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档节目全球刷屏,“美美与共”交织文化共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美与共什么意思考古 这档节目全球刷屏,“美美与共”交织文化共鸣

这档节目全球刷屏,“美美与共”交织文化共鸣

2024-07-11 13: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丰富多彩的文化故事在这里汇聚

“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在这里交融

“和而不同”的文化形式在这里碰撞

相互理解的国际舆论生态在这里构建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圆满收官,节目此前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及央视网海外平台、CGTN海外平台、国际在线等海外渠道推出后,获得了海外媒体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截至目前,350+海外媒体发文点赞节目,超20个大使馆、大使或外交部官方账号发布节目内容。

海外网友对节目的reaction视频在YouTube破圈刷屏,单个节目片段在海外超60w播放量,触达海外用户超600w。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柬埔寨王国王室成员诺罗敦·珍娜公主、洪都拉斯前总统府新闻部长等发文推荐节目。

汪文斌发文推荐节目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美美与共》节目有效提升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效能,取得了中外文化齐开花的国际传播效果,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又一次将国际传播探索推向了新高度。

以“人”载道 国际形象“走出去” 

小中见大穿透文化差异壁垒

《美美与共》节目内容覆盖53个国家,足迹串连成了一张中华文化万里行的地图。

以时间为经,寻古探今;以空间为纬,连贯东西。在这之上,让我们看到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海外的清晰脉络。

龙舟竞渡划向世界,太极出海实力“圈粉”,乒乓小球转动大球,还有为马达加斯加带来“自给自足”希望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让柬埔寨吴哥窟核心遗址恢复昔日荣光的中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队,携手推进玛雅文明中心科潘遗址考古的中国考古专家……

节目中出现的这些教育、科学、体育、考古等众多文化合作交流内容及具体参与者、担当者、守护者、创承者,都是行走的中华文化符号和载体。

节目通过“寻访式”VCR,记录下中华文化在海外他者文化中的一次次“入乡随俗”、交流碰撞;节目架设舞台,通过“面对面式”对话,邀请他们以平实的语言分享对外文化交流背后的故事。

每一个个体,拥有独一无二的“出海”经历,当他们将个体的情感与国家文化价值观相融合,在节目中又共同传递出平等尊重、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积极态度,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价值认同。

文化学者胡智锋在《环球时报》英文版面中提到“该片对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以诚相待 国际声音“请进来” 

多元角色聚焦共同命运话题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美美与共》的舞台上,还迎来了224位外国嘉宾。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始终以开放的心态欢迎各国友人的到来。

他们的多元身份、思维逻辑、话语体系,也能帮助观众站在更为立体、全面的角度去欣赏节目所展开的这幅国际文化交流画卷。

节目中,卢旺达共和国驻华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奥畅聊自己在中国电商直播间“上链接”的体验,电商的发展给中外民众带来更多机遇。

希腊共和国驻华大使埃夫耶尼奥斯· 卡尔佩里斯谈及对“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理解,认为“中希文明自古相知,不只照亮了两个地区,全球都闪烁着这两个文明的光辉”。

漫长的风云岁月,被融化在一饭一蔬、一枝一叶、一言一行、一趣一味的交流与对话中,宏大的交流理念,被具象化到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更易于穿透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壁垒,获得普遍的理解认同。

还有更多优秀的艺术家们,将文化交流碰撞的灵感火花尽情挥洒在《美美与共》这个真正国际化的艺术交流平台上。

他们以艺通心,通过音乐、舞蹈、视觉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将传统与现代、古老与创新融合在一起,携手共奏和美之音,为我们带来了一次次视听盛宴,充分展现出各国之间和而不同的文化魅力。

充满文化融合之美的舞台,也获得多国使领馆、驻外外交机构及海外知名人士倾力推介。

挪威驻华大使馆的官方微博发布《美美与共》节目预告:“大家一起来听挪威歌手Inger Marie Gundersen和中国歌手韦唯带来的这首动人的友谊之歌!”

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在新春招待会上播放了中央民族乐团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和西班牙顶尖舞蹈团首席舞者在《美美与共》舞台上演绎的西班牙名曲,西班牙国家旅游局也转发了该节目,称“中西合璧的弗拉门戈,惊艳到了!”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在海外社交平台上转发阿牛、蒋梦婕共同演唱的《用马来西亚的天气说爱你》,并称“有这份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情谊在,相信中马两国一定会共创一个又一个更加辉煌的10年”。

洪都拉斯前总统府新闻部长则点赞了该国音乐人马努·马丁内斯联袂中国歌手陈卓璇为观众带来的表演《我的土地如此美丽》。

还有柬埔寨王国王室成员诺罗敦·珍娜公主在节目中牵起中国小朋友的手演唱《共饮一江水》,营造出现实与历史交融的空间,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中柬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在海外新媒体平台上掀起一股热潮。

