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的消亡:普京重新执政后的俄美关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俄关系有变 重启的消亡:普京重新执政后的俄美关系

重启的消亡:普京重新执政后的俄美关系

#重启的消亡:普京重新执政后的俄美关系|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09年奥巴马上台执政后,美国很快开始执行一项被称为“重启”的对俄罗斯政策,在其后的两三年内,俄美关系在若干领域,甚至在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的关系确实有了实质性的改善。同时,美国在战略重心东移背景下的新的对华政策也在此后开始实施。然而,普京在2012年5月重返克里姆林宫后,俄美关系开始逐步恶化,直至2013年11月末乌克兰危机出现之时,俄美之间在独联体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竞争战火重燃,到2014年下半年这场危机仍然看不出将如何结束。无论危机以何种方式解决,这一事件对俄美关系伤害至深,可以认为,从2009年7月开始的俄美关系重启已经消亡,并且对当前的中俄美三角关系产生了全局性影响。

 

  一、俄美关系重启的成果

  早在2008年共和与民主两党开始总统竞选活动之时,美国的国际问题智库,例如“Nixon Center(尼克松中心)”,“CSIS(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就已经向奥巴马团队提出政策建议,美国应谋求与俄罗斯关系的缓和,为此,美国应该对俄罗斯在原苏联国家(独联体国家)的核心利益表示尊重。实际上是建议美国新政府放弃小布什时期与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的地缘战略竞争,以应对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中国。2009年3月尼克松研究中心将他们的政策建议在一篇研究报告中表达出来:“我们面临着一系列巨大的挑战,诸如停止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扩散,摧毁恐怖主义网络,重建全球经济,确保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能源安全。没有几个国家能像俄罗斯那样对于我们的成功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它拥有巨大的核武库,横跨欧亚大陆的战略位置,庞大的能源资源以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来加强俄美关系,对于推进美国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①

  奥巴马执政集团很快就接受了这一战略性的建议,并在自己的官方文件中有所表现。2009年9月发表的美国官方文件《2009年国家情报战略》对美国面临的现实安全挑战做出了全面的评估。在列举有可能对美国构成安全威胁的国家时谈到了伊朗、朝鲜、中国和俄罗斯,但认为对美国构成全球性挑战的只有中国:“中美之间有很多共同利益,但它谋求更多的自然资源的外交和军事现代化,是构成一系列全球性挑战的重要因素。”在谈到俄罗斯时,只是认为两国的分歧会使美国的利益复杂化②。此外,由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2年1月3日签署,美国国防部在1月5日发表的最新国防战略报告《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21世纪防务的优先任务》中指出:“美国的经济与安全利益无可避免地与从西太平洋和东亚到印度洋与南亚的弧形地带的发展相联系,在这一地区,挑战与机遇混合在一起。因此,在美国军事力量将继续对全球安全做出贡献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亚太地区力量对比的平衡。”“在高性能武器和技术日益向非国家行为体扩散的时候,中国和伊朗将继续寻求非对称手段来对抗我国的投放能力。因此,美国军队必须根据需要确保在反介入和地区拒人的情况下有效行动的能力”。显然,奥巴马政府已经毫不掩饰地将中国作为军事上的现实对手。同时,在论述欧洲大陆的军事安全态势的部分,公开发表的文本中只有一处提及俄罗斯,而且是将其作为合作者:“我们与俄罗斯的接触仍然是重要的,我们将继续与其在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并且促使其成为解决众多问题的贡献国。”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尼克松研究中心的上述研究报告提出的具体对俄政策建议几乎成了后来奥巴马政府的对俄行动计划:(1)使俄罗斯成为处理伊朗问题的伙伴;(2)在反扩散领域共同工作;(3)加强在阿富汗的反恐合作,巩固运输通道;(4)重新审查在波兰和捷克的反导计划;(5)承认乌克兰和格鲁吉亚都没有对加入北约做好准备,与北约盟友的合作选择不是让他们加入北约,而是为保护他们的主权承担责任;(6)就核裁军问题启动系列对话,进一步削减战略与战术核武器;(7)迅速结束《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对俄罗斯贸易的限制;(8)致力于让俄罗斯加入WTO④。

