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变后掠翼杀手的锐眼和利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f15战斗机对战米格23 苏维埃变后掠翼杀手的锐眼和利矛

苏维埃变后掠翼杀手的锐眼和利矛

2024-07-03 20: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各位读者们你们好啊~ 我是来自白玉楼的庭师

★本文章为米格23系列战斗机详细介绍正文的一部分,因为正文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写完一两个机型就已经近万字了,全文写下来估计得几万字,专栏都写不下)。为了避免各位读者们出现阅读厌恶障碍,同时避免文章太长导致我自己写不下去弃坑,我将把正文拆分成数个部分,分别编纂成几个系列。本系列的文章就是截取正文中和战雷相关性很高的部分(主要是雷达和武器,气动结构和机动性涉及内容讲起来太复杂,本文只作简单介绍)单独成篇发布,同时也方便一些愿意把我的文章作为参考资料的读者们随时查阅。

因为这个系列都是我想到哪写到哪的东西,所以很可能出现部分内容存在相互引用、错字和词不达意的情况,还请大家理解理解~ 

(注意!本文的前言部分、发展流程图部分和排名部分将会出现在该系列每一篇文章的开头,主要是防止大家忘记接下来该讲什么机型,同时也可以让第一次看到我文章的观众快速认知文章~如果老观众们不想看的话也可以直接下翻跳过这部分哟~)

前言

2021年,随着战争雷霆的顶级空战全面跨入新时代,更多的新机制、新武器、新载具陆续出现了,米格-23M和米格-23MLD也相继出现在了苏联空军顶级。米格-23作为我最喜欢的二代机之一,我一直都很想写一篇文章来总结一下。终于,在充分收集资料之后,我下定决心,打算写出一篇专栏,主要内容是讲一讲米格23的开发背景、全系列的发展流程、介绍一些平常国内互联网和英文互联网很难看到的细节部分、同时结合现实对战雷中顶级空战的未来展望。

不过本系列的文章主讲米格-23系列的雷达和武器部分

开始阅读前请注意:因为米格23是苏联空军中占据重要一席的一款飞机,同时也是苏联前线航空兵装备的第一种重型空优战斗机,因此米格23衍生出了大量子型号和变体,涵盖空优战斗机、截击机、战斗轰炸机、侦察机、教练机、电子战试验机等等型号,非常复杂。因此,这篇抢先版我们只着重介绍米格-23的空优型(战雷中已经出现的型号和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型号会特别重点详细介绍,而其他战雷中未出现、将来不可能出现的型号将只做为对比组进行简单介绍),战斗轰炸型将放到米格-27系列专栏的正片中详细介绍。

一、米格23的大概发展流程:

因为这只是正文的一个抢先发布的系列部分,因此米格23的发展背景、每个机型的详细发展/修改过程和造成的结果、实战战例我就不拿出来详细说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正篇,这里只单纯的给大家列一下单座空优型米格23的发展路线图:

(注意:下图的右箭头代表演化方向,=代表两者基本属于同期开发或同期服役,无明显先后关系,型号之后的括号里是对应机型的工厂产品号,可以方便大家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原型机:

Ye-231(产品23-01)➡米格23原型机(产品23-11)

试生产型:

米格23S(产品23-11S)➡米格23SM(产品23-11SM)➡米格23 1971(产品23-11)

第一代米格23:

米格23M(产品23-11M)=米格23MF/MS(产品23-11MF / 产品23-13)

第二代米格23:

米格23ML(产品23-12)➡米格23P=米格23Bis(产品23-14)=米格23MLA(产品23-12A)

第三代米格23:

米格23MLD(产品23-18)

如果是按照米格23空优型在现实中的发展,那么其发展路线和划代基本如上图所示,但是这种划代方式对于一些不太了解武器和航电的玩家来说不够通俗,也很难理解这些型号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因此我把上面的机型根据其配备的武器和雷达系统,按照如下的这种更方便大家理解的方式分类,顺便,根据战雷的顶级环境,从雷达、中距空空导弹和格斗空空导弹三个方面(文章也会提及现实和游戏的一些区别),给他们按五分制打个分。

如果评分出现了5分以上的情况,则说明该级别的载具在对应权重超模了,和5分的差值越大说明超模越严重:

(注意该分类不含原型机,因为原型机没有武器)

从雷达和中距拦射武器开始分:

1、无下视、无中距拦射能力(11.0给0分,10.0给1分):

米格23S、米格23SM、米格23MS

2、无下视、有很一般的中距拦射能力(11.0给0分,10.0给2分):

米格23 1971、米格23M(1973年前的早期型)

3、具备有限的下视能力、有很一般的中距拦射能力(11.0给2分,10.0给3.5分):

米格23M(1973之后的后期型,也就是游戏里这个23M)、米格23MF(同游戏里的23MF)

4、具备比较优秀的下视能力、有比较一般的中距拦射能力(11.3给3分,11.0给4.5分,10.0给5分):

米格23ML

5、具备很优秀的下视能力、有比较优秀的的中距拦射能力(11.3给5分,11.0给6分,10.0给8分)

米格23P/米格23Bis、米格23MLA

6、具备相当优秀的下视能力、有比较(或者相当)优秀的中距拦射能力(11.3给5-6.5分、11.0给8分,10.0给10分):

米格23MLD

格斗武器作为加分项,最低0分,最高5分(超过5分即为超模):

米格23S、米格23SM、米格23 1971:0分

米格23MS:1.5分

米格23M(游戏里):3.5分、(现实中)2.5分

米格23ML、米格23MLA、米格23P:3.5分

米格23MLD(游戏里):2.5分,(现实中):6分

经过了1966-1971年如此长时间的研发,曾经那个不怎么成熟也不怎么好用的米格23随着一步步改进,如今终于进入了成熟期,从现在开始,它即将成为苏联空军未来7-8年挑大梁的主力战斗机。那么,这一篇文章我们就来正式讲讲第一种大规模量产、装备苏联空军的70年代的主力重型战斗机——米格23M,顺带一并介绍一下米格23MF这个出口型号。

(因为米格23M的量产时间很长、产量很大、小改动很多,因此下面的文章中可能出现一些米格23M服役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并安装的设备)

米格23M可以说是苏联设计师们对各个早期米格23设计优缺点的阶段性总结。飞机设计师、气动设计专家和材料学专家们紧锣密鼓的改进着米格23 1971机体上的种种缺陷,终于在1972年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同时,经过1969-1971年这三年的磨砺,蓝宝石-23雷达终于进入了成熟期,并最终在苏联设计师们的不懈努力之下——1972年,全新一代蓝宝石-23D机载雷达横空出世。最新改进的机体和全新的雷达在第一时间被工厂组装在一起,于是乎,米格23家族中最具标志性的、划时代的、产量最大的、第一种大规模列装苏军的型号就此诞生了。

苏联航空摄影师谢尔盖·斯科林尼科夫的著名摄影作品《在云端飞行》,照片中正是一架安装了老款APU-23-11空空导弹挂架的早期米格23M

米格23M诞生于1972年,产品代号23-11M,代表着产品23-11的现代化升级型。根据米格23S、米格23S在1969-1970年的气动测试结果和米格23 1971型的部队使用情况,苏联设计师此时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变后掠翼气动设计经验,并着手对米格23M的气动进行全面的、精细化的改进。

米格23M的机身侧面线图

米格23M的机体主体部分继承自米格23 1971型,但对机翼和机体的一部分进行了重点改进——包括采用了全新的第III版机翼设计、大改变后掠翼机构设计、改进了后机身结构。

虽然此前的米格23 1971的机翼已经增加了活动翼根部的齿状涡流发生器和小尺寸的伸缩式前缘缝翼,提高了一定的大迎角稳定性和大攻角机动性,但是还远未达到设计师们预想的指标。于是,米格23M上安装了最新设计的第III版机翼。第III版机翼上第一次使用了大尺寸的偏转式前缘襟翼,这种前缘襟翼的尺寸很大,从活动翼的的1/3处一直延伸到翼尖的前缘。该襟翼可以在机翼处于16度后掠角、进行低速机动时随主襟翼收放同步开启,开启后液压系统会控制其向下偏转20度以提高飞机的大攻角稳定性。

米格23M的第III版机翼设计,可以看到活动翼面上大块的四段式前缘襟翼

这种前缘襟翼相比伸缩式的前缘缝翼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偏转和收回都是线性运作的,期间可以保证气流的变化也是线性的,可以做到比较平滑的姿态转换(伸缩式前缘缝翼的开关时间都很短,气流变化会很突兀),在低速稳定性上超过了先前使用的伸缩式前缘缝翼。此外,米格23M在起降阶段收放主襟翼时,前缘襟翼虽然与其同步收放,但这时主襟翼收放的优先程度更高,因为这样的顺序可以确保机翼上气流的连续性,保证起降阶段的低速大迎角姿态的稳定。

