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国防战略》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2024-04-14 23: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部分“国防重点”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了最重要和最系统的挑战。”其中提出了国防部在“决定性的十年”的“四个优先事项”:

1、保卫家园,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增长的多领域威胁;

2、遏制针对美国、盟国和伙伴的战略攻击;

3、威慑侵略,同时做好必要时在冲突中获胜的准备——优先考虑中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挑战,然后是俄罗斯在欧洲的挑战;

4、建立弹性联合部队和防御生态系统。

四个优先事项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是明确针对中国,而其它两项也是为应对中国服务的。

第二部分“安全环境”第一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战略竞争”有这样的表述: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全面、最严重的挑战是,中国正以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姿态,试图重塑印度-太平洋地区和国际体系,以符合其利益和威权偏好。中国寻求破坏美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联盟和安全伙伴关系,并利用其不断增长的能力,包括其经济影响力和解放军不断增长的实力和军事足迹,来胁迫其邻国并威胁其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越来越多的挑衅性言论和胁迫性活动正在破坏稳定,有误判的风险,并威胁到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这是中国破坏稳定和胁迫行为的更广泛模式的一部分,这种模式横跨东海、南海和实际控制线。

第三部分落实国防重点的“方法”:“国防部将通过综合威慑、战役和建立持久优势的行动推进我们的优先事项。”

综合威慑需要跨作战领域、战区、冲突范围、美国国力的所有工具以及我们的联盟和伙伴关系网络无缝协作。根据具体情况,它采用一种协调的、多方面的方法来降低竞争对手对攻击相对于克制的净收益的预期。综合威慑是由根据需要随时准备战斗并取得胜利的可信部队实现的,并得到安全、可靠和有效的核威慑的支持。

为了巩固一体化威慑和战役的基础,我们将采取紧急行动,在整个国防生态系统中建立持久的优势——国防部、国防工业基地以及一系列创造和增强联合部队技术优势的私营部门和学术企业。我们将使设计和建设联合部队的系统现代化,重点是创新和快速适应新的战略需求。面对从竞争对手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各种威胁,我们将使我们的支持系统更具弹性和灵活性。我们将培养我们的人才,招募和培训一支拥有我们在复杂的全球环境中创造性地解决国家安全挑战所需的技能、能力和多样性的队伍。

第四部分“联盟和伙伴关系”指出:我们无法单独应对这些复杂且相互关联的挑战。互利的联盟和伙伴关系是我们最大的全球战略优势,也是这一战略的重心。我们将与我们的盟友和伙伴在互补贡献的基础上加强主要的地区安全架构;联合、协同作战和部队规划;增加情报和信息共享;新的作战概念;以及我们利用全球联合力量的能力。

国防部将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加强和建立一个有弹性的安全架构,以维持一个自由和开放的地区秩序,并阻止通过武力解决争端的企图。我们将使我们与日本的联盟现代化,并通过以更加一体化的方式调整战略规划和优先事项来加强联合能力;通过在姿态、互操作性和扩大多边合作方面的投资,深化我们与澳大利亚的联盟;并通过与“奥库斯”(AUKUS,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国组成的联盟,简称澳英美联盟)和印度太平洋“四国集团”(印度、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组成的联盟)等合作伙伴的先进技术合作来培养优势。

第五部分“部队规划”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维持和加强威慑需要国防部设计、发展和管理一支有战斗力的美国军队,以推进我们最高的国防重点。国防部的部队发展和设计计划将把新的作战概念与加强和维持威慑以及必要时在冲突中取胜所需的部队属性结合起来。国防部将优先考虑未来部队:

1、致命的:拥有反进入区域封锁不敏感的打击能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穿透敌人的防御。

2、可持续:安全有效地提供后勤和保障,以便在竞争激烈和降级的环境中继续作战,尽管会受到敌人的干扰。

3、弹性:保持信息和决策优势,保护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并确保关键的探测和目标定位行动。

4、生存能力:尽管受到敌人的攻击,仍能继续产生战斗力,以支持打击能力和后勤保障。

5、敏捷且反应灵敏:快速动员部队,产生战斗力,并提供后勤和维持,即给对手的区域优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国防战略最后一部分的“结论”中说:我们对成功充满信心,因为我国在多年的竞争中,曾不止一次面临大国威胁或使用武力征服他国的局面,并取得了胜利。

美国国防战略与国家意志保持高度一致,美国各军种已经针对中国作出战略转型,力求在未来可能的中美冲突中抢占先机,美军已经做好了与中国随时开战的准备。

被视为美国国防战略对付的“重中之重”的中国,别无选择,丢掉幻想,准备打仗!《资治通鉴》汉纪十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喜欢

分享

or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