语音、词形、语法和词汇翻译。

按语言结构等级:

级受限—固定在语言结构低层的翻译,即局限于词对词、词素对词素翻译。

级无限—在结构层次上层、上下自由移动的翻译。

3、翻译的对等问题:

文本对等textual equivalence—在特定情况下目标文本与特定源文本的对等。 

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目标文本与源文本的语法范畴在各自语言中占相应位置。

4、翻译转换:

层次转换—目标文本与源文本所用词语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也指语法和词汇层次互相转换。范畴转换:翻译偏离两种语言的形式对应。

A.结构转换(structure)—即按照目标语要求改变源文本结构。

B.词类转化(word class)

C.单位转换(unit),或级转换—指目标文本和源文本属于不同的级。

D.系统内部转换(intra systemic )—指源语和目标语结构系统在形式上基本上对应,但在翻译时需要在目标语结构系统选用一个与源文本不对应的形式。

5、翻译的限度。指不可译性问题。

不可译:

1、语言方面的不可译性有双关语、歧义语法结构。

2、文化方面的不可译性是由于不同的社会风俗、时代背景等非语言因素所引起。

17.乔治.斯坦纳

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在西方翻译理论界产生过重大影响。1975年,他凭借一部独特的翻译著作扬名西方翻译理论界--《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他的核心观点是:

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实际上是个翻译过程。翻译是语言的基本因素。他代表了当代西方语言和翻译理论中独具一格的解释学理论派(hermeneutic translation)。

他认为翻译的步骤有四点:

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penetration;吸收incorporation;补偿restitution/compensation。

18.苏珊.巴斯内特

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翻译研究论丛》奠定了她作为翻译研究和文化学派地位。她的翻译思想具体表现为:

1、翻译研究的性质:“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是门“研究翻译及翻译问题的学科”。

2、翻译研究的范围: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具体研究范围可涵盖四方面:

A.翻译史学研究;

B.翻译与目标语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C.翻译的语言学研究。

D.翻译的诗学研究。

3、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

她认为,翻译绝不是纯粹的语言行为,而是根植于有关文化深处的一种行为;

翻译是文化内部和文化直接的交流;翻译对等是源于与目标语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

这种翻译文化观的具体含义:

A.翻译应以文化为单位,而不应把翻译单位局限在语言的范围里。

B.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交流过程。

C.翻译不应局限于对源文本进行描述,应着眼与源文本在目标语文化的功能对等。

D.翻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原则和规定,不同时期的翻译也都是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的文化需要以及满足特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更重要的含义则是,翻译中译者不仅必须分析源文本的文化含义,而且更应考虑如何把这个文化含义转化成既尊重目标语文化规范,又不违背源文本文化含义的目标文本。

19.巴塞尔.哈蒂姆

巴塞尔.哈蒂姆Basil Hatim,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它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这个新的视角对跨语言文化交际的种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诠释。他是英国以至整个西方最早把话语分析结合到翻译领域的学者之一。

20.莫娜.贝克

莫娜.贝克Mona Baker,开辟了以语料库方法展开的翻译研究,这是种全新的翻译研究途径。她认为翻译研究所用的语料库可分为:

1、平行语料库parallel corpus:源文本始终是一个,译入另一语言的对应文本却不止一个。

2、多语语料库multilingual corpus:收集来自两种或多种语言题材相同或相似的原创。

3、可比语料库comparable corpus:同时收集某一语言的原创文本和从其他语言译入这一语言的、题材相同或相似的文本。

1.沃吉林

沃吉林C.F.Voegelin,他从人类学着手,结合采用语言学的手段,对如何借助于翻译来调查印第安人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他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一种多步翻译法或“循序渐进翻译”:

1、逐词对译,译文往往不符合目标语规则,因而不成文,也无意义可言。

2、将逐词对译的疑问整理成符合目标语规范的句子。

3、删减多余的或不予句中其他词语搭配的语言成分。

4、增添原文所无但为译文所需的语言成分。

5、作进一步的语言加工处理,以使译文文从字顺,能为读者所接受。

而“事后检验翻译法”Back-checking translation则指:

指从原文到译文,首先来一个飞跃,译出文从字顺,能为读者所接受的译文,然后对两种文字逐词逐句进行检验,找出增添、删减和更改的成分来。

2.奎恩

奎恩W.V.Quine,从哲学角度阐述了翻译的一些基本问题。

他的主要论点是:

