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8篇(全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罗杰斯人本主义主张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8篇(全文)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8篇(全文)

2024-07-16 1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精选8篇)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 第1篇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

木头凳高中

胡玉丽

罗杰斯对改善人类生活表现出巨大热情。他将自己的“当事人中心疗法”应用到心理学以外的其他人际关系领域,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家庭生活,到教育改革,从领导决策到解决冲突,从政治到社区生活,无不闪烁着他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光芒。教育是罗杰斯最关注的领域之一。罗杰斯认为,扮演一位成功教师的角色与扮演一位成功的咨询员相同”。他将“当事人中心疗法”延伸到教学之中,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思想。罗杰斯在描述 “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特征时,经常使用 “意义学习”这一术语。提倡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并在《论人的成长》一书中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仅是事实性知识的积累,而是对个人目前的行为,对选择未来的行为和生活态度,对健全人格的发展起作用的学习。也就是说只有在学习的内容与个人的经验相关的条件下才能产生的学习,即经验学习。如国外曾流行过的 “集体教学法”、“沉默法”、“暗示法” 等都是采取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主张和原则,强调学习者的经历与语言学习的相关性,设计出类似于学生的生活和经历的课堂活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正如Gattegno所描述的那样: “如果学习者能学会发现或创造,而不是死记硬背或重复,那么其学习就得到了促进;如果学习者能学会解决学习材料中所涉及的问题,那么其学习就得到了促进”。为了促进这种有意义的学习,教师的任务首先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信、轻松和安全,这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前提。罗杰斯认为凡涉及到改变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往往受到抵制;当学生的自我人格和价值观遭到怀疑时,他往往会采取一种防御态势。相反当对自我的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学生就会用一种辨别的方式来知觉经验,学习就会取得进展。

传统的教学,只是教给学生一成不变的很快就会变得陈旧过时的,与现实生活无多大联系的事实性材料。这些内容不仅不能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有效地对付社会变化的严峻挑战,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违背了他们的兴趣与意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用说激发内驱动力和创造力了。基于这一点,罗杰斯主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选择学习材料,自己确定学习进程。他说;“教师完全可以相信学生有自我选择的能力,因为他们提出来的都是些有重要意义,能够引起广泛的兴趣,能够对他们的人格产生重大变化的问题”。

在教学目标方面,传统的教育十分重视追求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是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罗杰斯曾经说过:“只有学会如何学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 ”。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要学生学会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与人生。而对这种变化的适应取决于学习过程,而非静态的结果。这种过程不仅是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的动态过程,而且也是促成其健康人格形成的过程。例如通过 “同伴学习”、“交朋友小组”(encounter ~oup)不仅可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上进心、责任心。通过 “探究训练”既可以使他们获得知识又能发展其创造性和科研能力,体验科学家的艰辛与欢乐,激发对科学的热爱之情。这种自动自发的学习与传统的外加的甚至是强制性的方式相比,更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在内外俱佳的条件下,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自主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比传统的满堂灌的输入或靠死记硬背的接受知识更加持久。研究者发现如果教师能给学习者更多的自主权,学习者的内驱动力就能得到加强,更能主动地参与课堂交际活动。外语教师较民主的教学风格能够增强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罗杰斯的 “患者中心疗法”同样使用于教学评估。罗杰斯认为传统教育的两大特点是灌输式的授课和封闭式的考试,构成了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性人格的健伞发展的两大因素。罗杰斯认为这种由教师制订的测试学生成绩的标准与他的临床意义上的意义学习的评估方式截然相反。他认为心理咨询的过程和结果由生活来检验,同样对学习程度和过程的检验标准也应由生活中的各种情景来设定,因为没有足够的数学成绩就不能进入工程管理机构;没有大学文凭就不能到某公司工作;不能独立完成一篇博士论文就不能成为心理学家;没有通过道路规则考试就不能上路驾驶,因此“罗杰斯不摒弃分数”。但是与他所提倡的经验学习、自主学习相一致的是,他主张学生学习的程度首先应该让学生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所制订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因为学生是处于学习过程中心的人,只有他 自己才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做出了最大努力,知道哪些东西意义深远,哪些方面硕果累累,哪些方面亟待进一步提高。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道讨论给出分数。这样能促使学生从传统上的为考试而学习变成学生对自我负责任的学习。

经过多年努力,罗杰斯苦心筑营的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以其独树一帜的大胆尝试构成了对传统教学理论的强大冲击波。(1)突出教学活动中情感的地位和作用,触及一个被传统教学理论忽视的课题。(2)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这个教学过程的运动形态。(3)强调能力的个性特征,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学校教育的能力培养观(4)把教学活动的重心引向学生,向传统的班级集体教学提出挑战。

但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也存在缺陷。首先,罗杰斯教学理论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其次,罗杰斯教学理论直接嫁接自他的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忽视了学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再次,罗杰斯教学理论过分轻视知识教学,轻视理性的作用,从而失之偏颇。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 第2篇

这里着重介绍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一)教学目标:培养具有创造性和适应性的人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积极向上的动力来自于自身的许多不同层次的需求,人在不断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因此教育目标应该与个体的需要相一致。罗杰斯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快速变化、充满矛盾和危机四伏的世界,人要适应这种变化,“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他在《患者为中心的治疗》一书中提出,这样的人就是: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能理智的选择和制定方向的人;是批判性的学习者,能评价他人所作的贡献的人;获得解决有关问题知识的人;能更重要、更灵活和更理智的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人;在自由和创造的运用有关经验时,能融会贯通、灵活处理问题的人;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的与他人合作的人;不是为他人的赞许,而是按照自己的社会化目标加工的人。罗杰斯激烈抨击传统教育不能使学生适应变化的社会,导致学生知情分离等弊病。罗杰斯主张学校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格独立,具有创造能力,适应时代变化,最终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人本主义这一教学目标既包括了知识教育和认知能力发展,也包括了情意发展目标,是知识教学与情感发展两者的结合,因而培养具有创造性和适应性的健全的人成了人本主义教学观的核心思想。

