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1950年以来的经济周期变化 王旭

王旭

2024-07-09 23: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 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双重调整过程中的宾州

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格局同时发生重大变化。从产业结构看,制造业发展迟滞,服务业后来居上;从区域结构看,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部和中西部经济增长乏力,成为所谓的“冰雪带”(Snowbelt),经济上相对落后的西部和南部人口和就业增长迅速,被誉为“阳光带”(Sunbelt)。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区域经济变迁同步进行,“冰雪带”和“阳光带”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动态调整。

“冰雪带”又称“锈蚀带”(Rustbelt)。这一现象首发于新英格兰地区,随后迅速波及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区,20世纪70年代末中西部成为“重灾区”。据统计,1969—1996年,“冰雪带”制造业就业数量下降幅度高达32.9%。其中,1972—1986年,宾州制造业就业率下降了27.3%,下降幅度在全国各州排第三位。二战结束时,制造业曾在经济总量中占据绝对优势,到1990年制造业的龙头地位被金融、服务业等取代,其中仅商品零售业一个部门的就业与整个制造业不相上下。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这是由工业生产发展周期所决定的。根据经济学界普遍认可的看法,任何工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工业革命的帷幕在东北部开启,轻工业先行一步。到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化的展开,中西部形成重工业区,与东北部共同构成美国工业布局的核心地带。到20世纪20年代,历经百余年发展的东北部制造业开始了盛极而衰的过程,这些问题随后也出现在中西部,二战后日趋严重,只是由于其他国家战后经济恢复的特殊需要而延迟了周期的结束。到七八十年代,能源结构由燃煤向石油的转变和日本、西欧等外来力量的冲击,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冰雪带”制造业的衰退已不可逆转。因此,东北部和中西部的衰退是工业区域内在发展周期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制造业进入发展周期的老化阶段,服务业悄然兴起。服务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能够吸纳大量人口就业,这对本来就不景气的制造业就业有一定冲击。美国服务业就业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从1958年的47.7%上升到1992年的61.4%,而制造业的相应比例从25.0%下降到15.2%。1990年,服务业超过制造业成为美国人数最多的产业部门。美国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同样呈下降趋势,从1950年的30%降至2002年的15%以下。“冰雪带”经历了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转型,高技术产业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业迅速崛起,逐渐取代传统制造业,发展成为“冰雪带”经济中的主导部门。

这种产业结构转型,带动或加速了区域经济的调整,这是美国“去工业化”的突出特点。一般而言,老工业区发展到一定阶段,负面问题会累积起来,如基础设施老化、地价偏高、污染较严重,劳动力价格高等,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反,美国南部和西部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环境宜人,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工会力量影响小,比较优势凸显。而且,其税率也普遍低于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各州,制造业向这两个地区转移成必然趋势。许多老年人退休后迁往该区域定居,也带去了数量可观的个人积蓄。这些产业转型和区域经济变动的大潮,冲击着“冰雪带”。在“冰雪带”中,宾州首当其冲,其制造业和采矿业滑坡的程度最为惨烈,转型幅度大,难度也大。

宾州位于美国南、北两大地域接合部,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禀赋优越。这里有美国最大的煤田和高质量的铁矿资源,适合发展重工业和机械工业。在美国工业化过程中,宾州起步较早,随之出现区域性中心城市。到20世纪,在其基础上又形成了4个大都市区:阿伦敦—伯利恒—伊斯顿(Allentown-Bethlehem-Easton,PA,以下简称阿伦敦,又称Lehigh Valley大都市区),费城—卡姆登—瓦恩兰(Philadelphia-Camden-Vineland, PA-NJ-DE-MD,以下简称费城)、匹兹堡—纽卡斯尔(PittsburghNew Castle PA,以下简称匹兹堡)、斯克兰顿—威尔克斯—巴里—黑泽尔顿(Scranton-Wilkes-Barre-Hazelton PA,以下简称斯克兰顿)。这些大都市区的支柱产业为钢铁、煤炭、纺织、服装,造船和石油精炼,带有明显的资源型特征。这4个大都市区集中了宾州主要制造业。

