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宪法刑事诉讼经典判例丛书”介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英文翻译 “美国宪法刑事诉讼经典判例丛书”介绍

“美国宪法刑事诉讼经典判例丛书”介绍

2024-07-04 00: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书名:美国宪法刑事诉讼经典判例丛书

译者:吴宏耀等

 

 

丛书介绍

《美国宪法刑事诉讼经典判例丛书》是一套关于美国宪法刑事诉讼的判例集及其评论。本丛书收录的判例都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的、在刑事诉讼宪法化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判例。在美国,这些判例素有“大判例(Great Cases)”的美誉,是美国宪法刑事诉讼的基本骨架和支撑。该套丛书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判例的翻译与评论,深化关于美国宪法刑事诉讼各项具体制度的理解。

 在判例选择上,我们的标准是:该判例或者标志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立场的重大转折,或者体现了关于某重大问题的基本立场,或者明确了某重要法则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

 在翻译方法上,与美国法学院的Casebook不同,本丛书翻译的是未经删节整理过的判决全文,以期可以直观地展现英美判例法的真实面貌。

 该丛书第一辑是关于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判例,分为三卷:《搜查与扣押》、《令状原则的例外》、《排除规则》。

 

 

丛书顾问委员会

 

陈光中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Chen Guangzhong, Professor of Law,Honorary Dean ofProcedure law Institut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樊崇义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Fan Chongyi, Professor of Law,Honorary Dean ofProcedure law Institut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卞建林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

Bian Jianlin, Professor of Law, Dean of Procedure law Institut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王兆鹏 (中国台湾)台湾大学法律学院

Wang Zhaopeng, Professor of Law, College of Law, Taiwan University

 

丹尼尔·J·开普罗 菲利普·里德讲席教授,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

Daniel J. Capra, Philip Reed professor of law, Fordham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柏恩敬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法律与权利项目官员

Ira Belkin, Program Officer for Law & Rights, The Ford Foundation

 

 

美/中评论人:

 

丹尼尔·J.凯普罗(Daniel J. Capra),美国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菲利浦·D.里德教席教授(Philip D. Reed Professor of Law),著有《纽约证据汇览》(New York Evidence Handbook, 2nd ed. 2002)、《联邦证据规则指南》(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 Manual, 9thed. 2006)、《美国刑事程序:判例与评论》(American Criminal Procedure:Cases and Commentary,8thed. 2008)、《证据:提出异议的方法》(Evidence: The Objection Method,3rd ed. 2008)、《刑事诉讼初步》(Basic Criminal Procedure, 5thed. 2009)。曾兼任美国纽约市律师协会职业责任委员会主席(1990-1993)、美国纽约市律师协会联邦立法委员会主席(1993-1996);现兼任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司法会议咨询委员会报告人(1996年至今)、纽约市律师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1997年至今)。

 

吴宏耀,河南省禹州市人。法学博士,2003年于中国政法大学破格晋升副教授。2004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2008年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迄今,已出版著作有:《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译著)、《诉讼认识论纲》(独著)、《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译著)、《诉讼证明原理》(合著)、《刑事审前程序研究》(合著)等,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现为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兼任《中国诉讼法判解》执行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编辑并负责“诉讼法学文库”等系列丛书的编辑工作。

 

撰稿与翻译说明

 

撰稿分工:

丹尼尔·J.凯普罗(Daniel J. Capra):判例的美方评论。

吴宏耀:判例的中方评论

 

翻译分工:

吴宏耀:约翰逊案;何达瑞案;阿切韦多案;卡罗尔案;纳多恩案;王森案;尼克斯案、利昂案(反对意见部分)以及各判例的英文评论

向燕:博伊德案;卡兹案;海登案;特瑞案;威克斯案;沃尔夫案;马普案

刘静:威尔逊案;沃森案;麦克拉夫林案;佩顿案;布里格姆城案;利昂案(多数意见部分)

邵夏虹:迪克森案;门登霍尔案;罗耶案;施奈克罗斯案;德雷顿案

陈芳:罗宾逊案;柯立芝案;贝尔顿案;霍顿案;默里案;哈得孙案

高翡:盖茨案;加里森案;安德森案;伯格案

牟绿叶:戚莫尔案;闵希案;希克斯案;伦道夫案;冯·拉比案;埃德蒙德案

 

 

 

第一卷:《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搜查与扣押》

 

译者:吴宏耀 向 燕 刘 静 高 翡 

评论:Daniel J. Capra吴宏耀

 