(二)教学过程:强调非指导性

“非指导性”教学源于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咨询理论。罗杰斯原是一个心理治疗专家,在治疗中他主张给病人创造一种医生和病人可以相互信任、可靠、前后一贯的关系,鼓励病人自由的表达思想,与病人一起探讨他们愿意讨论的任何问题,强调病人的“自我解脱”。罗杰斯把以“病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运用于教学之中,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促进者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起融洽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这种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通常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1)确定帮助的情景,教师要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或问题情景,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2)探索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帮助学生澄清和评估学生的问题或感受。

(3)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讨论问题,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

(4)计划和抉择。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明确这些决定。

(5)整合。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见解后,形成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给予支持。

(三)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罗杰斯认为每一个健康的人都需要社会和他人的关心;假如一个人没有感受到别人的关心,缺乏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识,这个人就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罗杰斯认为教师要以真挚、坦率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创造一种真诚、接受、理解的教学气氛。所谓真诚,就是教师要与学生坦诚相见,既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消除防御心理。所谓接受,有时也称信任,要求教师能够完全接受学生碰到某一问题时表露出来的畏惧和犹豫,视学生为独立的个人,尊重学生的价值,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所谓理解,罗杰斯常用“移情性的理解”一词,指教师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罗杰斯相信只要教师具有对学习者的真诚、接受和理解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在教学情景中感到自信、轻松和安全,这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的前提。

(2)提供学习资源。学习资源不仅包括书籍、杂志、实验设备等物质资源,而且包括人力资源,主要指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人,即教师。罗杰斯认为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资源,教师可以在不施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给学生以帮助,如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特定的技能等。在罗杰斯看来,如果教师不是把时间花在计划规定的课程、讲解和考试上,而是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上,那就能使学生处于一种可以自我选择的、最能满足需求的学习环境中。

(3)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训练或教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现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材料;帮助学生组织已被认可的经验;帮助学生发现所学内容对个人的意义;维持促进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等等。罗杰斯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内部需要、动机、兴趣、能力、知识经验等,认为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其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来自内部;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产生变化;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由此可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不是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它否定的是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要求、代替学生思考的指导,否定的是教师扮演的“教授”的角色。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潜能的实现,主张把“教师”改称为“促进者”。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主张“以人为本”,让学校成为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地方,这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在主动的参与中享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师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主张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 第3篇

关键词: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护理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 罗杰斯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及促进学生自由学习[1]。人本主义学习观主要以潜能的实现来说明学习机制, 认为学习就是学生获取知识及技能, 发展自身智力, 探究自身感情, 学会与教师、同学等集体成员交往, 阐明自身价值观及态度, 实现自身潜能, 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

1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

1.1 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罗杰斯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 学校为学生而设立, 教师为学生而教学。他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 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及价值观, 相信学生能指导自己, 并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1.2 罗杰斯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观

(1) 主张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2) 强调学习内容应是对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3) 在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最佳; (4) 学习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过程; (5) 最有用的学习是掌握学习方法及过程; (6) 自己评价学习效果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 (7)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8) 教师在学习中主要起指导作用。

1.3 罗杰斯关于教学问题的论述

(1) 在教学目标上, 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2) 在课程内容上, 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 (3) 在教学方法上, 主张以学生为中心, 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

2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课, 在该课程教学中, 以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运用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策略, 可提高教学效果。

2.1 精心设计预习目标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教育者必须尊重学习者, 应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 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 发展个性, 实现自身价值。预习是学生准备的过程, 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而要真正让学生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预习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预习目标设计的关键是角度新颖, 立足点小, 贴近学生。如在讲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前, 可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如何保证无菌持物钳不碰到无菌容器液面以上的部位? (2) 如何保证无菌持物钳的消毒液不滴到外面? (3) 使用时, 怎样保证无菌持物钳和消毒液不被污染? (4) 怎样能使无菌持物钳得到充分地浸泡和消毒?讲鼻饲法前, 可提出以下问题作为预习目标: (1) 鼻饲时需要准备哪些物品? (2) 如何证实胃管在胃内? (3) 为患者插胃管时如何预防胃管误入气管? (4) 停止鼻饲拔胃管的要领是什么?这些问题立足于学生而不拘泥于教材结构, 易于让学生接受, 其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很好地调动,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2.2 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十分强调教学气氛。良好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感到平静且具有心理安全感。正如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教学气氛。”在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快乐与成功, 在这种积极的态度和体验的支配下, 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和开拓性。要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应面带微笑, 充满激情, 不因学生的一个小错误而纠缠不休, 不因学生的一个小亮点而放弃表扬,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和成功。如发现学生某项护理操作有进步, 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样不仅使受表扬学生心情愉快, 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 同时也给其他学生以指导、教育, 促使他们不断鞭策自己, 提高学习效果。

