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哭、翻白眼、呲牙笑​:聊天表情如何影响我们的互联网交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翻白眼的微笑 笑哭、翻白眼、呲牙笑​:聊天表情如何影响我们的互联网交际?

笑哭、翻白眼、呲牙笑​:聊天表情如何影响我们的互联网交际?

2024-07-01 19: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手机软件中更新迭代的emoji(绘文字)到如今社交平台上满屏飞舞的玲娜贝儿动图,我们似乎已经成为了“没有表情包就不能好好说话”“万物皆可表情包”的互联网一代。但在使用表情包的同时,我们也该思考:为何表情包在数字通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没有表情包的互动到底缺少了什么?表情包最终是否会取代语言?

英国语言学家维维安·埃文斯认为,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非言语线索的辅助,例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它们往往比语言更能促进情绪表达、产生同理心。当数字通信使得“面对面的交流”成为过去式,人们便开始呼唤网络互动中非言语表达的出现,而表情包就承担了这样的功能。

微微安还在新书《表情包密码》中说,表情包有时像莎翁的戏剧,原本用于表演,后被注入新的诠释,“有助于丰富其展现的词语意义,在情感表达不断被缩减的网络用语中,让原本枯燥的短信体变得清晰、微妙、全面。”

《表达情感的秘方》

在犯罪题材美剧《别对我撒谎》(Lie to Me)中,英国演员蒂姆·罗思(Tim Roth)饰演全球面部表情研究领域权威专家卡尔·莱特曼(Cal Lightman)博士。莱特曼和他的团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受理联邦和地方执法机构的案件,通过研究嫌疑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判断嫌疑人是否在接受审讯时说了慌,测谎准确度首屈一指。

《别对我说谎》剧照

这部电视剧以美国法医、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Paul Ekman)教授在应用心理学领域创建的一分支学科为基础。埃克曼教授被誉为“全球最出色的活‘测谎仪’”。他研发的微表情侦探技术,即瞬时面部特征的研究,开创了表情研究的先河。在感到喜悦、愤怒、悲伤、内疚和厌恶时,我们面部的 43块肌肉会形成一万多种微表情。埃克曼建立了一套面部解码系统,可用复杂的软件分析人面录像。该系统以对象面部的几何特征为分析数据,提示其是否说了真话。这使埃克曼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高超的专业技术也吸引了渴望解读面部表情的各界人士,埃克曼因此接连担任警察部门、反恐机构以及《别对我撒谎》制片团队的顾问。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面部就是我们情绪的晴雨表。也许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不用说他的爆炸性推文了,仅从他的面部表情往往就能看出他对某事的态度。在《卫报》委托进行的一项分析中,心理学家彼得·科莱特(Peter Collett)仔细研究了唐纳德·特朗普的七种标志性面部表情,为我们洞悉这位总统的内心想法提供了帮助。从“大 A 脸”(the alpha face)到“八字嘴”(chin-jut)再到“抿嘴笑”(zipped smile),特朗普的面部在向世人传递着他的感受,也说明他渴望人们能感他所感、想他所想。

那么这与数字化通信有什么关系呢?如今,人们每天要发送和接收超过 1000 亿封电子邮件,美国雪城大学教授克里斯廷·拜伦(Kristin Byron)进行了一项研究,分析我们如何通过电子邮件解读情绪。研究发现,由于电邮缺少面部和身体表达等非言语线索,收件人很难解读发信人的情绪。一份报告指出,如果没有笑脸等表情符号,无论我们多么用心地去构思消息内容,还是很容易出现“因缺乏表情而产生电邮沟通不畅的窘境”。

特朗普

这构成了被我称为“怒喷”(angry jerk)的现象。在日常电子通信中,许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电子邮件或消息读起来就像发信人完全疯了一样,不可理喻。当然, 这是由于电子邮件等数字化通信存在的一个通病——难以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口语交际的现实情景中,我们通过语言解读对方想要传达的信息,主要依靠非言语线索,如姿势、目光、面部表情和手势,还可以借助于言语韵律,比如说话音调的升降可直接表明这句话是陈述还是发问。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根据对方语言和非言语的回应来调整我们说话的内容和方式。在持续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利用这些社交线索调整说话内容,以便让对方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意图——也就是我们希望对方牢记的重点。

