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槎打造高端人才都市核心社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群像分析怎么写 奇槎打造高端人才都市核心社区

奇槎打造高端人才都市核心社区

#奇槎打造高端人才都市核心社区|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随着半月岛湿地公园等公共空间的投入使用,奇槎片区的城市面貌与功能持续提升,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禅南顺的“黄金区域”、对接大湾区的“东大门”,禅城奇槎片区这块“宝地”,在新的发展阶段被赋予了新使命。今年5月,“佛山市三龙湾高端创新资源聚集区”规划发布,奇槎正在其中。

背靠三龙湾,连接广佛都市圈,剑指新兴产业……奇槎片区地理位置优势,正致力打造成为都市高端资源聚集区内的新社区。高端资源集聚的核心是以人才为本,高端人才青睐怎样的理想城市?对标全国有哪些值得奇槎学习的经验,奇槎在“城产人”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可以进行哪些探索?

今年8月,南方日报发起“十城演义”调研,走进成都、武汉、南京、青岛、合肥、宁波、南通、常州、嘉兴、东莞十座城市,深入十个创新集聚区,挖掘到了可供奇槎参考的城市发展故事和经验。

●南方日报记者 梁志毅

城市形态探索标杆

南通中创区打造“功能超强”城市新核心

火热的建设场景,是南通中央创新区(以下简称“中创区”)的日常。40多家施工单位、一万多名建设者将这里变成一个热气腾腾的大工地。科创、文创、医学、会展四大中心已经构建道路框架,加紧建设;形似一只巨大宝葫芦的紫琅湖已基本成形,湖心碧波荡漾,堤绿树成荫;南通第一条湖底隧道已经建成,汽车可以轻松地从隧道下穿过,来到紫琅湖的另外一侧。

这块占地17平方公里的土地,位于南通市崇川区、通州区和南通开发区交界之处。南通市计划将占地17平方公里的南通中央创新区建设成为该市区域科技创新引领区、沪通创新资源合作承载区、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以及南通未来的城市核心。

而距离中创区1500公里以外的奇槎片区,面积仅仅只有2平方公里,可供施展的空间,似乎远不如南通中央创新区。然而,这两个城市新区,却都承载着城市转型升级的美好愿景。在南通中央创新区的定位中,中创区是南通未来的城市核心,而其中的不少规划配套也是为了补足南通城市所缺失的功能。

“南通原来没有大型的美术馆、大剧院,而这些重要的城市功能都可以在中央创新区找到。”南通创新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术军表示。

而作为三龙湾的重要一员,奇槎片区将构建国际教育街区、建设便捷、高效、舒适的“三宜”城区,也代表着佛山中心城区禅城对未来城市形态的最新探索。

作为高端创新聚集区中的特色社区,南通中央创新区在产业选择方面也跟奇槎相近。面积不大的城市区域,在产业发展上只能走土地集约发展的道路,必然不能走原来发展大工业的路子。因此南通中央创新区选择了大力引进科研院所,以高端教育、大型医疗产业为重要配套产业。无独有偶,奇槎也把“未来产业”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在奇槎产业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引进生命医疗类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科研团队等,打造健康产业孵化器和大健康生态圈”。

区别于过去产业引领城市发展的模式,南通中创区与奇槎还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城市规划、建设先行的探索模式。

未来理想中的城市是怎样的?南通中央创新区给了自己的答案。未来的城市一定是“高度智慧”的,因此中创区所有的线路集成在一起;功能超强,医院、学校、大剧院一应俱全。“它有城市的高度文明和智慧,也有乡村的生态和野趣,它就是我们未来生活想要的模样。”王术军说。

超高水准的生态指标,则是中创区对自身的高要求。中创区绿化遍地,区域内规划建设中央森林公园景观带,包括89公顷水面、65公顷绿地和北部111公顷森林公园,通过全面修复、拓展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景观,形成一条绿地生态轴带,整个区域内绿地率达到20.7%,水面率达到11.2%。

中央创新区距离南通近年打造的新城CBD中央商务区仅约2公里。同样专注于城市配套的两个区域,中央商务区聚焦科创服务,区别于中央商务区的商业属性。这两个区域实现创新功能与生活功能的“双眼互动”,提升新城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空间优势“晋级”

奇槎城市配套优先造理想城市

回望奇槎,在理想城市探索方面这个片区又交出怎样的答卷?