1、翻译是通过检验人的行为来寻求语言意思结构的过程。

2、语言的意思并不是一种客观的符号功能,而是一个行为和有关社会因素相关联的现象;语义就是刺激物接受者对于现实所作出的反应。

3.尤金.奈达

奈达翻译思想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早期带有明显美国结构主义色彩的语言学阶段,

中期的翻译科学说和翻译交际说阶段,

晚期的社会符号学阶段。

翻译科学说: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技巧还是一门科学。这里的所谓科学是指“采用处理语言结构的科学途径、语义分析的途径和信息论来处理翻译问题。”

翻译交际论:奈达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

动态对等说:“从语义到语体,从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三点关键—“切近”指在“自然”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自然”指译文不能有翻译腔;“对等”就是核心。翻译中没有绝对的对等,但译者为寻求“切近自然的对等语”。

翻译四标准是:达意、传神、措辞通顺自然、读者反映相似。(内容首要,但同时不能绝对化)。

翻译功能说: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象。

四步模式说:翻译过程指:分析—最复杂关键,奈达翻译研究的重点所在。

分析重点在语义:

转语—把分析得到的意义从源语转移到接受语。

重组—按接受语规则重新组织译文。

检验—对照源文本检测目标文本。

4.罗伯特.布格兰德

罗伯特.布格兰德Robert de Beaugrande,语篇语言学理论和话语分析的声音。

1、翻译单位不是单个的词或句子,而是整个语篇;

2、翻译是作者、译者、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因此

3、值得研究的东西并不是文章特点本身,而是反映在这些特点之上的语言使用的技巧问题,换言之,某句话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

4、必须根据语言交际的上下文对这些技巧作出评价。

5、具体翻译要采取三个步骤:

a.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b.选择特定风格;

c.按与之相关的语境系统地选择恰当的相应词语。

5.安德烈.勒弗维尔

翻译研究学派在美国的重要代表。

1、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从语言学派最关心的语言结构和形式对应问题,转向目标文本和源文本在各自文化系统中的意义和功能,这是所有文化学派的共同特征。

2、翻译中的操纵概念:译者在处理源文本以及生成目标文本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 而有权也一定会取己所需,对文本进行改写。改写就是对文本的操纵。

6.劳伦斯.韦努狄

劳伦斯.韦努狄Lawrence Venuti,美国翻译研究领域“异化”“归化”发言最多理论的人物。

主要观点:翻译中要求译者隐身是错误的;译者在译文中不能隐身,而应当有形可见。即翻译应当采用“异化”原则和策略,使译文保持异域风貌、异国情调,读起来像译文,而不是“归化”原则和策略,使译文完全按照目标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创作规范进行改造,读起来不像异族作品,而就是目标语原创。

7.道格拉斯.鲁滨逊

道格拉斯.鲁滨逊Douglas Robinson:翻译应当以译者为中心。强调人作为决定因素的译者中心论和强调文化环境因因素的文学化派翻译理论,也就是鲁滨逊所说的后殖民理论之间并无本质的冲突。用修辞和人类行为的角度来看待翻译的本质,按此方法我们可把翻译分为六类:

1、换喻型翻译metonymy:把源文本的部分内容替换成目标文本的部分内容,两文本都不是全部展现。

2、提喻型翻译synecdoche:以部分替代整体,其目标文本是对源文本的一种减缩。

3、暗喻型翻译metaphor:以目标文本的整体来替代源文本的整体,使两者完全等同。

4、讽刺型翻译irony:承认翻译是伪造事实,又不否认或者直接否认完美翻译的可能性。

5、夸张型翻译hyperbole:对源文本进行修正、改进或“夸大”。即译者把一个“低劣的”源文本拔高,在目标文本中加译者观点见解,创造一个原作者意图。

6、转喻型翻译metalepsis:对翻译行为在实践上的多种悖论,但要用英语来翻译是荒谬的,译者出路在于忽略文本的时空悖论,创造一个虚幻的译本空间。

8.埃德温.根茨勒

埃德温.根茨勒Edwin Gentzler,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1、对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使人们对二次大战以来西方各个翻译理论流派的认识明晰化,因此引发翻译研究领域对形形色色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兴趣。

2、根茨勒在全面、系统梳理当代西方各种翻译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公平对待一切系统”的多途径合作的翻译研究观。

