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和美国黑人奴隶血泪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黑人战争历史 棉花和美国黑人奴隶血泪史

棉花和美国黑人奴隶血泪史

2024-07-15 17: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大种植园里,单凭监工无法维系纪律,黑人工头应运而生。天刚蒙蒙亮,工头就要率先起身,吹响号角或摇响铃铛,唤醒睡梦里的同伴。黑奴们匆匆吃过厨师准备的早餐,工头则要检查小木屋内外,确保并无遗漏后领着队伍来到田间。

每一垄棉田长约550码(1码约为0.9米),其间排满了手持长麻布袋的男女老少,最繁忙的采棉时节,种植园的奴隶都要投身一线劳动。骑在马上的监工,居高临下观察着众人,一旦有人明显落后,免不了吃上几鞭子。大汗淋漓的黑奴弯下腰,一手拨开棉荚上的叶子,一手将棉花纤维扯下。这是一个技术活,光靠蛮力没法成为采棉能手,因而在一些种植园里动作娴熟的女奴更受青睐。不过,女奴的体力很难撑满一天的强度,从黎明到傍晚,奴隶们如同行尸走肉般在田间挪动。为了赶进度,秉烛夜战的情形也屡见不鲜。劳作结束,工头们要把每个人的布袋或篮子过秤,不能达成配额的人,难逃鞭子的惩罚。此后,还需要一些人手把棉花打湿扎捆,运送到河边驳船上,奴隶们的血汗成果才能销往欧洲。

种植园里在效率上似乎并不落后,充斥着精细计算与经验交流。南方的种植园主凑在一起,话题往往只有“棉花、棉花、棉花”,他们发现,棉花产业的瓶颈在于采摘,这一最耗劳力的工序一旦迟滞,就会影响下一茬播种。于是,他们与监工设计了一套严密的配额算法,根据每个奴隶过往效率定下采棉重量,把黑奴的潜力最大限度压榨出来。每隔一段时间,监工还会调整配额数字,以匹配奴隶在熟练程度上的进步。从1800年到1860年,美国西南产棉区的采棉手工作效率提高了400%,同一时段美国产棉量增长了130倍。

当然,奴隶制在经济上的高效不足以弥补道德上的坍塌。种植园里,终日辛劳的奴隶异化为一双不敢停歇的手,在棉铃与棉杆之间翻飞,才撑起了跨越大洲与海洋的棉花帝国。

棉花“帝国”在废墟上悄然重生

南北战争促成了奴隶制在美国的瓦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旧日奴隶得志。

战争余烬里,大地产制度得以保留,注定了南方仍是棉花的沃土。起初,为了动员不再与鞭子镣铐为伍的自由黑人重返棉田,种植园主许之以丰厚报酬。可是,缺人又缺钱的战争后遗症,使得工资制旋即夭折,雇工只能分到一定数量的作物。一些黑人另起炉灶,开辟小块棉田,他们既没有种子,又无钱购置农具和化肥,唯有向乡村商店借贷。19世纪的乡村商店,并不是以批发零售为业的小买卖,而是控制着基层经济流转的中枢。商人订下的合同很严苛,黑人以尚未收获的棉花做抵押,利率高于50%,一旦年景欠佳,就要被卷入利滚利的复杂偿债模式,继而沦为苦役,被拉回了棉花编织的巨网之中。

敏锐的观察家注意到,棉花帝国在南方废墟上悄然重生。战后世界市场对棉花需求水涨船高,在1880年达到顶峰。美国棉花产业也是如此,在1870年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准,在1880年实现超越,夺回了在英国的市场份额。价值千金的棉花、再现生机的种植园、困厄依旧的黑人,战前南方贵族的“田园牧歌”仿佛回到人间,只是多了一双来自北方的大手,一手牵着棉线,一手重新写下血汗算式。

链接丨美国黑奴与棉花

在1790~1860年间,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革新来提高棉花采摘的速度。

到了采摘季,美国密西西比的农场主斯塔克斯让一个奴隶贩子“第一时间”给他送一个年轻小伙子,他说:“这一季我已经买了5个这样的黑人了。上一季我们获得了大丰收。我现在共种植了130英亩(1英亩约为4046.86平方米)棉花,可能没办法付现款买这个奴隶,不过到时候一定能赚到钱。”然而,随着棉花的生长、棉铃的成熟,关键的未知因素是人手的采摘速度。早在1800年,采用压迫系统的农场主发现,在棉铃裂开和下一茬播种之间的空档,采摘棉花的速度还赶不上播种的速度。采摘是棉花生产过程中耗费劳力最多的部分,这一环节决定了农场主能赚多少钱。

根据佛罗里达州的计算,奴隶平均每人摘5包~6包棉花,每包重400磅(1磅约为0.45千克),如果每磅15(美分),则5包是300美元,6包就是360美元;如果每磅10美分,5包是200美元,6包是240美元。一个来自卡罗来纳的农场主写道,在亚拉巴马州,“许多人都能亲眼见证,平均能在每个奴隶身上净赚400~600美元”。

(来源:读者报,资料原出处丨《经济观察报》安梁/文、《被掩盖的原罪:奴隶制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崛起》[美]爱德华·巴普蒂斯特/著 陈志杰/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收藏

举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