但在短信体中,一旦我们点了发送键,就不能再调整消息内容,也无法控制对方如何解读。我们收到一条消息,其中所有非言语线索也都荡然无存,我们无从得知对方是否满脸怒气,还是在某处海滩上惬意地喝着马提尼酒。此时,任何交际上的细微差别都不复存在。原本在我们印象里温文尔雅的人,会变成气鼓鼓的傻蛋,这种尴尬我们遇到太多了。而这恰恰是表情包发挥作用的时刻。 无需依靠面部表情,表情包就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情感交流,避免引发误会和冒犯对方。

一切皆有情

虽然在面对面交流中,包括肢体语言(即体态语言,也称身势语言)和副语言(伴随语言特征)两者在内的非言语线索对社交意义的传递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相对于语言本身,又具有不同的功能。在 19 世纪 60至 70 年代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英国已故心理学家迈克尔·阿盖尔(Michael Argyle)指出,虽然我们用口语来谈论时事消息和事态发展,但语调、面部表情和手势等非言语线索却可用来表现对他人的交际态度,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和保持与他人融洽的关系。在有关人际行为和肢体语言交际的心理学研究领域,阿盖尔撰写并出版的多部畅销书,至今仍是经典之作,使他这位牛津大学教师成为 20 世纪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查尔斯·达尔文著,周邦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传达情感信息时,非言语线索不会让人觉得那么难为情或尴尬,这是副语言和身势语言富有表现力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在于非言语情绪反应不那么容易被抑制。事实上,早在1872 年,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这一早期专著中就有此论述。肢体语言有许多方面,尤其是面部表现出的恐惧、愤怒、高兴和悲伤等一些基本情绪都无法自主控制。这意味着我们从非言语线索中获得的信息可能会削弱词语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如“见到你真高兴”这句礼貌用语,如果是你不欢而散的前任见到你时咬牙切齿说出的,那意味就不同了,相当于呲你一顿,更加真实地体现出他(她)碰见你的感受。言语停顿时,非言语线索却依然存在,因为肢体语言具有持续性特点,即使在说话双方陷入尴尬的沉默时,也不会终止,一直为我们解读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

具体来说,非言语线索为我们所用,可用来表达情绪,表现对他人以及所传递信息的态度;用来把控交谈节奏(比如何时停止发言并希望放弃“发言权”);用来彰显个性,并在节日来临时送上问候。关于节日问候,典型例子之一是所谓的“强体触”(high-contact)文化和“弱体触”(low-contact)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一种文化是否充满了“卿卿我我”的亲密接触。地中海欧洲人和拉丁美洲人普遍善于表达真情,随性洒脱,体态放松,常常报以微笑和眼神交流,这与英国人噤若寒蝉、正襟危坐的大众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最好的体现莫过于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小说和电影那种非常态、冷冰冰的风格。

詹姆斯·邦德

我们究竟有多么依赖 非言语交际? 心理学领域有大量相关研究,尤其在情感交流方面。在早期著名的研究中,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Albert Mehrabian)对比了语言、副语言和肢体语言在传递社交意义方面的相对贡献。

在一项调查中,要求受试者判断对方在说诸如“糟透了”(terrible)和“亲爱的”(dear)等特定词语时的情绪偏积极还是偏消极。梅拉比安分析了语言和副语言两种模式。有时,说话人以积极的语气——如高音域和升调说出“糟透了”等消极词语,而有时用降调说出“亲爱的”等积极词语。梅拉比安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副语言比语言模式更重要。当副语言模式下情绪表达与词语意义背离时,受试者会更多地依赖于非言语线索所传递出的信息。