  2009年1月,奥巴马总统通过电话和信函等方式传达了恢复美俄关系的意愿,梅德韦杰夫给予了积极的回应。4月1日,在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期间,梅德韦杰夫总统与奥巴马总统举行首次会晤,宣称要为两国关系设定新的起点。同年7月,奥巴马总统正式访问莫斯科,俄美两国签署《对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问题的共同理解》、《美军过境俄罗斯领土向阿富汗运输武器装备和人员协议》、《核领域合作联合声明》、《反导问题联合声明》等文件;两国元首还决定成立俄美总统发展合作委员会,以促进双方在安全、军控、外交和经贸等领域的合作。

  由美国方面首先推动的“重启”很快就取得了一系列确实的成果。双边颇有成效的合作体现在以下领域。

  其一,进一步核裁军。经过多轮谈判,俄美两国终于在2010年4月签署《关于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措施的条约》。新条约规定,俄美两国将各自实际部署的战略核弹头限制在1 550枚以下,将各自的运载工具限制在800件以内⑤。尽管两国仍旧没有就限制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发和部署问题达成共识,但是新条约的签署有助于改善俄美关系和发展在防扩散领域的合作。

  其二,在反恐反扩散领域扩大合作。奥巴马执政伊始,就在2009年7月美俄元首莫斯科会谈期间与俄罗斯签署了《美军过境俄罗斯领土向阿富汗运输武器装备和人员协议》。该协议签署后,根据美国国务院的统计,驻阿北约部队人员补充的30%,物资供应的65%,驻阿美军30%的燃料,依赖经过俄罗斯领土的北线运输。截至2010年6月,俄航空公司提供了12 000次航班,支持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阿富汗军队、警察使用的80架米-17直升机由俄国公司提供⑥。2012年6月25日,俄罗斯政府颁布命令,将乌拉尔州乌里扬诺夫斯克的一个空军基地作为北约由欧洲向阿富汗运送军事物资的一个火车-空运中转站。

  俄美两国在2010年5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召开之前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表明两国以实际行动共同强化核不扩散机制。由俄美两国2006年提出的《打击核恐怖行动的全球倡议》的参与国达到75个,地理范围进一步扩大。2009年至2012年上半年期间,俄罗斯和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与朝鲜半岛核问题上的外交协调大于2012年上半年以后。

  其三,积极促进经贸关系发展。由于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消极影响等原因,2009年俄美贸易额大幅度下降,两国采取积极措施扭转这种态势。2010年6月,俄罗斯同意对美国重新开放禽肉市场,决定购买50架波音737客机(价值40亿美元)。11月梅德韦杰夫在2010年度国情咨文中宣称,俄罗斯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建立现代化伙伴关系,以发展经贸与科技创新合作⑦。同时美国政府对俄美经贸合作的重视程度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状况。2011年8月初,奥巴马在华盛顿接见俄罗斯商业银行代表团时强调说:“推进美俄关系的关键在经济领域。我认为梅德韦杰夫总统是对的,如果我们能够像伙伴一样合作,我们就能够扩大贸易,你们那里就可能出现俄罗斯的硅谷,在那里新产业部门和新技术基础上的增加值将会出现。我们特别期待这个领域的合作。”⑧美国驻俄罗斯大使也强调说:“为了使美国公司平等地与其他竞争者在俄罗斯市场上进行竞争,美国应该将正常贸易关系的待遇给予俄罗斯,并且废除针对俄罗斯的《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美国政府和国会正沿着这个方向努力。”⑨在美国政府上述政策的推动下,俄罗斯与美国的谈判在2009年后进展得相对顺利,2010年10月俄罗斯完成了与美国的谈判,12月完成了与欧盟的谈判,2012年8月22日正式加入WTO。