进入20世纪后,宾州制造业盛极而衰,在全国先期进入制造业城市发展周期的衰退阶段。1950—1990年间,整个宾州制造业就业减少了约三分之一,在全国所占份额下降一半。当然,总就业仍在增长,只是增长的是服务业,而非制造业。在二战结束时,这4个大都市区的最主要产业都是制造业,但是到1990年,主导产业无一例外地变成了服务业。在费城和斯克兰顿,仅商品零售业一个部门的就业就与制造业相差无几;在匹兹堡,前者甚至超过后者。这40年中,宾州4个大都市区的人口和劳动力只有些微增长。除农业外,宾州每一个工业部门在全国的比重都在下降。采矿和制造业的滑坡如釜底抽薪,使整体经济受到重挫,对全国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小觑。1950—1990年间,美国采矿业就业率下降的80%发生在宾州。在此期间,宾州仅在这几个产业部门就减少了五十多万就业岗位。4个大都市区制造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

阿伦敦是宾州第三大的大都市区,其周边是富庶的农业区,早期主要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中心,19世纪初以后成为制造业中心。最初是钢铁生产、铁路设施和酿酒,后来是丝绸纺织、卡车、电子器材、汽油燃料设备、纺织服装、钢铁产品、混凝土。但它的产业结构还是比较集中的,两个主要产业是服装和钢铁原料生产。1950年,每5份工作中就有1份在这两个部门。四十年后,这两个行业分别减少了60%的工作机会,工作岗位减少了3万,已被挤出该大都市区就业人数的前5位,排在前面的是教育、建筑、医疗保健、保险和不动产。同时,阿伦敦成为美国最大的分销中心之一。大都市区里的伯利恒市是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所在地,在二战高峰期雇用31,600人,但到1990年仅剩三千多人。此前一年,最后一个丝绸厂也关门大吉。

斯克兰顿的单一经济特征明显。其早期工业基础是无烟煤采掘业,这种煤最初用于顶吹炉炼铁,后来用于炼钢,再后来作为燃料广泛使用,需求量大。1860年,该市和周边数十个小城镇提供了全国80%的煤炭。该地过分倚重采煤业,到20世纪初最高峰时就业数量达18万。1920年前后采煤业产量开始下降,但直到1950年依然是斯克兰顿的经济主干,相当于第二大的纺织服装业的两倍规模。不过,二战后,对煤炭的需求急剧下降,采煤业就业岗位到1961年下降到1.7万,到1974年更减至2,000人,一路下滑。宾州也从全国第一煤炭生产大州下滑为第四。煤炭业的萧条影响了铁路运输。1952年,劳伦铁路线客运停止;1959年,纽约-安大略-西部铁路公司停业;特拉华-勒克瓦纳-西部铁路公司也因业务减少而于1968年与伊利铁路合并。六七十年代,丝绸和纺织业也萧条了。采矿业不复存在了,但对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创伤,到处都是废弃的矿井、堆积如山的矿渣和被污染的河流。人口剧减,大量就业迁往南部或海外,其就业流失占整个区域就业的80%。市民经历了困难的抉择,年老的矿工慢慢地退休了,有些矿工迁往新泽西州或更远的地方,有些矿工到外地通勤,家仍留在此地,有些则滞留本地,他们的子女经过教育都到外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有些小城镇整个都被废弃了,如同美国西部开发时留下的“鬼城”。1967年以来,宾州和联邦政府花费了5亿美元来修复废弃矿区造成的环境问题。但是,据估算要完成所有修复工作还需要150亿美元的巨额款项。

费城是美国工业革命的重镇,不过其经济结构多样化,没有单一经济的短板,这一点与其他3个大都市区不同。这里资源丰富,水运系统发达,铁路网密集,从殖民地时期到工业化初期,费城就是全国财政和商务中心,其辐射范围达到邻近的新泽西州。它所在的大西洋沿岸中部是美国主要的粮食和木材生产基地,在全国工业中遥遥领先。1950年,它的前十位产业部门有2个是制造业,即服装和电子仪器设备。就业最多的是个人服务和建筑业,其次是政府部门、服装和批发业。到1990年,经济多样化的同时某些产业部门有了长足的发展。前五位除了建筑和政务以外,还多了教育、医疗、保险和不动产,前十大产业均没有制造业。就业流失最多的是非耐用品工业,即服装和纺织,减少工作岗位达9万个。但教育领域就业净增20万人,健康和医疗净增23万,保险和不动产增加12万。当然,其制造业就业下降幅度也不小,1967—1977年间,就业流失高达40%。但很快这个差额就由服务业填补了。可以看出,费城的多样化经济,有效抵御或缓释了产业转型的冲击。