米格23M活动翼面上主襟翼、前缘襟翼和扰流板式副翼的侧面线图

第III版机翼最初设计时采用的三段式前缘襟翼,后来将其修改为四段式前缘襟翼,进一步增强低速时的稳定性。此外,这种偏转式前缘襟翼还有结构更简单、强度更高、不易损坏、易于维修等优点。

变后掠翼机构方面,米格23M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手动无级调节变后掠翼的装置,同时还保留了原先固定的三个预设档位。这使得飞行员在实战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飞行情况,相对自由的调节变后掠翼角度来达到最高的飞行效能。当然也可以图省事儿,直接采用三个预设的的档位来进行快速调整。无论是无级调节还是预设档位调节,调节完机翼角度后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手动配平,但是在新的SAU-23A三轴自动化飞行控制系统的帮助下,手动配平变得简单得多了——飞行员按下按键后,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会对飞行姿态进行初步的调节,飞行员只需再简单调整一下即可;同时SAU-23A还可以帮助飞行员在着陆阶段稳定飞机,或在飞行员失去空间方向和飞行高度过低时迅速纠正飞机至水平安全飞行状态。

机体改动方面,米格23M拉长了机尾来容纳新的发动机,并增设了4号机身油箱;同时增强了机身结构强度,增大了尾翼和机翼的翼面积,降低了一部分单位翼载荷。

米格23M的全机透视结构图

这些机体和气动方面的改动大大增强了机动性能,其最大机动过载从米格23 1971的5.5G提升到了7G;最大攻角和最大迎角限制、瞬盘/稳盘性能、最大失速速度都有了很明显的强化。

同时,米格23M装备了最新整合的S-23M综合武器航电系统(最早一批只进行了气动改进的米格23M用的还是之前的S-23L,之后的全部都是S-23M)。该航电系统包括一台全新的蓝宝石-23D机载雷达、TP-23红外搜索跟踪系统、ASP-23D雷达瞄准/综合信息平视显示器、AVM-23模拟式机载计算机。虽然TP-23和 ASP-23D之前就已经在米格23 1971型的S-23L系统中出现过了,但由于它们在米格23M上得到了充分的整合,发挥的战斗效能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我将会在下文再详细的说一说这两款设备。

米格23M的座舱正面仪表面板,大家可以发现米格23M的仪表面板明显比先前的型号整洁了不少,这正是技术发展进步的成果之一。左上角可以清楚看到SPO-10M雷达告警器的面板

米格23M于1972年首飞,同年进入量产。到1973年底-1974年初,也就是蓝宝石-23D雷达在进入量产一年半左右之后,其蓝宝石-23D雷达被升级为蓝宝石-23D-III型,之后,蓝宝石-23D-III型一直作为米格23M的主要机载雷达型号服役。因此,这里不过多介绍蓝宝石-23D基本型,主要介绍其量产服役型号蓝宝石-23D-III。

拆开外部雷达罩之后的蓝宝石-23D-III照片

S-23M综合武器航电系统相比于上一代的S-23L系统换了雷达,系统整合程度也高得多,因此提升幅度相当之大,其中,全新的蓝宝石-23D-III雷达功不可没。蓝宝石-23D-III侦搜能力相比于先前的蓝宝石-23L强了不少,对轰炸机目标上视最大搜索距离可以达到55km,最大跟踪距离35km;对战斗机目标上视最大搜索距离可以达到40km,最大跟踪距离30km。最关键的是,由于蓝宝石-23D-III雷达安装了具备速度筛选电路程序的模拟式计算机和一组DKP差分滤波器,因此可以使用“旁瓣杂波对消”技术做到下视下射。

蓝宝石-23D-III雷达的探测/跟踪距离包线图。可以看到,虽然上视的最大搜索距离相比蓝宝石-23L没有太大增强,但具备下视能力的蓝宝石-23D-III即使在低空环境也可以做到最远20km的下视搜索距离,这可比蓝宝石-23L强太多了

杂波对消的大概原理是:雷达持续接收一部分被地面反射回来的雷达旁瓣信号,并将其作为接收到的地面杂波的“样本”输入差分滤波器中,随后将雷达主瓣的信号也输进差分滤波器进行信号特征筛选,主瓣回波中和作为“样本”的旁瓣杂波特征接近的信号将直接被差分滤波器“删除”掉,再经过机载计算机的速度筛选程序电路将速度约等于载机飞行速度的目标进行二次筛选(用于筛选箔条之类的被动干扰物,因为箔条本身没有速度,因此载机与它的相对速度约等于载机飞行速度),那么剩下来的就是相对干净无杂波的主瓣信号了。

在DKP差分滤波器的帮助下,米格23M具备了米格23 1971不具备的下视能力——在载机处于低空时,对低空地球背景的轰炸机目标最大搜索距离增加到了20km,最大跟踪距离15km;对低空地球背景的战斗机目标最大搜索距离达到了15km,最大跟踪距离10km。这个数据看起来好像没比米格23 1971高出太多,但是要注意的是:米格23 1971上的对地球背景目标探测能力的测试是基于载机处于中低空环境下(1000-1500m)进行的理想最大值测试,本身因为高度较高,地面杂波强度相对会更弱一些;如果米格23 1971进入500米以下的低空环境再去下视超低空目标的话,那强烈的杂波将会让它的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骤减,基本只能接近到目视距离才能发现敌机,而且手册中已经比较明确的提到了米格23 1971在中低空下视环境基本上无法发现战斗机这种尺寸的目标,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发现图-16这样的中型轰炸机。而米格23M的下视数据是中空、中低空、低空均能比较稳定达到的数据,毕竟DKP是真的具备滤波能力的组件。同时米格23M也具备对100米以下,70米以上的超低空运动目标的探测能力,这点远强于米格23 1971。此外,DKP组件虽然不使用多普勒原理进行滤波,但由于速度筛选电路的存在,目标相对速度越大、越不容易被混淆在地面杂波中,因此载机对这类目标的探测能力相应的也会更好。

蓝宝石-23D-III与F-4E的AN/APQ-120和幻影F.1的西拉诺IV雷达对比图,可以看到AN/APQ-120的低空下视距离基本为零......只有在高空才能达到接近米格23M的探测距离。而与西拉诺IV的对比应该是采用了相互探测对方的比较方法,可以看到西拉诺IV探测米格23M的距离明显比蓝宝石-23D-III探测幻影F1的距离短了一截,要知道幻影F1的体型可是比米格23M还是要小不少的

(顺便一提,米格23M的下视能力不仅吊打了米格23 1971,顺带还把F-4E吊打了。毛子手册里写到这点时可是一点也没忘记嘲讽一下F-4E完全没有下视能力这事。此外,米格23M的蓝宝石-23D-III实际探测能力基本超越了F-4E的AN/APQ-120雷达,尤其是在中低高度。根据机载雷达手册,AN/APQ-120雷达对中等尺寸的轰炸机目标和普通战斗机大小的目标最大作用距离仅有48km,只有在高空对图-95这种巨大目标的探测距离才能达到65km左右)

★小知识环节1:上面我们说到了了蓝宝石-23D-3III安装了DKP差分滤波器和速度筛选电路,使其可以在抑制地面静止杂波后用速度筛选电路对动态目标进行筛选,从而做到下视下射——乍看起来很像是MTI动目标指示的原理对不对?但是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首先要明确一点:MTI动目标指示是一种根据多普勒原理、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目标的多普勒频移来探测动态目标的——重点在于使用多普勒原理滤波!而米格23M的杂波对消技术并没使用多普勒效应进行滤波,即便它可以进行一定的动目标筛选,从理论上也不能看作MTI。

★小知识环节2:这里要引入一个概念——相参性。现实中雷达分相参雷达和非相参雷达,其中的《相参性》全称叫相参性体制,指的是雷达系统的发射信号、本振电压、相参振荡电压、和定时器触发脉冲均基于同一基准信号,这些信号之间均保持确定且稳定的相位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相位相参,具备这种体制的雷达也称为全相参雷达。全相参体制的雷达系统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射初相,并且在整个信号接收期间内连续存在,系统可以根据初始相位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相位判断,从而对多普勒频移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因此,几乎所有具备多普勒效应滤波能力的雷达——例如脉冲多普勒雷达(简称PD雷达)、脉冲多普勒动目标检测雷达(简称MTD雷达)和脉冲多普勒动目标指示(简称MTI雷达)都是较典型的全相参雷达。

