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团4p分析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2024-02-11 09: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核心问题:新业务价值几何

2019 年来美团创新业务营收占比突破 20%,2Q21 收入占比达 28%,且收入同 比增速达 114%,是所有业务板块中增速最快的,因此美团创新业务的重要性逐步提 升。另一方面,美团创新业务持续处于战略投入阶段,过去几年的经营利润持续为负。 综合来看,高收入占比+长期战略投入反映高战略重要性,但关于创新业务的经营数 据和运营情况仍有待发掘,本报告旨在拆分业务运营情况和梳理业务发展逻辑,并结 合市场竞争格局对业务估值进行分析。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根据公司财报及官网信息整理,美团创新业务主要包括四大板块:出行、零售、 to B 业务、金融业务。其中,美团出行包括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美团打车以及交 通票务;美团零售包括美团闪购、美团买菜、美团优选、美团小象、团好货;美团 to B 业务包括 RMS、快驴进货等业务;美团金融包括支付、美团小贷等业务。

2. 出行业务:高频刚需成就大市场,监管驱动市场格局改善,利好 UE 模型改善

市场空间=行为频次×单次消费×用户基数。衣食住行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最基 本的需求对应最广泛的受众群体,同时高行为频次下消费者更容易形成习惯。因此我 们注意到 O2O 平台开创了互联网补贴的打法,即通过短期高额补贴吸引用户改变行 为习惯,而补贴的逻辑之所以成立,核心是高频行为短期内可以形成习惯,低频行为 则很难依靠补贴形成习惯,即所谓“高频靠补贴,低频靠广告”。O2O 是一门好生意, 正是基于上述特点,并且衣食住行四个市场也诞生了大量的大型互联网平台。

尽管从行为频次来看,饮食和出行的频次高于服饰和住宿,但饮食和出行市场的 问题在于 1)线上平台改造了用户体验;或 2)需求非标准化。例如,美团外卖改变了 用户的饮食体验,堂食和外卖的饮食体验有所差异,另外高履约成本、短覆盖距离限 制了用户的选择。出行与饮食不同,吃的行为是相对更标准化的,但出行的方式则存 在差异化,不同距离需要不同的出行方案,且公共交通(公交、地铁、轻轨等)已为 大多数人提供便捷低价的解决方案,共享单车、电单车是针对短距离或接驳需求的补 充,网约车是针对出租车的供给补充。如图 5 所示,典型城市的地铁呈中心-外围分 布,因此中心城区交通方式密度较高,而边缘城市的公共交通覆盖率较低,共享单车 等共享出行方式能够补充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美团出行业务包括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美团打车以及交通票务,其中美团打 车有独立的 APP、微信小程序,而美团单车、交通票务嵌入在美团主 APP、大众点评 APP、美团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上,没有独立 APP 和微信小程序。

2.1. 两轮业务:核心驱动力是规模效应,监管变量是配额管理

2.1.1. 共享单车:聚焦 0~1 公里的短距离出行需求

(1)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共享经济本质是付费购买使用权,用户通过下单购买共 享单车的使用权,并按照使用时间/使用次数付费。成本费用端,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单 车的折旧、运营维护人员薪酬等。长期业务逻辑即收入与订单量同步增长,而成本则 与订单量不同步增长(主要由于固定开支),简言之,规模效应。

收费模式上,共享单车收费方式包括:①租赁方式:用户骑行前与公司签订租赁 合约,租赁期间公司授予用户对指定单车的操作权限。租赁期结束后,公司将收到的 租赁付款确认为收入。②订阅方式:用户以一定的订阅费用作为对价,换取一定时段 的使用权限。订阅方式分为有限次套餐和无限次套餐,有限次套餐的期限通常为 7 天 -1 个月,无限次套餐的期限通常为 1-12 个月。在订阅的收费方式下,公司按直线法 确认收入。

运营模式上,按照公司对单车所有权和控制权,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三 种:直营模式(Company-operated)、联营模式(Jointly operate and franchise model) 和代理模式(Our primary model of operation)。具体区别包括:①直营运营下,共享单车平台对共享单车拥有所有权,并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采用租赁、订阅的收费方 式确认收入。②联营运营下,共享单车平台对共享单车拥有所有权,但将单车的运营 和维护业务外包给第三方联合运营商,服务提供商不直接与客户签约。③代理模式下, 共享单车平台对共享单车不拥有所有权,而将所有权转移给代理商,并由代理商负责 单车的运营和维护。

(2)行业格局:2018 年以来行业监管逐步趋严,对于单车投放实行配额管理制 度,因此 2019 年后行业共享单车总投放量基本稳定在 2000 万辆以下。其中,美团在 一二线城市的单车配额位居行业第一,超过 200 万,哈啰单车、青桔单车分列 2~3 位。