3、根茨勒对翻译本质提出了一种后结构主义的解释模式。应把“翻译”看做发生在一种多文化形态环境和另一种同样多文化形态环境之间的转换。

9.沃尔夫兰.威尔斯

沃尔夫兰.威尔斯Wolfram Wilss,研究侧重于翻译的宏观理论,《翻译问题和方法》。威尔斯的观点集中反映在两个问题上:

1、翻译即科学。这是威尔斯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

翻译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它必须处理语言的描写性、解释性、规范性问题。

翻译学有三个研究内容:

A.普通翻译学:研究翻译过程的普通规律,提出翻译的理论和模式,具有超理论功能。

B.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特指翻译学,它对源语和目标语进行描写,检验从源语到目标语的传译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C.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主要用于翻译教学。

2、翻译应以与语篇为基本单位。

简言之,要把范围大于句子的语篇结构当做研究的对象--翻译研究中语篇语言学派观点。翻译是:把源语篇变成最适当的对等的目标语篇。

10.汉斯.弗米尔

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翻译并不是一个转码过程,而是人类一种具体形式的行动。

这种在目的理论支配下的(波斯盖特)前瞻式翻译观,把立足点放在目标读者和翻译任务委托者身上,特别是放在目标文本在他们所属文化中的功能上,译者必须根据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中所要承担的功能来决定在翻译中应当采用何种方法和策略。即在目标文本产生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目标文本的功能,该功能亦即目的,由翻译发起者(客户或委托人)要求来决定。翻译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是“译品”,是特殊类型目标文本。

文学翻译中,追求对源文本的忠实也是一种目的。即模仿和重视是翻译行动的合法目的。

按照弗米尔的解释,翻译目的概念上三层意义:

1、翻译过程,亦即翻译过程的目的;

2、翻译结果,亦即译品translatum的功能;

3、翻译方式,亦即所用方式的意图。

总之,在目的论定义中,翻译是为另一种文化的受众创造出的能够再不同语境中实现特定功能的目标文本的生产行动。它是从源文化到目标文化的一个连续体。

11.撒琳娜.赖斯

撒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另一重要倡导翻译目的论的人,基本理念与弗米尔一致。她认为目标文本的形态首先应该由它在目标语境中需要完成的功能和目的决定,翻译是一种互动的语用行为,目的原则有二:互动由目的决定;目的随着接受者不同而不同。

赖斯把信息走失造成的信息改变区分为:

1、有意改变:是译者根据目标文本目的与源文本不同而特意安排的。

2、无意改变:源于语言间的结构差异或者译者翻译能力上的差异。

赖斯把翻译过程分为:

1、分析阶段phase of analysis:译者必须首先分清源文本的功能。

A.确定原文的功能类型text-type,是信息、表情或运作型文本。

B.确定文本的体裁text variety,是不是超越个体的言语或写作行为。如说明书、告示等。

C.分析语言风格,即关注语言符号、搭配方式等方面的选择。

2、再次词语表现阶段phase of reverbalization或再语符号化阶段:是利用词汇、分句、句子、段落等组织好目标文本的线性结构。在如何看待翻译对等问题上,相对弗米尔及典型的目的论,赖斯表现灵活。从功能理论出发,她提出了比较合理的翻译批评观。

12.克里斯蒂·诺德

克里斯蒂·诺德Christiane Nord,《翻译的文本分析》重点阐述了源文本分析和目的论的关系。

她认为,目标文本的目的是决定翻译的关键因素,目的由译者服务对象—翻译发起人决定,目的是翻译发起人旨意的语用内容。即目的只能由翻译发起人决定,译者无权裁决和改变。而弗米尔认为翻译目的是以翻译发起人的旨意为基础,为此,诺德提出翻译“忠诚”原则--译者责任心,超出文本“忠实”的范围。

在诺德看来,翻译的文本分析应以翻译为取向,在确立源文本的功能时,译者拿这些功能与目标文本在相应目标文化里的功能进行对比,识别在翻译中需要保留的功能,剥离那些需要调整的功能。

13.玛丽.斯内尔霍恩比

玛丽.斯内尔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把翻译研究定为“综合性学科”,弗米尔赖斯弟子。她认为翻译研究是一门独立科学,并以格式塔整体理论和原型学为基础,借用相关科学如语言心理学、哲学的有益成分,提出对翻译研究采用一种各家所长的综合型研究途径。

14.乔治.穆南

乔治.穆南George Mounin,当代法国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理论的创始人和最重要代表。在他看来,翻译研究属于语言学;语言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对于翻译问题的研究。在法国,穆南是如此清晰的把翻译纳入语言学研究范围、并予以理论支持的第一人。

