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强人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驱逐舰领舰 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

2024-05-26 1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序:

        笔者作为资深德国小学生爱好者,写一份简史天经地义!

        德国在一战战败后就不再是海军强国了,在魏玛政府的领导下他们甚至不能拥有重巡洋舰。由于德国人停止了大型水面舰的建造工作,魏玛国家海军拥有仅仅由4艘前无畏舰、2艘袖珍战列舰、5艘轻巡洋舰与数艘鱼雷艇组成的岸防舰队。1933年小胡子当政后,德国人重启了海军的发展,还雄心壮志地推出了Z计划,力图重回世界第二海军的荣光。目前流传的Z计划有三种不同的方案,但是驱逐舰无一例外在其中占有68艘的份额。本文意在说明Z驱发展的过程,及其在战役中表现出的优劣。

命名规则: 

        德国佬不会取名字已经是海军爱好者共同的笑谈了,不过我还是想为诸多Z驱开脱一下,讲讲德国人给驱逐舰取名字的规则。

        字母Z代表德语词Zerstörer,即驱逐舰,和英语中的Destroyer含义相同,以Z开头代表驱逐舰也和洋基人用DD代表驱逐舰有异曲同工之妙。

        针对一型驱逐舰——如1934年型,下有Z1到Z4四艘同级舰——德国人选择用设计年份命名,相同年份的改进型号则以字母区分,如1934年A型,为1934年改进型,下有Z5到Z16十二艘同级舰。通常在哪一年设计的舰船就会在那一年开始首舰的建造。

        对于Z23(即1936年A型)前的22艘Z驱其实是有名字的,比如Z1又名莱伯勒希特·马斯;Z2叫格奥尔格·蒂勒等等。这些名字均出自一战期间英勇战死的德国驱逐舰舰长,某种程度上,比后期美国佬随随便便找人名来给驱逐舰命名来的更有底蕴,但是数量确实不够Z驱人手一个,只能先到先得了。

       这几个驱逐舰长的故事也可以了解一下,都是无畏的好汉。

1934年型:

        作为Z驱的元老,1934年型无疑是有诸多问题的。她们使用了全新的高压瓦格纳轮机,使得她们理论航速可以达到36节以上(一说38节)。但是“全新”二字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些轮机是小胡子上台左右研发出来的新鲜玩意,没有在其他舰船上测试过,这些娇贵的轮机常常犯病,导致需要相当数量非常熟练的机师才能使1934年型正常运作。要知道这些锅炉设计的目的是减轻乘员负担,减少轮机舱人员,还能提供不错的航速。航程上,Z驱的轮机也是十分不堪,在19节航速下,Z驱的航程只有1900海里(即3500千米),对比起同时代的白露级驱逐舰,在18节的航速下能够航行4000海里,已经相当于1934年型的两倍了。火力方面,1934年型使用五门34倍径127mm单装炮,鱼雷是两座533mm四联装鱼雷发射器。这些基本上是相当一部分Z驱的标准火力配置,后面有些型号的不同亦会一一说明。Z驱本身设计时还存在弹药库较小的问题。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小学生们,Z驱只能携带有限的炮弹,给本就不熟练的德国船员雪上加霜。

        1934年型还存在一个较大的设计问题,其舰首存在严重的埋浪首问题在恶劣的海况下表现恶劣。不仅使前炮塔被海水腐蚀严重,还对于船只在海浪中的稳定性打上了问号。好在德国人造船使用的钢材强度足够,才不至于发生像友鹤事件一样的惨剧没错骂的就是你藤本。这一设计在Z驱中延续了许久,一直到1936年型才得以解决。

港口中的Z1,Z驱首舰

        该型号共有Z1到Z4共四艘,其中的Z1与Z3在1940年的维京行动中损失,Z2在纳尔维克战沉,Z4则在1947年回炉重造指化为下一艘战舰。

        同级的Z2或许是所有德驱中战绩最为丰富的了,在纳尔维克海战中有着不俗的表现,而且是唯一一艘现在能够见到残骸的Z驱,有关于她的故事以及纳尔维克海战会在其他文章中提及我直接进行一个新坑的开。