相形之下,匹兹堡受冲击最大。它的经济原本具有高度专业化特点,每5个人中就有1个从事原料钢铁冶炼,是美国最大的钢铁基地,世界领先的工业城市,号称“世界钢铁之都”,著名的钢铁巨头卡内基钢铁公司(后来的美国钢铁公司)就在这里。1950年,其钢铁业就业总量超过第二大行业3倍有余。钢铁产业之外,就业人数居前五位的是建筑、个人服务、铁路和铁路快运、电力机械等,采矿业排第6位。钢铁业比纺织服装、采煤等发展周期略长,所以二战后仍有发展空间。但到20世纪8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钢铁业崛起,加速了匹兹堡钢铁产业发展周期的结束。后者似乎在一夜之间被冲垮,11万钢铁业工人失业。这使当地经济大伤元气,整个地区的工厂逐一关门大吉。原本就不景气的铁路、矿山和其他相关产业都受到波及,失业骤增。没有任何工业部门会像钢铁业这样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匹兹堡的“去工业化”就是“去钢铁业”。经济一路下滑,四十年中流失20万就业岗位。1979—1988年,制造业就业数量减少44%,其中有四分之三是钢铁业,失业率达20%。后来经过转型,到90年代,教育和医疗取代钢铁业,成为匹兹堡就业的主要行业,前十大行业里已没有钢铁业的踪影。

总之,在战后几十年,与整个美国一样,宾州经历了制造业的波动和产业结构的重组,经济重心向服务业转换。相应地,宾州在全国制造业的领头羊地位已不复存在,总体经济地位相对下降。

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也有反映,出现从城市向大都市区的转变。此时的中心城市历经上百年的发展,已到了饱和阶段。中心城市设施和建筑老旧,制造业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开始弊大于利,于是出现制造业迁往郊区、中心城市“空心化”的过程。1946年,《富兰克林工业地图》标出的工业布局图显示,101个工业企业位于费城市中心区,绝大部分是在市政厅三至四英里范围内。到1960年,这些企业几乎都搬迁出去了。当时《费城探寻者》的一篇报道显示,“在费城周围有27个工业园区,高速公路将其紧紧相连。”工业的萧条连同郊区化削弱了城市实力,高速公路的铺设也使得大批中产阶级住户迁往郊区。结果,这些中心城市人口外流,费城人口在50年代流失5%,60年代流失3%,70年代高达13%。而匹兹堡有过之而无不及。1950—1990年间,匹兹堡人口流失45.3%,所流失的人口相当于该市1950年时的一半,在全国的位次退居第40位。1950年,宾州有6个城市居美国前100城市之列,到1990年仅剩2个。不过,费城和匹兹堡所在的大都市区人口在增长。从1950年到1990年,费城大都市区人口增长45.8%,匹兹堡大都市区人口增长8.2%。全国前50个大都市区的平均增长率为104.8%。(见表1)这说明,一方面,中心城市人口外迁、外围在增长,中心城市的优势已经大打折扣,但大都市区人口趋于均衡;另一方面,宾州大都市区与中心城市比虽然有增长,但与全国比还是略逊一筹,是区域大范围调整的表现。

二、 州和地方政府及企业界的主要对策

面对制造业的困局,州和地方政府并未“力挽狂澜”、拯救濒于倒闭的企业,而是顺势而为,推动经济重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去工业化”现象初露端倪之时,宾州就推出诸多举措,州和地方政府各有侧重和分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这无形中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空间结构的优化。

(一)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在地方政府层面,其和企业的协同合作,是五六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尤其是匹兹堡市政府和私营企业合作,成效明显。这集中体现在匹兹堡的环境改造和中心城市转型上。