在第二组调查中,梅拉比安加入了另一类非言语线索——面部表情。除了能听到积极或消极的词语外,受试者同步观看人物面部图片,图上有积极(如高兴)或消极(如悲伤)的表情。他计算了身势和副语言线索的相对重要性,发现受试者在情绪表达上受面部表情和语调影响的比例为 3︰2。根据这两组调查结果,梅拉比安用公式计算语言、副语言、面部表情(一种身势语言)三种模式在情绪表达方面的所占比例。他发现,受试者对他人情绪回应,只有 7% 来自语言,即他们所听到词语的字面意思。相比之下,有 38% 来自副语言,而剩下高达 55% 来自面部表情。根据数据,梅拉比安发现, 在传达情绪反应的过程中,我们获取的信息超过 90% 不是他人说了什么,而是说话方式及行为举止。

梅拉比安得出的总体结论被后人称作“55387 法则”,显著地揭示了社会交往中非言语线索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但对此结果依然要谨慎。他的研究重点关注情绪表达方式以及他人的即时判断。此外,他采用的实验材料是事先用磁带录制的逐个单词,而且实验对象都是女性。因此,他的实验虽具开创性,但远未完善。

随后的研究发现,当受试者对一个人进行综合判断,而不仅限于情绪表达时,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当一个人在判断另一个人诚实与否时,言语或语言模式的重要性也有加强的趋势。语言越多——我指的是通过语言给出充分解释的内容,比如描述复杂的食物配方或建造某物的详细说明,这时言语交际就变得更为重要。最后,无论是言语还是非言语,对于交际目的所采用的模式,双方性别也会影响其相对重要性。然而,这一切都表明, 有效的沟通需要语言和非言语线索,而后者似乎更能促进情绪表达,产生同理心。

面面俱到的表情包

那么,表情包如何在短信体中促进情绪表达呢?它如何帮助我们与对方产生共鸣,从而避免发生“怒喷”现象呢?简单说来, 表情包之于短信体,如同非言语线索之于口头交互。至少在目前,表情包的主要作用并不是取代语言,而是提供类似于非言语线索的作用,填补短信体所缺失的功能,促进有效沟通。 表情包之于短信体,如同身势语言和副语言之于口语,具有非言语线索在面对面的语言交互中所发挥的全部六大功能。

第一,以意义代换功能为例。在短信体中,有时用一个表情符号足矣,如回应一句超级搞笑的话,“笑哭了”表情符号也许再合适不过。对于本书第一章提到安迪·默里的推文而言,仅使用表情符号就足够了,用来代替语言描述婚礼当天激动人心的各项活动。

表情符号之所以能代替文本,是因为一个表情符号就相当于一个视觉格式塔。“格式塔”一词源于德语,是指人对整体的感知(20世纪初期知觉心理学的一个流派曾以此命名,具体请参阅第三章)。将表情符号看作一种格式塔,是因为表情符号能浓缩一组复杂的感受,通过一个简单、直观的符号体现。“笑哭了”表情符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用一个简单的象形符号表达出一系列复杂的情感,而且这一象形符号既能被立即辨识,又能产生共鸣。相比之下,想一想在英语中要用多少单词才能表达同样的概念。表情符号的确可以代替数字信息中的词语,可尽管如此,我们选用表情包时仍要三思而后行。有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探讨表情包使用礼仪时表示,匆忙使用表情包的下场可能相当于第一次约会迟到或谈到前任那般严重:

一次,有个男生想约我出去,但邀约里除了表情包外,几乎什么也没说。当然,表情符号很可爱,但我有些反感,因为我们肯定是要用文字交谈的,不是什么符号,那又该怎么办呢?我很难决定:我不想因为几个符号而毁了我和一个爱说爱笑的男生交往的机会,但他太爱用表情符号了,破坏了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他用表情包开始一段感情,也太心急了吧。

不必多说了!