三年前,佛山奇槎片区建设在东平河畔启航,片区坐城之东南、东平河湾之地,倚广州南站、佛山中心之利,拥水清岸绿景观。

片区周边环境虽好,但由于偏居城市一隅、交通不便,被称为禅城的“西伯利亚”。片区产业形态落后,集中了400多家不锈钢、五金加工企业,是典型的高污染、低产出的落后工业区。

奇槎片区真正实施连片开发,可以追溯到5年前。2013年6月,奇槎片区工作指挥部成立运作,禅城区借助桂澜路南延线和魁奇路东延线开通和建设的契机,对奇槎片区进行统一规划和连片开发。

交通动脉的不断打通,赋予这个城市郊区新生机。2014年,政府对奇槎片区400多家高污染企业进行关停和搬迁工作,包括不锈钢、五金粗加工企业等,逐步开始由工业区向居住区转变。

一年后,奇龙大桥合龙完全释放了奇槎在空间上的优势。在奇龙大桥142米高的桥塔之上,如果在天气晴朗的日子,19公里以外的广州城区清晰可见,隔江相望的,则是广州南站这一重要的交通枢纽。

空间优势的多次“进阶”,让奇槎片区有底气接下时代给予这个小小片区的新任务。在新时期,奇槎片区被佛山市委、市政府赋予参与建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重要使命。按照佛山最新的“一环创新圈”规划,包括禅城奇槎、南海三山、顺德潭州湾的“三龙湾”将建设成高端创新集聚区,总面积达93平方公里,而奇槎是最靠近中心城区的区域。

在三龙湾高端创新资源聚集区中,奇槎需要承担的角色也十分明了。靠近中心城区的区域,面积却十分有限,因此奇槎要成为三龙湾的重要支点,只有坚定高端创新资源聚集区内的特色社区这一条路。

那么,这一特色社区的建设如何展开?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奇槎对于理想城市的想象正逐步变成现实。

在城市规划方面,奇槎的定位是宜居宜业创新的国际化社区,未来在奇槎将崛起一个佛山东部城市中心、智慧创新中心和文化滨水新城。

在这一规划指引下,奇槎却以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建设先行,以超过一半的建设用地用于公共服务和市政配套,将绿色生态、海绵城市、国际社区等创新理念融入城建中,打造出了半月岛湿地公园、奇槎涌景观带、南窦涌滨水公园、东平河滨河景观带等滨水景观休闲带。

最新的城市建造理念也被运用到奇槎的建设中。奇槎片区施工中利用了植草沟、地下综合管廊等“海绵措施”,建设“海绵城市”。

居住环境固然关键,但高端人才来到奇槎,他们的子女在哪里接受教育?奇槎也将教育产业放在规划蓝图的关键位置。目前,奇槎片区规划有150亩教育街区。目前已有周星拱小学、奇槎小学、奇槎幼儿园、佛山华英学校等学校入驻。英国LEH国际学校也已经落户奇槎并已动工建设,这个全英式教育的学校,预计将提供750个学位。

对标人才需求

把“人”放在“城”和“产”前面

“崛起的广佛中心”“三龙湾龙头”“中心城区新城市门户”……奇槎片区改造多年以来,被赋予了不少美好的愿景。仍在配套完善阶段的奇槎,确实也得到了不少资本青睐,但这些目前的优势能否转化成未来助力产业发展的“胜”势?奇槎目前所坚持的配套优先的道路是否正确?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前所长牛凤瑞表示,如奇槎一样的城市特色社区,受制于土地资源不足,以生态、生活配套先行的做法,符合现代城市规划的一般标准。“城市新区建设要更加注重城市设计,引导资本按照城市规划的方向走。”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晓明则认为,想要创新产业的集聚,必须要完成一个思想上的转变,即由“产城人”到“人城产”,把“人”放到前面。

匡晓明表示,在“产城人”的思路下,先招产业,老板来投资后,再向全国招工。但是,这样招到的多是从农村释放出来的劳动力,适合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不能再用这种方式了,而是要把人放在第一位,以城聚人、以人聚产。

而奇槎优先配套的做法,则与城市规划中“人”的要素优先的做法吻合。奇槎半月岛湿地公园开放后,7000平方米的波斯菊花期时,汇聚成海,吸引了广佛地区众多市民前来观赏。整个公园还设置了1.5公里长的环绕绿道,可满足市民出行、骑行等需求。