全国来看,2018 年哈啰单车市场份额超 50%,实行配额管理后预计市场份额变 化不大,因此 2019-20 年我们假设哈啰单车市场份额维持 50%的水平。根据交通运输 部公布的 2019-20 年全行业投放量,我们推算出 2019-20 年哈啰单车投放量分别为 975、973 万辆。美团和青桔单车位列市场份额 2~3 名,根据观研天下,截至 2019 年 10 月,哈啰、美团、青桔市场份额合计约占 95%,假设配额管理后市场格局基本维 持4。截至 1Q21,滴滴共投放 520 万辆自行车,据此推算,美团 2019-20 年投放单车 在 453 万辆左右。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我们首先对共享单车的成本进行测算,并给予成本测算得出折旧、运维成本,进 而进行 UE 模型归纳和敏感性分析。

美团单车部件包括(1)单车,即铝合金车架、实心轮胎、传动系统、自行车坐垫; (2)智能锁;(3)太阳能板;(4)嵌入式芯片,GPS 模块和 SIM 卡。

根据 1688 数据,主要部件参考价格如下:铝合金车架(169 元以上)、实心轮胎 (10 元-50 元)、链盒(30 元)、牙盘及链条(30-90 元)、蓝牙智能锁(170-380 元)、 单晶硅太阳能板(15-60 元)、GPS 模块(10-42 元)、嵌入式芯片(40-95 元)、SIM 卡(2-30 元)、自行车坐垫(20 元以上)、自行车踏板(10 元以上)。(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基于此算得单车硬件成本在 516~1026 元/辆5,加上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及相关 税费,预计总价在 1000 元/辆以上。若按 3 年直线折旧法,0%的净残值,每年对应 333 元折旧成本,日均折旧成本 0.91 元。此外按照各地共享单车管理细则,运营维护 人员比例不得低于投放车辆的 5‰,根据 Boss 直聘,共享单车运维人员薪资在 3000- 6000 元/月,对应日薪资在 100-200 元,因此单车日均运维费用在 0.5-1 元/天。

由于美团单车与哈啰单车计费规则、月卡等基本一致,我们参考哈啰单车招股书 披露的 2020 年 ASP 和单日周转次数,并基于此测算美团单车的 UE 模型。

单车毛利率对周转率提升更敏感。基于周转次数、单价提升的假设,我们对共享 单车的毛利率进行敏感性分析。根据哈啰出行招股说明书,2019 年两轮车(含助力 车,但数量占比较小)单日周转达 1.57 次,考虑未来提升空间,我们估算美团单车的 远期日周转次数在 1.4~1.8 之间,ASP 在 1.1~1.3 之间,对应毛利率区间中值为 33%。 扣除销售、管理、研发费用,预计远期经营利润率利率可能达 8%~13%。

展望未来,随着共享单车配额管理6常态化,我们预计共享单车市场的总投放量将 保持稳定,例如 2019-20 年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全行业共享单车投放量分别为 1950 万 辆、1945 万辆。而各个平台的投放量可能随运营精细化而提升,但配额管理制度实质 是百分位竞争,单个企业的运营能力提升可能被其他企业模仿,从而导致相对优势消 失,企业的配额进而回归常态,因此企业的单车投放量预计也将保持平稳。

因此,单车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周转次数的提升和单价的提升。随着城市公共交 通网络的持续建设,短距离及接驳出行需求将进一步增长,预计共享单车的出行需求 也随之提升。同时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也将带动单价和频次的提升。

2.1.2. 共享电单车:聚焦 1~3 公里的出行需求

美团电单车部件包括(1)单车,即铝合金车架、实心轮胎、链盒、牙盘及链条、 坐垫、踏板等;(2)智能锁;(3)太阳能板;(4)嵌入式芯片,GPS 模块和 SIM 卡; (5)锂电池组。

相比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成本增加主要来自电动单车锂电池组(800-1000元)。此外,共享电单车需要定期换电池等,因此,我们估计共享电单车的成本在 3000-3500 元。

经过测算,哈啰、美团、滴滴为共享电单车市场前三名。截至 2021 年 6 月,共享电单车全行业年化减碳 163.6 万吨,其中美团电 单车用户年化减碳 40.9 万吨。据此推算,美团电单车的市场份额约为 25%。

基于周转次数、单价提升的假设,我们对共享电单车的毛利率进行敏感性分析。美团共享电单车单日周转达 1.52 次,考虑 未来提升空间,我们估算美团电单车的远期日周转次数在 2.2 以上,ASP 在 2 元以 上,对应毛利率区间中值为 30%。扣除销售、管理、研发费用,预计远期经营利润率 利率可能达 5%~10%。

相比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的总体投放量仍有提升空间,且电单车符合减碳政策 取向,未来业务增速来自 1)投放量增长;2)周转次数提升。中短期的投放量增长将 一定程度上平抑周转次数的提升,但用户使用习惯养成后,周转次数有望持续提升,共享电单车成为用户日常出行的解决方案,带动业务稳健增长。

2.2. 四轮业务:监管事件带来行业机会,美团打车开启扩张之路

网约车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三种:1)轻资产的平台模式;2)重资产的平台模 式;3)重资产的自营模式。划分维度包括是否聚合供给侧运力,以及是否直接管 理调配运力。