维京行动(Operation Wikinger):

        维京行动意在结束英国渔船于多格尔沙洲的捕鱼活动,但是海军并没有将行动的计划告知空军,导致Z1在该海域遭到两个中队的He-111轰炸机的误伤。这些飞机被命令巡逻该海域,并没有接到德国海军驱逐舰行动的通知。

执行轰炸的He-111轰炸机

        Z1被炸弹直接命中船尾,舵机所在的船尾直接被炸飞,整艘驱逐舰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沉入了北海,325名乘员中的280名在行动中损失。Z3在靠近Z1准备对其进行援救时触发了一枚早些时候由英国驱逐舰艾凡赫号与勇敢号布设的水雷,全船305名乘员全部随舰身亡。同行的Z6误以为是一艘英国潜艇在用鱼雷搞着偷袭,于是向潜艇可能所在的位置投放了深水炸弹,但是错误设置的引信使这枚深弹爆炸过早,卡住了Z6的舵机,在工程师的修理下Z6的舵机得以重新运作,最终跟随舰队返回了威廉港。但凡你们目力训练点上也不至于连友军轰炸都看不到这次行动中德军在友军的攻击下损失了2艘宝贵的驱逐舰,578名水手在此次行动中阵亡。战争海军司令部在此次事故后成立了调查委员会,并最终认定军种之间沟通不畅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并促使海军开始发展自己的巡逻中队,而不是由空军同时负责这些任务。

1934年A型:

       从名字即可看出是1934年型的改进级。还是延续了大部分1934年型的优点与问题,名字上有了改进的意味,但又没有完全有。相比于1934年型,1934年A更注重于增加续航里程。首先是她们的重量由原来的3155长吨下降至了2188长吨小学生瘦身计划,对比于英国人的轻巡洋舰利安德级也不过8000吨而已。更轻的体型带来的是更高的续航里程,在装载相同量的重油时,1934年A的航程增加到了2040海里,减少了三分之一的重量换来280km的航程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更令人惊奇的莫过于1934年A型竟然与1934年型武备相同,甚至在后期的改装中加装了更多的防空炮。要说浪费吨位还是你行德佬

       该级舰一共12艘,是所有Z驱型号中数量最大的。其中的7艘战沉,剩下的不是给了别人家就是卖了废铁,比较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中两艘较为长寿的Z驱。所有45艘Z驱中最后的3艘中有两艘都是1934年A型。

        Z6(Theodor Riedel 西奥多·雷德尔)在战后分配给了法国海军,更名为克莱贝尔(Kleber或许也可以翻译为科尔贝?)在一穷二白的法国海军中继续履行作为一艘战舰的职责直到1958年。与她命运相似的Z14(Friedrich Ihn 弗雷德里希·因)送往了北边,更名为Прыткий(敏捷)后作为苏联波罗的海舰队的一员与姐姐同年退役。

 

1936年型:

       1936年型可以说是Z驱中最为成功的一型(指建造完成下水后的Z驱),许多人将1936型称为1934型的放大版,个人认为是不妥的。1936年看似与1934型区别不大,长宽与吃水都有极小的增加,武备也仅仅比1934型多了一门20mm防空炮,但是1936型改正了1934年型的大部分问题。首先是她们的锅炉,经过重新设计的瓦格纳锅炉更加可靠,不再需要大量机械师的维护,而且舰首采用的飞剪首也更加适合大西洋恶劣的海况,前炮塔不用再担心海水的迅速锈蚀了。但是Z驱弹药量少、航程近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1936年在排水量2762长吨时的航程仅有2090海里,还是只有白露级的一半,而同时期2370长吨的朝潮级持续航行5700海里的能力,哪怕是经历了两次改进的1936年级也只有她们的36%。如果与同时代驱逐舰的天顶星波特级比起来,1936年型与她的姐姐们简直可以称得上垃圾虽然波特除了火力也是垃圾就是了。美国海军波特级驱逐领舰拥有4门双联装127mm舰炮,还拥有3座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器。如此强大的火力却只有2663吨的满载排水量,还能航行6380海里。不过波特级的战绩确实不够看,但那些都是后话了。