如半月岛湿地公园这样的城市配套,正是市民所需。“在城市工作的市民,对绿地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从规划初始就设计的绿地,更符合高端人才的需求。”

奇槎的城市建造路径,还与目前强调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相吻合。“打造水绿交融的组团式城市。经典的城市发展模式是沿着道路,修一条路之后围绕道路进行产业布局,这反映了人们对交通可达性和市政设施最基础的要求。但是对高科技企业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高科技企业需要更多的环境需求。”匡晓明说。

在奇槎新城,专门打造的绿道连通各个企业办公楼,如果高端人才在区域内工作生活,通过“公交+自行车+步行”的方式就能上班。同时,交通的拥堵也得到减少,更进一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

在新时期,奇槎应该如何对标全国先进区域,通过城市环境优势招徕更多高端产业资源?牛凤瑞认为,不仅是奇槎片区,整个三龙湾在做城市规划时候也不能照搬其他城市打造高端创新集聚区的经验,城市环境要素应该落到纸上成为切实的城市服务。

█声音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前所长牛凤瑞:

高端资源集聚社区要先行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城市发展过程中,落后产能逐步远离中心区域,城市的核心需要担负起交易中心、商贸中心等功能。在此情况下,城市最新打造的高端资源聚集区需要怎样的城市形态?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前所长牛凤瑞认为,像奇槎片区这样的城市新社区,配套先行的合理性在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以生态环境、教育等基础资源让高端人才愿意来。

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扩大,聚集资源的范围越来越大,中心城区的功能和性质随之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工业‘进山’,而中心城区更多担负交易中心的功能。”

尽管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支撑配套,但这时候的中心城区功能和性质,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当中心城区担负交易功能越来越多的时候,其范围有相应的扩大,会继续占领更多的土地,但是二产配置土地资源的效率是比较低的,不符合中心城区的发展要求,因此高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在这个时候要进场。”牛凤瑞说。

对于新区来说,配套的提升有利于提升投资效率,在标杆城市的中心区域,不少资金投入到了房地产、商业大厦等项目,也流向了产业建筑、电商创意园、孵化园等新产业载体。“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像生物科技、互联网、信息科技等的新产业开始在这些中心城区发力。”

牛凤瑞认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实际上是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的过程,“旅游业、生物制药、信息产业等,投资范围很广,覆盖了现代服务业和各种新业态,提高了城市的综合实力。”但是,他也提到投资总量并不等同于投资效率,“据我观察不少城市的投资总量不成问题,但投资的方向和效率还有待优化提升。”

因此,牛凤瑞建议,在拥挤的、土地价值较高的中心城区,要更加注重引导资金向城市的“产业中心、人居中心”的方向发展,其次要注重项目的选择,引导附加值高的产业进入中心城区。“‘腾笼换鸟’不代表所有的工业产业都要迁出,对于禅城来说更重要的是为人才提供优越的居住环境配套、培育新业态发展的温床,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手记

集聚高端要素要从“人”和“城”出发

人们常常期待这样一个景象:一个区域内,人才集聚、产业发达、功能完备、设施现代、环境优美、风光秀丽,并且人文气息浓郁、社区充满活力等。

这样的社区并不只存在于想象当中,然而要打造这样的“理想城市社区”,应该从何入手?

科技创新是引领中央创新区发展的火车头,而人才是区域创新的根本。引进创新要素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问题。

因此,构建理想城市,实际上就是如何满足高端人才需求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不妨给高端人才画个群像:他们学历高、具备行业最顶级的知识,希望有一个能够施展自身价值的平台。在工作之余,他们希望居住在一个山水环绕,环境优美的城市,他们的后代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他们的父母能够在此颐养天年。

以往“产城人”融合的思路,最初是为了解决经济转型关键期,基于“产城分离”问题而提出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以“以人为核心、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相容。”

这一思路的核心是产业,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城的功能结构,用地布局、交通设施、景观等根本上都是为产业“服务”。

然而,在奇槎这样一个定位发展大数据、高科技等未来产业,打造医疗、教育生态圈的特色社区,这种思路显然已经不适用。奇槎片区,从区位到定位,这个2平方公里的特色社区必须以城市为先。

同时,这也是佛山中心城区禅城对未来探索的必然之选。老旧的产业不能再放到新区,禅城应及时调整它发展的目标,从追逐经济效益向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首善之区”转变。

因此,打造高端人才向往的城市,把人和城市放在奇槎发展的首位,才有机会让高端创新资源在此迸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