  2011年9月30日,俄罗斯石油公司与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埃克森-美孚公司将与俄石油公司在圣彼得堡市组建北极科研中心,共同开发北极能源,美孚公司将投资22亿美元开发喀拉海油田,投资10亿美元开发黑海油田。作为交换条件,俄石油公司同时取得美孚公司在美国数个项目的资产和油田开发权。2012年4月18日,双方再次签署多项具体的石油开采合作协议。在上述的北极及黑海海域试验钻探将于2015年开始,预计双方多年后的合作投资额将多达5000亿美元⑩。

  其四,由于美国政府和美国智库都认为,对美国单极领导地位的挑战明显地不是来自俄罗斯,第一任期的奥巴马政府中止了北约东扩的步伐,并且停止了在独联体地区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竞争。因此在2009年,美国在乌克兰总统选举中基本采取了旁观立场,这与2004年完全相反,2010年两次拒绝国内动乱中的吉尔吉斯斯坦临时政府出兵维护稳定的邀请。此外,在整个中亚地区,美国的政策的首要目标已经不再是排挤俄罗斯,而是为推进美国在阿富汗的政策服务。例如,美国负责中亚与南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布莱克2012年年初在题为《美国的中亚政策》的讲话中指出:美国在中亚一系列核心利益的首要内容是“鼓励中亚国家为阿富汗的稳定提供帮助”。“美国将继续鼓励中亚国家支持阿富汗的经济与政治发展。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和民主的中亚国家的未来是直接与阿富汗的和平、稳定、繁荣和民主的前景联系在一起的”(11)。

  2008年4月2~4日的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是美国力图将北约扩大到独联体国家的首次尝试,但美国支持的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却因北约老欧洲成员国的反对和申请国的先天不足无功而返。2010年年初开始执政的乌克兰亚努科维奇政府制定了非集团化的外交政策,格鲁吉亚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因而不符合北约接收新成员国的标准。2009年开始执政的奥巴马政府在新的对俄政策的基础上,暂时中止了北约东扩步伐。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在奥巴马执政的第一任期,俄美关系在诸多领域确实有了实质性的改善。这与美国运筹中俄美三角关系新的战略考虑有关,也与俄罗斯这一时期的最高领导人是梅德韦杰夫有关。

  二、普京重新执政后俄美矛盾频仍使重启日渐乏力

  整个西方国家的政治界,特别是美国的政治界,对于2008年和2012年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王车换位”及其操纵者充满了反感。他们认为普京为首的执政集团实质上在玩弄民主,这在美国政界和舆论界对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之前国家杜马选举的评论中就清楚地反映出来。因此可以说,普京执政伊始,俄美关系就有了一个糟糕的开端,并且很快开始了一轮恶性循环。

  2011年12月5日,新一届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结果揭晓,以普京为本党总统候选人的统一俄罗斯党获得选举胜利。6日,正在德国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对媒体发表谈话称:“俄罗斯杜马选举既不自由,也不公正,俄罗斯选民有权利要求对操纵和欺诈进行全面调查。”希拉里根据监督俄选举的欧安组织观察员的看法,认为选举存在大量舞弊现象。美国的这些言论更多的是针对即将在几个月以后举行的总统选举。12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在新闻发布会上声称:“我们应拿出900万美元,确保俄罗斯即将举行的总统大选公正透明。”托纳还承认美国为俄罗斯的非政府组织Golos协会提供财政支持,2012年3月大选前还将提供更多资金。美国媒体也推波助澜,对普京进行恶毒的攻击。可见,在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官伊始,就已经严重削弱了俄美关系本已脆弱的基础,严重毒化了双方的关系气氛。2013年年初反映普京政府外交政策和理念的新版《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即有针对性地批判了美国的上述举措:“试图向他国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只会强化国际事务中的排他性、偏执性和冲突性,最终导致国际关系的混乱和不可控制。上述国际关系重新意识形态化的趋势对加强全球稳定的前景产生了负面影响。”(12)显而易见,美俄之间的矛盾并不是政策差异问题,而是植根于基本理念上的对立。

  2011年年底国家杜马选举之后和2012年3月总统大选期间曾发生多次反政府和反普京游行,普京政府认为这是对俄罗斯进行“颜色革命”图谋的表现。2012年12月,由《马格尼茨基法案》引发的俄美之间的法律战加剧了两国关系的恶化程度。

