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代表团参加2021年美国针灸研究会(SAR)年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针灸医师数量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代表团参加2021年美国针灸研究会(SAR)年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代表团参加2021年美国针灸研究会(SAR)年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代表团参加2021年美国针灸研究会(SAR)年会|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1年6月14~17日,美国针灸学会(Society for Acupuncture Research,SAR)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2021年国际针灸研究年会(2021 Research Conference),大会的主题是“流行病、疼痛和公共卫生:传统东亚医学的作用(Pandemics, Pain, & Public Health: Roles and Relevance of Traditional East Asian Medicine)”。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景向红、副所长荣培晶、高昕妍、岗卫娟、王俊英和焦睿珉博士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联合主办了第6分会场圆桌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有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景向红研究员、岗卫娟副研究员、美国密歇根大学Richard Harris教授、美国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Jun J. Mao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结合医学中心劳力行教授、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临床流行病与生物统计学系张誉清教授、加拿大安大略临床试验中心Dawn Richards研究员及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的临床流行病学家Klaus Linde教授,还有来自全世界针灸领域的研究者、临床医生及相关研究人员等100余人线上参会观看。会议由美国密歇根大学Richard Harris教授主持。首先,景向红研究员以“临床试验中针刺疗效影响因素:近5年针刺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调查(Factors that impact the Maginitude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Effects: A systematic survey of Acupuncture Rcts in recent 5 years)”为题进行主旨演讲,展示了中国中医药循证中心针灸中心团队基于近5年针刺随机对照试验的针刺疗效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结果。该研究通过系统调查的方法,检索了国内外7个数据库近5年针刺RCT研究,获取并筛选了16万多条研究记录,最终纳入584个RCTs;研究采用多因素和单因素meta回归的方法,对11个数据集进行针刺疗效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了9个RCT针刺疗效影响因素,包括4个临床相关因素(针刺类型、治疗频次、选穴方案和结局类型),2个方法学相关因素(随机序列产生和分配隐藏),3个其他因素(样本量、中心数量和基金支持)。该研究结果对未来针刺RCT的研究设计、结果解读和影响因素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演讲结束后,举行了长达70分钟的圆桌研讨会。结合演讲内容,就对照组的选择、患者期待值及针刺相关因素等针刺RCT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来自不同领域的7位专家结合各自临床及研究经验提出不同的见解。该研究受到与会专家们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并就观众留言进行了解答。

 

景向红所长做主旨演讲

 

专家讨论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荣培晶团队在海报专题板块以视频方式报告了“耳穴贴压治疗COVID-19大流行下情绪困扰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该研究是一项基于智能手机微信小程序进行的线随机对照试验。在COVID-19大流行下,团队观察了2020年2月26日至2020年4月28日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在中国武汉、北京、沈阳和广州四城市,自行耳穴贴压对隔离人群情绪困扰的干预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自行耳穴贴压的受试者对比常规护理患者更能有效地减轻隔离人群的焦虑抑郁情绪。该研究发现支持在COVID-19大流行或其他紧急事件下,自主给予耳穴贴压可以作为情绪困扰患者的治疗选择。SAR会期中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并在评论区与团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荣培晶副所长做报告

针灸机能研究室高昕妍研究员在第三论坛“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on Chronic Pain”作了题为“DRG Neurons in Mediating Visceral Pain and Referred Somatic Sensitization”的报告,她结合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访学期间的研究工作,围绕穴位敏化的背根节神经元机制进行报告并展开了讨论。目前国际学术界对内脏痛和牵涉痛的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通过在含有钙指示剂的转基因小鼠进行在体钙成像实验,展示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和辣椒素诱导的内脏痛可以使L6 DRG神经元敏感,对结直肠-躯体的双向刺激反应增加;同时使不接受直结肠传入的L4 DRG神经元的兴奋性也增加。这项研究从初级感觉神经元水平揭示了内脏炎性变引起的穴位敏化的机制,并第一次把小鼠活体钙成像技术用于针灸和穴位敏化的研究,引起了国外针刺镇痛领域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和兴趣。

 

“针灸治疗慢性痛”论坛的汇报与线上互动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供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