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学/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与配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羧苄青霉素简写 医院药学/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与配伍

医院药学/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与配伍

2024-01-22 01: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联合应用抗生素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避免抗药性的产生。不同种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可表现为协同、累加、无关、拮抗四种效果。按其作用性质可分为四类:①繁殖期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先锋霉素族;②静止期杀菌剂:如氨糖甙类、多粘菌素类;③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等;④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可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

(一)抗菌药联合应用后其结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协同、累加、无关或拮抗作用。据报道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约25%发生协同作用;60%~70%为无关或累加作用(大多数为无关作用);而发生拮抗作用者仅占5%~10%,繁殖杀菌期杀菌剂与静止杀菌剂联用后获协同作用的机会增多;快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联合可产生拮抗作用;快效抑菌剂之间联合一般产生累加作用,快效与慢效抑菌剂联用也产生累加作用;静止期杀菌剂与快效抑菌剂联用可产生协同和累加作用;繁殖期杀菌剂与慢效抑菌剂联用呈无关作用。繁殖期、静止期杀菌剂、快速抑菌剂联合应用,常发生协同和累加作用。

(二)联合用药适应证临床没有明确指征不宜联合应用抗生素,不合理的联用有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和产生耐药性机会。因此要严格控制联合用药。以下5种情况可作为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参考指征:

1.混合感染。

2.严重感染。

3.感染部位为一般抗菌药物不易透入者。

4.抑制水解酶的菌种感染。

5.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发生而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者,而该类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如结核菌。

(三)常见病原菌的联合用药在病原菌及敏情况不明时,可根据临床所见判断可能的病原菌,并凭经验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药敏试验有结果后,再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1.葡萄球菌感染约90%的葡萄球菌株能产生青霉素,对青霉素G氨基苄青霉素及四环素高度耐药。近年来对红霉素、卡那霉素耐药率也升高,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等耐药率低,对头孢噻吩、头孢吡啶、万古霉素及利福平极少耐药。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时,联合用药以杀菌药物为优,如①庆大霉素加耐青霉素的青霉素;②庆大霉素加红霉素或氯霉素;③头孢噻吩或万古霉素加利福平。也有人主张以红霉素或先锋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其它抗生素,如①红霉素加氯霉素;②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瞳那霉素;③红霉素加利福平或杆菌肽;④先锋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⑤先锋霉素加万古霉素或杆菌肽。

2.肠杆菌感染肠杆菌科也是较常见的致病菌,且耐菌株多。大多数大肠杆菌对链霉素、四环素耐药但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呋喃妥英、氟哌酸等耐药率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有其优点,但因耐药菌株多,所以常需联合用药,如①氨基糖甙类加广谱青霉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②氨基糖甙类加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可能出现抗作用要注意。

3.绿脓杆菌感染绿脓杆菌为较顽固的致病菌,常导致院内交叉感染,且耐药现象越来越重,多采用联合用药。临床上多采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与多粘菌素、磺苄青霉素、呋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联合。

4.变形杆菌感染以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氨基苄青霉素或羧苄青霉素。

5.伤寒杆菌感染伤寒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耐多种药物的菌株。临床上可选用庆大霉素、氟哌酸、呋喃唑酮等药物联合应用。

6.链球菌感染青霉素类对某些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可因与氨基糖甙类联用而加强,如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时用青霉素加链霉素(或其它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效果很好。

(四)抗菌药的配伍在某些情况下,医师只考虑到联合用药的协同和累加作用而忽视了药效学中的互斥作用。如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用时,如在体外混合,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可使庆大霉素部分失活而降低疗效。因此凡是氨基糖甙类与β-内酰胺类联用时,都应分别溶解分瓶输注。青霉素类遇湿后会加速分解,在溶液中不稳定,时间越长则分解越多,使药效降低甚至消失,而且产生的加速分解。所以青霉素类应用前溶解配制,以保证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相同,在溶液中稳定性较低且易受pH值的影响,其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会加速分解。应严禁与酸性药物(如VitC、氨基酸等)或碱性药物(如氨茶硷、耐火酸氢钠等)配伍。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最好采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若溶在葡萄糖液中,往往使主药分解增快而导致疗效降低。另外红霉素、卡那霉素、新生霉素也不宜加在葡萄糖液中,二性霉素B不能溶在生理盐水中。青霉素类的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对治疗有利。若采用静脉给药时宜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在100ml液体中,于0.5~1小时内滴完。这样不但使之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血药浓度,而且可减慢药物的分解和减少致敏物质的产生。某些抗菌药物的联用,除协同作用外毒性也增加,如两种以上氨基糖甙类联合应用常导致耳毒性和肾毒性增强,神经肌肉阻滞。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联用也可致某些霉素性增加,如氨基糖甙类与头孢菌素联用可致肾毒性增强;其与其它药物联用如与强效利尿剂联用,可使耳毒性增强。此外,抗生素与输液的配伍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表33-2)。因此临床医师在联合用药和配伍时,应全面考虑这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以作到安全、全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

表33-2常用抗菌药物与输液的配伍表(汤光)