序言

前言

致谢

翻译分工

 

1.第四修正案保护的利益

1.1私有财产神圣:博伊德案(Boyd v. United States)

1.1.1案件信息

1.1.2判决正文

1.1.3美方评论

1.1.4中方评论

1.1.5阅读文献

1.2合理的隐私期待:卡兹案(Katz v. United States)

1.2.1案件信息

1.2.2判决正文

1.2.3美方评论

1.2.4中方评论

1.2.5阅读文献

 

2.令状原则

2.1令状原则推定:约翰逊案(Johnson v. United States)

2.1.1案件信息

2.1.2判决正文

2.1.3美方评论

2.1.4中方评论

2.1.5阅读文献

2.2可用以证明合理根据的线报:盖茨案(Illinois v. GATES)

2.2.1案件信息

2.2.2判决正文

2.2.3美方评论

2.2.4中方评论

2.2.5阅读文献

2.3扣押的物品范围:海登案(Warden v. Hayden)

2.3.1案件信息

2.3.2判决正文

2.3.3美方评论

2.3.4中方评论

2.3.5阅读文献

2.4令状的具体化记载

2.4.1拟欲搜查的地点:加里森案(Maryland v. Garrison)

 2.4.1.1案件信息

 2.4.1.2判决正文

 2.4.1.3美方评论

 2.4.1.4中方评论

 2.4.1.5阅读文献

2.4.2搜查扣押文件:安德森案(Andresen v. Maryland)

 2.4.2.1案件信息

 2.4.2.2判决正文

 2.4.2.3美方评论

 2.4.2.4中方评论

 2.4.2.5阅读文献

2.5敲门并宣告规则:威尔逊案(Wilson v. Arkansas)

 2.5.1案件信息

 2.5.2判决正文

 2.5.3美方评论

 2.5.4中方评论

 2.5.5阅读文献

 

3.逮捕

3.1公共场所的逮捕

3.1.1无证逮捕:沃森案(United States v. Watson)

 3.1.1.1案件信息

 3.1.1.2判决正文

  3.1.1.3美方评论

 3.1.1.4中方评论

 3.1.1.5阅读文献

3.1.2无不必要的迟延:麦克劳林案(County of Riverside v. Mclaughlin)

 3.1.2.1案件信息

 3.1.2.2判决正文

 3.1.2.3美方评论

 3.1.2.4中方评论

 3.1.2.5阅读文献

 3.2住地逮捕必须持有令状:佩顿案(Payton v. New York)

3.2.1案件信息

3.2.2判决正文

3.2.3美方评论

3.2.4中方评论

3.2.5阅读文献

 

附录一:中英文专业术语对照

附录二:美国最高法院历任大法官

 

 

第二卷: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令状原则的例外

译者:吴宏耀 牟绿叶 陈 芳 邵夏虹 

评论:Daniel J. Capra吴宏耀

 

序言

前言

致谢

翻译分工

 

1.截停与拍身搜查

1.1规则的确立:特瑞案(Terry v. Ohio)

1.1.1案件信息

1.1.2判决正文

1.1.3美方评论

1.1.4阅读文献

1.2不得为收集证据而拍身搜查:迪克森案(Minnesota v. Dickerson)

1.2.1案件信息

1.2.2判决正文

1.2.3美方评论

1.2.4阅读文献

1.3是否构成截停:门登霍尔案(United States v. Mendenhall)

1.3.1案件信息

1.3.2判决正文

   1.3.3美方评论

1.3.4阅读文献

1.4截停与逮捕的界限:罗耶案(Florida v. Royer)

 1.4.1案件信息

1.4.2判决正文

1.4.3美方评论

1.4.4阅读文献

1.5如果嫌疑人拒不服从命令:何达瑞案(California v. Hodari D.)

1.5.1案件信息

1.5.2判决正文

1.5.3美方评论

1.5.4阅读文献

 

2.(逮捕后的)附带搜查

2.1附带搜查的范围:戚莫尔案(Chimel v. California)

2.1.1案件信息

2.1.2判决正文

2.1.3美方评论

2.1.4阅读文献

2.2针对被逮捕人的附带搜查:罗宾逊案(United States v. Robinson)

2.2.1案件信息

2.2.2判决正文

2.2.3美方评论

2.2.4阅读文献

2.3针对截停车辆的附带搜查:贝尔顿案(New York v. Belton)

2.3.1案件信息

2.3.2判决正文

2.3.3中方评论

2.3.4阅读文献

 