聚合供给侧运力与否划分了平台和直营的区别。由于网约车市场存在双边网 络效应,聚合供给侧需求能够提升对需求侧的吸引力,直营模式对投入资本的门 槛要求较高,因此一般互联网企业以平台模式为主,少数地方性出租车公司或汽 车租赁公司有能力通过直营模式向用户提供出行服务。

是否直接管理调配运力划分了轻资产和重资产的区别。轻资产的平台模式即 平台不对司机订单进行调配,而从需求侧牵引订单与各平台运力进行匹配,典型 平台即高德,高德本身不管理注册司机,而是为各平台提供接口进行供需匹配, 其优势在于有效解决高峰时期平台运力不足,无法满足出行需求的问题,缺点则 是佣金抽成比例可能更高。重资产的平台模式则是滴滴、美团,一方面滴滴、美团 均直接管辖部分全职注册司机;另一方面,平台也对接社会富余运力(通常为兼 职)。重资产的模式在非高峰时段运营效率更高,对用户而言成本更低,但在高峰 时段容易出现运力不足的情况。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市场分布来看,一二线网约车市场需求更强烈。根据 CIC 测算,一二线城市 网约车的每公里成本相比私家车优势更明显。经济上的成本节约很大程度上对应 有效需求的规模,滴滴 2018 年第 一梯队城市(内部划分口径)贡献平台 87%的快车业务收入。

市场格局来看,2021 年来滴滴占据 75%~80%的市场份额,美团打车、曹操 出行、T3 出行等订单占比均为个位数。

打车业务中长期净利率预期在 5%~10%。美团打车抽佣率在 8~13%(滴滴 2020 年 20.9%左右),新司机前 7 天免除佣金,乘客端补贴与滴滴接近(滴滴 10.9%)。据 此,我们预计美团打车的毛利率预计在 0%左右。参考滴滴和其他网约车平台的费率, 我们预计美团打车经营亏损率在-20%左右,中长期的预期净利率在 5%~10%(新能 源车的普及将降低成本,专注国内市场等)。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当前网约车市场是存在明显机会的,原因在于 2021 年 7 月 9 日网信办发布公告下架“滴滴企业版”等 25 款应用,目前滴滴 APP 等仍处于下架 状态。在下架期完成手机更换的用户将无法使用滴滴提供的出行服务,因此滴滴的市 场份额下降将很大程度上受手机换机周期的影响。若假设用户平均换机周期为 3 年, 并假设换机用户中滴滴用户的比例是平均分布的12,则对应 6、12 个月后滴滴月活跃 用户数量分别较 2021 年 7 月下降 23%、44%。一旦用户规模下降一定幅度,规模效 应就会进入负向循环,其他平台则有机会重新撬动市场格局。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3. 零售业务:覆盖全场景的购物消费需求,规模效应驱动盈利改善

3.1. 美团买菜:前置仓模式,短半径、高履约成本的时效性配送服务

美团买菜于 2019 年 1 月上线,买菜业务主打生鲜蔬菜、肉禽蛋、米面粮油等三 餐食材,承诺最快 30 分钟内送货上门,瞄准居民社区日常的高频消费。买菜业务的 时效主要是依靠分布式仓储实现就近配送,满足用户的即时需求。截至 2021 年 9 月, 美团买菜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佛山、廊坊 7 个城市。 前置仓模式是以“分布式库存(前置仓)+短半径运输”取代传统零售的“集 中式库存(中心仓)+长半径运输”。因此前置仓模式能够提升零售履约的时效, 但相应的成本也随之提升。

收入确认:①买断制。参考模式类似的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美团买菜向供 应商购买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并通过履约流程配送至消费者。从模式上,买菜 业务赚的是进销差。具体细节上,美团买菜收入=用户支付金额-折扣-退货-进货成 本。②预售制。平台通过销售储值卡等方式的收入确认为递延收入,当用户使用 储值卡消费商品或储值卡到期时平台确认为销售收入。

进销差模式下,竞争核心是供应链管理效率。由于从产地到仓储一般都会投 保,运输过程的损耗不由消费者承担,即使不投保一般运输损耗也由供应商承担,因此核心问题在于仓储本身的冷藏条件及从仓储到用户的运输时效,损耗等。前 置仓模式通过分散仓储缩短运输距离,最后一公里不需要冷链车。

美团买菜业务规模估测:按照 2020 年美团买菜平均 200 个前置仓计算,年 营收规模在 47.45 亿元,经营亏损预计达 11.86 亿元。2021 年全年假设平均 300~325 个前置仓(年底前置仓数量达 400~500 个),对应年营收规模在 71.18~77.11 亿元,对应经营亏损在 17.80~19.28 亿元。

尽管如此远期 UE 改善难度较大,但美团等平台开展美团买菜等业务具备必 要性。我们认为平台是各业务的组合,用户忠于业务而非平台,因此当平台业务 逐步丰富(乃至成为生态),且每个单独业务满足细分用户有效需求时,平台对用 户的吸引力就更强,用户的留存率就更好,相当于降低了获客成本,因为用户转 换到其他平台的成本也随之增加。从这个角度来看,平台在创新业务上的亏损可 以看作维持主业竞争优势的一笔投资。