美国钢铁工业的崩溃标志着匹兹堡城市的转型,随着厂矿关闭而来的是一次意想不到的复兴。匹兹堡的重工业曾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但也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破坏,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曾被称为“打开了盖子的地狱”和“烟雾城”。20世纪50年代,该市政府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如区域道路、机场和空气、水污染治理,“去工业化”成了环境治理的契机。同时,在五六十年代联邦政府自上而下进行的“城市更新运动”(Urban Renewal)中,匹兹堡也一路领先。“城市更新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清理贫民窟,但更有意义的是清理过时或不良资产,包括老旧的厂房、库房、码头设施等。控制烟尘和净化河流的法律付诸实施,很快就产生了实效。1949年《新闻周刊》的一则报道称,匹兹堡不再是雾霾城,而是上有晴空、下有全新风貌的现代大都市;《建筑论坛报》也不乏溢美之词;《华盛顿邮报》甚至把匹兹堡看成“城市复兴的标杆,给华府上了一课”。从二战结束到1956年,匹兹堡市中心商务区几乎有四分之一都得到改造。其中,1952年落成的梅隆大厦、1953年落成的31层高的美国第一个铝架结构摩天大楼阿尔卡大楼、1955年完成的梅隆广场公园,都成为匹兹堡复兴的扛鼎之作。摩天大楼、高速公路、停车场、购物中心、写字楼和会展中心等各类设施都相继完善,中心商务区大为改观,一度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榜样。70年代中期,在金三角区形成一个文化创意区,把老旧的工业区即阿勒格尼河、莫农加希拉河与俄亥俄河交汇处的滨水区改造成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所。这个地方成为匹兹堡的一个景点,每年吸引游客三百多万。它的总投资1亿美元,公共成本很低,是50年代来最成功的公共工程。进入80年代后,在“神奇市长”理查德·卡利基里的主导下出现“二次复兴”(Renaissance Ⅱ),重在市中心开发以及邻里复兴,集中在文化和社区重建,对以前钢铁厂的厂房再利用,对失业工人再培训,发展软件开发、旅游、对外贸易、开发商用住房和民用住房,并使其经济多样化。匹兹堡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出现了两个结果:一是环境得到治理;二是中心城区改造。

宾州其他城市也是如此。1980—1984年,美国30个最大的城市新建了4,325座办公楼,增加5.5亿平方英尺办公面积。其中,宾州的费城和匹兹堡都是领先的。在里根总统执政时期,费城每年增添14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面积。1980至1992年间的两任市长展开多项工程,使市中心区焕发生机,成为后工业化城市增长的火车头。他们把费城的沿河地带改造成一个非常有格调的商业休闲区。市中心区则出现很多购物中心和艺术画廊。玻璃幕墙的建筑成为高层建筑的主流,中心商务区的面貌也随之改观。著名的历史街区社会山(Society Hill)也得到根本改造,成为“绅士化”的热点之一。在阿伦敦,80年代中期,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致力于城市重建,老旧住宅被改造成旅游设施。原来的DL&W火车站被改造成一个酒店,站场旁辟成市区有轨电车博物馆,很多咖啡店、饭店和酒吧丰富了夜生活。阁楼型公寓吸引了年轻的专业人士和艺术人士,他们很多原本在到斯克兰顿长大,后来去其他大城市工作,现在决定回到家乡,享受小城市的宁静与温馨,汇成了一股“绅士化”的浪潮。这些都是中心城市转型的重要标志。这些举措不仅促成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和企业的升级换代,缓解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优化了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完成了功能转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政府开始意识到仅仅改善环境还不足以使城市获得新生,遂开始制定和实施地区经济多元化战略,将改造重点转移到促进新行业发展上来,此战略到80年代末取得了明显成效。匹兹堡地区保留了一部分有竞争力的大型传统企业,如美国钢铁集团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美国铝业公司、亨氏公司以及匹兹堡全国银行、梅隆财团等。在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带动下,一批从事计算机软件、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等研究开发和生产的高技术企业发展起来,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冶金、生物制药、化工、计算机、信息、金融等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在费城和匹兹堡的几十年更新改造过程中,有一大批私营企业做出了贡献。1944年组建的“阿勒格尼社区发展会议”(Allegheny Conference on Community Development)就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的主要载体;1948年“大费城运动”(Greater Philadelphia Movement)组建,是费城和周边地区商界精英的联盟,旨在推动城市改造;另一个由普通市民组成的组织城市规划市民议会(Citizen's Council on City Planning)也致力于同一个目标。这些实际上是一个今天社会各界非常推崇的“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项目,只是宾州起步较早,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开始承担了城市的部分行政功能,正因如此,市中心区的改造才得以成功。”