鲍尔奇号驱逐舰,波特级,1936年9月23日

       1936年型计划建造26艘,实际完成了6艘,其中的5艘都在三天之内于纳尔维克战沉。最小的两个妹妹Z21与Z22在1940年4月10日的遭遇战中被英军击沉,三位姐姐Z17、Z18、Z19在4月13日的第二次纳尔维克海战中战沉。而唯一幸存的Z20(Karl Galster 卡尔·高尔施特)在战后更名为Прочный(坚毅)并服役于苏联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直到1956年退役拆解。

       至此,德国驱逐舰们再没有了名字。

1936年A型(纳尔维克级) 404级:

       所有生产出来的德驱中火力最为强大的一型,主武器由一座双联装与三座单装150mm舰炮构成,防空火力对比起她们的前辈也是提升了一个华莱士。后期改装后的1936年A型的对空火力由10门37mm自动炮与20门20mm自动炮构成,其150mm主炮炮塔在设计时亦考虑过对空用讲个笑话,日本人的三年式203也是能对空的。在同时代的驱逐舰中,这样的火力可以称得上奢侈,以至于时任海军司令官的雷德尔半开玩笑地询问设计人员道:“咱们的轻巡洋舰计划是不是可以放放了?”

港口补给的Z29,1945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150mm舰炮的确让1936年A级成为了微型巡洋舰,但是也带来了射速慢的问题。对比起同盟国的驱逐炮,其装填时间过长,每分钟有效射速仅有6-8发,而熟练的英国120mm炮组可以每分钟打出8-10发炮弹,更何况类似于部族级的英国驱逐舰还使用了双联装设计,150mm大口径的优势就被其射速挫平了航母.jpg。德国人再一次在设计上走了弯路,属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150mm还带来了Z驱舰首过重的问题,但是在后期的该进中德国人使用新设计的舰首改善了这一问题。除此之外,150炮因为倍径不如德国轻巡使用的150,在与巡洋舰对抗时的穿深也是明显弱于巡洋舰们的,直到战争后期她们使用配发的新式穿甲弹解决了部分问题。

刚刚建成的1936年A型,可见最早期纯单装炮的火力配置

       Z23级还开创了使用数字命名德国舰船的先河,此后的德国驱逐舰没有再使用人名命名。也许是联邦海军意识到名字可能是战败的原因之一?你看看人家舰娘俾斯麦还能玩一玩宰相的梗,不起名字根本没得玩

1936年A(Mob)型:

       名字中的Mob代表着Mobilmachung读作莫比一马洪,即“动员”。其最大的特点是使用的双联装150mm炮,虽然与前一型型号相同,但其实是已经生产完成的库存货。这些150mm舰炮本来是给Z计划中的O级战列巡洋舰(对,差不多就是wows的齐格飞)准备的,但由于战争的爆发,O级的建造计划只得让位于这些已经铺设了龙骨的在建舰船。

       该型Z驱与前一型基本相同,稍稍增加了数十海里的航程,武备也与前一型保持一致。其防空火力在后期较前一型增加了4门37mm对空机炮而已。这一型号的锅炉较为成熟,在所有Z驱中是最为可靠的,在战后同盟国对残存德驱们的评估中,只有她们的锅炉是只有磨损而毫无故障的。

       Z驱最为长寿的Z33也出自该级,她更名为 Проворный (敏捷)在苏联波罗的海舰队继续履行作为一艘战舰的使命,直到1961年作为一艘靶舰结束了一生。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Z31到Z34四艘舰是该级外,后续加购的Z37的Z39三艘也属于该级序列。

1936年B型:

       Z驱们在本位面的终点。

锚地的Z43,属于1943年B型

       本级的主武器重新换回了旧式的128mm炮,同时增强了对空火力。对比起她的前辈们60枚水雷的携带量,1936年B级可以携带76枚。该级简化了舰体设计并采用了更轻的主炮,使得排水量重新回到了3540长吨,同时她们的航程也增加到了2600海里。令人不解的是,该型舰在采用与前级相同的动力系统时却只能达到36.5级的航速。该型舰并没有在高烈度的战斗中证明她们(您在战斗中没有突出贡献),因为大部分时候她们都制约于丧失的制空权,只能在北欧的海岸线附近巡逻,扮演一下岸防舰的角色。某种程度上,1936年B型就是1936年型的精神续作(改进型)。

       该级舰共订购五艘,但是仅有Z35、Z36、Z43、Z44、Z45完成,中间的Z40到Z42三艘的订单修改为了侦察巡洋舰,即Sp.1、Sp.2、Sp.3,但她们从未完成,并且该设计很快被新的M级轻巡洋舰所取代。

1936年C型:

1936年C型驱逐舰模型(谁知道哪里有卖的请务必在评论区留言)

        设计完成,龙骨铺设,但从未完工。1936年C型是战争海军大彻大悟的产物(?)。德佬们终于意识到了空中威胁的紧迫不是能靠堆点小口径对空机炮能解决的,而且Z计划中对空火力的外围也需要大量大口径防空炮的堆砌,1936年C型的设计与建造便被提上日程。该设计的核心便是采用了自动装填机构的试制型128mm双联装高角炮(。这些长身管的火炮本身来自于德国空军开发的大口径防空炮,坦克世界玩家熟悉的双联百运我云的就是这门炮在没有炮塔的情况下的模样。它可以以每分钟15发左右的射速朝目标倾泻火力。位于舰体靠后与舰桥顶部的对空火控雷达赋予了她们无与伦比的命中率(至少在那个年代),全新设计的C/41型炮塔的转速与俯仰速度远远超过前级舰,虽然在测试中它们比其他炮塔更容易卡死,但是在精心保养的状态下故障率仍然低于同时期日德兰级驱逐舰的主炮塔。同时其使用的45倍径128mm炮比老款SKC/34更长,使得其弹道更为平直,同时也适用于防空。

        舰船的其他设计较前级并无较大改进。三座双联装炮塔的重量使得设计师不得不将两座炮塔放置在船体靠后的位置,该级前一后二的设计是其特点之一,也减轻了Z驱本就严重的舰首下沉问题。这些炮塔极大加重了1936年C型,但得益于前级舰的经验,她们的满载排水量下降至3022长吨,速度提升至37.5节。对比起她们2480吨排水量的英国同行日德兰同学,差距也不是太大。但是Z驱短腿的毛病并没有太大改善,2600海里的续航性差强人意。

        该级舰一共订购了5艘,但是只有Z46与Z47铺设了龙骨。她们的工期从1942年开始就一拖再拖,金属短缺导致德国人只能在1943年再开始她们的建造,1943年又因为盟军的轰炸,原材料与铜的短缺继续延期。直到1945年盟军占领了德意志造船厂她们都没能下水,最后被盟军工兵在船坞爆破。

1937年型:

       接下来的Z驱计划就不那么为人熟知了。德国人试图在1937年型上完全改善前几代驱逐舰短腿的毛病。该型号被要求能在热带地区有良好的表现,因为其目标主要是是大西洋上的盟军护航队。设计之初战争海军就对1937年型提出了4450海里的航程,几乎是前辈们的两倍,同时还要求该型能够达到36节的急速。但是航程是要靠燃料来支撑的,因此1937年型的排水量达到了3716长吨,这相当于一战时期轻巡洋舰的重量,二战时期轻巡洋舰的一半至三分之二。动力方面1937年型设计时的引擎出力可以达到90360马力,但是具体使用的锅炉与轮机至今仍是个谜。有没有可能,只是一种可能,德佬根本没想过用什么锅炉而是随便写了个数呢?