2.3 注意改进教学方法

罗杰斯曾明确指出:“一门课程的结束, 其标志与其说是学生已学到了所有他们需要知道的东西, 不如说是学会了他们怎样才能学到想要知道的东西, 即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 他们知道的东西并不多, 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获得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不要把学生的头脑当做储藏室, 把很多知识塞进去, 而要把它看做是一个加工厂, 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研究”中学习,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和体验, 这有利于学生转变重结果、轻过程的学习方式。如讲授搬运患者操作时, 不简单介绍操作步骤, 而是让学生分别扮演护士和患者, 其他学生评判, 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讲授男性患者插导尿管时, 结合男性尿道较长、有二个弯、三个狭窄等解剖特点, 启发学生思考插管的关键, 让学生根据已学解剖学知识认真思考, 而后做出回答。这样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能力。

2.4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十分重视人的创造力。罗杰斯认为, 人人都有创造性, 至少有创造力的潜能, 人应主动发展这些潜能。每位学生都有创造意识,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创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教师要教育学生敢于向困难挑战, 遇到挫折时不气馁、不退缩、不怯懦;在取得成功时不自大自满。如, 讲授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时, 先列出相关病例让学生讨论, 然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由教师总结。讲授静脉输液故障排除时, 不急于讲授, 而是设置探究性题目:假如你是一名护士, 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排除故障?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不怕困难, 共同解决问题。

2.5 接受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在教育层次、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悟性和动机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制订教学计划, 确定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方式、考核方式, 但必须保证每个学生有潜力、有义务发挥自身专长。如分层设立教学目标、课堂分层提问、课外分层布置作业, 让不同层次学生实现自身目标, 体验成功。在护理技能操作练习时, 对好胜心强、有竞争意识、接受能力强、达标率高的学生, 按教学大纲时数安排, 重点培养其耐心、细致处理事务的能力;对动手能力较差、理解能力差、灵活性差的学生, 以超出教学大纲时数的1~2倍安排训练时间, 重点培养其灵活性和时间观念。对于胆怯的学生, 教师可给予鼓励;对于悟性强、反应快的学生, 给予其较多锻炼机会;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则给予更多的示范或讲解, 直到其掌握为止。

3 结论

(1)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 教师要尊重学生, 无条件地接受学生, 相信学生具有发展潜力, 有能力自我发展;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价值观, 能够设身处地理解学生, 不把自己的要求强加到学生身上。这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2) 在教学中应用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转变片面、僵化的思维方式, 有利于加强动脑、动手能力培养, 锻炼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培养其创造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 通过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对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保证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瑞媚.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人际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07, 6 (6) :36.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 第4篇

关键词:教师自我批评;大学英语教学;情感教学;罗杰斯

一、引言

心理学认为学习是智力与非智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因素甚至比智力因素起着更大的作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限,真正能够给学生带来源源不断动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进步的,是教师不断的正能量灌输和励志语言。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产生于美国的心理学思潮革新中,注重研究人的本性,潜能以及自我实现,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三势力。此势力的心理学思潮者认为, 心理学应该探讨的是完整的人(the whole person), 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的方面(例如认知过程,行为表现,情绪障碍等) 割裂开来加以分析。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中强调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中这样的行为;并且强调学习是渗透性的,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甚至个性都发生变化。坦宁鲍姆概括了这种教学的三个特征:

(1)无组织的方式(unstructured approach)

(2)激励思考(encouraging thinking)

(3)重视接受(importance of acceptance)

传统的教学观念偏重教师的讲授和经验的传授,忽视师生关系的培养,在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单纯的主体和权威,学生作为服从者,人际关系紧张,感情压抑。

罗杰斯采取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将教师称为“方便者”,“促进者”(facilitator)。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仅仅是组织者、决策者,也应该是学生的帮助者和朋友,是尽职于学生的侍者(servant), 他把教师的作用比作音叉(tuning forks),指教师和学生应该产生情感共鸣。两者的关系应是“顾问”,“伙伴”关系,而非权威服从的关系。此教学理念强调对于学生的情感渗透,将教师放到了与学生平等的地位,随之改变的,是“批评”的方式和对象。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批评的主体,学生是被批评的客体。现代教学观倡导学生和教师的真正平等,在这样的教学观引导下,教师的自我批评有时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切实感觉到教师的诚意以及和其平等交流的可能性,笔者在下文中的亲身案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二、 情感教学与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

领袖的个人魅力在企业在吸引员工方面有重要作用;类似地,老师的人格魅力也与学生对于某门课程的热爱程度有很紧密的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很多时候是先喜欢上任课老师,然后才爱上该门科目。另外,教师的个人魅力在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消弱学生的心理戒备和紧张情绪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教师的教授可分为教学层面与情感层面,前者指教学相关的各方面,包括教学内容,方法,策略,个人行为等教学相关的行为;后者包括对于学生的激励,人格塑造等,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因素都有重要影响。

1969年,罗杰斯在其著作《学习的自由》中系统阐述了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在他看来,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变化和学习,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并且知道如何学习。对学生要进行完整的教育。他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认为教师要以真诚理解的态度关心学生,创造良好氛围。学习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并且表达自己的看法,将其培养成能够自由选择并且为此负责的人;学生能够对学业进展评估。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进展会加快。

三、教师的自我批评与学生的情感关系

学生,按照其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来分类,可以有以下四种不同类型。第一类学习动机很强,且学习任务完成良好;第二类学习动机强,但学习任务完成不够令人满意。第三类动机不强,但是如果去学习,学习任务完成的还较为令人满意。第四类缺乏学习动机,且任务完成的不够令人满意。对于不同的学生,其实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一些自我学习动机很强,善于自我激励,但是缺乏学习方法的同学,可以采取任务导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动机水平的关系1,从而更好地指导其任务完成。另外,对于一些缺乏激励也缺乏学习具体内容动力的学生,可以采取从谈论学习以外的内容入手,谈论一些学生本人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情感教育,让他对教师和教师产生共鸣,对教师本身产生强烈的依恋感,于是继续教授相关知识也比较易于学生接受。