3.2. 美团闪购:非餐即时配送服务,长期盈利路径清晰

美团闪购于 2018 年 7 月从外卖平台中独立出来,主打非餐品类的即时配送。 截至 2021 年 9 月,美团闪购业务已经覆盖 2800 个市区县,平台拥有 60 万活跃 骑手,配送品类涵盖了蔬果生鲜、日百五金、数码图书、宠物母婴、鲜花美妆等多 种商品的“30 分钟到家”服务,合作业态覆盖了伊利、玛氏等品牌商,永辉、家 乐福、711、罗森等连锁商超便利店,丝芙兰、花西子等美妆品牌,以及苹果、华 为授权经销商。

美团闪购属于即时配送行业的平台模式。即时配送的商业模式是用户为时效 配送付费,即用户花钱买时间。平台模式与自营模式的区别即商品所有权是否转 移至平台,对应收入确认上平台是以佣金抽成为主(平台模式),还是以全价计收 入(自营模式)。平台模式代表平台有美团闪购、京东到家、多点等,自营模式代 表平台有美团买菜、盒马鲜生、永辉生活等。

对美团平台而言,由于餐饮外卖业务的需求存在明显周期性,即午餐、晚餐 是需求高峰,而其他时段订单比例相对较低,造成多数时段骑手运力闲置。发展 其他品类的时效配送业务能够提升运力的利用效率,起到“填谷”的效果。对骑手 而言,来自美团平台的订单提升能够带动收入提升,从而强化对于平台的忠诚度, 提升骑手的留存率。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日单量:2018 年美团闪购日订单超 100 万。美团闪购 现在有小几十万门店,2 亿款商品(SPU),覆盖品类包括水果、母婴、医药健康、 鲜花绿植等。2019 年日均订单量在小几百万单,年成交额规模在小几百亿元。2020 年闪购日均单量达 200 万单。

货币化率:9~10%。参考达达集团的费率,京东到家 2018-20 年变现率分别 为 10.3%、9.0%、9.1%。收费来自 1)用户支付的配送费,2)商家支付的佣金 率。我们注意到,按距离 3 公里、商品重量 5kg 以内计算,用户支付的配送费在 13 元以上,按 70 元计算配送费率在 18.6%,加上商户的费率,明显高于实际货 币化率。参考美团外卖的业务模式,我们预计二者的差额是公司通过补贴形式平 抑需求,同时冲抵收入,这也与京东到家的补贴情况类似。

配送成本:根据希财网,闪购骑手每单实际收入在 16 元以上(起步价)。由 于平台补贴冲抵收入,闪购用户支付配送费率加商户承担费率与平台实际费率的 差额是平台冲抵收入部分的补贴,此外平台的部分补贴以显性销售费用(交易用 户激励)的方式体现在财务报表中。根据专家访谈,美团闪购商户费率与外卖费 率基本一致,按 6%估算,则对应总费率为 24.6%,与 9~10%的实际费率,差额 为收入抵扣,即美团闪购抵扣 14.6~15.6%(对应每单 10~11 元),因此财报端骑 手成本估计为 5~6 元/单。

其他费用:参考京东到家的交易用户激励,我们估计美团闪购显性的补贴率 在 10~12%。研发和管理费用预计在 3~5%。

基于上述数据,我们估算美团闪购 2020 年 GMV 约为 511 亿元,按 9~10% 的货币化率,对应闪购业务收入在 46~51 亿元。据 36kr,2021 年截至 Q2 闪送 日均订单可达 300 万单,若按全年日均 300 万单推算,预计 2021 年美团闪购 GMV 可达 767 亿元,对应收入 69~77 亿元。2021 年预计经营亏损率达 10.1~16.6%,对应 2021 年经营亏损 7.4~12.1 亿元。

业务长期逻辑上,美团闪购与外卖业务类似,收入端随人均收入提升核心用 户群体扩大,同时用户需求释放带动频次提升,简言之,人均订单量及用户规模 双重提升;成本端,与外卖骑手共享运力,分摊餐饮外卖需求低谷,优化运力的供 需平衡。长期来看,利润率提升空间为收入与骑手成本的增速差,前者反映核心 用户的收入增长(主要为高收入群体,锚定高生产率产业),后者反映产业升级的 另一端(主要为固薪制度下成本驱动的择业)。

①外卖骑手与外卖用户是两群不同的人。外卖用户主要为都市白领,根据美 团研究院,2019 年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是外卖消费的主力市场,占 全国订单总量的 64.7%;外卖骑手主要来自中低线城市,根据美团研究院,2020 年我国共计有 471.7 万美团骑手13,其中有 77%的骑手都是来自于农村。同时骑 手主要来自工厂工人(35.2%)、创业(31.4%)、办公室职员(17.8%),由于这些岗位的时薪较低,而骑手面临家庭支出刚性上涨(教育支出、医疗支出),成本压 力下导致劳动力流向外卖骑手等灵活用工岗位。