  谢尔盖·马格尼茨基是俄罗斯赫密塔吉基金管理公司的一名律师,曾经揭露了一起涉案金额达2.3亿美元的官僚诈骗案。2008年他因受到逃税指控而被俄警方逮捕,羁押期间因心脏病发作于2009年11月在莫斯科“水兵寂静”看守所去世。美国政府和议会认为这是俄罗斯政府部门对反腐败人士的蓄意谋杀。美国国务院2011年7月对数十名涉及马格尼茨基案的俄罗斯官员实行签证制裁。2012年12月6日,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了《马格尼茨基法案》,该法案特别规定,不得向与2009年律师马格尼茨基之死有关的60名俄罗斯人发放美国入境签证,并冻结他们在美国的财产。12月19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399票对17票通过了《季马·雅科夫列夫法案》,禁止美国夫妇领养俄罗斯儿童,同时宣布废除2012年7月俄罗斯政府批准的美俄儿童领养协议。俄罗斯国家杜马此举立即被美国舆论广泛解读为对美国总统奥巴马12月14日签署《马格尼茨基法案》的报复。

  上述俄美之间的法律战余波未平,2013年6~8月的斯诺登案使俄美之间的矛盾再次升级。斯诺登在向全球近20个国家寻求避难未得到回应的情况下,2013年6月23日上午离开香港,乘坐俄航SU213航班飞往莫斯科。8月1日,斯诺登已经获得允许其离开莫斯科机场等待转机区域的文件,获俄罗斯一年临时难民身份。8月6日,奥巴马总统宣布取消原定在20国集团(G20)召开前夕于9月3日至4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首脑会晤。几天后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说,俄罗斯的决定表明美国在美俄关系上仍面临潜在挑战,美国政府将“重新评估俄罗斯的走向、美国的核心利益以及校准美俄关系”(13)。也就是说,奥巴马政府要重新考虑2009年以后开始的以“重启”为标志的对俄罗斯政策了。

  与此同时,作为两国合作关系重要基础的经贸及能源领域的合作状况也不乐观。

  

  从表1可以看出,双方贸易额在金融危机第二个年头大幅下挫,2011年有较大幅度回升后,2012和2013年的贸易额出现了持续下降,分别为398亿和381亿美元。俄罗斯与美国的能源合作关系也由于美国国内迅速发展的价格低廉的页岩油气的生产而明显地前景不妙。从表2可以看出,俄美石油贸易2010年以后增长放缓,2012年开始下降,2013年再度下降,与危机前的2008年数量大体持平。

  上述俄美之间在若干具体问题上引发的外交战和两国务实领域双边合作的萎缩,已经表明俄美关系的重启日渐乏力,而且,由于在基本理念上的对立和双方间深刻的不信任,脆弱的俄美关系孕育着新的危机。

  三、乌克兰危机:美俄关系重启的结束

  由于2009年开始的俄美关系重启,美国暂时终止了北约东扩的步伐,而此时出现的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成了对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经济一体化计划最大的外部挑战。美国正是在此轮乌克兰危机中利用俄罗斯与欧盟的矛盾,实现了阻止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进一步扩大的战略意图。

  2009年5月开始实施的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由于2010年联盟的财政危机的全面爆发而在推出的最初两年内进展缓慢。该计划由波兰和瑞典两国在2008年5月欧盟峰会上提出,并于2009年5月7日布拉格峰会正式批准启动,旨在发展欧盟与六个原苏联国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克兰、摩尔多瓦、白俄罗斯以及亚美尼亚)一体化的建议,内容主要包括欧盟与这些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能源和安全方面合作、简化其公民进入欧盟的签证手续以及取消人员跨境流动限制等(14)。