教师的自我批评尤其适合于第一类和第三类学生,即动机缺乏型。很多时候他们不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是因为缺乏完成此类任务的动力和决心。如果采取强硬的逼迫形式,更会使得其产生抵触情绪,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任务完成。

四、案例分析

教学中,采取情理交融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情绪情感进行融入,积极进行教育,同时要善于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批评属于一个和学生进行深层次情感交流的范畴,体现了教师愿意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自我反省以及深层次地进行情感交流的意愿。自我批评,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教师作为一个有学术权威的个体,需要树立很强大的外在形象,很多时候,自我批评会被认为是一种有失尊严的行为。

但是其实不然,笔者的亲身经历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接手2012级物流管理全英班里的时候,有一位男生课堂上总是睡觉,我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办法来劝说:强硬的手段一定无法说服他,直接找他面对面谈话,他也可能因为不好意思直接面对而产生顶撞和逆反情绪。于是,我采取了和其网络聊天的方法,打破了他对于和我谈话的顾虑,他也和我说出了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老师,你别太在意我。我吊儿郎当惯了,一时改不过来。你的课很好很有个性,可以把喜欢的东西引用进来,肯定花了很多心思,所以原原本本希望大家都会喜欢,可是看到我天天睡觉,感到有些失望。破坏了你的课堂气氛,我感到很惭愧,想必对初任老师不久的您是种打击。其实,我觉得你的课挺好的。我只是十几年来睡惯了,我真没有什么意见,希望你可以继续努力,我会好好自醒”。看到这样的话我很感动,同时也开始对这个学生更多的注意和关心。后来,我了解到,此学生一直想去台湾的学校进修,但是因为高考失利没能去到,结果面对现状一直很不满,于是对于生活得过且过。这样的日子,让他感觉到非常的压抑和难以适应。了解到他的心结以后,我开始采取一定的方式劝导,和他聊一些人生故事,到最后才采取这位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聊一些学习的问题。这位同学课上的态度完全转变了,同时也开始向我咨询学校相关的交换生政策等他感兴趣的话题。逐渐地,我开始询问我可否在课堂上对他进行适当提问,他欣然同意,于是,他再次来到我的课堂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他的注意力集中了很多。于是我选择性地问一些觉得适合他回答的问题。对于他回答的稍微有错误的问题,我不当场指出,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结果发现他不仅能够回答我单独为他准备的较难的话题,而且可以回答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我才了解到,很多时候这个学生是因为掌握了而不听讲的。于是我和这位同学进一步交流,询问他喜欢听到的一些知识,我也发现了很多老师在他身上无法发现的优点,比如及其具有创造力和批判精神。逐渐地,我改善了和这位同学的关系,甚至和他建立了较其他同学而言更密切的关系,整个班风也好了起来。这的确是个很好的教学案例,从中我也感受到了自我批评的积极力量。

五、结语

克拉什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二语习得要受到情感因素影响,语言输入(language input)转化成语言吸收(language intake) 要经历情感过滤的过程。并且,克拉什将情感因素划分为动力,自信和焦虑程度三方面,动力和自信程度越高越利于二语习得,相反,焦虑程度低利于二语习得。

教师的自我批评,实际上帮助创设了一个情感焦虑程度较低的环境。教师若能真正理解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并善于利用情感教学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那么他就能给学生创造很多成功的机会。教师的自我批评之所以可以在改良师生关系方面如此奏效,是因为师生关系是一种包含了友情,亲情关系的复杂关系。在此复杂的关系矛盾中,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自我批评,是解决师生关系的良药。因为在这样的自我批评过程中,学生觉得自己人格受到尊重,心灵得到满足,受到感动,因此容易和教师建立良好关系。

参考文献

[1]Arno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Krashen,S.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1981.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教育出版社,1998.

[4] Rogers,R.Carl.1961.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 第5篇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法,教师担任促进者角色,其任务旨在促进学生的自我指导。我们的先学后教,因材施教等先进教育理念,和罗杰斯的学生为中心一样,都是人本主义的教学观。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上,罗杰斯为教师提出的一般建议是: 1、提出学生真正需要的问题;2、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材料;3、教师和每个学生就学业目标订立契约4、鼓励学生思考;5、调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因材施教。 这些建议对我们课堂教学和教科研都有启发意义。提出学生真正需要的.问题就是抓住重难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期待,使教学工作有的放矢。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材料是一种开放式教学策略,实践证明是灵活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尤其适合借鉴此法。教师和每个学生就学业目标订立契约,意在帮助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教育,也有利于对学生个人和班集体的管理。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和因材施教等更是可贵的闪光点。读写能力的培养在本质上是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协调人际关系和因材施教是自由化学习的重要手段。总之,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我的自由读写课题,提供了先进的理念和有效的措施,我要在实践中深入地学习和借鉴。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 第6篇

(一)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论的主要内容

罗杰斯将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个人意义的学习,另一类是意义学习。前者是一种机械式学习,只涉及心智,与完整人格无关;后者是指所学的知识能够引起变化、全面地渗入人格和人的行动之中的学习。意义学习是一种使个人的态度、行为、个性以及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对学习者具有真正价值。它主要包括四个要素:具有个人参与性、由自我发起的、要全面渗透、由学生自我评价。

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研究,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归纳出十条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他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即对人的行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基于上述理由,他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持激进的批判态度,反对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支配学生的学习。