②外卖骑手与外卖用户收入曲线不一样。如前所述,由于外卖骑手等岗位是 下沉市场的就业蓄水池,其收入的增长主要并不受本部门生产率等因素影响,而 受制造业等迁出部门就业条件的变化。由于时效配送本质上是收入水平更高的人 向其他人购买时间,因此必然存在收入差距,否则时间价值接近就不存在交易后 的互惠。进一步地,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供给和需求,即核心用户和外卖骑手的 规模,当然,外卖骑手的供给总体是相对充裕的,因此,收入差距主要影响核心用 户的规模和需求频次。

过往的数据表明,我国各群体收入差异整体上是存在扩大的趋势。根据国家 统计局,即使按照 20%收入分组粗略的划分,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收入组的城镇 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从绝对增量来看,Top 20%收入组 2013~2019 年的收 入平均增长为 4691 元/年,Top 20%~40%收入组的平均收入增长为 2402 元/年, Top 40%~60%收入组的收入平均增长为 1507 元/年,Top 60%~80%收入组的平 均收入增长为 970 元/年,最后 20%分位的收入组平均收入增长仅为 495 元/年。 收入差距将逐步积累,通过财富的代际转移形成财富水平的不平等。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3.3. 美团优选:社区电商模式,核心难点在于平衡 SKU、时效、履约成 本

3.3.1. 定位:社区电商做的是一门什么生意?赚的是什么钱?

社区电商发展的社会大背景:①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由于规则建立尚 不完善,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建立较为困难,甚至出现“杀熟”的情况,导致人们更 倾向于相信与自己关系更紧密的亲人朋友,社区电商乃至私域电商正是以社交网 络为传播路径的电商模式;②消费主义。消费主义视角下人的意义、价值是由人 所占有/拥有的所决定的,举例而言,奢华轿车的所有者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 消费主义浪潮下,人们的物质欲望受到刺激,基于需求的消费演化为基于欲望的 消费,典型现象就是冲动消费。(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社区电商从 2017 年开始发展,起步于湖南长沙。社区电商早期是由微商开 始的,微商早期是由会员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再由会员把商品买入后再销售出 去。微商模式下会员存在商品库存积压的风险,因此会员存在大量流失的现象。 为解决商品库存压力,微商将会员不愿购买的商品直接列出清单推销,或在微信 群上针对商品价格、描述,加之一些产品图片、视频素材进行推广,推广后有客户 购买会员再下单。由于会员没有库存压力,无需提前购买商品,从 2017 年起社区 电商在湖南迅速发展。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疫情激发社区电商需求,互联网平台正式入场。2017-19 年,社区电商主要 通过在价格和性价比的优势吸引用户,而生鲜、水果、食品毛利空间相对有限,平 台一般通过补贴实现价格优势,因此规模扩张后资金压力较大,所以 2019 年之 后,发展遇到瓶颈,拉伸团长的服务、物流配送的服务成本太高,因此整体成本较 高。2020 年疫情爆发后,居民实行居家隔离后,生活起居都开始通过物流配送来 完成,因此疫情下,社区电商需求间接受益激活。兴盛优选、同程,十荟团等平台 凭借先发优势积累用户数量、服务口碑,发展初期具备一定优势。

从定位上看,社区电商区别于传统的综合电商,以及线下实体零售。相比实 体零售的业态,比如便利店、大卖场、会员店,以及前置仓、店仓一体等模式,社 区电商具备一定优势。例如前置仓相比社区电商的优势是送货时间短,但履约成 本较高,因此客单价门槛明显高于社区电商。相比传统综合电商,社区电商履约 快,成本低,用户体验更好。如果说零售是一门平衡 SKU 与履约成本的生意,社 区电商则定位在社区小店与综合电商之间,瞄准的也是追求性价比的价格敏感型 用户。

美团目前布局超过 300 座城市。美团于 2020 年 7 月 7 日成立“优选事业部”, 7 月 12 日签约济南本地 300 多名社区便利店老板作为首批团长,7 月 15 日美团 优选上线山东济南。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美团优选已经覆盖 27 个省份, 305 座省会和地级市,县域城市覆盖率超 90%。

受产品保质期、运输高损耗等约束,社区电商平台早期主要布局主要生鲜原 产地。我们注意到,社区电商首批上线地区主要为湖北、山东、湖南、四川等地, 均为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产量靠前的省份。我们认为,这主要由于当前中 国家庭生鲜消费仍以蔬菜、水果、肉类、鸡蛋、水产品为主,且生鲜运输损耗率较 高,因此于生鲜产地布局有利于商品供应稳定,提升用户购物体验。日用快消等 商品标准化程度高,全国统一采买后运输至各地区市场也具备一定可行性。

3.3.2. 业务逻辑:多边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中各方存在特殊的利益关联。从业务逻辑,社区电商与团购、外卖 类似,均为强履约特点的局部网络效应模式。但与外卖不同的是,社区电商的供 应链涉及多方利益,由于 SKU 数量多,履约链条长,平台很难自建从田间地头到 团长的履约系统,因此必须依赖供应商、团长、配送等利益关联方,而这样的利益 关联又缺乏股权等强绑定模式,因此这种模式的脆弱性就在于此。