  俄罗斯舆论界和官方一开始就对欧盟这一计划充满了警觉。俄《生意人报》当日发表文章称,欧盟正在组建一个从属于自己的小独联体。俄外长拉夫罗夫也对“东方伙伴关系”提出质疑,认为欧盟是在迫使上述国家做出政治选择,即“要么与我们为友,要么与我们为敌”。在俄罗斯看来,这是北约东扩暂停之后瓦解俄罗斯领导的独联体地区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普京在重返克里姆林宫之前拟定并提出了自己的新的较以往规模更大、成员国彼此间合作更加紧密的一体化计划。这就是2011年10月3日普京在《消息报》发表的题为《新欧亚一体化计划--今天孕育未来》的文章中提出的欧亚联盟的设想。这既是普京宣布参选总统后首次公开宣布其外交政策主张,更是俄罗斯应对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重大步骤。这个规划宏伟的一体化计划以现有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的关税同盟为起点。普京指定的路线图是:“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是未来欧亚经济联盟的基础,下一步更高的一体化目标--通向欧亚联盟。”(15)

  有着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4 800万人口的欧洲第二大国乌克兰自然成为欧盟和俄罗斯各自的一体化计划的最重要争夺目标。进入2013年以后,根据欧盟与俄罗斯各自的时间表,双方对乌克兰的争夺更加激烈。

  欧盟方面:2008年欧盟与乌克兰正式启动了加入欧盟联系国进程谈判,随即也开始了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2011年12月谈判结束,2012年5月草签协议。2013年5月15日,欧洲委员会最终通过决定草案,决定在2013年11月28日至29日维尔纽斯东方伙伴关系峰会上,乌克兰与欧盟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

  俄罗斯方面:2011年11月成立欧亚经济委员会,作为2012年1月1日正式成立的统一经济空间的领导机构,2013年12月欧亚经济委会元首会议决定在2014年5月1日前完成有关欧亚经济联盟的各项法律文件(包括联盟条约)的准备工作,2015年1月正式建立欧亚经济联盟。

  为此,普京在2013年与亚努科维奇会晤了6次,其中5次在危机前。俄罗斯方面许诺将向乌克兰提供150亿美元的贷款和数十亿美元的武器订货,此外还会降低天然气价格。而还没有完全走出债务危机的欧盟不仅对乌克兰提出的援助计划反应冷淡,而且向乌克兰提出的21项前提条件中包括亚努科维奇无法接受的释放前总理、反对派领袖季莫申科。

  应该指出的是,乌克兰在2013年11月21日宣布暂时中止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的工作之后,乌克兰国内并没有马上出现大规模的反对派抗议活动。这使得参加月底举行的欧盟与“东方伙伴关系”6国峰会的亚努科维奇从容地顶住欧盟领导人的最后劝说,提出成立乌克兰、欧盟和俄罗斯三方委员会的建议。同时,11月29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在会晤亚努科维奇时,接受了后者对其发出的访问乌克兰的邀请,并对乌克兰做出暂缓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决定表示理解和尊重。奥朗德表示:“对于乌克兰政府来说,确实应当仔细斟酌和掂量,要全面考虑乌克兰的经济状况。”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在峰会后也表示:“能理解亚努科维奇没有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原因。乌克兰确实有不能马上解决的金融、能源问题以及需要排除的压力。”他呼吁欧盟“不要对乌克兰关闭欧洲的大门”(16)。

  相反,美国政府和国会却对此反应异常激烈。11月21日当天,美国副总统拜登就公开对乌克兰政府的决定表示遗憾。12月1日,美国大使皮雅特与乌克兰内务部长扎哈尔琴科和外长科扎尔举行了会晤,对乌政府使用暴力表示担忧。美国总统新闻秘书杰伊·卡尼12月3日在声明中支持抗议活动,谴责乌当局的镇压行动。副总统拜登9日警告乌克兰总统不要使用暴力。12月11日,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与乌克兰国防部长帕维尔·列别捷夫通电话,提醒乌克兰不要以任何形式的武力手段对待和平公民。12月15日,美国参议员麦凯恩和墨菲参加在基辅独立广场的反对派集会并发表演讲。麦凯恩对1.8万名集会者说:“我们来到这里,为了表达对你们这一和平进程的支持!”美国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纽兰2014年2月4日在打给美国驻乌克兰大使皮亚特的电话中还指责欧盟斡旋行动“迟缓”,爆出了“去他的欧盟”的粗口(17),表明了美国煽动和利用此次危机达到更大政治目的的急切心理。12月10日,美国助理国务卿纽兰飞抵基辅并会见乌克兰反对派领导人。她亲自造访基辅独立广场为亲西方的示威者加油。纽兰还公开表示,美国支持乌克兰人民的欧洲一体化选择。应该说,美国在如此短时间内出动各部门官员和政界人士深入干预一国的内部危机事件,实属前所未有。