第二,表情包具有语义强调功能。毕竟,使用表情符号的乐趣之一在于表情符号可以重复多次。比如,有人对你表示爱意,会发来一串儿爱心。这种真爱告白具有多模式性。这样,表情包也实现了强调功能。表情符号重复次数越多,语言模式所传递的信息就越能得到强化,也就越能宣告爱得真、爱得深、爱得疯。

一个相关例证是澳大利亚国会议员兼外交大臣朱莉·毕晓普,可以说她是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女性,特别喜爱用表情符号发推文。以她在 2015 年 12 月 4 日圣诞节前发布的推文为例(见下图)。这条推文包含许多表情符号,都是在强化语言信息。其中明显的实例包括邮局表情符号,由于推特上邮局图标带有与议会建筑相似的圆顶,所以它在这里用以强调“议会”一词。除此之外,竖起大拇指和鼓掌的表情符号用来强调她想表达的感激之情;而星星主题表情符号的使用有助于突出“辉煌的一年”这一概念。

澳大利亚议员朱莉·毕晓普在圣诞节前发布的推文

同时,朱莉·毕晓普的推文也彰显了表情包的其他功能。例如,她用表情符号代替词语,表示航空旅行和圣诞节。推文结尾处的六个表情符号都与度假有关,补充说明了她对假期的美好祝愿。下文将详述表情包的语义补充功能。

表情包还有第三种功能——反语。例如,表情符号“翻白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位评论员尤为贴切地将其称为“反讽修饰符”。以英国体育主播、知名人士加里·莱因克尔(Gary Lineker)在2016 年欧洲杯期间发布的一条推文为例。在比赛过程中,英格兰这支劲旅败给排名靠后的冰岛队,无缘晋级。在随后的比赛中,东道主法国队轻松击败冰岛队。莱因克尔本人曾是英格兰队球员,但他却在推特上加入了恶搞英格兰队的行列,发文称:“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大批特批英格兰队,看看法国跟冰岛踢得多艰难

。”

“翻白眼”表情符号产生了一种元评论式的反语效果,表明莱因克尔想让人们解读他信息的方式——是在说信息的反面含义。在这场足球比赛中,法国队击败冰岛队一点也不难,英格兰队也本不应该输。因此,在英格兰队被人口只有 30 多万的冰岛队羞辱之后,莱因克尔认为媒体对英格兰队的批评完全在情理之中。

因此,有了“翻白眼”表情符号,我们就知道莱因克尔的本意实际上与他发布的推文相反,以莱因克尔标志性的自嘲风格为实现基础。毕竟,他是一个敢在推特上公开打赌的人,赌局为:如果他年轻时所在的莱斯特城足球俱乐部(Leicester City)赢得了联赛冠军,他就会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最火爆的足球赛事直播节目中只穿着内裤主持,他的球队做到了,他也做到了!

在中文互联网也有许多表示反语的表情,比如“笑脸”常用来表达“无语”

事实上,表情符号用作元评论是表情包第四个功能的核心——语义补充功能,引导对方理解所收到的信息。在数字化通信中,由于肢体语言(微笑、眨眼或自嘲地耸肩)缺失,无法调节信息力度,因此很容易伤及对方的脸面,没有什么比表情包更能有效化解这样棘手的问题了。当然,“脸面”这一概念与我们和他人交往时产生的自我价值感和尊严感有关,本质上是我们的公众形象。有很多事都会伤脸面,因此我们每天都会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没有人想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傻瓜,也不愿意让别人指指点点,搞得我们心烦意乱。这就是礼貌性特征的意义。一个“请”或一句“谢谢”能有效地降低他人要求本身所固有的伤脸面风险。在面对面的交互中,一个微笑或眨眼通常可以化解那些伤及脸面的言论、评价或要求。

在短信体中,表情包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暗示,影响着人们如何理解有损脸面的信息,这通常会在特定语境中化解伤脸面的可能。用一个表情符号便可化解充满戾气的话语,也可化解因请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的不快后果。此外,即使出现脸面尽失的危机,表情包也显出大气的本色,几乎不会给他人造成不快。即使是一个生气的表情符号,人们也几乎不会太把它当回事。