    而非相参雷达与全相参雷达的定义相对,指的是雷达发射信号与本振信号的相位不具备一致性或者关联性、接收机的混频信号和发射信号由各自独立产生的一类雷达。

    既然有一正一反,那么就肯定有中间派——准相参雷达,或者叫外部接收相参雷达。这种雷达特性介于全相参雷达和非相参雷达之间,通常基于非相参雷达改造而来,在其非相参体制上进行额外的信号处理,对本振信号和发射信号进行自动频率控制,从而在接收端得到接收中频相参性。而米格23M的蓝宝石-23D-III就属于准相参雷达。

配图是一架隶属于第32近卫歼击机团部署在沙塔洛沃机场的早期型米格23M,翼下空空导弹挂架还是老式的APU-23-11

除了上述最基础的搜索和跟踪功能外,蓝宝石-23D-III雷达还具备在极低可见度情况下、在ASP-23D平视显示器上显示目标方位并引导飞行员用机炮精确射击敌机的功能;还可以和RSBN导航系统一起用于导航模式,协助飞行员返回机场。

蓝宝石-23D-III的工作模式主要有如下两种:

BSMV模式:其实就是先前米格23 1971上的BSV、SMV和MV模式三种子模式的统称。在米格23M上,这三种子模式第一次被整合成了一个可以根据当前飞行高度和敌机高度半自动或者手动切换的大模式。这三个子模式均采用单脉冲模式进行搜索和跟踪,可以全向搜索和跟踪,使用范围覆盖了高、中、低空的高度,三种模式可以根据气压计显示高度进行半自动切换。其中,由于MV模式主要用于低空,因此MV模式接入了DKP差分滤波器和配套的速度筛选模拟电路,用于保障半自动切换到该模式时的下视能力。

BSV-SC模式:也就是运用了DKP差分滤波器搭配速度筛选模拟电路的全高度运动目标选择模式,主要用于对付施放了被动干扰(也就是箔条)的敌机,或在恶劣天气、地面杂波环境下筛选真实目标。该模式需要由飞行员手动切换,体制上也采用单脉冲模式进行搜索和跟踪,具备下视能力,可以全高度使用。

蓝宝石-23D-III雷达和TP-23、ASP-23D瞄准显示器的配合在米格23M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虽然TP-23和ASP-23D两个本身都没有什么大的改动,但是由于AVM-23机载计算机的加入,ASP-23D本身的目标处理显示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可以根据武器选择面板选择的武器类型,再结合飞机当前的高度、速度、攻角、偏移角、雷达对目标的测距参数,自动化的处理计算机炮、火箭弹、无制导炸弹瞄准时精确的CCIP落点显示。同时,在AVM-23机载计算机的帮助下,ASP-23D还可以根据雷达对目标的测距结果、结合计算机储存的米格23可搭载的各种机载武器攻击包线和当前载机的飞行状态,自动测算出当前选择的武器是否达到了有效攻击范围内;如果武器可以发射则会在ASP-23D上显示“PR”图标(即允许发射),并有高频的蜂鸣提示音提醒;如果距离目标过近有碰撞风险或者快要进入当前武器的波及范围,则会在ASP-23D上显示“O-T”图标并告警提示飞行员当前需要立即脱离且无法发射武器。有了这套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就不再需要飞行员自己目力测算、也不需要依靠不够直观和精确的机械仪表显示了(例如米格21的ASP-PFD或者苏-7B上的那种依靠机电结构和陀螺仪测算并显示CCIP落点的投射式瞄具),大大降低了飞行员的负担(这功能很好用,以至于米格23MS的阿玛兹-23雷达系统在没有机载计算机的情况下,用固定程序的模拟运算电路做出了类似这个功能的低配版)。

ASP-23D瞄准/平视显示器线图,它可以将雷达、IRST系统和数据链信息通过阴极射线管直接投射在瞄准具的玻璃板上,让飞行员不需要低头去到处找对应的显示器,显示信息的整合与输出由AVM-23模拟式计算机完成配图是一架第一批次生产的早期型米格23M,它很特殊的采用了整体式座舱盖,机翼上安装了一对57mm的UB-32A-73火箭巢,机腹挂载了一个PTB-800副油箱

最后是米格23系列第一次具备并一直保持到后续发展机型的一个杀手锏——利用TP-23进行目标指示和跟踪火控功能。在米格23 1971上,TP-23只能单独进行搜索和跟踪,并把结果显示在ASP-23D上,无法干涉雷达的活动。而在米格23M上,TP-23红外搜索系统可以直接让蓝宝石-23D-III的天线在不开机的情况下随动于IRST视角,方便随时开启截获。如果需要攻击跟踪目标的话,IRST系统可以直接向R-23T红外中距空对空导弹或R-60近距格斗弹传输敌方的空间位置信息,协助导引头锁定目标,期间完全不会触发对方的雷达告警器。接下来,只要导弹的导引头锁定了目标,飞行员只需按下发射就行了,剩下来的交给导弹。

挂载在米格23M机头下方的TP-23红外搜索跟踪系统镜头,镜头前方的机体有一块黑色的部分,那是为了防止飞行时机体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反射干扰TP-23而专门设计的特殊涂层材料TP-23全系统模块线图,包括镜头、处理器、储存器和冷却气瓶

★TP-23红外搜索系统的小简介:TP-23是一种可提供广域空间搜索、并指示空中目标位置的被动红外光学搜索跟踪系统。它可以将当前扫描范围内所有能发现的热辐射目标和它们的位置信息投射在ASP-23D平视显示器上,然后让飞行员任选其中的一个进行自动跟踪。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一个具有空间坐标定位能力的电视瞄准系统,只不过它能看见的是红外光谱而不是可见光谱。TP-23的红外传感器阵列由大量小块的锑-铟合金制成的热敏元件镶嵌而成,为进一步提高红外传感器的灵敏度,还使用液氮对传感器阵列进行深度冷却。 TP-23的镜头窗口由特种光学玻璃板制成,因此形成了飞机机头下方整流罩的锥形突起。TP-23跟踪目标的原理大概是:协调处理器将空间范围内发现的热源信号与预存光谱图像进行比对,将范围内发出了接近飞机发动机热辐射参数的对应目标在空间坐标中标记出来,并进行持续跟踪;因此TP-23是可以根据锁定的目标坐标向红外热寻导弹提供目标指示的。

一架正在加油的米格23M,可以清楚看到其TP-23镜头前方的黑色特种防反射涂层

在米格23M上,先前就安装过的ARL-SM数据链系统也完成了整合。现在它除了可以向飞行员提供目标详细参数和地面指令外,还可以远程控制蓝宝石-23D-III雷达的天线照射方位和雷达开关机状态。在ARL-SM的指引下,米格23M可以完全无声无息的接近目标,期间数据链将会一直遥控米格23M的雷达天线指向目标,但不开机,直到最后接近到稳妥的攻击距离时,蓝宝石-23D-III将在地面数据链的遥控下自动开机锁定敌人并指示飞行员发动突然袭击,大大压缩了被截击者的反应时间。

从前风挡看米格23M的飞行员,这个飞行员戴了高空截击任务时需要的加压面罩。在飞行员面前有大一块弧形的透明玻璃,那就是ASP-23D的投射板。同时大家可以注意到,此时米格23M的座舱盖已经变成两片式的造型了

因为新的雷达和气动改进,使得飞机增重了数百公斤。米格23M的空重达到了10840kg,比一架满载燃料和导弹的米格21Bis还重了两吨;而满载燃料并携带一对导弹的米格23M重量更是达到了15750kg——这几乎是满载的米格21Bis的两倍重,毕竟满载的21Bis的全重也就只有8700kg。

停放在机场的早期型米格23M,对比一下它和飞行员的尺寸,你会发现米格21在它面前真是个小家伙小家伙米格21Bis,它和米格23M一起作为70年代苏联空军数量最多的主力战机,携手撑起了苏联的前线空防任务