与此同时,企业自身也在努力进行转型。总部设在匹兹堡的美国钢铁公司是当地的就业大户、制造业的领头羊。但钢铁产业发展前景暗淡,迫使他们另择新路。1973至1979年任总裁的埃德加·斯皮尔(Edgar Speer)关闭了很多钢铁、水泥、建筑材料、塑料和采矿设施。但是,用于环保的经费一直很高。1979年出任总裁的戴维·罗德里克(David Roderick)对不赢利的钢铁厂进行清算,致力于经营的多样化。是年,美国钢铁公司关闭下属13家钢铁企业。随后,又出售或出租旗下的房地产、木材、矿业设施。1982年,耗资62亿美元购入马拉松石油公司作为一个全资子公司。该公司年收益与美国钢铁公司几乎持平,这样,美国钢铁公司规模立即翻了一番,而钢铁生产的份额降到40%。其结构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向新能源方向过渡。随后,美国钢铁公司继续减少钢铁生产。到1985年,已关闭150家设施,减低钢铁产能30%。1986年,再购入得克萨斯石油与天然气公司。同年7月,美国钢铁公司改名为USX公司,业务主要分为能源和钢铁两部分,已反映其结构多样化的实际。

对斯克兰顿来说,采煤业转型比较艰难。试图保留这个衰退中的产业肯定不可取,特别是美国的采矿业都是私营企业,而非国有,对煤矿的补贴也代价很高。地方政府一方面转移安置采煤业的失业人员,通过就业培训和高等教育改变这种局面;另一方面采取措施吸引新的企业投资。州政府则通过宾州工业发展署出面协调,私营企业如宾州电力照明公司等也积极予以配合。从档案记录看,获得资助的企业比较大,资助持续时间也较长。但新迁入的企业最初多半支付的工资较低,而且有些在减税优惠到期后又迁走了。

(二)州的举措

在州的层面,州政府鼓励新的经济发展项目,以帮助私有企业。有些项目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实行了。诸如1956年设立的产业开发署和贷款基金会、1965年的技术援助项目和州立企业区项目等。鉴于经济仍未完全好转,到80年代,州政府又大力实施很多新的经济发展项目,试图加强包括制造业企业在内的现有实业,并通过高级技术扶持项目促成新的增长点,而不是简单的“去”与“留”,这就使复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方面有作为的是1979年上任的州长迪克·索恩伯勒(Dick Thornburgh)。他发现,在人口和资源都向西部、南部“阳光带”转移时,宾州的处境很尴尬。现有的传统制造业属夕阳产业,再工业化得不偿失,因此,州政府应顺应这个走势,走经济多样化的道路。翌年,在他的倡导下,州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举措。一方面,扶持有生命力的制造业和培植新的产业,而不是挽救已濒于破产的,在斯克兰顿附近的大量采煤业中小城镇,任其自消自灭;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业。这些项目在州内分布比较均匀,每一个都集中在某些关键产业,并吸引企业和当地的高校参与。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举措是“本·富兰克林伙伴关系计划”(Ben Franklin Partnership)和产业资源中心(Industrial Resource Centers)。这两个项目都通过区域性非营利中心实施,州政府提供资助。其中“本·富兰克林伙伴关系计划”致力于高技术活动,产业资源中心致力于制造业现代化,教育、培训、配套资金和企业评估,两者各有侧重。

“本·富兰克林伙伴关系计划”在1984年出台时,宾州制造业就业率已下降21%,失业比例达到14.9%,几乎相当于美国平均数的两倍。“本·富兰克林伙伴关系计划”试图利用宾州强大的教育资源,把私人企业与高校研究相结合,以增加竞争力、开发新的可以市场化的技术。其目标有8个:1,新的和现有高技术企业保持或催生新的工作机会;2,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宾州现有的产业;3,使宾州经济多样化,重在增加宾州在全国高技术和产品方面的份额;4,建立新的联合体,推动经济开发,吸引私营企业、高校和地方政府参与;5,鼓励和加强教育机构和私营企业之间的研究与开发;6,建立和改善科学技术教育;7,鼓励通过开发援助的创业活动;8,帮助在本州创办和扩展新技术企业。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州政府建立了一些区域中心,每一个都与当地一所高校合作。这些中心包括:宾州东北部阿伦敦的富兰克林技术中心,与里海大学合作,专攻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微型电子仪器,机器或设备设计,生物技术。宾州中北部的富兰克林技术中心,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合作设立,主要研究食品、林业和农业科学,先进材料,煤矿和其他矿藏,生物技术,管理与控制系统。宾州西部的富兰克林技术中心,与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设立,承担计算机应用、生物技术、高级材料、机器人与智力系统,环保技术。宾州东南部的富兰克林技术中心,与费城城市科学中心大学合作,集中研究探头技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处理、生物技术、物质工程和加工等。每一个技术中心都作为非营利实体运作,董事会成员包括私人企业、学术部门和工会组织等。