表情包在语义补充方面的另一个例证是对于情感态度的表达。举一个常见的现象为例,发送者在信息结尾加上表情符号,表达内心感受,此时便为自己的信息加入了一个元评论,作为一种非言语线索,表明发送者对所述内容的态度,从而使信息得到正确的理解。比如,一句训斥——“又迟到了!”其后若带着一个微笑或眨眼的表情符号,与生气表情符号相比,形成的意义完全不同。通过这种方式,表情符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暗示,使对方能够更好地理解短信体中的交际信号。

因此,表情包也会使言语信息变得微妙,引导对方以幽默的方式来理解收到的信息。下面一段叙述根据记者阿什利·费特斯(Ashley Fetters)在《智族》(GQ)杂志上发表的内容改编,加入了“翻白眼”表情符号:

A:他们真的是一起从酒吧回家的吗?!

哇,看来真爱无法阻挡。

B:他们真的是一起从酒吧回家的吗?!

哇,看来真爱无法阻挡

A 叙述了一个较为平常的故事。晚上一对夫妇一起回家。尽管两人都喝得醉醺醺的,但真爱无法阻挡。但在 B 中,情况则完全不同。表示不赞同的抿嘴和翻白眼的表情符号告诉我们,发送者心里想的意思完全不同:晚上喝了一通酒后,这对醉醺醺的夫妇一起回家;通常情况下,他们觉得对方毫无魅力——显而易见,起作用的不是真爱,而是酒。

表情包也有对某个词或短语的强调功能。我们用表情符号强调一个词,实际上是通过表情符号所支持的多模式性,强调表达的概念,就像朱莉·毕晓普发推文那样。表情符号的使用起到了强化“议会”和“辉煌的一年”二词的作用。两个星星表情符号对应“辉煌”一词,突出相关概念。在感谢(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的工作人员时,毕晓普用竖起大拇指和鼓掌的表情符号,强调她所要表达的谢意。

澳大利亚议员毕晓普喜欢用emoji表情聊天,曾用

形容中澳关系

最后,表情包还体现了第六个功能——话语组织。表情符号在即时消息或推文中最常出现的位置是开头或结尾。消息开头的内容通常是对上一条消息的回复。例如,我与某人熟悉到用表情符号的程度,便可能简单地回复一个微笑表情符号来表示已收到消息,或者用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符号来表示赞同。而消息结尾的内容不仅具有元评论的特点,可用于解释我的话语,而且也向对方发出信号,表示我的想法已在此条信息中表达完毕,不用再发消息往下说了。通过这种方式,表情符号提供了有时被对话分析师称作“转换关联位置”(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的空间。在持续的对话中,我们表述完一个想法后,就会放慢语速并停下来。这是对方开始发言的“位置”,不会让对方感觉是在插嘴。这种持续话语转换是对话的特点,两人或两人以上轮流发言,起伏有致。在短信体中,我们也有办法表示消息的结尾即为想法的结束——用表情符号结束一条短消息,表明发言完毕,再清楚不过了。

有鉴于此,这与本章开始提到的“怒喷”现象有什么关系呢?答案或许显而易见。在社交中,对于交际信息意义的表达,很大一部分源自非言语线索,而电子邮件、短信等短信体(即语言模式)中非言语线索占比相对较小。单靠数字化文本信息传递意义存在巨大的不足,缺少个性展现、口语中词语的细微差异等很多与情绪表达相关的信息。因此,我们有时会觉得一封电子邮件写得冒冒失失,或一条短信读起来冷冰冰、牛哄哄,甚至更糟,遇到这般“怒喷”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日渐丰富的emoji表情

历史的倒退?