15.达尼卡.塞莱斯柯维奇

达尼卡.塞莱斯柯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最先为释意派理论发展奠定基础的,是其1968年发表的口译专著《国际会议译员:语言与交际的问题》。

16.詹姆斯.霍姆斯

詹姆斯.霍姆斯James S. Holmes,其主要贡献首先是他对翻译研究学科的名称所提建议。他认为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称为translation studies。他首次以图谱的形式,对“翻译研究”的学科任务和研究范围进行了一目了然的描绘和规划,从而有力地强化了翻译研究作为学科的系统意识。霍布斯成为翻译研究学派的开山鼻祖,同奈达被视为当代西方翻译科学派的创始人一样。翻译研究分为:纯理论研究—理论翻译研究、描写研究、应用研究。

17.基地恩.图里

基地恩.图里Gideon Toury,文化和操纵学派重要代表之一,他对翻译理论贡献,集中体现在他所试图构建的描写翻译研究理论上。图里认为,描写翻译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对实际发生的翻译现象进行描写,并通过对具体翻译个案的描写和分析,归纳出对翻译实践具有示范或启示作用的理论原则来。即构建描写翻译研究理论基础的是大量的具体个案的分析。

他在翻译与规范关系上阐述见解独特,他提出一个描写翻译行为的三分模式:

这个模式中,“规范”位于“能力”competence与“运用”performance之间,或着说,位于规范与译者风格间。“规范”就是特定文化或文本系统中,被优先而且反复采用的翻译策略。

翻译规范分为:

初始规范initial norms—(从属于源语文化—充分的翻译、从属于译语文化规范—可接受性翻译)。

预先规范preliminary norms—(翻译政策和翻译的直接性)指译者对于翻译政策、本质等问题必须考虑。

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母体规范和篇章语言规范)支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抉择的因素。

18.费道罗夫

其著作《翻译理论概要》,第一个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他明确指出,翻译理论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翻译问题只能在语言领域求解决。

《翻译理论概要》的发表,标志着苏联翻译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它不仅是苏联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开拓性文献,也是整个西方现代翻译学中最早的重要著作之一。此前仅美国奈达有。

它作为苏联第一本从语言学角度系统探讨翻译理论的专著,阐述了翻译作为一门单独学科的性质、特点、任务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追述了翻译史等。书中主要论点概括为:

1、翻译的过程是使用语言的过程。

2、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研究范围。

3、翻译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分论。

分论是基础,总论把各种分论知识总结加以系统化,使之成为各种分论共同的东西。

4、可译性事语言的本质。

他坚持的是,译文与原文之间完全可以确立“确切对等”的关系,指作用上的对等。

19.巴尔胡达罗夫

巴尔胡达罗夫的《语言与翻译》一书,从对比话语语言学研究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深刻阐述。

1、翻译理论是一门语言学学科。

2、翻译理论的主要任务是描写。

3、语义问题必须从三方面加以研究和传达。

4、在六个层次上建立等值翻译。

这六个层次是:音位(字位)层,词素层,词层,词组层,句子层,话语层。

20.基维.加切奇拉泽

作为苏联著名文学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基维·加切奇拉泽是文艺翻译学派重要代表之一。在《文艺翻译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中,加切奇拉泽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主要论点:

1、文艺翻译必须坚持创造性原则。

2、文艺翻译必须运用现实主义方法。

3、文艺翻译不能纳入语言学研究范围。

1.中欧的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亦称“功能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别之一。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捷克斯洛伐克(今捷克和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1926年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本派的成立。

主要代表有:特鲁别茨科依、马特西乌斯、雅各布森。认为语言是与其他社会现象有联系的符号体系,反对把语言看成一种自足系统和与其他社会现象脱节的意识形态体系。

注重研究语言功能和音位,并用描写音位体系方法扩大研究其他语言现象,特鲁别茨科依的《音位学原理》具体运用索绪尔的系统、差别、对立、价值等一系列概念,通过研究语言的音位系统证明语言是一个系统,或语音是一个系统中的系统。

其中对翻译的主要论点有:

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

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2.伦敦社会语境派

二次大战后,早期最具英国特色的伦敦社会语境派,主要是一个语言学派。其中心概念是:语言意义由言语使用的社会环境(the social context of situation)决定,在翻译研究领域,译文的用词与原文等同与否取决于其是否用于相同的语言环境之中。