同时,各环节 都面临产能紧约束,因此通过规模优势平台能够挤占对手的生存空间,多边网络 效应下一旦与对手拉开一定差距往往容易形成较为稳固的市场格局,所谓“破敌 即胜敌”。 特殊的网络结构导致业务推进难度大,远期的壁垒也高。举例而言,社区电 商平台的 SKU 在几百上千,考虑 SKU 的季节性轮换,这一数字实际会更高。社 区电商的业务难点也主要围绕 SKU。

难点 1:SKU 数量增加带来分拣难度上升。SKU 分拣实际上是数学上的排列 组合问题,每天分拣员的工作实际上是在 SKU 和不同下游仓/团长之间做组合。 以中心仓为例,运输至每个网格仓的货品都会提前码好并整齐堆放排列。因此, SKU 数量增加时,分拣员需要在每个码堆上增加一个 SKU,这一方面增加了分拣 的时间,另一方面增大差错率。同时网格仓、团点增加也会带来分拣成本的同步 提升,而这部分“外部性”也带来管理上的问题,例如中心仓和网格仓是不同利 益主体,网格仓的增加却带来中心仓分拣成本的提升,下游团点的增加则带来网 格仓成本的提升。

难点 2:非标品占比高,仓配效率难以提升。综合电商和实体零售的仓储系统

能够通过自动化分拣机器人完成高效分拣,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电子条码,即将货 品规格、价格、订单收货地等信息录入系统,由系统进行规划计算。对于社区电 商,电子条码的普及难度较大,一方面,第一大品类蔬果生鲜的标准化程度低,例 如茎叶类蔬菜;另一方面,条码录入基本需要最上游的供销社、供应商形成稳定 的合作预期。根据草根调研,由于多数 SKU 具备季节性,并且合作商采取竞价机 制,多数供应商与平台的单次合作期限在 1-30 天,超出期限便重新竞价,协商合 作关系。

关于竞价体系,社区电商平台主要通过竞价体系磨合与供应商的关系,即筛 选出成本最低的供应商。粗看之下,非标品难以比价,竞价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 币,导致用户体验差,复购率难以提升。但从长期来看,社区电商定位就是注重性 价比的用户,用户对于低价的品质预期不高,损失厌恶情绪不明显,主要体现在 退货率不高。竞价恰恰能够加速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将同品类中的最优供应商筛 选出来,同时避免采购中的贪腐问题。

综合 1、2 两点,我们注意到当前社区电商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且不同问题 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冲突,例如多环节外包叠加激励制度的“外部性”导致管理 难度大,各环节成本较高。而要控制成本,往往需要形成上下游的合作机制,加强 信息沟通,但在不稳定的合作预期下,这种合作机制难以形成。

难点 3:品类扩张与用户点单频次正相关,但 SKU 数量则不一定

品类扩张提升能够带来用户下单频次的提升。简单地说,我们理解人的需求 (而不是欲望17)是基本稳定的,人的饮食消费量、饮食结构可能随收入提升有所 改变,但其量级是基本稳定的。例如,年收入 10 万元时人们对肉类的消耗量和年 收入 100 万元时人们对肉类的消耗量不会相差太多,主要差距一般在消费的品质 上。而对于电商,培养用户的过程基本也是遵循在数量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在逐 步向上拓展质量。因此,当电商平台拓展品类后,往往能够带动用户下单频次的 提升,例如京东由数码 3C 拓展图书、家电等品类后,人均下单频次明显提升,这 并不是说京东平台拓展品类增加了用户的需求,而是需求的转移,用户发现可以 在京东平台上购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因此形成了购买,而消失的订单可能本来 发生在线下零售或其他线上零售平台。

供应商加入社区电商主要由于 1)单量存在增长机会;2)账期短,占用供应 商资金少;3)经销体系下销售任务+返点制度在低增长环境下压力较大。我们认 为社区电商吸引供应商最核心的地方在于增长,并且是结构性的市场机遇。由于 线下零售增速放缓,经销商面临的销售压力较大,而完不成销售任务意味着年度 激励可能拿不到,这对经销商的利润影响较大,也正是由于线下零售的增长压力, 许多供应商愿意放弃一部分利润,低价参与社区电商的竞价,换取单量的增长, 从而完成年度考核任务,最终获取经销体系内的激励。因此,社区电商作为经销 体系的渠道之一,实际上是一种对线下零售经销体系内套利。

经销体系中的销售任务、返点制度主要是强化费用管控和对经销商的控制。 但由于互联网平台拥有广泛触达消费者的能力,并且渠道链条短,加价率低,经 销体系内的加价率一般高于电商,因此当品牌将电商纳入渠道后,尤其是社区电 商主打时效和性价比,造成部分经销商为冲量完成任务低价销售,冲击了品牌的 价格体系。