“本·富兰克林伙伴关系计划”实施的十年时间,共获得10亿美元经费,其中22%来自州的基金,53%来自私人企业,26%来自其他渠道,包括基金会或大学,提供了16,294份工作岗位,新产生882家企业。虽然这些中心产生的就业远不能抵销制造业滑坡导致的就业下降,但这些项目对所在区域和全州的影响不断强化,很多获得这些中心经费的公司都扩展了他们的市场、增加了就业和产品销售,实现了预期目标,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例如,在匹兹堡,本·富兰克林技术中心促成一个独立的环保技术经费项目,相关研究集中在从回收材料开发新产品,改善再生品的生产过程。大量从事此类研究与生产的企业集中在这里,其中还有专门探讨钢铁企业适应环保新要求的企业。在这个曾经顶吹炉喷涌火与浓烟的地方,经过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合作,成立了一个本富兰克林技术中心,成为高技术发明的孵化器。1987年,匹兹堡大学将该市其他医疗机构合并,组建全国著名的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到1991年,医疗保健就业人数占匹兹堡总就业的11%。在阿伦敦,“本·富兰克林伙伴关系计划”还从美国国防部获得经费,创立了“灵活网络试点项目”。这个项目把宾州东部和东北部二十多家供应商与8个国防和商务制造业公司结合在一起,改善企业间关系,促成区域制造业基地内的灵活性。项目里的企业可分享信息,并在电子、机械装配与产品配合工作。

产业资源中心的作用是适当保持现有制造业企业。1988年,接任索恩伯勒州长的罗伯特·凯西创建这种产业资源中心,作为其经济开发战略的中心,目的在于通过使设施现代化的方式保护和提升现有企业的竞争力。

与“本·富兰克林伙伴关系计划”一样,产业资源中心也是私人企业与非营利实体合作,州政府提供部分资助。这些企业多为几十个人的中小规模企业。据此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8个资源中心,分别是:设在匹兹堡的宾州西南部产业资源中心,设在约克的宾州中南部产业资源中心,设在费城的特拉华河谷产业资源中心,设在阿伦敦伯利恒的制造业者资源中心,设在伊利的宾州西北部产业资源中心,设在科利奇帕克的生物加工-生物实业资源中心,设在斯克兰顿都市区西匹茨顿的宾州东北部产业资源中心,设在芒图斯维尔市的产业现代化中心。

与“本·富兰克林伙伴关系计划”不同的是,产业资源中心直接与企业合作,提供运营评估、教育和培训,以及市场化、厂房布局和管理重组等咨询服务。他们之间的合作几乎是全方位的,每一个中心都由该领域的专家提供服务。他们的目标是排除影响制造业的障碍,方式是提供技术帮助。其中,宾州西南产业资源中心是一个典型。在宾州西南部,有四千一百多家制造业公司,雇用17万工人。该资源中心提供服务的企业中有49%属于冶金领域,多为小型的家庭公司。中心的工程师和咨询师对这些企业进行评估,包括产品开发、流程管理、定制生产、质量改善、劳动力参与等。一旦评估结束,西南宾州产业资源中心就提供配套基金和低息贷款,帮助这些公司实施这些商定的方案。近来,宾州西南产业资源中心在联邦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制造业扩展伙伴计划,美国商务部和国防部都提供部分资助。根据此类计划在全国设立了35个制造业扩展中心,把15个原属区域性的中心合并进来,把两个计划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改善制造业环境。

产业资源中心多与企业一对一提供帮助,因此很难确定其对区域经济改善产生的影响,但从受扶持的企业运行都很顺畅这个结果看,还是值得肯定的。这种积极的经济发展政策被称为“可能是全国最好的经济开发体系”。

美国联邦政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全国性工业政策或指令性的发展战略,而且在二元制的联邦体制下,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受到很多束缚,经济发展自然是州和地方政府的主要责任。不过,很多问题往往是跨越地方政府辖区;各城市政府多半不关心、也无力干预辖区以外的事情;县政府一般都很松散,不能有效地处理区域性的问题;大都市区范围有规划机构,但权限在规划和研究,没有强制执行力。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区域性经济乃至社会问题的“主角”是州政府。州政府的作用在宾州经济转型中体现得非常充分,亦可视为一个典型。