药品名称

配伍比率mg/ml

输液名称

氟化钠

葡萄糖

注射用水

复方化钠(林格液)

乳酸钠林格液

碳酸氢钠

复方乳酸钠山梨醇

复方乳酸钠葡萄糖

青霉素钠(钾)

=

▽▽

苯唑青霉素钠

=

氨苄青霉素钠

=

羧苄青霉素钠

=

氧哌嗪青霉素钠

=

硫酸链霉素

=

硫酸卡那霉素

=

硫酸庆大霉素

=

硫酸妥布霉素

=

硫酸丁胺卡那霉素

=

乳糖酸红霉素(预溶于注射用水)

▽*

酒石酸白霉素

头孢唑林钠

=

︾**

头孢拉定钠

=

头孢盂多钠

=

头孢呋新钠

=

头孢噻肟钠

=

头孢哌酮钠

=

︾**

头孢唑肟钠

=

︾**

头孢三嗪钠

=

头孢他定钠

=

头孢美唑钠

=

拉他头孢钠

=

氯霉素

<2.5

盐酸林可霉素

磷酸氯林霉素

磷霉素钠

磺胺嘧啶钠

对氨水杨酸钠

两性霉素B

*每500ml葡萄糖液中预加5%[[碳酸钠]]液0.25ml或[[维生素C注射液]]20ml(2g),使pH成为5.7~6.7,可减少分解,[[配液]]后立即使用。

*遇有混浊或沉淀,可添加5%[[碳酸氢钠注射液]]0.5~1ml,即可溶解,立即使用(其他头孢类药物也可按此法处理)。

符号说明:=(任何浓度)

↓(混浊或沉淀,不可配伍)

▽(降解,不可配伍)

○(稳定,可配伍)

□(尚稳定,必须立即使用)

︾(可配伍,若产生沉淀可调节pH使溶解,无碍使用)

药品百科 - 抗菌药物 应用原则 - 副作用及其防治 - 分级管理 - 选择参考表相关概念 半合成抗生素 耐药性 抗菌谱(广谱抗生素、窄谱抗生素) 感染 传染病 医院感染 细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 病毒 消炎抗生素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青霉素G 普鲁卡因青霉素 青霉素V 苄星青霉素 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 氟氯西林 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美洛西林 阿洛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氨苄西林钠舒巴坦头孢菌素类 头孢噻吩 头孢唑林 头孢硫脒 头孢氨苄 头孢羟氨苄 头孢拉定 头孢呋辛 头孢孟多 头孢替安 头孢尼西 头孢呋辛酯 头孢克洛 头孢丙烯 头孢噻肟 头孢他定 头孢哌酮 头孢唑肟 头孢曲松 头孢克肟 头孢地嗪 头孢甲肟 头孢特仑 头孢布烯 头孢地尼 头孢匹胺 头孢匹罗 头孢吡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非典型β-内酰胺类 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 头孢美唑 头孢替坦 头孢米诺 头孢拉宗单环β-内酰胺类 氨曲南 卡芦莫南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 法罗培南 厄他培南 比阿培南 多尼培南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 氟氧头孢氨基糖苷类 依替米星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 阿米卡星 妥布霉素 奈替米星 大观霉素 异帕米星 新霉素 巴龙霉素 春雷霉素 小诺霉素 西索米星 核糖霉素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泰利霉素 地红霉素 麦迪霉素 乙酰麦迪霉素 吉他霉素 乙酰吉他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螺旋霉素 竹桃霉素 泰乐霉素 交沙霉素 蔷薇霉素 琥乙红霉素 替米考星 北里霉素多肽类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博来霉素 多粘菌素B 多粘菌素E 杆菌肽林可酰胺类 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四环素 金霉素 土霉素 地美环素 强力霉素 替加环素酰胺醇类/氯霉素类 氯霉素 甲砜霉素 棕榈氯霉素 琥珀氯霉素 氟苯尼考利福霉素类 利福平 利福喷汀 利福布汀 利福霉素钠其它抗生素 磷霉素 制霉菌素化学合成抗菌药物 喹诺酮类/吡酮酸类吡啶酮酸类 萘啶酸 吡哌酸 诺氟沙星 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培氟沙星 依诺沙星 环丙沙星 洛美沙星 氟罗沙星 司帕沙星 恩诺沙星 加替沙星 莫昔沙星 帕珠沙星磺胺类 磺胺异噁唑 磺胺嘧啶 磺胺脒 磺胺甲噁唑 磺胺对甲氧嘧啶 磺胺多辛 柳氮磺吡啶 磺胺嘧啶银 磺胺醋酰 磺胺二甲嘧啶 乙胺嘧啶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 替硝唑 奥硝唑 塞克硝唑呋喃类 呋喃妥因 呋喃唑酮 呋喃西林甲氧苄啶 复方磺胺甲噁唑噁唑烷酮类 利奈唑胺相关药物 抗真菌药物 抗结核病药物 抗麻风病药 抗病毒药物 抗肿瘤抗生素 消炎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