罗杰斯主张采用开放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方法。他从人本主义的观念派生,列举了十种有助于促进自由学习的方法:构建真实的问题情景、提供学习资源、使用合约、利用社区、同伴教学、分组学习、探究训练、程序教学、交朋友小组与自我评价。这种自由学习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作为促进者,主要任务是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因此,罗杰斯提出废除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

(二)对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论的简要评价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论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关注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内驱力,提倡学会学习和学会适应变化的学习观,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意识、情感和价值观等心理因素的作用,强调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仅丰富了人类学习理论的内涵,而且推动了当代教育改革的进程,无不闪耀着进步的光芒。但是,当我们以辩证的`眼光来审视时,会发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内容的系统逻辑性,降低了教育与教学的效能,过分强调了教学中“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会导向非理性主义教育的境地。这就要求我们对该学习论加以理性地分析。

(三)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论对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罗杰斯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重视情感与动机因素,相信并鼓励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创造与自我实现,为学习理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1.重视教师的“促进者”角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当前,我们时常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往往还是陷入了教师的权威与控制中,即教师仍然是知识与权利的拥有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与权利服从者。教学中“我讲你听、我灌输你接受、我要求你照办、我命令你执行”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最终消磨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压抑了学生的兴趣、激情,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罗杰斯提出的“教师即促进者”的教育观念以及倡导“真诚、理解与信任”的师生关系,使我们更加明确教师的职业角色与教学任务,能真正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顺畅沟通与情感交融,营造和谐、愉悦与自由的教育氛围,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

2.关注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明确教学定位。现今的教育因沿袭了传统教育的许多特征,特别重视学习的最后结果,不太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对学生价值、态度、情感等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对于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罗杰斯更看重后者,他认为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养成健全人格正是渗透在学习过程中的。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显性与隐性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指导和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方法、探索兴趣和习惯以及健康人格,使他们逐步学会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3.强调教育与“真实问题”相关,体现教育的实践性与开放性。罗杰斯指出教学内容应与“真实问题”相关,从做中学,构建真实的问题情景,这实际就是强调了教学的实践性。可悲的是,当前我们的教育往往只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校内,割断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学校教育不能向外延伸,也未能发挥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了使学生学有所用,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我们应重视实践教学,注重“校区、园区、城区”的三区互动,努力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开发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能亲身参与和体验,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

4.推崇学生的自主评价,更新教育的评价方式。罗杰斯主张自主评价,将评价的权利和责任交给学生,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与此相对照的是,我们仍然将教师评价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方式,不能给予学生应有的自由,使学生主动、有效、持久地开展学习,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与个性弘扬。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目前的教育评价方式,突出教育的真正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成为主动的、自我负责的学习者,实现教育评价由传统的外部评价向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以外部评价为辅的转变,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与评价目标的层次动态性。通过转变评价方式,开启培养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另一扇亮窗。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 第7篇

义教育思想的视角

院系:教育学院10级姓名:李同学

学前教育学

瑞吉欧教育理念探析——从罗杰斯人本主

义教育思想的视角

摘要:瑞吉欧学前教育模式是20世纪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幼儿教育模式之一,该模式本身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结合了意大利的文化传统,并将杜威、克伯屈、皮亚杰、维果茨基、加德纳等的理论运用于幼教实践的一种典型。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究瑞吉欧教育理念,以加深对瑞吉欧教育模式的精神内核的理解,并对我国引入和学习瑞吉欧学前教育模式有所启示。

关键词:瑞吉欧教育模式

罗杰斯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Abstract: Reggio Emilia pre-primary education mode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re-primary education modes over the world in the 20th century.This model itself is not a theory but a typical case which is a combined to the Italian cultural and tradition, and applies theories of Educators and Psychologists such as Dewey , Kerber Qu , Piaget, Vygotsky, Gardner to pre-primary education practice.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probe into the Reggio Emilia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al model from a new perspective-Humanistic Educational Thought of Roger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piritual core of Reggio Emilia pre-primary education mode, and to give some help to our introduction and learning of Reggio Emilia pre-primary education mode.Key Words: Reggio Emilia pre-primary education mode;Rogers;Humanistic Educational Thought

加德纳教授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的前言中曾这样讲过:“不管一个教育模式或体系如何理想,它总是立足于当地的环境中,没有一个人能把瑞吉欧的戴安娜学校搬到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其特定的起点和文化背景,瑞吉欧教育模式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学习瑞吉欧,不应停留在表面的形式,而应从其理念中把握精髓,才能抛弃其中不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真正吸收其精华。本文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视角探究瑞吉欧教育,发现瑞吉欧教育模式中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相同之处,不为比较,只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更加清晰地呈现瑞吉欧教育理念的精髓。

瑞吉欧·艾米莉亚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城市。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洛利斯·马拉古兹的指导下,当地的幼教工作者一起兴办并发展了学前教育;在市政府和社区的支持下,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创业,意大利在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之后,又形成了一套独特与革新的哲学和课程假设,学校组织方法,以及环境设计的原则,人们称这个综合体为“瑞吉欧·艾米莉亚教育取向”。瑞吉欧学前教育模式是20世纪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幼儿教育模式之一,自1981年“当眼睛越过围墙”的展览后,该教育模式成为美国、日本和许多澳洲、欧洲国家学前教育工作者参考的主要对象,瑞吉欧教育体系本身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结合了意大利的文化传统,并将杜威、克伯屈、皮亚杰、维果茨基、加德纳等的理论运用于幼教实践的一种典型。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来源于早期的自然主义、朴素人本主义思想以及罗杰斯自己的直接经验,他曾师从杜威的弟子基尔帕特里克学习教育哲学,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他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可以说,进步教育思想是罗杰斯的教育理念的直接源头之一。在学习了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后,我发现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中闪现着很多其中的的见解。

