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林肯有什么关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总统林肯用英语怎么说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林肯有什么关系?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林肯有什么关系?

2024-07-11 10: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个,葛底斯堡演说怎么来的呢?

1863年11月19日,葛底斯堡寒冷的空气中还闻得到尸臭。

哈佛校长爱德华·埃弗里已经演说了两个小时,把残酷的葛底斯堡战役,近乎详细地诉说了一遍。

看着人们感动的神色,他觉得自己干得不错,接下来,该让亚伯拉罕·林肯总统说几句了。

总统真的只是“说了几句”,270几个单词,不到三分钟。

就是这篇短短的演说,不仅文本被不断剖析,《我有一个梦想》中也有它的影子,历任美国总统都从中找寻灵感,甚至也在清末民初的中国留下过印记。

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

一是美国内战的影响,二是它本身的语言魅力,还有最重要的——它浓缩了美国价值内核。

因为话多,沦为历史陪衬的那位哈佛校长

先说说当时美国的南北战争。

葛底斯堡战役是其中最惨烈的一幕。

双方伤亡和失踪、被俘的人员共计五万多人,葛底斯堡附近留下了7000多具尸体,还有5000多匹战马死于战场。

大量的尸骸没有及时掩埋或火化,让空气中恶臭弥漫,四个月后,庞大的国家公墓才建成。

尸体、炮火、被毁坏的家园,战争的残酷冲击着美国人的精神。

对“自由”这类传统观念的认知,出现动摇。

今天的我们看到的美国乃至西方,“自由”是他们最核心的精神,满世界指手画脚的时候,总用这个作理由。当时的美国,各个州具有极大的权力,更加自由,几乎是一个个“小国”,可以不管中央政府的号令。

林肯就任总统后,因为他“废奴”的倾向,实行奴隶制的南部的十一个州不干了,直接就退出联邦,另起炉灶成立了一个政府。

为了自由,内战就此打响。

350多万人参站,职业军人很少,绝大多数是第一次上战场的志愿兵。内战导致75万士兵死亡,40万士兵伤残,还有大量的平民家破人亡。

战争实在太残酷了。

这些后果,正是传统价值观在推波助澜。

人们不禁疑惑:

我们的价值观是对的吗?

如此残酷的战争有什么意义?

国家的命运会走向何方呢?

他们需要答案。

爱德华两个小时的演说,没有给出答案。

林肯用了三分钟来回答。

葛底斯堡演说告诉人们统一的意义,也强调了什么理念需要坚持。

它的内容很简洁。

他谈及历史,告诉人们,自由和平等在独立战争时期,孕育了这个国家,建设国家的过程中,许多人献出了生命,而南方的作为是对国家和牺牲者的背叛。

这次背叛带来双方巨大的牺牲,所有战士都是“光荣的死者”,在他们献身的土地上,国家会获得新生——

“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将会永世长存。”

这些光芒闪烁的句子,为牺牲的英灵奉上荣光,迅速传遍了美国,让战后的美国人全面重塑。

内战结束后,美国摧毁奴隶制,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这次演说随着美国国力的发展,地位越发重要。

现存的五份稿件撰写时间不一、细节不同,让人们争论不休,但并不影响其价值。

其中,“毕利斯本”是林肯的最后一份署名手稿,被收藏在国会图书馆,镌刻在林肯纪念堂,铸成金文存于牛津大学。

林肯纪念堂

除了演说辞本身的语言力量,其中传递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由、平等、爱国主义、自我牺牲等,一直影响着美国人,为了国家“自由的新生”而奋斗,始终是主流。

1941年,世界笼罩在法西斯的阴影下,罗斯福致国会的咨文中,宣布了四项“人类的基本自由”,强调了美国人为了什么而奋斗,是针对法西斯的鲜明态度。

1964年,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发表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回顾立国,用自由平等的原则冲击黑人面前的藩篱。

911事件发生后,这篇演说用来鼓励沉浸在悲痛中的美国人。

特朗普2016年10月进行竞选演说,也选择葛底斯堡,媒体一边嘲笑他,一边集体追忆150多年前那次伟大的“三分钟”。

特朗普也只是其中一个效仿者而已,不太高明的那种。

川普:难道我的演讲不OK?

这篇演说对中国影响也很大。

胡适、赵元任、梁启超都曾试图翻译原文,想要传递其中深远的内涵,但总是翻译不好,直到孙中山结合自己的政治思想,提出了三民主义。

孙中山试图让这个古老的国家也得到“新生”,然而他失败了,另一群人承接着他的理念,凝聚起这个国家最深厚的力量,迎来了曙光。

真正在泥淖和黑暗中践行的人,他们从中汲取的力量,却并非美式的自由与平等,而是那篇演讲中的另一个大词——the people,划破时空,与千年来的“以民为本”的理念融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