因此,为了保证机动性,米格23M还装备了新研发的R-29-300发动机。在1972年服役的米格23M上使用的R-29-300发动机比先前的R-27-300发动机重了155kg,但最大推力达到 8300千克,加力模式达到 12,200千克。而1974年初生产的米格23M换用蓝宝石-23D-III时,顺手把R-29-300的加力推力调整到 12,500千克,发动机推力的增强大大抵消了飞机增重的负面影响,使得飞机爬升性能相比米格23 1971有了很大提高。同时,R-29-300引擎的自动化程度比R-25(用于米格21比斯)和老旧的R-27(用于早期的米格23)大大提高,全速段调节动力输出更加平滑、油耗降低,不需要飞行员时常介入控制;发动机的自动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飞行姿态、节流阀大小和所需进气量,自动控制进气道口的UVD-23进气调节板控制进气量,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同时,部份解决了发动机在大迎角飞行时喘振的老毛病。此外R-29-300的响应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快——米格21Bis上著名的R-25-300发动机需要长达8-10秒的时间才能从怠速转速提升至最大转速、最多15秒才能达到加力转速;相比之下,R-29-300对加速指令的响应基本就在顷刻之间——从怠速到最大转速只需要3-5秒、达到加力转速的时间不超过7秒,这对于提升急加速性能非常有帮助,驾驶过早期型号的米格23飞行员在第一次驾驶米格23M的时候都表示这玩意开起来有明显且强劲的推背感(大草)。

图曼斯基R-29-300涡轮喷气发动机,该发动机推力巨大,是米格23系列抹平与F-4鬼怪系列推重比差距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级产品还未安装R-29-300发动机的米格23M发动机舱内部,因为米格23采用单发设计,因此需要单台发动机推力足够大,因此米格23M的发动机舱空间相当大,就像个大管道一样

蓝宝石-23D-III雷达和TP-23的组合让米格23M具备了较好的全高度搜索、跟踪能力。如果说好的侦搜设备是米格23的眼,那么,强劲的机载武器就是米格23M锐利的矛。

相比前几任来说,米格23M要幸运得多,其诞生的年代刚刚好碰上苏联空对空导弹大革新的时代潮头,使其拥有了抢先装备苏联全新一代机载武器的条件。

1960-1970这个时间段正是越南战争打的最火热的时候,美军为了取得对越南的空中优势,投入了大量空中力量进入前线交战,这些载具和武器的表现好与不好都被大量统计并反馈给后方的军方科研部门以及众多竞标的军火公司。俗话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大量的实战数据帮助美军迅速找到了自己现有战机和机载武器的短板,随后不惜斥巨资催促竞标公司加快改良、研发填补缺陷的新产品的步伐,并不惜工本的将这些新玩具量产投入战斗检验。如此一来就造成了两种情况:第一,美国人在越战烧了很多刀乐,导致美国70年代经济大危机;第二就是美国人不计成本的研发和实战检验快速提升了其空中力量的技术水平,把苏联远远落在了后面。

挂载在米格21机翼下的R-3S空空导弹

1960年的时候,苏联主力战机用的是R-3S空空导弹,美国人用的也不过就是AIM-9B,相比苏联多一个相当不靠谱的猎鹰和基本不可靠的AIM-7C麻雀III而已,双方在这时基本没啥差距。而到了1970年,苏联飞机还在使用R-3S,新一代的红外格斗弹还在最后的攻关;美国海军早在1965年底就已经拥有冷却硫化铅+玫瑰线扫描的AIM-9D空空导弹,马上到来的1971年就有更新的AIM-9G进入服役了;美国空军也在1964年装备了比9B更靠谱点的、采用冷却硫化铅导引头的AIM-9E,还在积极推进AIM-9J的研发(1970年进入部队测试);同时,美国海军和空军此时都大量装备了AIM-7麻雀空空导弹——稍早一些相对落伍的AIM-7D都快被淘汰了,主力部队已经在大量使用AIM-7E,还有更轻便、机动更好的AIM-7E-2也已经在1969年进入一线部队使用,而此时的苏联还在倒腾综合性能稍弱于AIM-7E的R-23R空空导弹,还尚未将其实战化。如此一来,相当于这时的苏联手里并没有可以在BVR阶段对抗美军的机载武器。这其中原因有很多,美军毕竟起步就早、电子技术更高、钞能力很强,还有战争的加速作用,苏联这边起步晚、电子技术相对美国较差,相比于美国又处于准和平状态,在武器研发上无法投入过多成本,自然而然的就比美国同类产品要晚不少出现。

AIM-7麻雀家族的一部分成员

到了1971年,苏联新一代空空导弹的攻关研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苏联设计师和科学家们十年磨一剑的努力,一直在攻关基础工业和电子技术的差距,毕竟没有基础的话,哪怕想仿制也做不到,同时在设计研发上最大程度争取独立自主;二是通过摸着越战期间的美国佬过河迅速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机动近距格斗弹R-60的诞生原因);三是通过前线缴获成功搞到了美国导弹并迅速分析了技术(前线缴获了美军的AIM-7E并送到国内分析,解决了R-23R的一部分顽疾)。

在1973年,两种新的红外格斗弹——R-13M和R-60相继正式定型服役,先前折腾很久的R-23空空导弹也解决了大部分可靠性问题终于正式定型。前两种格斗弹分别在1972年中旬和1974年初成为了米格23M的新型标准格斗武器,而R-23R及其衍生而来的R-23T也在1974年初被正式批准成为了米格23M标配的中距空空导弹(虽然R-23R/T早在1969年就在部队里使用了......)。

挂载4枚R-23R中程空空导弹的米格23 1971型,其使用的空空导弹挂架就是APU-23-11这张侧视图可以更清楚看到APU-23-11的样子,是一个没有开口的梯形结构,能发射中距弹的米格23大多可以像上图这架米格23一样携带4枚中距弹,不过由于中距弹发射的巨大尾烟可能会损伤发动机影响飞行安全,后来的米格23执行大多数任务都不会把中距弹挂载在机腹挂架上

R-13M原计划就是作为R-3S的代替者装备给下一代新型战斗机的先进空空格斗导弹,1972年初就完成了全部测试并投入量产(虽部队1972年就已经在用了,但高层直到1973年才发文批准它服役......米格23M和R-23空空导弹也是这样的情况...纸面服役时间硬是被官方“拖延”到了1974年...因此苏联的这种批准服役的行政命令的时间不一定准确......)。R-13M安装有一个基辅“阿森纳”设计局研发的液氮冷却硫化铅导引头,导引头冷却用的液氮存放在配套的APU-13MT空空导弹挂架(该挂架兼容R-3S,米格23可以用4个APU-13MT挂架携带4枚R-13M导弹)之中。冷却后的硫化铅导引头更加灵敏、抗干扰能力更强,同时也使其可以在更远的距离(最大15km)上探测并跟踪敌机,最大允许锁定的角度从R-3S的仅限正后方增加到了敌机尾半球范围以内的3/4的角度;一些热源较大的敌机如果开启了加力燃烧室的话,R-13M甚至可以做到有限的迎头锁定进行全向攻击!同时,R-13M的导引头可以有效应对超低空飞行的敌机(根据手册,R-13M在测试中直接击中了开启发动机停放在地面上的图-16靶机,这一点比早期9J强不少。1970年AIM-9J刚进入部队实战测试时就暴露出无法准确锁定地面背景的超低空目标、机动失控、近炸引信失灵等严重问题,直到1973年才解决所有毛病),最大发射过载也从R-3S的最高2G提升到了3.7G,使其可以在相对更剧烈的机动中发射。发射后,R-13M的最大机动过载可以达到15G,几乎达到了R-3S的两倍,和美国的AIM-9D相近。总的来说,R-13M的性能全面超越了R-3S,算是不负众望。

地勤人员正在检修米格23M机腹的Gsh-23L航炮,这款航炮体积小、重量轻、射速快、投射质量大、威力大,是苏联60-70年代空优战机主力航炮之一。机炮两边机腹挂点上的就是R-13M空空导弹的APU-13MT挂架隶属于第179歼击机团的米格23M,可以看到翼下的APU-23M对空武器挂架,机腹挂架上还安装了R-60空空导弹使用的APU-60-2对空武器挂架

★顺便补充一下APU-23M对空武器挂架。APU-23M对空武器挂架是米格23M上取代先前在米格23 1971及更早的米格23上使用的APU-23-11对空武器挂架的新型号,主要用于R-23系列空空导弹。这种导弹挂架比APU-23-11风阻更小、重量更轻,还内置了液氮冷却系统的气瓶和管路,可以挂载冷却导引头的红外导弹。同时,APU-23M还具有连接雷达制导导弹和部分红外制导导弹的导引头与机载雷达/IRST系统通信的电缆接口,机载雷达和IRST可以通过挂架上的电缆向导引头传输目标信息。这种挂架发射导弹时采用弹簧弹射机构让导弹脱离挂架,而不是APU-23-11的热分离,且有一定的向下倾斜的角度,防止导弹脱离后因为扰流而重新撞上载机。APU-23M挂架在安装上有左右区分,不可互换。

至于R-60,是苏联设计师们根据总结美国人越战挨揍的经验后针对性设计出来的一种轻型高机动格斗导弹。根据苏联军事观察员和技术专家们在越南观战发现的一些情况,苏联的专家们提出了三个观点和设计方向:

1、越战时,空战大多是遭遇战或者地面雷达引导隐蔽接敌的伏击战,战斗的爆发普遍很突然。美国人预想中的中距对射并没有出现,因为此时的中距弹并不可靠,需要目视确认敌友、射击准备时间较长、程序繁琐、允许发射的最小距离太高(麻雀D/E和R-23R的最小发射距离普遍高达1500-3000米),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单、发射准备短、反应速度快的新导弹。

2、交战距离普遍很短。根据统计,双方飞行员在交战中百分之95都是在1000-2000米内发射导弹,超过2500米发射导弹的场合只占5%;在如此近距离战斗中,不管是老旧的R-3S、AIM-9B还是最新的AIM-9J、R-13M都不适合用来攻击大过载机动目标。R-3S和9B这种性能差劲的导弹暂且不提,像AIM-9、R-13M这种传统格斗弹通常为了保证较好的射程,尺寸和重量都较大。在近距离机动作战中,如此大的导弹往往来不及加速到最大机动过载所需要的速度,而速度不够就可能拉不出足够的过载,从而无法跟上敌机的机动。因此需要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加速快、最小发射距离很低的导弹。同时,重量小、体积小的导弹还可以让战斗机的携弹量进一步提高,一举两得。

3、因为交战距离太近,发射载机和敌机都在快速变换位置、进行大过载的机动试图咬尾对方,而传统尺寸的格斗弹的可支持的追踪角速度并不高,很容易丢失目标;同时,即使导引头能跟上目标的动作,导弹弹体能达到的最大机动过载也不足以在这种情况下跟上目标,因此需要一种最大机动过载能力强、导引头追踪角速度高的导弹。

综上所述,苏联专家们确定了新一代近距离专用格斗导弹的研发项目,诞生的成果就是R-60近距格斗导弹。R-60的研发进度很快,早在1971年,R-60就在米格21载机上测试导引头和试射了,1973年就开始进入量产,到1974年初被国家批准进入部队服役了。它应该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服役的专精近距格斗的导弹,比法国人的魔术-1早了2年多。

R-60(上图)和R-60M(下图)的线图

R-60的重量很轻,不需要借助任何设备,只要两名地勤即可将一枚导弹抬上发射架。发射架方面,比较有意思的是R-60在设计之初还实验过3联装的发射架,但是实验发现这种设计的阻力太大,影响了飞行性能,因此在定型时只保留了单发的APU-60-1和双发的APU-60-2空空导弹挂架。通常情况下米格23M装备APU-60-1和APU-60-2各一对,一次性可以带6枚R-60导弹;但是如果都采用APU-60-2空空导弹挂架的话,则最多可以带8枚R-60。不过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米格23M同时具备中距拦射和格斗能力,一般携带2枚R-23+4枚R-60的配置。

携带4枚R-60和2枚R-23R配置的米格23M携带6枚R-60配置的米格23M

R-60的导引头采用非制冷硫化铅导引头,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0km。其最大可发射过载高达7G,对于载机米格23M来说,7G的最大发射过载就相当于载机无论如何机动,只要锁定了敌机都可以随时将导弹发射出去;同时,R-60的最小发射距离仅为250米——即使是在机炮的射程范围,R-60依旧可以发射并能迅速达到30G的最大机动过载状态追杀目标。此外,R-60的导引头还可以与雷达和IRST系统联动,在雷达和IRST系统的指引下锁定目标,不需要飞行员将机头完全指向敌机,是一种非常适用于近距离格斗作战的导弹。到了1977年时,升级过后的R-60M也完成了测试,并于次年开始投入量产,不过这部分内容我会放在米格23ML的介绍中,这里不再赘述。

挂架上的4联装R-60和翼下的R-23R空空导弹近照

R-23T空空导弹是R-23R的变体型号,采用了R-23R中距空空导弹的弹体,但把导引头换成了一个液氮冷却的锑化铟红外热寻导引头,这种导弹是苏联特有的一种中远程导弹类型。最初,这种类型的导弹在设计上是用于国土防空军的截击机部队的。因为国土防空军早期装备的中远程雷达制导截击导弹存在容易被敌方雷达告警器发现然后针对干扰、下视低空被地面杂波干扰无法锁定等等一大堆臭毛病,再加上当时的雷达基本不具备同时引导多枚导弹攻击目标的能力,甚至都无法做到在一片较小的区域内用多架相同雷达的机型同时锁定攻击一个目标(同频率雷达的异步干扰)。因此,为了保证各种条件环境下攻击命中率,苏联设计师们想出了给截击导弹装上红外导引头的方案,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各种强电磁环境下攻击敌机,还不会触发敌机的雷达告警器做到隐蔽击杀。此外,采用红外截击弹和雷达截击弹搭配的模式还可以使用“双发射击”的战术达到最佳截击命中率:先发射一枚红外截击弹(先发射红外型号主要是为了避免后发被前一发导弹的尾焰干扰),随后雷达锁定发射一枚雷达制导的截击弹,接下来看着被拦截目标垂死挣扎就行了——因为他很可能被雷达跟踪的告警吓得一直机动规避从而丢失能量,悄无声息飞到附近的红外制导截击弹就可以抓住机会一击它送上西天。经过实践,大家发现这种红外+雷达的搭配思路很好用,因此根据这种指导思想,苏联从1965年之后诞生的所有中、远程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几乎都有其红外制导版本——说的更准确一点,就是除了R-33和R-77之外的其他导弹都有,R-23R/T就是其中一份子。

R-23R(上图)和R-23T(下图)的线图早期的米格23 1971测试同时携带使用R-23T和R-23R的影像照片,挂载他们的挂架正是APU-23-11

R-23T采用了R-23R同款的弹体,最大飞行速度3.5马赫、战斗部质量25kg,采用无线电近炸引信,整体与R-23R基本相当,只不过红外导引头及其配套头锥的重量比雷达导引头的重量更轻,因此R-23T的重量仅有215kg(R-23R是222kg)。因为R-23T采用冷却锑化铟导引头,所以具备全向锁定敌人的能力,同时其锁定距离非常远——迎头的最大锁定距离可以达到9公里(对轰炸机的锁定距离,对战斗机在3-5km左右),追尾甚至可以在15km的距离上锁定敌机!射程方面,R-23T的最大迎头射程在10km左右,而最大追尾射程大多数情况下在8km左右,毕竟红外导引头可视距离不如雷达远,所以这个数据已经挺可怕的了。此外,锑化铟的抗干扰能力也较硫化铅更好(锑化铟的敏感波长区间正好是热诱弹红外辐射波长的低谷区域,少量的热诱弹几乎无法干扰它)。R-23T可以达到在发射前,还可以根据蓝宝石-23D-III雷达或者TP-23红外搜索系统的目标指示进行锁定,不需要飞行员人工指向目标。此外,R-23T粗壮的弹体给了他巨大的头部空间来安置导引头的活动平台,这使得R-23T的导引头可活动范围相当巨大,能在一个很广袤的空间范围内跟踪敌人的动向。可大范围活动的导引头,再搭配上尺寸巨大的气动翼面,R-23T的最大机动过载和R-23R一样可以达到20G左右,被它偷袭的敌机可没那么容易规避它。

对地武器方面,米格23M基本延续了米格23 1971的配置。但明显有几点不一样:1、米格23M更换了全部对地武器挂架到最新型号;2、米格23M最大载弹量从米格23 1971的1500kg提升到了2000kg;3、米格23M上对航弹投放控制系统做出了重大改进,使得其可以携带更多数量的航空炸弹;4、米格23M还可以携带其他新型炸弹。

用于引导Kh-23M的德尔塔-NG无线电数据链指令吊舱

起初在米格23 1971上,四联装的MBD2-67U复合炸弹挂架只能安装在翼下挂架,这是因为这时米格23的两种投掷炸弹的模式:一次性全部投放模式和从机身/机翼挂架成对投掷模式都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实践中发现,这两种投弹模式在将炸弹从机腹挂架释放后,炸弹可能会因为扰流而向上运动撞击机体部件——这对于安装了引信的航空炸弹来说真是危险到家了。很快,专家们就发现了问题所在——炸弹的投放需要有一个微小的时间间隔。于是乎,米格23M的航弹投放控制系统增加了一个延时投放程序,每两颗炸弹投放之间增加了0.1秒的延迟,初步解决了问题;后来,因为列装了其他气动外形的新款航空炸弹,之前的0.1秒延迟有点短了,设计师们就把间隔的延迟时间增加到了0.23秒,并且固定了先投放机腹左侧挂架、再投放机腹右侧挂架,最后投放机翼挂架的炸弹的投弹顺序,彻底解决了先前米格23四个挂点同时使用MBD2-67U复合炸弹挂架的安全性问题。如此一来,米格23M的最大航弹载弹量从米格23 1971的10颗100kg炸弹,提升到了16颗100kg。不过,250kg和500kg航空炸弹的载弹量并无变化(还是4个250kg,或者翼下挂2个500kg)。