       她们的火力不算强大,主武器沿用1936年A型的5门150mm炮,同时有一门105mm炮兼顾远程防空的需求。鱼雷武器的布置较为特别,两个双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分别安放在两舷,一座四联装安放在舰体轴线上,布置方式类似于髪国的可怖级。因为有侦察巡洋舰的设计方案,1937年型在设计早期就被叫停,对空机炮也停留在战前的水平,仅仅由两对单装37mm机炮构成。

       该方案的目的是让1937年型对抗任意一艘遇到的驱逐舰Spee:勿cue,髪国驱逐领舰则例外,德国人希望三到四艘1937年型面对髪国人时能够用数量优势打败她们。

前往朴次茅斯港的伏尔泰号驱逐领舰,1939年8月

       虽然1937年型没有一艘订购或铺设龙骨,但其设计思路和理念极大地影响了后续型号——如1938年Ac型、1938年Ad型、1938年B型——的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1937年型驱逐舰类似于一个项目代号,下属1937年型、1937年型I、1937年型II直到1937年型IV共五个方案,前文提到的是最后采取的方案,也称为1937年J型,但具体是五个方案中的具体哪个已经无从考证。

1938年A/Ac型:

       Z计划的一部分。该级舰设计时搭载了两组动力系统,同时要求了长效的续航,以方便为Z计划中的主力舰队提供护航。该计划很快被并入了侦察巡洋舰计划(即Sp.三姐妹),因此本来Z计划中需要的24艘没有一艘铺设了龙骨。具体设计方案笔者目前无从考证。

 

1938年B型:

       Z计划的一部分。设计中她们体型娇小,主要部署在波罗的海及其他海域的近岸区域。笔者所了解到的1938年B型,更像是国家海军T级鱼雷艇与1936年C型的结合。其舰体设计较小,趋近于T级鱼雷艇的盒式舰桥设计。武备方面,1938年B型采用两座与Z46相同的双联装128mm高平两用炮,呈一前一后布置;两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布置于舰体中段的轴线上。

1938年B型驱逐舰模型

        虽然设计中1938年B型不会经常进行远洋航行,但是设计中仍然对她们的适航性做了极为严格的要求。必要时,1938年B型的设计必须支持她们与舰队主力一道作战。其续航里程据估测应该位于3000-4000海里之间。

        1939年夏,战争海军订购了12艘1938年B型驱逐舰,但这些订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迅速地取消了。

 

1942年型:

       某种程度上是1938年B型的动力改进型号。与前代舰最大的不同是其采用了三轴推进,三个螺旋桨由6台柴油机驱动也是其很大的不同。改进的推进系统虽然估测只能达到36节的航速,但是其护航里程直接提升至了5500海里。

       首舰Z51在1943年铺设了龙骨,并于1944年下水舾装,但是没等到她舾装完,1945年3月21日的盟军轰炸就将她击沉在了港内。

1944年型:

        1944年型驱逐舰是使用柴油机的大型驱逐舰方案。虽然主武器与1936年B型保持一致,但其防空火力得到了大幅度的强化。三门单装55mm Gerät 58机炮与七门双联装30mm L/66.6 M-44机炮(其实就是东风自行防空炮搭载的同款)替换掉了全部旧式的20炮与37炮。

55mm Gerät 58机炮(陆基版)

        1943年,战争海军向德意志造船厂订购了5艘该级舰,编号为Z52到Z56并于同年在基尔港的造船厂内铺设了龙骨,但是订单在1944年被取消,建成的部分也全被部拆解。而比第一批次更晚追加订单的Z57和Z58则从未开工。

1945年型:

       很奇怪,最后在战火中设计的驱逐舰竟然比之前的许多舰船的资料更为完整。

1945年型驱逐舰设计线图

        随着战争尾声的迫近,帝国海军在躲避B17轰炸的闲暇时光(?)把之前的设计拼拼凑凑拿出了德国二战驱逐舰的绝唱——1945年型。作为德国海军的收官之作,1945年型采用了4组双联装45倍径128mm C/41高平两用炮作为主武器与远程防空火力,共有1440发备弹。中近距离对空使用四门55mm单装机炮与十二门双联装30mm机炮,分别备弹5000发与24000发。该级舰的火控系统从未实装,但在战后盟军的测试中取得了超过美国海军得梅因号的命中率。鱼雷是两组四联装533mm Vierering鱼雷,同时学习IJN的设计,携带了额外一个基数的鱼雷以便再装填。该级舰还能同时携带100枚水雷。