最先把伦敦学派的语言学理论用于翻译研究的是这一排的创始人弗斯J.R.Firth。他的文集中集中反映他翻译理论的两篇文章《语言学与翻译》和《语言分析与翻译》,文章着重谈了: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任何两种语言翻译中,甲语言中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是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乙语言。

卡特福德(John Catford)是该学派中比较系统提出翻译理论的学者。任教于爱丁堡大学的卡特福德1965年发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为翻译理论研究开拓新的途径,引起巨大反响。卡特福德称其理论为“描写性”翻译理论。他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阐述“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3.莱比锡派

民主德国翻译理论流派,主要理论家纽波特、卡德、雅格尔、阿格利可拉和罗西奇卡等,主要理论园地是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主办的《外国语》杂志及其不定期增刊。

该流派基本观点是:翻译中必须严格区分不变因素即认知cognitive因素和可变因素即语用pragmatic因素;翻译理论可以借助于转换生成语法和符号学。

4.萨尔派

指联邦德国萨尔大学为研究基地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尔斯。该流派基本特征是在奈达“翻译即科学”之说的基础上,主张把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5.美国结构派

一、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提出一种行为主义的语义分析法,认为意思就是刺激物和语言反应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布龙菲尔德理论为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所取代。

二、乔氏理论有三个观点:

1、人类先天具有语言能力;

2、语言是由规则支配的;

3、语言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该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主要在于其关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论述。语言的不同主要在于各自的表层结构不同,而深层结构则具有共同特点。

在上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以沃哲林(C. F. Voegelin)、博灵格(D. Bolinger)、卡兹(J. J. Katz)、奎恩(W. V. Quine)和奈达(E. U. Nida)为代表的美国翻译理论界的结构学派,而以奈达最为杰出。

6.交际理论学派

一、代表:奈达。

二、奈达的翻译理论可归纳为六个方面:

1、理论原则。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而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使读者看译文可一目了然。

2、翻译的性质。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其中三点是关键:

一是“顺乎自然”,译文不能有翻译腔;

二是“最切近”,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

三是“对等”,这是核心。

所以,翻译必须达到四个标准:a、达意:b传神;c措词通顺自然;d读者反应相似。

3、翻译的功能。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奈达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的对象。

4、正确的翻译。翻译正确与否取决于译文读者能在什么程度上正确理解译文。

5、语义分析。翻译的重要过程之一就是对原文进行语义分析。语义可分为三种:语法意义、所指意义和内涵意义。

6、翻译的程序和方法。他认为,整个翻译程序分为四步:分析、传译、重组(按译语规则重新组织译文)和检验。

7.语言学派

一、现代翻译理论是从语言学派开始的,该派兴起于五、六十年代,它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结构所作的严密分析为基础,研究原语和译语之间在词法与句法上的一系列对应和转换规则,追求原文和译文的等值。

二、代表人物:英国的卡特福德( 1965 )、早年的奈达( 1964 )和前联邦德国的威尔斯( Wolfram Wilss, 1982 )。

三、由于翻译总是牵涉到至少两种语言,因此人们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是十分自然的;对于初习翻译者来说,语言学的翻译理论可能是最切近于他们的学习经验、因而也是最能够对他们提供启发与实际帮助的。但是正如人们正愈益深刻地认识到的那样,翻译活动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转换操作,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语际交流活动,涉及到一系列的超语言范畴,涉及到语言外其他的文化系统。语言学派的弱点就在于它只注重原文和译文在语言上的对等,而忽视了话语的交际功能以及翻译活动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有见树不见林之虞。(近二十年来语言学派开始注重研究话语层面上的等值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早期研究的缺陷。)

8.交际学派

一、出现时间:七、八十年代(以 Nida & Reyburn, 1981 为代表)。

二、理论渊源:信息论(又称通讯理论或交际理论)和社会语言学。

三、主要思想:认为人类语言是一种复杂的信息系统;翻译则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活动,它同其他种类的信息传递一样,遵循着信息理论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在信道接受力给定(亦即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为了降低信息的难度(高度),就必须用明显的形式表示出其中暗示的部分,因而增加信息的长度(宽度),故而译文常常会长于原文。它所提出的“翻译即交际”的命题已经广为人们所接受。它的欠缺在于没有研究不同话语层面上语言符号的特点,也没有很好地分析语言和文化间的深层关系。