一、教育目的

(一)瑞吉欧的教育目的

瑞吉欧教育继承了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即“教育即生长、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体现了教育的目的与过程的统一,目的体现在过程中,是教育者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而制定的,是发展的。

(二)瑞吉欧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目的的体现。瑞吉欧的课程目标颇具人文色彩,这从他们所描述的今天儿童的内在特征就可以看出:让儿童“更健康、更聪明、更具潜力、更愿学习、更好奇、更敏感、更具随机应变的适应能力、对象征语言更感兴趣、更能反省自己、更渴望友谊”。

(三)瑞吉欧教育系统的本质

有学者指出瑞吉欧教育系统的本质在于,幼儿教育既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强调儿童自主的活动,又要将儿童的发展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轨道,在适当的时机通过教学去促进儿童的发展,即要处理好幼儿自发生成的学习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之间的关系。

(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目的

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对人性充满了极大的信心,在他看来,情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他为其人本主义教育所确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变化和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有独特人格特征而又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具体地说,这一目标设计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包括知识教育、认知能力和情感、意志的培养和发展。

(五)瑞吉欧的“教育无目的论”的实质

我认为瑞吉欧教育继承的杜威的 “教育无目的论”,或者教育的目的与过程的统一,其实质其实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认知和情感并重的教育目的,具有非常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在大方向上是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目的一致的,虽然二者在表达上不同。这一点从后文瑞吉欧教育模式的各个细节也能够看出,比如其环境设置注重启发儿童,让儿童认识自己,并产生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其强调儿童的多种表征方式对促进儿童认知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性等。

二、课程实施办法

(一)瑞吉欧的方案教学的实施——弹性计划

方案教学是瑞吉欧教育模式的一大特色,它的实施实际上是一个项目网络的编制和弹性展开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没有一个标准的计划,而是在过程中生成新的计划。即教师预先制定出总的教育目标,但并不为每个项目或每一活动事先制定具体目标,而是依靠他们对孩子的了解以及以前的经验,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出种种假设,依赖这些假设,他们形成灵活的、适宜这些孩子兴趣的目标。孩子的兴趣既包括在项目中,也包括在由教师推断和引发出来的项目发展中。

瑞吉欧不预先设定每一项目和每一活动的具体目标,不意味着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毫无计划,只是这种计划不是对活动的具体目标与程序的规划,而是考虑到孩子可能的想法、假设和象征活动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靠开始的计划(假设),而是依靠孩子们的反应和教师灵活的策略。这种弹性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不让孩子生活在成人的包围之中,在幼儿园中,教师必须尽可能减少介入,更不可过度介入,“与其牵着儿童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

(二)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罗杰斯所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方法没有一个明确规定的程序,更没有比较固定的方法。“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一反传统教学的基本思路,把教学的重心定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把教学过程的性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经验的形成与生长,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它突出了传统教育所忽视的情感作用和价值观等重要问题。

按照罗杰斯“非指导性”的思想,教学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或要求。最基本的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安全感”,他信任学生,同时感到学生也信任他,不能把学生当成“敌人”,备加提防。课堂中的气氛必须要是融洽的,诚意的,开放的,相互支持的。只有满足这个要求的前提下,其他八个原则才有可能进一步遵循。这八个原则是:第一,“促进者”(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制定课程计划、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第二,“促进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第三,让学生单独地或者与其他学生共同地形成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第四,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第五,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的可持续性,至于学习内容是次要的;第六,提供学生“自我训练”,让学生认识到训练是他们自己的责任。第七,对学生学习情况由学生自己作出评价;第八,促使学习以一种更好的速度深刻下去,并广泛渗入学生的生活与行为之中。

(三)二者的共同之处

瑞吉欧方案教学实施的弹性课程,学生参与制定学习计划,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不让孩子生活在成人的包围之中,在幼儿园中,教师必须尽可能减少介入,更不可过度介入。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实施将 教学的重心定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把教学过程的性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经验的形成与生长,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单独地或者与其他学生共同地形成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主张的课程实施办法都将教学的重心定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而非教师的教上,都很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强调制定学习计划时参照学生自己的经验,而且都有开放的课堂和师生相互配合。

三、儿童观或学生观

(一)瑞吉欧教育模式的儿童观

瑞吉欧教育模式的儿童观被称为“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在《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马拉古齐的一首诗《其实有一百》充分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还有一百种„„/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视儿童为一个自己能认识、思考、发现、发明、幻想和表达世界的栩栩如生的孩子;一个是自我成长中主角的孩子;一个富有巨大潜能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成人应如何应对?最重要的是要承认“其实有一百”;其次,要以孩子的思维、儿童的立场来看待一切;另外,千万不要压制孩子,应让孩子充分表现其潜能。再次,孩子是合作者,教育应该从儿童与其他儿童、家庭、教师及团体的关系中关注孩子,而不是孤立的关注孩子自身。瑞吉欧的教育成就应该归功于这种“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

(二)罗杰斯的学生观

1、罗杰斯认为要实现上文中的教育目标,必须满足下述条件。第一,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要把学生培养成能自由选择的,并为此负责的人,就必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面向实际生活,亲身体验和解决问题。第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第三,理解学生内心世界,发掘学生潜能。教学要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就必须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潜能,发现学生对教师、学校、学习等问题的看法,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自我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学会根据自己的潜能进行学习。