米格23M可使用的挂载大全

此外,米格23M上还对米格23 1971上安装的BD3-60-23K/F挂架(K代表机翼挂架型,F代表机腹挂架型)进行了升级,将其升级到了BD-3-60-23K1/F1型号,这款新挂架可以投放ZB-500凝固汽油弹。ZB-500和美国的同类产品很像,就是一个流线型的薄皮罐子,里面装满了引信、凝固汽油、铝粉还有强氧化剂,专门用来杀伤步兵和软目标单位。最开始米格23M因为航弹投放控制系统没有ZB-500专用的投放程序,为了安全起见,只能在翼下挂架挂载2枚ZB-500;在升级航弹投放控制系统和增加ZB-500对应的投放程序及对应投放延迟之后,米格23M可以在四个主挂架上总共携带4枚ZB-500,但是采用机腹挂架携带ZB-500时无法携带机腹中线的副油箱,所以大多数时候还是采用翼下挂架携带两枚。

BD3-66-23N特种炸弹挂架线图,这种挂架通常只挂载在米格23的机腹挂点

除了常规武器,米格23M和当时大多数自用型苏军战斗机一样,具备执行核打击任务的能力。米格23M延续了米格23 1971上的BD3-66-23N特种炸弹挂架,该挂架安装在机腹挂点,一次可以挂载两枚RN25或者RN28型航空战术核炸弹,在后期RN40和RN42航空战术核炸弹服役后,米格23M也可以携带它们。(在这里我贴一下我查找到的RN28资料,大家做一个简单参考:RN28是一种重量250kg的自由落体战术氢弹,当量可以在1千吨-1万吨或者5千吨-3万吨的范围内调整,1969年服役,1990年停产,可以广泛运用在米格-21,米格-23,米格-27,苏-7B,苏-17等前线航空兵常用机型上)

RN28战术核航弹

讲完了米格23M的这么多优点,现在来讲讲缺点。

首先还是老生常谈的飞行性能和机动性问题。米格23M的机动性和飞行品质相比米格23 1971确实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针对它的主要对手——美国人的F-4E鬼怪来说,米格23M的飞行性能依旧存在很大的不足。米格23M空载情况下海平面最大能量爬升率可以达到200-210m/s,亚音速段的平均爬升率为195m/s;在低空悬挂一对导弹飞行时,从600km/h加速到1350km/h需要35秒,而在海拔1000m高度从600km/h加速到1100km/h也需要22秒以上。相比之下,美国的F-4E早期的Block 41型,其重量在F-4E系列里相对较轻(内置燃油较少),因此推重比也相对较好的;空载时,海平面最大能量爬升率可以达到290m/s!海平面从0.5马赫加速到0.9马赫只需要15秒!尽管美国佬的“空载”测试是在只携带40%燃油+无导弹挂载+无机炮备弹的情况下多次测试出来的理想化最大值,但依旧惊人。在米格23M服役时,F-4E主要型号已经变成了后期的Block48和Block50版本。由于F-4E在改进中一直在扩大内油箱容积,因此在满油情况下,这两个版本的F-4E相比早期的Block38和Block41版增重很多。同时为了改善F-4E的大攻角机动稳定性,F-4E从Block48版开始增加前缘缝翼,代价是牺牲了一定的爬升率和极速。Block48和Block50及之后的F-4E在推重比上已经略低于米格23M了,但即便如此,F-4E得益于优秀的整体减阻设计,在空载或低载荷的情况下海平面爬升率和亚音速加速性能依旧要比米格23M强一些。同时,F-4E的翼载荷本身就要比米格23M(45度后掠角状态)低不少,后期型F-4E还有前缘缝翼加持,其中高速机动性在二代战机里属于非常好的水平——根据群友提供的资料,F-4E Block50在飞行全重37500磅(约合17000kg,Block50鬼怪的空重+飞行员重量+机油重量是33000磅,也就是14970kg,37500磅相当于只带部分机身燃油的空载状态)时,可以在5000英尺高度拉出最大瞬时8.5G的过载,最大瞬时攻角峰值可以达到惊人的20度!即使是重量增加到46200磅(相当于满油+4枚麻雀E的重量)也可以拉出最大7G的过载(不过鬼怪翼下挂架携带响尾蛇之后破坏了气动修形,爬升率、最大过载和最大攻角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而米格23M在相近条件下只能拉出6.5G最大瞬时过载、最大攻角峰值在14-16度左右(45度后掠角模式),只有在跨音速时用72度的最大后掠角才可以拉出7G的最大瞬时过载。

当然了,F-4E的机动性和气动这部分内容我本身也没太深入研究,毕竟我对美国武器研究没有那么的深入,网上不少美制武器的资料也存在偏颇甚至过度吹捧,所以这段讲的很乱,还可能有很多错误在里面。因为这段是单纯使用测试数据的表格来分析的,可能会导致大家错误的估计F-4E和米格23M的机动水平,但最后的结论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那就是米格23M的综合机动性还难以与F-4E势均力敌,甚至可能出现爬不过、绕不过的糟糕情况。

如果大家对纯数据对比不感兴趣,或者觉得不够直观、不够客观的话,这里我在贴一个苏联1977年用米格21Bis和米格23M对缴获的南越F-5E进行对比测试的文章部份:

    随着越南战争的全部结束,北越成功解放南越,统一了越南全境。期间,美国援助南越政权的所有武器基本都被北越人民军成功缴获,这些武器大部分留在越南国内用于填充军队,一部分则作为分析研判美国武器性能的样本被送到了苏联。这着实给苏联的航空专家们送了一个大礼包。1975年12月,苏联拿到了几架缴获的F-5E战斗机和一套完整的F-5技术手册——F-5E是由诺斯罗普公司开发、1971年服役的一种多用途轻型战斗,该机被美国防部列为所谓的“国防战斗机”,大量装备美国空军,同时还向美国二等盟友大量出口。因此,通过对F-5E的研究,苏联设计师们可以迅速摸清楚这款美国飞机的优缺点,提出针对性措施。随即,1976年夏到1977年5月,苏联对F-5E进行了高强度的飞行测试;期间,也就是1977年春季的时候,苏联军方开始用当前空军大量装备的主力战斗机——米格21Bis和米格23M与其进行实战模拟对抗。

被越南缴获并移交给苏联的南越F-5E的其中一架,已经被涂上了苏联红军的红星机徽

第一阶段是同为轻型战斗机的米格21Bis与F-5E的较量,这场较量几乎毫无悬念——因为这些F-5E除去一些“纸面性能”,其他各方面的性能几乎都明显落后于米格21Bis。双方一共比赛18局,米格21Bis凭借着其恐怖的爬升性能、更好的加速能力、更低的翼载荷和更高的极速等突出优势,基本全胜了F-5E。

与缴获F-5E对抗实验的那架米格23M

第二阶段则是刚服役没几年的空军新锐主力——米格23M与F-5E的较量。一开始大家认为,米格23M作为新型“第三代”(苏标)重型战斗机,肯定能轻松压制作为二代机的F-5E——因为根据先前的情报和理论计算来看,设计师们和军方都认为米格-23M装备的武器、飞行特性和机动性足够用了,实战中应该是足够有效对抗西方所有与它同尺寸、同级别的战机的。那么,既然米格23M对抗同尺寸级别的中重型战斗机都不在话下了,对付一个没有大尺寸雷达、没有中距弹、体积只有米格23M一半大、推力只有米格23M三分之一、空载翼载荷比米格23M还高一点的小家伙,那自然不在话下,总之就是米格23M不管BVR空战还是格斗作战都可以轻松拿捏F-5E。

米格21Bis、米格23M和F-5E的各项参数对比

设计师和军方们估计的前半段非常准确——米格23M凭借着大功率的蓝宝石-23D-III雷达在任何高度都能轻松的在F-5E的搜索距离外发现并锁定它。毕竟,F-5E前期都是采用安装小尺寸抛物面天线且发射功率很低的AN/APQ-153脉冲多普勒雷达,虽然是多普勒雷达,但受制于尺寸和功率,探测距离很近;甚至在模拟战中,还出现了米格23M模拟发射R-23R攻击、结果F-5E直到中弹都没有察觉自己已经嗝屁的诡异情况(估计这批F-5E用的是第一代的AN/APR-25雷达告警器,探测范围小、探测频段范围窄、敏感度差、指示精度低、漏警率高)。总之BVR阶段是毫无疑问的轻松拿捏了,然而,之后的格斗模拟战的结果让大伙儿吃了一惊。