3.紧急例外

3.1令状原则之紧急例外:闵希案(Mincey v. Arizona)

3.1.1案件信息

3.1.2判决正文

3.1.3美方评论

3.1.4阅读文献

3.2警察安全与公共安全:布里格汉姆城案(BrighamCityv. Stuart)

3.2.1案件信息

3.2.2判决正文

3.2.3美方评论

3.2.4阅读文献

 

4.汽车搜查例外

  4.1机动车辆的例外:卡罗尔案(Carroll v.United States)

4.1.1案件信息

4.1.2判决正文

4.1.3美方评论

4.1.4阅读文献

4.2对汽车内箱包容器的搜查:阿切韦多案(California v. Acevedo)

4.2.1案件信息

4.2.2判决正文

4.2.3美方评论

4.2.4阅读文献

 

5.一览无余

5.1一览无余法则的确立:柯立芝案(Coolidge v. New Hampshire)

 5.1.1案件信息

 5.1.2判决正文

 5.1.3中方评论

 5.1.4阅读文献

5.2一览无余法则的宪法要求:希克斯案(Arizona v. Hicks)

  5.2.1案件信息

 5.2.2判决正文

 5.2.3美方评论

 5.2.4阅读文献

5.3一览无余法则的新标准:霍顿案(Horton v. California)

 5.3.1案件信息

 5.3.2判决正文

 5.3.3中方评论

 5.3.4阅读文献

 

6.同意搜查

  6.1是否自愿的判断标准:施奈克罗斯案(Schneckloth v. Bustamonte)

6.1.1案件信息

 6.1.2判决正文

6.1.3美方评论

6.1.4阅读文献

6.2无需告知有权拒绝:德雷顿案(United Statesv. Drayton)

6.2.1案件信息

6.2.2判决正文

6.2.3美方评论

6.2.4阅读文献

6.3第三人同意搜查:伦道夫案(Georgia v. Randolph)

6.3.1案件信息

6.3.2判决正文

6.3.3美方评论

6.3.4阅读文献

 

7.“特殊需要”的搜查

7.1高规制行业的安全检查:伯格案(New York v. Burger)

7.1.1案件信息

  7.1.2判决正文

7.1.3美方评论

7.1.4阅读文献

7.2要求特定海关职员接受毒品检验:冯·拉比案(National Treasury Emplyees v. Von Raab)

7.2.1案件信息

7.2.2判决正文

7.2.3美方评论

7.2.4阅读文献

7.3在高速公路上设置毒品检查站:埃德蒙德案(City of Indianapolis v. Edmond)

7.3.1案件信息

7.3.2判决正文

7.3.3美方评论

7.3.4阅读文献

 

附录一:中英文专业术语对照

附录二:美国最高法院历任大法官

 

 

第三卷: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译者:吴宏耀 陈 芳 向 燕  

评论:Daniel J. Capra 吴宏耀

 

序言

前言

致谢

翻译分工

 

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1排除规则的确立:威克斯案(Weeks v. United States)

   1.1.1案件信息

   1.1.2判决正文

 1.2拒绝适用于各州:沃尔夫案(Wolf v. Colorado)

1.2.1案件信息

1.2.2判决正文

 1.3开始适用于各州:马普案(Mapp v. Ohio)

1.3.1案件信息

1.3.2判决正文

 1.4美方评论

 1.5中方评论

 1.6阅读文献

 

 

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例外

2.1善意例外:利昂案(United States v. Leon)

  2.1.1案件信息

 2.1.2判决正文

2.2美方评论

2.3中方评论

2.4阅读文献

 

3.“毒树之果”规则及其例外

3.1“毒树之果”规则的确立:纳多恩案(Nardone v. United States)

  3.1.1案件信息

  3.1.2判决正文

3.2“毒树之果”规则的发展:王森案(Wong Sun v. United States)

 3.2.1案件信息

 3.2.2判决正文

 3.3“独立来源”的例外:默里案(Murray v. United States)

 3.3.1案件信息

 3.3.2判决正文

 3.4 “最终必然发现的例外”:尼克斯案(Nix v. Williams)

  3.4.1案件信息

  3.4.2判决正文

3.5美方评论

3.6中方评论

3.7阅读文献

 

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未卜命运

 4.1哈得孙案(Hudson v. Michigan)

    4.1.1案件信息

4.1.2判决正文

4.2中方评论

4.3阅读文献

 

附录一:中英文专业术语对照

附录二:美国最高法院历任大法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