2、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学校和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人”,真正尊重学习者。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二是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和教育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罗杰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作了全面的剖析,将其基本原理概括为九条,其中第一条就是教师要对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从而使她能够对学生感到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的自为、自律、向上、成长的能力,教师起着促进者的作用。第二条是教师和学生——有时还包括家长和社区人员——共同对学习进程负责,这包括所有相关的事务,如确定课程、进度、课堂规范,以及班级管理措施等等,分担责任是精髓。第三是促进者提供学习的资料。第四是学生依据自己的情况——兴趣、目的、基础等等——独自或者在别人的协助下,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对自己的计划负责。

(三)二者的共同点

瑞吉欧教育视儿童为自我成长中的主角,一个富有巨大潜能的孩子,提倡要以孩子的思维、儿童的立场来看待一切,并让孩子充分表现其潜能。而且,认为孩子是合作者,教育应该从儿童与其他儿童、家庭、教师及团体的关系中关注孩子,而不是孤立的关注孩子自身。

罗杰斯认为学校和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人”,真正尊重学习者,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并且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和教育都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学生——有时还包括家长和社区人员——共同对学习进程负责,学生依据自己的情况——兴趣、目的、基础等等——独自或者在别人的协助下,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对自己的计划负责。

二者都以学生为中心,在这一前提下,许多学生观的主张都是相似的,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和发掘学生的潜能,教师要理解学生内心世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对学生的学习负责等。

四、教师角色

(一)瑞吉欧的教师的角色 在幼儿的项目活动过程中,教师最为重要的是倾听儿童,倾听儿童最丰富的含义是使孩子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教师要与儿童合作,一起探索下一步的计划,并为儿童提供材料,适时提示儿童怎样变换空间,适时介入儿童活动,协助解决疑难„„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者。作为一个指引者,教师要不断引导幼儿深入某一领域或某一概念,适时、适度地鼓励和支持幼儿对他们自己的问题及兴趣在深度和复杂性方面深入钻研,引导他们观察再观察,思考再思考,呈现再呈现,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瑞吉欧的教师对教育过程中师生共同工作过程和结果以图画、实物、照片、录音、录像、幻灯、文字说明等多种形式进行系统的记录。一个高质量的记录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促进儿童的学习;支持教师的教学;刺激家长的参与;赢得社区的理解与支持。

教师作为研究者应经常思考:怎样共同建构项目活动?怎样发现既有挑战性又能使孩子得到满足的项目活动?如何保持一定的开放程度?如何在遇到困难时与儿童、教师商量,如何倾听儿童的争论、化解他们的争论?怎样建立一种合作的、支持性的互动的师生、生生关系?等等,这些都使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和师生关系

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不是选择者、组织者、计划者、指导者、决定者和评估者,而是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是尽职于学生的“侍人”。教育促进者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他或她自己的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授予某些东西的容器。这样,教师就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怎样学。在学习中,教师知识顾问,就学生的学习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地应他们的要求参加讨论,而非指导,更非操纵。

罗杰斯说,在促进学习的教学中,促进者的主要时间可能是花在学习材料的搜集和提供上面。“相对于传统教师把大块时间都花在备课和讲课上,促进型的教师集中精力于提供各种学习资源,以使学生进行切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学习。他们也花时间去思考和设计这些材料的呈现方式,以优化或者简化学生在研究消化这些材料时实际的和心理上的步骤。” 在罗杰斯认为要成为一个有效的促进者,他必须具有下述三种态度品质:一是真实,即真诚一致,指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应坦诚相待,如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感情,特别是教师必须丢掉假面具,抛弃虚伪和欺诈。二是珍视,接受,信任。这三个词的基本含义就是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意思,指老师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能无条件地加以接纳,相信学生自己有能力进行有效的自我学习。三是同感理解,亦即设身处地地理解,是指教师在考察学生时,以同情的态度体验学生本身的所感所想来达到理解的方法。

(三)二者的共同点

考察两者的教师角色,我注意到的首先是“指引者”和“促进者”两词意义是相近的,两者所提倡的教师角色都反对教师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己发现和探索的空间,认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材料,和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并适时地介入,为学生提供指导。其次,从瑞吉欧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与罗杰斯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中,不管是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者还是对学生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学生,我相信我们都能发现其中透出的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再次,在两者共同强调的教师角色下形成的师生关系必定是是以爱为纽带的民主的、平等的、沟通良好的、合作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五、总结

瑞吉欧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十分符合当今高科技时代对人的主体性的高要求,尤其是创造性的高要求,对解决困扰世界幼儿教育的大问题——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什么,究竟能够教什么,应该如何教,何种经验对幼儿最有价值——提供了借鉴。

但是瑞吉欧教育实践本身是特定的意大利文化和政治的产物,瑞吉欧作为意大利的一个小镇,那里的人从二战之后就一直争取孩子的教育权,并形成了家长参与教育的优良传统,那里的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在我们引进和学习瑞吉欧的教育模式时,不能不考虑其特有的存在和发展的背景和我国的国情的,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之下,学习瑞吉欧必须把握它的理念的精髓,希望通过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角度探析瑞吉欧教育模式,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瑞吉欧教育理念的精髓,免去实践中不顾我国国情地模仿瑞吉欧教育模式的形式,使在我国幼教界学习瑞吉欧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a)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

b)路易斯·博伊德·卡德威尔.把学习带进生活——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c)朱家雄.对瑞吉欧教育实践的再思考.[J].教育导刊.2006(11)d)李绍昆.罗杰斯著作精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e)刘宣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评述.[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1)f)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1)g)涂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 第8篇

