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最早开播的广播电台是哪个 分享

分享

2024-07-14 18: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78年1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习》栏目率先播出了《理论和实践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问题的唯一标准》13次讲座,既体现了广播人在思想解放方面的前瞻性,也拉开了改革开放和中国广播自主性发展的序幕。随后,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指导下,广播人又迅速投入到对广播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探索中。1980年10月,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重新提出了“自己走路”的方针。同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了评论组,开始播出本台评论、短评。1983年3月,我国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不仅确定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广电事业发展目标,奠定了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格局,同时更明确了广播电视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发展方针。即: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迅速及时、传播广泛、声形并茂、感染力强的优势, 开创出一条适合广播电视自己的发展道路。 由此,中国广播正式踏上了自己走路的历史征程,开启了其后数十年一以贯之的自主化发展道路。

主持人节目初现:

中国广播的人格化发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81年元旦首播了对台湾广播节目《空中之友》。至此,由播音员出身的徐曼首次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以一种明显区别于传统播音的柔和、亲切的语调面向台湾同胞娓娓而谈。徐曼及节目主持人的出现,在中国广播中首次注入了鲜明的人格化色彩,其新鲜的播报方式不仅轰动了海峡两岸,为中国广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在中国广播电视界形成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的热潮。同年,由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李一萍、李东主持的《大众信箱》节目再次掀起社会热议。

《空中之友》节目主持人徐曼

有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节目形态上做出突破的先例,部分具有先行意识的地方电台也开始了更为深入的人格化传播变革。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珠江经济台,采用“主持人全程直播”“ 全天滚动式新闻”“大板块内容组合”等节目形式,迅速赢得了听众的喜爱。珠江经济台的这一做法因为敢于创新、为中国广播发展探索了新的发展模式,从而被学界称为“ 珠江模式”,并沿用至今。

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于1992年10月28日。它在借鉴“珠江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开设“电话热线”节目,其热线谈话、热线咨询、热线专访,不仅丰富了广播节目的内容和主题,而且通过互动形式改变了“我播—你听”的广播节目格局,大大调动了听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既增强了节目本身的吸引力,又及时了解了听众的需求和满意度等,算是在我国大众传播领域最早实现具有人际传播特色的双向沟通和互动传播,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这一创新模式被称为“东广现象”。

无论是节目主持人在广播中的闪亮登场,还是后来的“珠江模式”和“东广现象”,都在广播中注入了越来越多“人”的元素,对广播人格化传播进行了具体实践,其背后最大的推动力则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我国人民大众文化消费力的日益提升和消费意愿的日益多元,也是广播媒介对传播效果与传播方式的重视,而在更深层次上则反映了中国广播在传播理念上由“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向。

广播变“窄播”:

中国广播的专业化发展

1986年的“珠江模式”不仅开创了中国广播人格化传播的新局面,而且拉开了中国广播整体架构向专业化迈进的改革序幕。在开办珠江经济台之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又接连开办了新闻、音乐、交通等8个系列台(频率)。随之,天津、上海等地的广播电台也都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系列台(频率),开始了广播的专业化发展。1992年底,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也正式开始创办专业系列台(频率),此后短短两年时间,就先后开办了经济、新闻、音乐、交通、文艺、体育和首都生活等7家“专业化系列台”。从此“专业化系列台”的模式逐步风行全国,翻开了从“广播”走向“窄播”的崭新一页。200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开播了一个覆盖全国的流行音乐频率。而在上海,流行音乐和严肃音乐的专业化细分频率更是相继走进了听众的日常生活中。

在众多专业化广播中,除了因契合中国汽车发展大潮而大放异彩的交通广播,不能不提的还有新闻广播。新闻专业化广播自诞生以来便以其新颖的手段、丰富的内容、创新的形式、高效的机制吸引受众群体,冲击传媒市场,显示出这一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仅到2008年,“在这些名目繁多、花样繁杂的2500多个广播频率中,至少有270多个新闻广播,成为比例最高的频率专业化广播,也成为各广播电台的“领军”台、“龙头”台。”

2004年伊始,中国新闻广播的旗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中国之声改版后全新面世,上海东方新闻频率也实现了创新。跨入新千年以后,中国广播人越来越意识到新闻广播作为一种伴随式媒介,其发展必须要在信息的时效性和丰富度上发力,力求随时随地最高效地为听众提供他们最想获取的资讯。因此,搭乘日益兴盛的类型化广播浪潮,中央电台和各地方台又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所谓类型化,其实是专业化广播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在人口学特征基础上,播出风格特征、内容定位专一的节目,以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类型化与专业化的区别在于,专业化以节目内容为出发点对市场进行区分,而类型化则以听众人群为出发点对市场进行细分,按照类型人群的需求、收听时间、接受方式进行多频率的交叉覆盖。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江苏新闻广播作为首个省级广播新闻类型台,是中国第一家广播、电视资源共享、联合打造的广播频率。其紧密滚动播出的新闻简讯以及翔实的深度报道极大提升了广播新闻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上海东广新闻台则“首先在国内开始尝试时钟式滚动播出新闻……这种滚动式的播报在1 小时的时间段内,以20分钟为一个单元,进行新闻、天气、交通路况等信息的循环播报”。自2004年全新改版之后,东方新闻台除保留了早上6点到9点的《东方早新闻》栏目基本不变之外,其他全时段都划分成半小时的单位区隔,每个半点和整点播出10分钟的新闻和10分钟的气象信息,真正实现了全面覆盖和全时段收听。

为了扩大内容丰富度,有些地方广播电台甚至致力于在听众中培养信息员,由他们提供一手的新闻信息源,再由编辑进行后期加工处理,及时推出能够既反映民生又鲜活及时的新闻资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过2009年1月再次改版后,把75%的内容调整为新闻内容,由早间时段的《新闻纵横》《新闻和报纸摘要》、午间时段的《全球华语广播网》和晚间时段的《全国新闻联播》《直播中国》《新闻解读》三大新闻板块从每天6点半到23点实现滚动式新闻直播,24小时滚动新闻播报已经日益成为中国新闻广播主流的内容生产模式。此外,中国之声还学习和借鉴了美国盛行的“参与式”新闻制作手法。所谓“参与式”新闻或互动新闻强调的是以听众为中心,听众可借助手机等通信工具向电台提供现场情况,从而参与到广播新闻的生产与播出过程中来。

从专业化到类型化,实际上体现的是我国广播媒介在传播理念上从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的转变,是对广播听众市场的进一步细分,是中国广播针对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应时之举。在物质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的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也逐渐过渡到快节奏的物质和信息交流时期,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意识到自己在受众文化生活中的角色定位与转变,即从物质匮乏年代的“必需品”变为“伴随品”,各个专业频率担负的实际上是随时随地伴随听众的新使命。立足某一细分市场,专门打造能够时刻提供信息、资讯、生活服务等内容,既是中国广播对新的市场经济形势的适应,也为中国广播媒体进入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找到了良方。

(未完待续)

作 者:高贵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 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硕士研究生)

来 源:中国广播杂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