双联装30mm L/66.6 M-44机炮

        得益于舰体设计的优化,该级舰在仅仅使用四台瓦格纳过热锅炉驱动两个螺旋桨的情况下能够在标准排水量下达到42.5节的高速。这款锅炉可以承受400℃的蒸汽,使得仅仅四台锅炉就提供了1945年型80000马力的出力。更好的适航性使得这艘满载排水量3100长吨的驱逐舰能够以19节的巡航速度航行3600海里。虽然不出色,但是对于如此武备的驱逐舰来说也是够用了。

       随着飞一般奔向基尔港的前线,战争海军自然无法将这一型驱逐舰付诸实践,看着步步紧逼的皇家海军与苏联海军,战争海军切实体会到了战争的结束。

笔者评价:

       对于德国这样一个海军传统极短的国家,驱逐舰设计中的弯路比日本走得还多,但这并不妨碍德国小学生们为她们的祖国而战。开战前,她们面对着大部分主力DD航程几乎都是自己两倍的事实;纳尔维克,她们与数量与质量均领先一个级别的部族级刺刀见红;北极圈内,她们用时常损坏的锅炉给主力舰队提供着微薄的掩护;波罗的海,她们在收缩的防线旁用火炮掩护着不断后撤的国防军。

       作为驱逐舰,她们不合格,被人笑称为消耗品甚至残次品,但是回想起十年之前的人民海军何尝不是如此呢?1985年11月18日,3000吨的重庆舰面对着24000吨的伏龙芝号核动力巡洋舰侵犯我国领海时,不也奋不顾身地上前拦截,以至于舰长下决心哪怕撞击伏龙芝也要将其逼停,最后伏龙芝抬起炮管示弱,离开了中国海域。要知道,051型是在苏联56型驱逐舰上改进而来的,而56型驱逐舰已经是1953年下水的老古董了。

奋勇拦截伏龙芝号的重庆舰

       或许驱逐舰的浪漫就在于她们的渺小吧,她们是如此娇弱,以至于只能拿屈指可数的鱼雷去与主力舰队拼命时,我仿佛看见了向风车冲去的堂吉诃德。

最后:

Z2真是太可爱了^_^

我亲女儿

引用文献(按作者首字母排序):

Breyer, Siegfried (1991). The Deutsche Kriegsmarine 1935–1945. Volume 7 –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he Destroyers and Torpedo Boats. Podzun-Pallas-Verl. ISBN 978-3-7909-0425-3.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ISBN 0-85177-146-7.

Gröner, Erich (1990).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Major Surface Warships. Vol.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ISBN 978-0-87021-790-6.

Haslop, Dennis (2013). Britain, Germany and the Battle of the Atlantic A Comparative Study.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ISBN 9781472511638.

Koop, Gerhard & Schmolke, Klaus-Peter (2003). German Destroyers of World War II. Naval Institute Press. ISBN 978-1-59114-307-9.

Lenton, H.T. (1976). German Warship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London: Macdonald and Jane's. ISBN 0-356-04661-3.

Lenton, H.T. (1975). German Warship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London: Macdonald and Jane's. ISBN 0356046613.

Thomas, Charles S. (1990). The German Navy in the Nazi Era.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ISBN 978-0870217913.

Tucker, Spencer C. (2011). World War II At Sea: An Encyclopedia.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LLC. ISBN 9781598844573.

Whitley, M J (2000). Destroyers of World War Two: 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London: Arms and Armour Press. ISBN 1-85409-521-8.

Whitley, M. J. (1991). German Destroyers of World War Two.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ISBN 978-1-55750-302-2.

Whitley, M. J. (1983). Destroyer! German Destroyers in World War I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ISBN 978-0870211430.

Whitley, M. J. (1983). Destroyer! German Destroyers in World War I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ISBN 978-0-87021-143-0.

Zabecki, David T. (2015). World War II in Europe: An Encyclopedia. Routledge: Routledge. ISBN 9781135812492.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