对于品牌方而言,社区电商是难得的涉及多层级消费者同时兼具快速增长的 渠道,若为保护价盘放弃这一渠道,则丧失增长机遇。若与社区电商积极合作,则 会影响传统渠道的价格体系,但这种影响也是不全面的,例如对于非社区电商用 户而言,这些用户仍然会从传统渠道购买,而对于社区电商用户,这些用户可能 直接从社区电商平台购买,影响传统渠道的销售。特别的是,对于低频商品,社区 电商的冲击更明显,因为消费周期长,一瓶酱油从购买到消耗完毕可能在几个月 时间,而长消费周期意味着当期销售额只代表渠道的部分冲击,例如消费周期是 3 个月,则当月传统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 3%(简单地假设为 3%的用户停止复购), 则实际可能的流失用户在 3~9%。相比来看,高频消费品受到的冲击更直观可测。

3.3.3. UE 拆分:UE 模型逐季改善

根据业务跟踪,我们对美团优选业务的盈利预测进行相应地更新。主要变化 如下:

3Q21 受橙心优选、十荟团收缩影响,美团优选在部分区域吸收一定单量,同 时疫情复发也带动社区电商需求快速提升,预计 3Q21 美团优选日均订单量环比 有较大提升。此外,团长佣金率继续处于优化阶段,由于团长的持续开发,平台目 前采取差异化策略,即佣金+激励等政策,实质是大团长佣金率更高,中小团长的 佣金率基本下降至 5%以下。综合估计,美团优选 3Q21 经营亏损在 72 亿左右。

远期利润率来看,随着规模效应对成本费用的摊薄,以及货币化率逐步优化, 预计远期经营利润率按 GMV 口径计算能达到 2%,对应 2025 年 0.3 元/单。

4. 金融业务:涵盖贷款、第三方支付、商业保理、保险经纪等业务

美团金融业务涵盖消费贷、经营贷、第三方支付、商业保理、保险经纪、银 行等。2016 年 11 月,美团取得网络小贷牌照,主要服务于美团平台上的用户和 商户,主打产品美团生意贷专注为小微商户提供线上金融服务。当前,美团小贷 业务已拓展至“美团月付”和“美团生活费”。美团已拥有支付、民营银行、网络小贷、 保险经纪、保险代理、商业保理等一系列金融牌照。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根据美团招股说明书,美团贷款业务分为两种:1)美团协助融资合作伙伴向 商家或个人提供贷款。在此情况下,美团向客户收取贷款安排费。2)在其他情况 下,美团直接向客户提供贷款,并相应地将相关贷款列入资产负债表,美团自表 内贷款产生利息收入。

5. To B 业务:依托主业生态服务广大中小餐饮商户

5.1. 快驴进货:餐饮供应链业务,核心难点在于末端配送规模效应弱

美团餐饮供应链业务最早于 2015 年开展,“快驴”早期作为商家后台系统, 而“快驴进货”为美团外卖平台商家(小 B 为主)提供食材、一次性用品、酒水 饮料等进货服务。商业模式上,快驴进货起初采取自营模式,即平台通过规模化 采购压低食材价格,进而销售给平台商家,赚取进销差作为利润。自营模式下,平 台对于食材的质量把控度更高,商户体验更好。

我们认为,将 to C 零售的逻辑复制至 B 端可能存在偏误。因为 B 端是人的 集合,其需求不能简单地拟人化,例如 B 端商户的风险偏好并不是简单地将每 个个体的风险偏好相加合成的。低成本确实提升了餐饮商户的利润率,但餐饮供 应链 B2B 模式相比传统采购并非只降低成本,不改变其他要素约束。例如,缩短 渠道链条确实降低了加价率,但末端配送的高成本和多品类小规模使得规模效应 并不明显。

从全局角度理解,我国农业渠道链条较长的原因在于单个农户/渠道商承担风 险的能力很弱(融资能力较差),长链条的渠道抗风险能力更强(每个个体承受的 冲击更小)。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渠道层级多,生产端对需求端的信息反馈渠 道不通畅,因此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波动较为剧烈,渠道链较短的情况下个体承 受的波动也较大。个体的风险承担能力弱则是由于人均资本低(包括人力资本), 低人均资本则是由于产业生产规律所决定的。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B2B 生鲜平台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量和质的不匹配,本质问题是信息不 对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式主要是以销定产,“基于订单、数据和算法,一方面 可以让上游及时知晓应该种植生产什么品质的农产品,解决供需间信息不对称的 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订单进行整合,做到规模化采购,降低上游农户交易中产 生的摩擦成本”。

农产品渠道层级中,一、二级批发商的规模效应是逐级递减的,即一级批发 商的产品种类少、数量大,价格低,而二级经销商种类多、数量少,由此衍生出不 同的商业道路——一是切入一级批发商,平台专注做垂直品类的单品,规模效应 强,容易实现盈利(例如宋小菜);二是切入二级批发商,直接对接终端零售商, 涉及品类广泛(例如美菜、快驴、有菜),单订单规模小,盈利难度较大。