  更能反映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政策的事件是,2月22日乌克兰议会突然通过决议,宣布解除民选总统亚努科维奇的职务。而在前一天,亚努科维奇、乌反对派、欧盟及俄罗斯特使刚刚就解决危机达成了共识,同意提前举行总统选举并恢复扩大议会权力的2004年宪法。尽管目前还没有更多的内部情况披露出来,但根据上述美国政府在危机中的种种行动,可以认为,没有参加四方磋商的美国方面并不满意这种妥协方案,一夜之后鼓动反对派推翻了亚努科维奇政府,使危机形势再度恶化,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俄罗斯方面认为这是美国策划的反俄“颜色革命”。普京在3月18日的演讲中说:“俄罗斯真心希望与西方对话,希望相互关系是平等、开放且诚实的,但没有看到西方为此所做的任何努力。相反!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被欺骗。别人在背后替我们做决定,留给我们的都是既成事实。”(18)被激怒的普京将夺取克里米亚地区作为反击措施,危机再次升级,也使这次危机背后的俄美较量的实质彻底浮出水面,其后,美国联合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起了三轮制裁。

  美国缘何重新开始了本来已经在“重启”框架内停止的在独联体地区与俄罗斯展开的大规模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竞争?仅是由于对斯诺登案的外交报复还是借危机惩治在国际事务中一贯与美国唱反调的俄罗斯?

  斯诺登案虽然使美国陷入尴尬,但仍然不足以使美国在战略东移日益感到力不从心的情况下与俄罗斯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地缘政治较量。斯诺登案发生后,美国虽然宣布取消了“奥普会晤”,但奥巴马仍按原计划参加2013年9月初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而且,已中断6年的两国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2+2”会谈,也按原定计划于2013年8月9日在华盛顿举行。同时,美国政府表示,美俄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不希望斯诺登事件“殃及美俄整体关系”。而在处理国际热点问题和反恐反扩散方面两国还存在着诸多共同利益。

  导致美国重新返回对俄罗斯战略遏制轨道的根本因素是俄罗斯建立欧亚联盟的计划。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011年12月6日的一篇报道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希拉里发誓阻挠形成新苏联》。正在爱尔兰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2月6日在都柏林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警告说,美国正试图阻止俄罗斯借助经济一体化的方案重建新版苏联。她说:“有关举措旨在让该地区重新苏维埃化”,“它将被称作关税同盟,它将被称作欧亚联盟”。“我们清楚他们的目标,也正努力找出延缓或阻碍其实现的有效方法”。她的语调表明,美国正重新考虑2009年宣布的“重启”与俄罗斯关系的决定(19)。值得注意的是,希拉里发表上述言论是在普京相关文章发表两个月之后。美国方面显然是在仔细研究俄罗斯的计划之后做出上述评论的。普京在阐述建立欧亚联盟的最终目标时说,它将是“一个强大的超国家联盟模式,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一极,并成为连接欧洲和蓬勃发展的亚太地区的纽带”(20)。这种表述足以使一贯认为俄罗斯具有扩张主义外交传统的美国政界产生足够的警觉,尤其是它是由普京这个反西方的政治强人提出的。因而,当俄罗斯按照自己的路线图逐步推进关税联盟-统一经济空间-欧亚经济联盟-欧亚联盟之时,利用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的计划进行釜底抽薪,实质上是美俄两国国家战略的迎头相撞,其冲突烈度之大,影响之深远,足以导致奥巴马执政年代美俄关系“重启”的终结。

