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人三掀学《孙子兵法》热潮 西点列为必修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西点军校必修课有几门 美军人三掀学《孙子兵法》热潮 西点列为必修课

美军人三掀学《孙子兵法》热潮 西点列为必修课

2024-07-01 02: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伊拉克战争美军总指挥汤米·弗兰克斯评价道:孙子,这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的幽灵似乎徘徊在伊拉克沙漠上向前推进的每架战争机器的旁边

  美国人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晚于英、日等国,但后来居上,尤其注重实用。

  在哈佛大学,《孙子兵法》是研究生的必修课。美国西点陆军学院、印第安纳波列斯海军学院、科罗拉多空军学院、国防指挥参谋学院等著名军事院校的必修课程中,都列有《孙子兵法》。美军的最高学府——国防大学,更是将《孙子兵法》列为将官主修战略学的第一课,位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之前。美国军校不仅把《孙子兵法》作为教科书来学习,而且,在推进新军事变革中,美国国防大学还开办了“孙子兵法与信息战”论坛,要求全军和地方学者就该主题发表文章,广泛讨论。美国人将对《孙子兵法》的理论研究与当时的军事斗争热点紧紧结合起来,先后出现过三次学用热潮。

  第一次热潮源于美国军政各界运用《孙子兵法》对越战失败原因的分析,主要形成于战略决策界,在战略决策层面获益颇丰。继尼克松、《大战略》的作者约翰·柯林斯、侵越美军司令维斯特摩兰等,在分别引用孙子观点,总结越战教训,深入揭示美国失败的深层原因之后,美国的“孙子热”迅速升温,并在战略决策界掀起第一次研究高潮。

  第二次热潮源于美国陆军1982年版《作战纲要》的制订,主要集中在作战理论研究界,用于作战指导效果明显。美国人不仅在战略问题上求教于孙子,而且在常规战争理论上也以孙子思想为指导。1986年,时任美国防大学校长的劳伦斯中将来我国防大学作“空地一体战”演讲时,也明确指出,该理论所依据的就是孙子的“奇正之变”和“避实击虚”。1988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艾弗瑞·戈雷下令,重新编写陆战队的作战手册,要求以《孙子兵法》提出的快速机动为作战指导,把《孙子兵法》纳入到陆战队的谋划韬略之中。戈雷还于1989年发布训令,将《孙子兵法》列为1990年陆战队军官首本必读军事书。此后,在美军的作战条令和国防部重要文件中引用孙子格言,几乎成为固定格式沿用至今。

  研究理论,是为了适应现实战争的需要。美国的一些决策者经常把孙子思想直接用于现代战争作战指导。1983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行动,即明显运用了孙子“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示形惑敌之策。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出其不意的“左勾拳”行动,在科索沃战争中的避实击虚空袭战,都不难发现孙子思想的踪影。其中,海湾战争使美国的第二次孙子研究热潮达到顶点。有关参战美军官兵学用《孙子兵法》、携《孙子兵法》出征的报道充斥当时的媒体,就连老布什总统的案头也摆了一本《孙子兵法》,孙武也因此被称为参加该战的“惟一的中国人”。

  第三次热潮源于九一一事件,研究的重点转向了信息战领域,并渐显出对孙子谋略驾轻就熟的实战运用能力。九一一后,五角大楼专门成立“战略信息办公室”,其任务之一就是制造散布假消息。这表明美国非常重视孙子的“诡道”思想,重视军事欺骗,重视舆论战、心理战。由此可见,美国的“孙子热”随时代发展开始转向信息战研究领域。同时,美军在对孙子谋略的实战运用上也显得相当熟练了。如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大量体现了孙子的作战思想。其共同之处表现在:战前“伐谋伐交”,先胜而后求战;战中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镒称铢”,力求速决。各自的亮点有:阿战之中的情报战臻于至致,对战争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伊战之中的“震慑战”夺气攻心,并极尽心战欺骗之能事,瓦解动摇敌军。此外,伊战中联军不以攻城掠地、消灭敌有生力量为目的,而是快速直取首都,也体现了孙子“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的思想。

转自搜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