格斗模拟战中,不管开局是米格23M在F-5E身后还是F-5E在米格23M身后,只要双方进入了格斗,最终F-5E总能慢慢的反咬住米格23M的六点。在双方速度都处于800km/h时,F-5E的机动性要明显更胜一筹——尽管米格23M的飞行员被允许在安全范围内尽量拉最大攻角、根据机动状态手动实时切换变后掠翼角度、发动机加力全开,可依旧只努力坚持了数分钟。最后,F-5E凭借着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前缘襟翼轻松的拉出了一个5G以上的过载机动、转了个半径只有500米的弯,咬尾“终结”了米格23M。这让大家很沮丧,之前大家都认为米格23M足够先进、可以有效对抗西方同级别的战机,然而现在却在格斗能力上输给F-5E这种算不上“现代化”的二流轻型战斗机,着实叫人难以忍受。

(顺便一提,既然米格23M在模拟战中打不过F-5E、而米格21Bis又在模拟战中几乎全面超过F-5E的话,那就相当于间接证明了米格23M在格斗中不是米格21Bis的对手,这确实让人难受)

综合上述的两部分文章来看,米格23M在机动性方面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局面,主要原因还是老三点——1、气动设计还不够完美,2、飞控限制系统和告警系统还不完善,3、机体结构强度依旧不足。

因为米格23M的机体重量比米格23S和米格23 1971又重了许多,翼面积却没大多变化,导致其翼载荷依旧较高(指常用的45度后掠角下的翼载荷),相比于米格21Bis那只有340km/h的最低稳定可控速度,米格23M要在空中确保稳定性和可控性的最低飞行速度是400-500km/h(取决于是45度角还是72度角,45度角以下到16度角一般不用于空战);同时,米格23M武器挂架的减阻设计相比鬼怪要差不少,挂载武器后飞行阻力提高很多,抵消了它微弱的推重比的优势,极速也下降不少;米格23M上的前缘襟翼为了追求结构简单,只有在机翼处于16度角才可使用,因此基本只能用于起降阶段,对空战时的中高速机动基本没有帮助。

配图为安装在米格23 1971座舱上方的UUA-1A攻角指示器,米格23M也有同款设备。这个攻角指示器可以告诉飞行员当前攻角的读数,并直接显示是否处于危险状态。接近危险攻角时,系统会闪烁亮起SUA-1A危险告警系统的指示灯、响蜂鸣警报并通过RIS系统敲击飞行员的手指来提醒。然而这套系统只能用于提醒飞行员,并不能对飞行员的危险操作做出硬性限制,在紧张的空战中,飞行员很可能因为紧张或受伤而忽略它的指示

刚提到的最低安全可控速度如此之高,除了气动的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早期米格23M的飞控限制系统和告警系统还够不完善,导致飞行员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处于某些速度段时做出达到危险攻角的机动而不自知,导致飞机可能出现因纵向稳定性不足而向两侧滑移失速的情况,最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因为失速而尾旋失控;此外,飞机处于中低速时,过大的攻角和较低的速度导致失速尾旋时,还会出现因为发动机单侧进气道进气量不足,导致压气机叶片失速,使得发动机喘振甚至熄火的情况,为了安全只能给飞行员硬性限制最低安全速度。(其实F-104和没有前缘缝翼的F-4也经常出现因为低速大攻角机动导致的失速失控尾旋情况,加了前缘缝翼的F-4E会相对好一些,但直到70年代初,还是一共有50多架F-4因尾旋而坠毁)

RIS系统的手绘安装线图。这套系统安装在飞机操纵杆的刹车把手上,它会根据攻角指示器的数据和飞行员对操纵杆的操作判断是否达到危险攻角。达到危险攻角时,它会根据危险程度用不同等级的弹跳震动来警示飞行员,但是这套系统在激烈的格斗中有被高度紧张的飞行员忽略的风险

最后,机体、机翼和变后掠翼机构强度还是不足。因为焊接工艺的缺陷,米格23M在频繁的大过载机动之后,可能因为金属疲劳而产生裂纹,严重影响机体寿命和飞行安全。

配图是米格23S的机翼下方。可以清楚看到上面的附加加强筋,虽然工艺的进步使得米格23M上已经不需要这样粗糙的加强筋,但结构强度不足的老毛病也依旧困扰着它,直到后来的米格23ML才彻底解决

因此,综合上述原因,出于对米格23M飞行安全的考虑,其机动性能不得不人为控制在如此低的程度保证安全性。

(注意!上述的米格23M上例如结构强度、飞控系统等方面的问题,基本在1976年米格23ML入役之后被陆续改进消除。这主要是得益于米格23M服役周期长,那些在1976-1979年间被大量用于米格23ML上的新技术、新材料反哺到了米格23M上,甚至有一些米格23M被直接升级成了米格23ML。所以,早期型米格23M和中后期型的米格23M在结构强度、飞控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飞行稳定性、最大可用攻角、最大允许迎角上差距的很大,这一点是一定要着重强调的,上述的问题多半存在于前中期的米格23M上)

不同时期的米格23M之间和米格23S的最大可用指示攻角的对比图。从上到下依次是安装了第二批次改进的SAU-23A飞控系统的后期米格23M(上方特别备注几乎不可能失速)、初步安装了联动飞控告警系统的中期米格23M、早期型米格23M、米格23S。可以看到早期的米格23M最大攻角和失速角之间存在相当的余量,主要是为了保证飞行安全

航电方面的问题,除了先前提到过的TP-23红外搜索系统在雨、雾等复杂天气条件下搜索距离会严重降低,甚至无法搜索的情况外,其余的问题主要出在雷达上。

首先第一个问题出在雷达的电子元件上。米格23M的蓝宝石-23D雷达的研发期始于60年代中后期,本来首发米格23时就打算装机,但奈何部分关键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只能从蓝宝石-23➡蓝宝石-23L➡蓝宝石-23D这样小步快跑的逐步改进。蓝宝石-23D技术攻关工作一直持续到70年代的头一两年才结束,开发周期很长,而这段时间恰好处于苏联电子技术升级换代的一个核心时期,导致蓝宝石-23D雷达变成了广泛使用上个时代技术实现新时代需求的新款旧式雷达。

在60年代时,苏联雷达上的电子设备主要组成部份都是各种尺寸的电子管,占电子元件总比例非常高,还是清一色的模拟电路;相比之下,虽然60年代美国人的雷达也在广泛使用电子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军雷达的电子管元件的占比是在逐步下降的,而晶体管元件的用量在稳步上升,直到70年代初,美国人抢先一步开发出了初代集成化数字电路,基本彻底淘汰电子管元件。苏联方面与美国不同,虽然苏联科学家虽然只比美国人晚了三个月研发出晶体管,但是由于军方对未来战争形势的误判、政策影响技术路线选择,导致苏联在提高晶体管产能、新元件的开发及应用上并不怎么上心,而是投入大量经费研究小型化电子管,虽然最后成果也不错——苏联最终造出了只比晶体管略大一点、性能相当的小型化电子管。然而,经过多次对比论证发现,晶体管路线更适合批量生产,在经济性上更好,同时晶体管在抗损性和功耗等方面优势更大。于是60年代中后期,苏联也开始全力投入晶体管电子设备的应用研究,但此时已经比美国晚了近7-8年,有相当的技术空缺要填补。因此,1965-1974年这段时间大量的苏联雷达仍旧需要电子管来补充其短板。