三、 新的增长模式:高技术、服务业、大都市区经济

如前所述,在转型过程中,宾州的钢铁、采煤、纺织、服装等原有优势产业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到20世纪90年代,服务业取代了制造业的支配地位。如表2所示,宾州4个大都市区的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经济结构得以优化,适应了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其中在费城和匹兹堡的效果最明显。

费城的信息技术、石油精炼、食品加工、医疗保健、生物工程、旅游、金融服务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部分产业部门在全国的影响有所增强。金融服务是大都市区的经济支柱。费城有商业银行58家,互助储蓄银行7家,为美联储第三分行总部所在地。在医疗保健产业方面,费城有系列性机构,包括医院、医学院、制药公司、相关研究机构、医疗器械制造和供应等在内的生物医学产业,为美国第二大医疗卫生机构聚集地,包括6所医学院、120家医院,每年全国约有五分之一的医生在此实习。费城还是全国的法律中心之一。高等教育方面也令人瞩目,约有九十所有资格颁发学位的高等院校,其高校的密集程度全美第一。作为文化历史名城,费城历史遗迹的数量位居全美第三,每年平均接待约三百万游客。此外,服装、纺织、食品加工、印刷、出版、金属产品和机械制造等也占一定的比重。

匹兹堡的高技术产业,特别是金属生产、化工塑料制品、生物医药技术、环保技术、信息通信产品及服务等都陆续发展起来,仅相关的工业研究机构就有一百五十多个。在匹兹堡,设有机器人研究中心和公司,《华尔街日报》把它形象地称为“机器人堡”(Roboburgh)。医疗研究也是其强项。匹兹堡大学有世界排名前15位的医学院,这个医学院雇员人数达4.8万。加上配套的医院、诊所等,雇员总数多达11.6万人,占大都市区就业的10%。在市中心“金三角”一带,拥有美国500家大公司总部的23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有9家。近几年,又有六十多家公司入驻该市,使它拥有的大公司总部的数量在全美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进入21世纪,匹兹堡已经转型为以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机器人制造、医疗健康、金融、教育闻名的繁荣的工商业城市,这座“前钢城”再次焕发生机,成为美国城市经济成功转型的典范。

另外两个大都市区在重要性上逊于费城和匹兹堡,但其转型因地制宜,举措务实有效。阿伦敦有独特地理区位优势,恰好靠近美国最大的“波士华”大都市连绵带(美国的三分之一人口在这一区域),机场、铁路枢纽和港口设施完善,生活和生产成本低,能源价格低,原有基础好,还有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有利条件以及巨大的商业开发投资和良好发展环境,使其比相邻州和地区更有吸引力。其经济转型也很彻底。阿伦敦所在的利哈伊谷地被《选址杂志》评为整个美国第二个经济发展最完美的区域。阿伦敦金融服务、保健、生命科技、分销业是主要产业,同时也是东海岸最大的仓储中心和分销中心。随着斯克兰顿整体环境的提升,就业数量在20世纪70年代后有所回升,尤其是在服务业。

以上我们考察了宾州四十余年经济转型的经历,对转型后乃至今天的发展也有部分梳理,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第一,宾州经济地位下降是美国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美国“冰雪带”老工业区在其制造业发展周期的衰退阶段,是通过区域经济的重新布局来完成转型的。其中大西洋沿岸中部的变化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个区域由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3个州组成,与新英格兰地区共同构成美国统计区划的东北部,同时它又与中西部紧密相连,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举重若轻,自然也是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1947—1992年,该地区制造业就业和产值占美国的比重双双下降,就业从27.6%降到14.1%,产值从27.9%降到14.1%,两方面的降幅在所有地区中都是最高的。另一项统计也证明了这一点。1967—1997年,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区在美国制造业中占的份额从21.9%下降到12.3%,下降比例之大令人瞋目。即使在重工业方面唯我独尊的中西部,这个比例也不过下降2%。而在这3个州中,宾州又是制造业比重最大的,上述制造业的降幅也等于是宾州的生动写照。因此,宾州在美国制造业布局的地位下降是必然的走势。