  四、几点结论

  其一,在战略东移的背景下美国将中国作为其全球领导地位的最大挑战者,这成为美国制定“重启”的对俄政策的重要动因。但奥巴马当局对与美国有着种种矛盾的普京政权充满着反感和戒心。从遏制潜在的战略竞争者,维护美国单级领导地位的角度讲,阻止俄罗斯组建包括乌克兰的欧亚联盟,以阻止他们认为的苏联复活的可能性,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利益所要求的,因此美国不惜冒美俄关系重新恶化的风险。

  其二,从上述角度讲,美国重返遏制俄罗斯之路,不是一时的战略冲动。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在处理乌克兰危机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严重的战略误判:美国方面以为俄罗斯会无奈地接受2月22日剥夺亚努科维奇总统职务的结果,就像无奈地接受2005年1月在西方支持的乌克兰第二轮总统选举中尤先科代替了在第一轮获胜的亚努科维奇的结果一样。美国试图以此既彻底消除乌克兰短期内加入欧亚联盟的可能性,又可以尽快结束危机,专注于战略重心东移。俄罗斯出人预料地夺取克里米亚并支持乌克兰东南部亲俄力量为乌克兰临时政府制造麻烦,造成了该地区局势的长期动荡,美国无法迅速脱身,实际上陷入东西两面出击的战略尴尬。

  其三,2014年5月25日乌克兰大选的如期顺利举行并不意味着此次乌克兰危机会很快结束。在西方制裁俄罗斯的同时,乌克兰也面临着俄罗斯的能源与贸易制裁。乌克兰危机最可能的解决方式是签署类似1955年美苏英法签署的确定其中立国地位的《奥地利条约》,由作为签约方的美国、俄罗斯和欧盟共同承担责任来保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乌克兰方面为避免成为东西方军事安全领域争夺的牺牲品,会接受中立化方案,但不会接受俄罗斯提出的国家体制联邦化方案,因为这将为国家进一步分裂埋下伏笔。俄罗斯无法长期承受西方的经济制裁(在2014年第一季度西方制裁还没有正式启动的情况下,俄罗斯方面估计外逃资金已经高达600亿~700亿美元,超过了2013年的总量,而欧盟方面的估计则高达2000亿~2200亿美元),也会做出妥协,以乌东南部加大的地方自治权来保证俄罗斯在这些亲俄地区对外经济联系中的地位。俄罗斯在能源领域以及通过股份制在乌克兰金融和实体经济中的控制力,也会保证后危机时期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影响。此轮危机使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充分认识到了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的高度敏感性,乌克兰加入北约很明显地将使美俄之间处于持续的高强度的军事对峙状态,将极大地拖累美国的全球行动能力,因此也会接受乌克兰中立化方案,特别是美国方面已经达到了在危机中的基本目的,即彻底消除了乌克兰加入欧亚联盟的可能性。2008年4月布加勒斯特北约峰会期间德法等国对接纳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态度表明,欧盟比美国更愿意接受乌克兰的中立化。

  其四,2014年3月4日美国防部发表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强调了“美国家利益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紧密相连。国防部将继续贯彻总统向亚太这一关键地区实施再平衡的总目标”(21)。美国不会改变将主要国家实力应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不断增长这一战略选择。美国政府认为俄罗斯是一个衰落中的地区大国,俄罗斯领导的没有包容乌克兰的超国家联盟难以根本改变东欧地区原有的政治和安全格局。

  其五,2014年上半年美国开始加大在东欧地区的军事投入以及在2015年实施欧洲反导计划第二阶段部署的前景,使得美俄关系即使在乌克兰危机之后也难以有值得称道的回暖。随着美国和北约从阿富汗逐步撤出绝大部分武装力量,美国对俄罗斯的反恐合作需求也会减弱。在不断逐步加强对俄制裁的情况下,本来就增长乏力的俄美经贸关系将处于低迷状态,俄美总体关系将出现保持对话但少有合作的冷和平状态。由于亚太地区始终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美国希望尽快结束乌克兰危机,因此在制裁的同时也会随时准备与俄罗斯进行相互妥协对话与谈判,但俄美关系难以再有重启。俄罗斯为摆脱外交和经济困境对俄中各领域合作的战略需求明显加强,而中国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持续压力下也会积极迎合俄罗斯的合作需求,中俄美三角关系中中俄相互倚重将促使两国在一系列问题上求同存异,扩大合作范围与强化合作力度。

  注释:

  ①The Right Direction for U. S. Policy toward Russia, A Report from the Commission on U. S. Policy toward Russia, PDF File, page i, http://www.pdfgeni.com/book/russia-pdf.html.