关键词:罗杰斯人本主义,药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角色

医药产业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产业的兴衰, 关键在人才。然而,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支撑, 新世纪高素质药学人才的紧缺让我们充分意识到我国药学教育已面临新的挑战。针对目前相对单一的药学本科专业理论教育模式, 积极探索适应药学专业发展的新型药学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 满足社会需求和医药产业的发展, 本文基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角, 探讨了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对高校药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和启示。

一、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

1.自然人性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凡是有机体内部都具有一定的内在倾向, 即从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机体的方式来发展自我的潜能, 并强调人的基本需要都是由人的潜能决定的。在此基础上, 人本主义心理学进一步认为, 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 他们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恶人不是人性固有的, 他们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 或是有不良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2.自我实现人格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压力, 人格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而自我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其中, 无条件的尊重是自尊产生的基础。如果自我正常发展的条件得以满足, 个体就能依据真实的自我而行动, 就能真正实现自我的潜能, 成为自我实现者或是功能完善者、心理健康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自我实现者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经验, 其自我概念与整个经验结构是和谐一致的, 能体验到一种无条件的自尊, 并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3.学生为中心理论。罗杰斯认为,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极大地影响着他的行为。他主张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中心位置, 提倡“个别化教学”, 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及个体的充分发掘, 教师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发展积极地创造条件。在这一思想中, 罗杰斯将重点放在师生关系上, 学习不再是灌输式学习, 而是教师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 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到真正关心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 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当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并予以尊重理解。基于此点, 罗杰斯提出了三条教学建议: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真诚一致, 移情性理解。

4.知情统一教学目标观。罗杰斯认为, 认知和情感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彼此是融为一体的。罗杰斯的教育理想, 旨在通过知情统一的方式, 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会一体”的人, 即完人。这种教育能“促进变化和学习, 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其培养心理气氛的三个最基本的原则是真诚或真实, 尊重、关注和接纳, 以及移情性理解。由此可见, 人本主义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变化, 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1]。

5.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罗杰斯认为, 学生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其学习方式也主要有两种: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认知学习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对学生自己没有个人意义。经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 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 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有意义的学习, 必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对于有意义的学习, 罗杰斯认为主要具有四个特征: (1) 全神贯注的个人参与; (2) 自发学习:学习者由于内在的愿望主动去发现、探索、获得、掌握外部事件的意义; (3) 全面发展: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人格等获得全面发展; (4) 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学生自己评估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目标是否完成等。罗杰斯所倡导的学习原则的核心就是让学生自由学习。他认为, 只要教师信任学生的学习潜能, 并愿意让学生自由学习, 就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形成适应自己风格的、促进学习的最佳方法。

6.学生中心的教学观。罗杰斯认为, 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视听辅导材料、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 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 这些因素存在于“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关系之中。那么, 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有哪些呢?罗杰斯认为, 这和心理治疗领域中咨询者对咨客 (患者) 的心理气氛因素一致, 这就是: (1) 真实或真诚:学习的促进者表现真我, 没有任何矫饰、虚伪和防御; (2) 尊重、关注和接纳:学习的促进者尊重学习者的情感和意见, 关心学习者的方方面面, 接纳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现; (3) 移情性理解:学习的促进者能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反应, 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样一种心理气氛下进行的学习, 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 “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2]。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药学教育的启示

1.去芜存菁,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倡导素质教育。我国高等药学教育一直沿用的是前苏联的教育模式, 实行的是“专才教育”的模式。专才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是否能够胜任行业的实际需要。然而“专才教育”也有其弊端, 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弱、底子薄、知识面窄、技能单一。在运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同时, 摒弃“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结合药学学习的特点, 对理论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构建知识模块, 形成知识网络, 做到内容不重复、不遗漏, 适当增加药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内容, 确保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2.建立自由、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高校的药学教育旨在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平等对话的关系。民主平等要求师生共同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使师生间形成一种融洽、和谐、亲密的关系,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做到共享共创, 教学相长。共享共创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层次, 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创造性和动态性[3]。

3.以学生为中心, 发展学生的潜能。在高校的药学教育中, 教师要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发挥好模范导向作用, 教师教学不管是在教材选择还是教学过程, 不是一味地讲解药学知识和理论, 而是通过启迪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把教学活动的重心由教师导向学生, 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教学的主体, 促进个别化教学运动的发展[4]。

4.发展学生个性, 尊重学生差异。高校药学教学旨在培养一批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技术人才。大一新生从入学起, 对药学的理解也仅仅局限在书本的层面上, 为了使学生对药学有一个更加生动、形象的认识, 学院可多开设一些参观课程, 让药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参观一些药厂、医院、药店等地, 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 以便学生尽早了解熟悉自己今后所从事的工作具体状况, 增加感性认识。

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发掘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技能, 尊重学生的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特长, 使学生在今后药学产业的各个领域学有所长。

5.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以科学创新为源泉的药学专业, 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 还必须要有宽阔的专业视野, 这将有助于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要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例如, 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本校讲学, 讲授专业核心课程的部分章节等, 让学生感受国际化的教学氛围, 并且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 促进教学方法的国际化。选派学生赴国外大学进修学分, 让学生全面感受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获得一个高起点、大范围、多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 启迪思想, 丰富知识, 拓宽国际视野, 推进全面创新[5]。

综上所述,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精华对我国高校药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应当将二者结合起来,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我国高校药学教育发展, 从而使高校药学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汪新建.西方心理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1.

[2]陈琦, 刘儒得.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刘萍.对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再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3) .

[4]叶浩生.心理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