当然,“去工业化”不等于全盘放弃制造业。宾州经济总量大,所以宾州制造业产值为750亿美元,雇用人数为64.4万,均在全国各州中排第5位,仍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是不可能再像19世纪那样一枝独大了。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制造业又有回归的迹象。在这个大趋势下,曾经的工业大州宾夕法尼亚走向如何,值得关注。根据本文的研究,宾州仍有雄厚基础,“冰雪带”还有其巨大的转型潜力,如有现成的全球化贸易网络、清洁能源、低碳能力、创造性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网络等。

第二,宾州的主导产业由制造业转向高技术和服务业,经济结构转型完成。

通过转型,宾州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这与全国是一致的,只是变化程度更加明显。美国经济分析局实施的美国区域经济分析工程,把产业部门分为24种,根据其运行情况分成主导产业(Leading)、下行产业(Slipping)、增长产业(Gaining)、滞后产业(Lagging)等四大类,分析的数据从1970年起到2013年。我们截取1970—1990年的数据显示,在这二十年里,宾州主导产业为服务、金融保险不动产和农牧渔,其占总就业的比例从24.8%增长到37.86%。滞后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其占总就业量的比例从34.91%下降到20.66%。1990—2000年,宾州就业年均增长0.93%,其中主导产业(服务业、地方政府,建筑、交通与公共设施等,比前段时间略有增加)增长6.36%,占就业总量的比例从48.36%增加到54.72%;制造业则从17.4%下降到13.8%。主导产业增长速度显然进一步加快了,制造业下降速度开始减缓。2000—2013年间,制造业占总就业的比例从12.99%下降到8.1%。从这个趋势看,制造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仅在1950—1990年间下降,其后仍在持续这个走势,宾州主导产业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已是不争的事实。服务业的收入一般低于制造业,因此,单靠服务业很难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但服务业在就业方面的贡献大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新就业机会都是由服务业提供的。还应注意的是,服务业工资上升的速度也高于其他行业。在就业数量排名中,教育在宾州几个大都市区都高居榜首,值得关注。

宾州的经历证实了罗伯特·E.罗索恩(Robert E.Rowthorn)和拉马纳·拉马斯瓦迈(Ramana Ramaswamy)的判断。他们认为,“去工业化”并不是工业发展水平下降,而是工业发展进入更高的层次。因此,这不是一个消极的现象,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

第三,制造业“空心化”,经济要素在整个大都市区范围重新分配,城乡统筹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城市的空间结构上也有明显体现”。自美国工业化以来,城市是制造业的主要空间依托和不二选择。但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城市发展接近饱和,基础设施老化,城市承载能力达到临界点,负面问题开始累积。企业在城市的生产成本、生活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都在增加,而且中心城市高层建筑密集,平面空间有限,既不利于对横向空间要求比较高的生产流水线的使用,也不利于生产原料和商品的批量储存、装卸和运输,所以,制造业企业需要搬离城市。郊区空间开阔,地价和税收比较低,是制造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此外,由于制造业的服务对象不只是满足于当地人口的消费需求,其市场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所以中心城市不再是唯一的最佳选择。这样,在东北部和中西部,曾经是制造业大本营的中心城市,开始出现制造业外迁现象,即所谓制造业“空心化”。二战一度打断了企业迁移的正常进程,但到二战后进入加速发展阶段。1947—1972年,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中,中心城市减少了88万份制造业就业岗位,而其郊区增加了250万个。到1981年,美国大约已有三分之二的制造业分布在郊区。商品零售业也紧随其后,购物中心成为新型零售业的地标、郊区的符号之一。因为已经有了上百年城市化的经验教训,同时有城市的支撑,郊区的发展从技术到资金都比传统城市发展时期优越,从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上。

在这种情况下,中心城市与郊区功能发生部分置换。中心城市的制造业中心特征开始弱化,服务和管理中心特征日益明显,以新的角色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而郊区(包括在郊区的中小城市)成为新的制造业和商品零售业中心,部分办公业也迁往郊区。多种经济要素在中心城市和郊区的重新分布,大都市区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凸显。宾州4个大都市区已取代传统城市,开始成为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新平台。

总之,从宾州的转型经历可以透视美国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同步变化的内在规律和主要特征。循着这个思路,我们还可以对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转型的典型案例,如德国的鲁尔区和北莱茵河—威斯特伐里亚区、英国的曼彻斯特等进行比照,从中寻求某些规律性认识,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作者王旭,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厦门大学历史系“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原文载《世界历史》2016年第5期。因微信平台限制,注释从略。如需查阅或引用,请阅原文。

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世界历史编辑部官方微信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