蓝宝石-23D的倒置卡塞格伦天线部分的组件,可以看到后部三根一组的就是波导管的波导元件

这一点在米格23M的蓝宝石-23D雷达上体现的很突出——蓝宝石-23D的核心控制电路采用的是晶体管和电子管混合组成的模拟式电路,但大功率的信号发生器和收发机构则大量使用了微波磁控管和波导管。这主要是因为蓝宝石-23D开发时,苏联虽然可以生产运算电路需要的中小型晶体管,但还无法大量生产大功率晶体管固态元件——比如说雷达发射机上需要的大功率微波发生器。不得已,最后只能使用大功率微波电子管元件代替。微波磁控管是一种经典电子管,自二战期间被发明以来广泛用于各种中高频无线电设备,只不过蓝宝石-23D上用的磁控管已经是经过多次小型化之后的多腔磁控管,而波导管是协助电子管传递高频波束的一种管状金属信号传输装置。这套组合的固有缺点包括:电子管抗损性一般、总体体积庞大、系统重量大、电子管耗电量大、发热严重。大量使用电子管元件的蓝宝石-23D重量飙升到565kg,为了避免元件发热量大而过热烧坏,蓝宝石-23D自带了使用M-65合成防冻液的液冷循环散热系统,还额外有一套从机体油箱抽取部份燃油进行油冷循环的冷却系统管路,最终导致雷达的全系统重量高得惊人。除此之外,电子管元件还有背景噪音高、接收灵敏度偏低的缺点,这也是蓝宝石-23D重量增幅巨大而最大搜索距离相比米格23 1971型却没有明显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个问题就是蓝宝石-23D-III新增的用于下视下射的硬件。上面我们提到了米格23M的蓝宝石-23D-III是一种准相参雷达,其对地面杂波的过滤主要依赖DKP差分过滤器在主瓣回波中对旁瓣接收到的样本回波进行特征筛选,同时在其中再用速度筛选电路排除掉相对载机速度静止的目标回波。这种方式看上去完全没有问题,但是!雷达的旁瓣并不是固定某一个方向的特定波束,而是存在于除了主瓣方向之外的一个非常大的空间范围之内,甚至连雷达天线正后方都可能存在旁瓣信号!因此,接收天线输入给DKP差分滤波器的地面回波样本根本不是大家想象的某一束旁瓣的回波,而是一片范围非常大且与载机相对地速各不相同的旁瓣地面回波;又因为DKP的处理能力有限,所以它只能对设计师设定速度范围内的特征杂波进行滤除,剩下来不在设定范围的特征杂波是无法过滤的,因此DKP差分滤波器在中低空只能做到一定程度上较好的抑制杂波或减轻杂波的干扰。但是,如果被雷达扫描的地形非常崎岖破碎——例如山中林地、河谷沟壑这样的地方,或者就是单纯的载机高度和敌机高度太低了的话,DKP的滤波运算能力就完全不足了,大量处于DKP可滤波速度范围之外的强杂波仍将存在于雷达显示器上,掩盖真实目标的回波。

再谈到米格23M的速度筛选电路,这套速度筛选系统比较单纯,会以米格23M当前飞行的相对地速作为参考,将速度与当前相对地速接近或相等的目标回波统统视为静止目标,然后将其摒除。这种速度筛选对高空迎头飞来的敌机过滤效果挺不错,那么对低空低速飞行的目标呢(例如轻小慢飞机或巡航导弹)?超低空接近静止的目标呢(例如低速或悬停的直升机)?没有接近率的追尾目标呢(例如追击敌人时,敌机和你速度接近的情况)?这个速度筛选电路就和高重频脉冲多普勒一样傻眼了,会直接把对方当成杂波给滤除,然后失去目标跟踪。

DKP滤波器加上速度筛选电路的组合,导致米格23M虽然具备了下视下射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对超低空、低速目标的探测效果依旧不佳,实战中效能发挥不稳定,局限性很大,实战意义较低。

其他方面基本没啥好说的了,最多再加一条——早期的米格23M在机腹挂架发射导弹、重型火箭弹或者机炮开火时,发动机可能会因为吸入废气而喘振,导致发动机急速过热烧毁。不过,设计师们很快通过开火时发动机连续点火+短暂切断油料供应的改进方式,暂时的把这个问题的出现概率压低了不少。1977年米格23M更换了新的控制系统——飞行员开火时,这套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工况电子传感器的数据自适应调节燃料分配和再点火时机,在飞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保证发动机不出现喘振过热的情况,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米格23MF

说实话没啥好说的,因为米格23MF一开始就是作为提供给加盟国的米格23M外贸版本,米格23MF的改动相比之下很小。只不过,1977年时大家都觉得米格23MS太坑,实在卖不出去了,才出现了两种米格23MF——米格23MF A型和米格23MF B型。老传统,A型是给加盟国的,B型是大阉割版卖给第三世界国家的。这里,A型的米格23MF我只挑几个关键点讲一讲,其他内容参照上述的米格23M对应内容就行,B型的只做简单介绍,不多赘述。

1997年,保加利亚空军的米格23MF在机库展示。因为此时苏联已经解体,因此保加利亚空军的机徽已经换了米格23MF的蓝宝石-23D-IIIE雷达

米格23MF提供的时间很晚——1978年才开始交付给加盟国,不过好在交付速度很快。东德在当年7月接收了第一架米格23MF,8月开始捷克斯洛伐克空军也开始装备,9月开始装备保加利亚空军,次年开始装备波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空军。相比苏联装备米格23M的时间,米格23MF装备的可算晚了太多了,毕竟同年苏联已经开始量产米格23MLA。不过总比没有强,毕竟米格23MF服役前这些国家空军的主力仍旧是米格21PFM、米格21MF和米格21Bis。

米格23MF A型装备了S-23E综合雷达武器系统,雷达是量身定做的蓝宝石-23D-IIIE型——相比原版性能上基本无差别,但有的说法是蓝宝石-23D-IIIE删除了一些需要高度保密的抗强干扰功能,不过我没找到准确资料,姑且认为两者没有差别也是可以的。同时,米格23MF具备与苏军原版米格23M相同的瞄准、导航、通讯设备,甚至还保留了用于投掷核武器的特种弹药投放及瞄准系统的电路。总体来讲没啥好说的,毕竟没区别。可使用的机载武器方面也和苏联基本相同,但是东德的米格23MF在80年代前无法发射R-60空空导弹,只能使用R-13M。

波兰人民军的米格23MF在使用16度后掠角飞行

至于B型嘛......老传统——删除了部分高科技设备、可使用的格斗弹挂载只剩下R-3S和R-13M、雷达的抗干扰能力被大大降低,甚至连平视显示器换成了出口专用版的ASP-23DE。总体来说就是个拿来赚钱的东西,相比米格23MS提高幅度倒是挺大的,战斗力相对强了不少,但是考虑到它出售的年代实在太晚了..........还是不要和对手随便乱比了吧..........

印度空军的米格23MF正在发射R-23R空空导弹,很不幸,三哥拿到的就是米格23MF的B型版本......

米格23M和米格23MF是苏联空军和其加盟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真正可靠的重型战斗机,也是苏联空军装备的第一款可以独当一面的米格23、战争雷霆游戏历史里第一款变后掠翼战斗机,可以说它开创了苏联空军的新时代——不管是现实中还是游戏里。

不过目前游戏里的米格23M还存在很多设定上的问题,例如它的雷达模式。正如我前面所说的,米格23M的雷达并不是MTI,但是游戏里做成了MTI,而且使用高度还受限制,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实际上它的滤波模式不应该有使用高度的限制,应该可以由玩家决定选择使用什么模式。当然了,还原现实的话,米格23M下视时也不太可能有游戏中那么干净的滤波效果——米格23MF同理。

游戏中,米格23M只有航炮和航空火箭可以使用CCIP精确射击,但现实中米格23M还可以使用CCIP投掷航空炸弹,不知为何游戏中没有还原。

此外,游戏里米格23M和米格23MF都装备了PKVP-23热诱弹布撒器——这也是不合理的。PKVP-23发射架的安装最初始于米格23MLA和米格23MLD,米格23M按理来说并没有安装它。只不过后来因为阿富汗战争的实战教训,苏军迅速扩大了PKVP-23和VP-50-60大口径热诱弹布撒器在米格23/27机队中的安装比例,所以苏军的米格23M和米格23ML还是有机会在80年代补装PKVP-23的。但是加盟国的米格23MF就没那么幸运了,根据我查找到的资料,像东德的米格23MF是明确没有任何自带的被动干扰对抗措施的,也就是说游戏里米格23MF的12发干扰弹完全是忽略历史的“偏向性补偿”,还不还原历史可能只是时间(还有bvvd)的问题。

配图是米格23MLD机腹的PKVP-23热诱弹布撒器,苏军的米格23M在80年代还有机会补装这个东西,而加盟国的米格23M基本是不可能有机会安装这款布撒器的

本篇的专栏到此结束啦~~~内容真的非常非常多,写到这里时已经有23000多个字了,但是考虑到米格23M作为一种现实中承前启后、游戏中又划时代的载具型号,不得不对其浓墨书写一番~~~希望各位观众朋友们能耐心的、慢慢的看完,看完你就会对米格23M有更深刻的了解~~~

最后,希望大家理性讨论~理性纠错哟~~~下一篇将会是米格23系列翻身的第一款大作——米格23ML,请大家期待一下~~~我们下一篇再见~~~

(To Be Continue..........)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