有人认为,表情包让我们倒退到了不识字的黑暗时代,让我们变得更不善于交流。但这种观点不过是孤陋寡闻和狭隘的文化精英主义罢了。一位评论家就受到了影响,不看好表情包,公开对如今已无处不在的表情符号发难。专业艺术评论和逆向思想家乔纳森·琼斯(Jonathan Jones)也在《卫报》上刊文反对表情包:“历经数千年艰难的发展,从蛮荒到莎士比亚再到更具文化气息的时代,而如今人类却正急于将所有这一切抛弃。”他称表情包是“人类的一大退步”,嘲讽的口吻尽显无遗:“表情包,要用随你便,反正我要一直坚守莎翁的语言。”

当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莎翁的语言原本就用于表演。如果没有副语言线索的指引,即使莎士比亚再有天赋,其语言本身也将毫无生气,亦如旧时欧洲白人男性的陈词滥调。这些线索是莎翁语言情感共鸣的基础,为他的戏剧注入了一种新的诠释,例如隐藏最深的反面人物之一埃古(Iago),是纯粹出于嫉妒奥赛罗(Othello),还是迷恋上了这位魅力非凡的威尼斯将军呢?语义派生于词语的组织方式,其情感共鸣和多义性通过语气、手势和动作表现。表情包与之相似,也有助于丰富其展现的词语意义,在情感表达不断被缩减的网络用语中,让原本枯燥的短信体变得清晰、微妙、全面。

电影《奥赛罗》

这种对表情包带有偏见的观点,其中一个谬误在于它从根本上误解了交流的本质。表情包无关乎篇幅较长的书面通信、文学、复杂的散文和读写能力的问题。表情包的重要性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被删减或缩略的数字化信息,即那些与日常交谈中放声思考发挥着同样功用的推文,还有那些日益代替简短的面谈,用来安排和协调社交活动的各式即时聊天工具。断言表情包会削弱我们的沟通能力,就好比说在对话中使用面部表情会让你的想法更难理解。这么说很荒谬。把表情包和莎翁语言相比是错误的,表情包不是语言的替代品。事实上,根据我所做的研究以及本书回顾和展示的调查,我发现了一个有力的证据:表情包实际上能让使用者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情绪,甚至能帮助他们在数字时代提高沟通能力。

此外,教育和临床相关研究表明,以图像为主的视觉表现形式是一种强大的交流工具,是口语或书面语之外的选择,尤其对于语言能力不太强的未成年人更是如此。例如,用图像与术后儿童进行沟通行之有效,而语言模式的沟通效果不太好。近期一些项目甚至特意利用表情包比文本更能有效传递情感这一特点。例如,瑞典一家儿童慈善机构开发了一套定制的表情符号,帮助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另一个实例是被称为“社交情绪学习”(Emotes)的教育项目,使用类似表情包的符号来教孩子们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情绪。表情包在教育、娱乐和咨询等领域的作用和意义巨大。

即使是成年人也会经常发现视觉表现形式十分有效,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例如,在专业培训班上,经常听到有人害怕看到课上有大量文字说明,称自己什么都学不会,因为他们是视觉学习者。视觉图像学习被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认为是四种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可以说是全球最普遍的学习方式(其他三种是基于听觉、书面和身势 / 动作的学习方式)。有理由相信,既然图形和图像在教育和咨询领域发挥着强大的交际作用,那么表情包在我们日常的短信体中亦会如此。

当今,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让我们在虚拟世界中与素未谋面的人建立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会使用电脑的人已将表情包当成日常必备。它丰富多彩、传情达意、彰显个性。而正是个性为交流增添了润滑剂。表情包不仅能让我们在数字化生活中更好地表达自己,还能让我们联系老朋友、结交新朋友。表情包的内涵不仅仅是开心或悲伤的表情,而是具有真正的交际价值,代表我们在数字化生活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满足短信体的实际需要。 不论优劣,表情包都已在我们当中流行开来。

本文节选自

《表情包密码:笑脸、爱心和点赞如何改变沟通方式》

作者: [英]维维安·埃文斯

译者:翁习文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1-4

编辑 | 朱皮特

主编 | 魏冰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