不仅小公主自己发文推荐,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Facebook、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公众号、柬埔寨驻华大使馆公众号也同步报道。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在Facebook点赞该节目唱响中柬友谊,表示在《美美与共》中感受到友谊地久天长。

借助歌声这一载体,属于新时代中柬友谊赓续的具体形象得以呈现;借助他人之口,中国“礼仪之邦”的对外形象也更加生动、饱满。

“民相亲”越深入细致,“国之交”就越牢固长久。

以“人”传情、他者如镜,《美美与共》节目让国际交流的故事广泛走进来,也让有担当的国际形象更多走出去,既厚植中华文化,又吸纳多元文化,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开放包容。正如中国驻土耳其使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曾发文表示:“《美美与共》 突破性地呈现了各国文化艺术的直接对话。”

同时该节目也帮助更多人透过“读懂中国”这扇窗,直观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恢宏图景,品味开放包容的中国的时代侧影。

在舞台上和中国歌手沙宝亮合作《啊,朋友再见》的塞尔维亚歌手斯洛博丹·特古拉难忘此次中国行的所见所感,回国后他专门致信节目组表达谢意:“我们很荣幸也很激动能够参加这个特别的活动,能够代表塞尔维亚和我们对中国的爱。”

以情相牵 国际交流“融进去”

双向奔赴展现开放包容姿态

爱、奉献、责任、拼搏、追求和平……是各国人民共通的情感。展现文化交流之美,更要找到不同国家民众的情感共鸣点,用超越国家的共同价值来打动人心。

只有真正打动人心,才能有效实现其他领域的“感而遂通”。《美美与共》的舞台抓住了海内外观众所共同拥有或期待的情感记忆,从厚重内容的小切口入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带来了不少充满烟火气、更具情怀与温度的柔性讲述和温情表达。

节目首期就邀请电影《音乐家》主创与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连线,共同回忆冼星海与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之间的珍贵友谊。而中铁十四局驻尼泊尔办事处负责人丁斌,以及阿尼哥公路沿线居民米兰·拉玛则一起讲述了阿尼哥公路修复工作期间经历的“生死患难”时刻。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官方账号关注了这段讲述,并称通过节目中所呈现的故事可以看到 “中尼两国人民始终在不断地书写着全新的友谊篇章。两国也正以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精神不断升级合作,加快构建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帕拉哈特·杜尔德耶夫与国宝阿哈尔捷金马(汗血宝马)来到节目,他说“在土库曼斯坦有个说法,我们不把这匹宝马叫做马,我们要把这匹宝马称为自己的兄弟。”汗血宝马三次作为国礼赠与我国,牢牢地将两国如兄弟般相连。

非洲朋友们的绘画曾跟随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抵达中国空间站,在《美美与共》中也呈现了这场“九天揽月星河阔 ”的天地对话,获得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官方渠道点赞。

类似这样,关乎全人类友谊、文明、和平、发展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在节目中传递出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追求。

节目精准选取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并邀请外籍嘉宾分享他们对中国的所思与所想,潜移默化地传达出中国精神与中国态度。节目所搭建的多向互动式的传播模式,也让海外受众对中国产生了全面真实的立体认知。

对于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的同学来说,无论是踏上中国土地,还是登上《美美与共》的舞台,都是人生中的第一次。

回国后,他们写信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非常珍贵,我一定会再来的”、“我希望我和我的同学们能让马耳他和中国为两国关系感到骄傲。”孩子的情感是真挚且不加修饰的,他们稚嫩的言语、纯真的笑脸,正是节目客观输出、双向奔赴的最好例证。

真诚的情感共鸣,是我们打开世界交流之门,积极“走出去”的一把钥匙,还是我们从参与到交融,认真研究如何“融进去”、更好“成人成己”的不二秘诀。

诸如,来自中国河钢的9人管理团队用三年时间带领拥有5000多名员工的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走出困境,本着“用人本地化、文化本地化、利益本地化”这三个“本地化”原则,充满尊重和真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老铁路上一对师徒姐妹花相亲相爱,从她们之间的“传帮带”,我们看到,和友谊一起扬帆“出海”的还有中国的铁路标准和技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情感交流日积月累的同时,中国也为发展中国家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这些由情及理的表达,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开放姿态,以及尊重文化差异性和文明平等性的东方智慧。

时代在前行,文化交流互鉴在继续。近年来,总台推出的一系列优秀文化节目,以丰厚的文化价值内涵,让中国形象的海外传播从可信、可爱向可敬迈进。

《美美与共》作为一档国际文化交流节目,以“人”载道,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拓展中国声音的传播场舆;以“情”相牵,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探索中国文化的共情表达。

节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源头活水”,海纳百川促进多元文明对话,成功架设起一条连接国内国外、兼容并蓄的传播桥梁,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爱好和平、维护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友好形象,有效传播中国声音,春风化雨助推文明互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