  ②The National Intelligence Strategy, August 2009, http://www.dni.gov./reports/2009_NIS.pdf.

  ③U. 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ustaining U. 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 http://graphics8.nytimes.com/packages/pdf/us/20120106-PENTAGON.PDF.

  ④The Right Direction for U. S. Policy toward Russia, A Report from the Commission on U. S. Policy toward Russia, PDF File, page 4, http://www.pdfgeni.com/book/russia-pdf.html.

  ⑤Договор между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ей и Соединенными Щтатами Америки о мерах по дальнейшему сокращению и ограничению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х насгупателъных вооружений, http://news.kremlin.ru/ref_notes/512.

  ⑥U. S.-Russia Relations: "Reset" Fact Sheet, 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us-russia-relations-reset-fact-sheet, 2010-12-5.

  ⑦Bыступление на совещании с российскими послами и постоянными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ями в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органиэациях, 12 июля 2010 года, http://www.kremlin.ru/transcripts/8325. Послание Преэидента федералъ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 30 ноября 2010года, http://www.kremlin.ru/news/9637,2014-5-30.

  ⑧Обама раэглядел в отнощениях PФ и CIIIA "огромный прогресс", http://www.rosbalt.ru/main/2011/08/03/875439.html, 2014-5-30.

  ⑨Mайкл Макфол, Посол СШA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Φедерации, Объем торговли между США и Россией достиг рекордного уровня, http://m-mcfaul.livejournal.com/4202.html, 2014-5-30.

  ⑩张晓东等:《俄美最大油企联手海上采油》,载《环球时报》2012年4月20日。

  (11)U. S. Policy in Central Asia, Robert O. Blake, Jr., Assistant Secretary, Bureau of South and Central Asian Affairs, Forum of the Central Asia-Caucasus Institute, SAIS, Washington, DC, January 25, 2012, www.state.gov/p/sca/rls/rmks/2012/182643.htm, 2014-6-10.

  (12)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щ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Утверждена Преэиденто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B. B. Путиным12 февраля 2013 r, http://www.mid.ru/bdomp/ns-osndoc.nsf,2014-5-1.

  (13)President Obama Took Questions from Reporters at the White House on Aug. 9, 2013,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politics/transcript-president-obamas-august-9-2013, 2014-5-1.

  (14)Eastern Partnership, http://en.wikipedia.org/wiki/Eastern_Partnership, 2009-05-07, 2014-5-25.

  (15)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 Новый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й проект для Евраэии-будущее, которое рождается сегодня//Иэвестия, 3октября 2011, 2014-3-24.

  (16)朱冬传:《乌克兰在入盟路上急刹车成俄欧政治游戏主动方》载《法制日报》2013年12月3日。

  (17)Top U.S. Diplomat for Europe: Fuck The EU, http://language.chinadaily.com.cn/article-189472-1.html, 2014-6-5.

  (18)Обращение Преэ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18марта 2014 года, 15:50 Москва, Кремль, http//www.kremlin.ru/transcripts/20603, 2014-4-2.

  (19)Clinton vows to thwart new Soviet Union, By Charles Clover in Moscow, www.ft.com/cms/s/…/a5b15b14-3fcf-lle2-9f71-00144feabdc0.html, 2012-1-23.

  (20)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 Новый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й проект для Евраэии-будущее, которое рождается сегодня。

  (21)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March 4, 2014, http://www.defense.gov/home/features/2014/0314_sdr/qdr.aspx,2014-5-30.

  原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4年第5期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