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学与美育总结性考核大作业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

2024-06-26 17: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说明:仅供参考,建议结合自己的实践原创,可以写对一本书或一部电影或一部电视剧的介绍与评价,好操作一些。活动题目: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初中,讨论你对青少年美育原则的理解。讨论方式:小组讨论宣讲提纲:青少年阶段是情感剧烈动荡的时期,养育青少年的美好情感是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情感是活生生的心灵感觉和生命体验,情感的滋养不可能靠道德说教和生硬灌输甚至强迫接受,而只能以情激情,以爱发现爱,以心理解心。教师是青少年除父母以外相处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成年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情感关系。这种密切关系既表现于良好的情绪互感互动,也表现在青少年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时时出

2、现的排斥、反抗的行为中。这种矛盾只能靠爱心的呼唤和真诚的力量来引导、化解,同时培育起健康的、稳定的良性情绪,以使青少年顺利度过这段“危险期”。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教师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在长期的共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爱心全面渗透在教学和生活之中,教书育人,师爱荡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和体贴,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各种渠道传送到学生心里,使他感到温暖和理解,像点点滴滴的甘泉雨露,无声无形地浇灌着年轻的心灵,消解他们的不良情绪,融化内心的情绪死结,减轻他们内心的情感冲突,培养美好的情感。而教师本人的爱心真情,也是最好的榜样,使学生从中获得力量,成长为富有爱心的人。

3、活动表现(由同学记录并评价):(30分)自己随便写点,一定要写小论文(50分)如何加强青少年美育教学培养正确的审美观、较高的审美感受力、欣赏美及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对于艺术人才的开发,对于整个民族审美趣味的提高,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是我们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实施包括美育的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人在青少年时期,生命

4、力最旺盛,精力最充沛,思想特活跃,如果这个时期失去了富有营养的精神乳汁的哺育,则会自然分流,有的在人生探索中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有的则沉溺于低级庸俗的趣味之中,损害了健康精神世界。二、加强青少年美学教育的途径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完善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加强青少年美育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即培养和提高人们对感受力、欣赏美及创造美。1.培养青少年对美的感受力。审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懂得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同样人们如果要欣赏瑰丽的大自然

5、的美,欣赏、追求社会生活的美,探求人们心灵美的奥秘,就需要有相应的感受能力。美存在于自然、社会、艺术和科学等客观事物和客观的活动过程之中。浩瀚的大海,高峻的山脉,一泻千里的江水,都蕴含着美意,这是大自然的美;贝多芬的交响曲,达芬奇的绘画,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被世界公认的艺术之至美;科学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美的。青少年的生活中同样无处不在存在美,都是需要我们引导青少年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2.培养青少年对美的鉴赏力。美育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具有正确地鉴赏美丑的能力,使青少年能正确地理解和判断事物的美和丑,并且不断提高鉴赏美的水平。这种对于事物的美丑的鉴别力,同样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只能在日常教育活动

6、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事实表明有爱美之心,并不等于就有了美学修养。由于人们的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文化教养,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在各不相同的审美情趣中不但有高下之分,而且有健康与病态,进步与落后之别。凡此说明,对青少年确实需要通过美育教育培养他们正确地鉴别美丑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人们树立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从而满怀激情地去追求应该追求的美。3.培养青少年对美的创造力。培养青少年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同样地人们感受和鉴赏美是为了创造美,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通过审美实践、审美教育所培养起来的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诸如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创作的能力,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