根据学者朱传波的研究,中小餐饮商户需求标准化程度并不高,其采购品类 多、单品量小,单品难以做到规模经营。快驴进货、美菜网与宋小菜模式的差异反 映在财务端即 1)单品类规模效应较弱,价格优势不明显;2)末端运输成本较高, 导致毛利难以覆盖运输费用等。这一逻辑与零售中社区团购类似,社区团购也是 通过规避末端配送降低成本拓展模型的可复制性。宋小菜模式的劣势在于专注于 少数核心品类导致扩张速度较慢。(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综合来看,相比宋小菜,快驴和美菜网的模式在渠道改革上更加激进,我们 认为这与京东零售对数码 3C 经销体系的博弈有相似之处,但生鲜的保鲜期短, 冷链覆盖率不足导致运输半径也短于数码 3C 产品,因此不同模式的核心博弈点 在于自营物流的效率是否高于社会化(批发商)物流的效率。

5.2. RMS 业务:面向餐饮商户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美团餐饮管理系统(Restaurant Management System),是以收银机为核心, 为餐厅提供包括点餐、收银、外卖、厨房管理、进销存、会员营销、经营报表在内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根据美团 RMS 官网,美团 RMS 旗下产品包括美团收银系统、 POS 收银机、收银配件。除硬件外,餐饮系统提供 SaaS 智能功能模块,包括 1)营销产品;2)收银、 连锁总部;3)供应链和 4)数据产品。

5.3. 聚合支付:全渠道聚合支付系统

美团提供全渠道结算的聚合支付系统,包括智能 POS 终端、美团收款盒、美 团收款码:

1)智能 POS 终端的“智能”主要相对传统 POS 终端,体现为①设备的开放 性,即 POS 终端与收银系统、ERP 系统等的连通;②搭载安卓操作系统,接入 应用数量超过传统 POS 终端;③集合所有支付方式,例如闪付、扫码、第三方支 付等;④附加推广等其他功能。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2)美团收款盒支持自动获取收款金额、离线支付等功能,提升支付的效率, 降低收银员的负担,在高峰期时结算不容易形成拥堵。

3)美团收款码支持多码合一,支付后的评价可同步到美团、大众点评 App,增加评价量,吸引更多新客,提升大众点评排名。

收入确认:1)POS 机收单情况下,美团收单确认收入费率为 0.085%,行业 平均费率在0.05-0.1%左右。2)扫码支付情况下,美团收单确认收入费率为0.18%。 3)线上支付情况下,参考腾讯报告中的测算,我们估算线上支付美团收入费率为 0.2%。考虑扫码支付使用习惯较为普及,线下餐饮场景中银行卡支付比例较低, 我们预计收单业务整体收入费率更接近扫码支付场景下的收入费率。

交易流水:根据艾瑞咨询,2020 年中国线下收单交易规模达 61 万亿元,其 中条码收单占 20.3%,对应 12.4 万亿元交易额。2019 年我国聚合支付渗透的商 户数量为 2307 万家,到 2020 年约为 2692.3 万家,而收钱吧官网显示,其服务 对象涵盖 400 万线下实体商家,约占 14.86%份额。美团方面,根据美团官网,美 团收银合作超 100 万家餐饮商户,这与美团开店宝 2020 年平均 MAU115.68 万基 本接近,我们按 115.68 万餐饮商户计算,对应 4.3%的市场份额,与头豹研究院 2019 年统计的美团收单市场份额 4.4%基本一致。综上所述,2020 年美团收单业 务 GTV 预计在 5320.6 亿元左右。

综合前述分析,我们预计 2020 年美团收单业务收入为 9.58 亿元,这一估测 并未考虑银行卡支付的收入,因此存在低估的风险。若考虑银行卡支付的收入, 收单业务实际收入预计高于 10 亿元。

成本端:条码支付的费用主要是对代理商的分润。根据移动支付网,美团收单与代理商分成比例为 25%:75%,若按 0.18%的收入费率计算,代理商分成约 为 0.135%。

费用端:参考业务模式类似的拉卡拉、移卡、汇付天下。拉卡拉、移卡、汇付 天下 2018-20 年平均费用率为 25.59%、18.47%、20.93%28,三家平均费用率为 21.66%。考虑到以上三家公司费用中包含 SaaS 业务的前期推广、研发费用,而 单纯收单业务的费用率理论上应低于这一水平,因此我们预计对销售、研发费用 进行调整后,美团聚合支付业务的综合费用率在 15%-20%左右。

美团深度报告:创新业务持续优化,多线并举强化用户心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预计美团聚合支付业务的经营利润率在 5-10%,按 7.5% 估算,2020 年美团聚合支付业务的经营利润约为 0.72 亿元。

从未来收单业务的发展来看,量的方面线下收单受益于①消费在 GDP 中占 比提升;②移动支付比例提升;③收单设备普及带动下沉市场渗透率提升;④小 微商户数字化水平提升,有望实现稳健增长。据艾瑞咨询预测,2021-22 年聚合 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速分别为 24.3%、19.6%。价格方面,过往监管改革下 收单机构费率持续遭受挤压,因此第三方收单机构往往通过渗透 B 端服务增厚利 润空间。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