9.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

一、来源:六十年代初,美国爱奥瓦大学首次开设翻译培训班,在其主任、诗人安格尔( Paul Angel )的积极倡导与推动下,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得克萨斯、扬伯瀚大学以及纽约州立大学等著名高校都先后设立了翻译培训班以及各种层次的翻译专业。美国文学翻译协会也于七十年代后期成立,并出版了题为《翻译》的学术杂志。一个围绕着翻译培训班的学派随之形成,其代表人物有诗人兼翻译家庞德( Ezra Pound )等。

二、该派以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兹(I.A. Richards, 1929 )的理论为依归,注重文学翻译实践,以及通过翻译研究来理解文学作品,其研究重点和方法与古代时期的语文学派比较相象。

10.文学—文化学派(文化学派)

一、简单介绍:包括两个有相似地理与文化背景的学派,即七十年代初发祥于低地国家(荷兰与比利时)的“翻译研究”派和七十年代末兴起于以色列的多元体系派。它们都起源于地处当代世界主流文化边缘的小国家,且其理论渊源都是本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

二、主要代表人物: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翻译教授霍姆斯( James Holmes, 1972 )、比利时学者、后移居美国并任教于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勒费维尔( Andr é Lefevere, 1978a )和英国学者、沃里克大学教授巴斯内特( Susan Bassnett, 1980 )。

三、主要观点:该派认为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和主要方法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无助于增进人们对于文学翻译的了解,因而沿用了近代翻译时期的阐释学方法,从意义的传递开始,研究翻译的过程以及这种过程如何既影响到译文及其文化(如美学规范)的发展,又影响到原文及其文化的延续,试图以此将各种文学翻译的理论统一起来,建立一种能够指导产生译本的理论。近年来该派更加重视考察译作与政治、历史、经济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11.解构学派

一、简单介绍:解构学派产生于六十年代后期处于政治与社会动荡之中的法国,其思想积大成者为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雅克?·德里达( Jacques Derrida, 1978, 1985b )。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强调消除传统的翻译忠实观,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比较著名的学者有沃尔特·本雅明、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西蒙Sherry Simon。

但是严格说来,解构学派并未提出具体的翻译理论,但是由于它从语言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哲学,认为古往今来所有哲学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就是翻译这个概念,并且站在与西方思想传统完全相反的立场上,借助对翻译的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语言和哲学的重大问题,所以它在当代翻译理论研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解构学派认为认为原文并不存在,文本中并没有什么深层结构或预先决定的意义。

二、观点:它拒绝任何类似于“原文”与“译文”、“语言”与“意义”的划分,指出:在翻译中,可以看到语言并不指向任何外在的事物,而是指向它自身,因此,原文和译文之间存在的符号指意链是一条可以无穷无尽地向后追溯的链子,即译文是更早的译文的译文……( Gentzler, 1993 : 145-149 )。?

解构学派理论的价值在于它启发我们:应当避免用任何先见来阐释和评价译文。但是在彻底否定原文的同时,解构理论实际上也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否定了翻译自身。

12.社会符号学派

一、产生:于八十年代末。

二、代表人物:奈达(见 Waard & Nida,1986 )。

三、理论渊源:美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莫里斯提出的符号学三大关系:符号与其所指称或描写的实体与事件之间的关系是语义关系,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是符号句法关系,符号与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是符号用法关系。文学语言中的风格因素基本上可以化归为这三类符号学意义中的一种或几种。译者如果能把一个词语或一段话语的全部意义同时传递给译语读者,那自然很理想;因为这样就达到了原文与译文的完全对等。

四、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翻译活动的全过程牵涉到五个重要的因素,即:

①原文信息、

②原文作者、

③原文接受者(包括作为原文第一读者的译者以及译文读者)、

④沟通原文作者与原文接受者的交际渠道(包括具体的交际场景、交际媒介和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

⑤语言代码。

13.翻译功能学派

功能派翻译理论在世纪七十年代兴起并逐步深化,针对语言学派中的薄弱环节,并逐步深化,针对语言学派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借鉴交际理论、信息论、广泛借鉴交际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和接受美学的思想,和接受美学的思想,将研究的视线从原语文本转向目标文本,成为当代德国译学界影响最大、最活跃的学派。目的论影响深远,功能学派因此有时也被成为目的学派。

创始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针对语言学派等各种重形式的翻译理论的薄弱环节,率先提出重社会文化及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理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