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刘渡舟:临床这样用吴茱萸汤 – 经方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缩经汤的配方 胡希恕、刘渡舟:临床这样用吴茱萸汤 – 经方派

胡希恕、刘渡舟:临床这样用吴茱萸汤 – 经方派

2023-12-12 01: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胡希恕、刘渡舟:临床这样用吴茱萸汤 文章来自:经方派 https://www.jingfangpai.cn/p/10046001/ 2569 阅读

胡希恕先生有云,吴茱萸汤主治胃有寒饮冲逆诸症,应用于胃肠及头脑诸疾,有惊人疗效。

来看一下吴茱萸汤的相关条文。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方药组成:吴茱萸一升(汤洗)9g,人参三两9g,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六两(切)18g

【胡希恕用方体会】凡食谷欲呕者;呕吐、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呕逆胸满者:均属吴茱萸汤证,亦即运用本方的要点。

剧烈头痛或头晕而呕吐,或恶心欲吐,无热象者(即除外小柴胡加石膏汤证),用本方治疗俱有捷验。

需注意:西医所称的美尼尔氏综合征多为吴茱萸汤方证;偏头痛,尤其偏于左侧者,大多属于本方证;胃脘疼,呕而不欲食者,亦宜本方。

【刘渡舟临证验案】某女,32岁。主诉胃脘疼痛,多吐涎水而心烦。舌质淡嫩,苔水滑,脉弦无力。初以为胃中有寒而心阳不足,投以桂枝甘草汤加木香、砂仁,无效。再询其证,有烦躁夜甚,涌吐清涎绵绵不绝,且头额作痛。

辨为肝胃虚寒挟饮。予方吴茱萸汤:

吴茱萸9克,生姜15克,党参12克,大枣12枚。服3剂后,诸症皆消。

【刘渡舟按】本案胃脘疼痛而见呕吐清涎,舌淡嫩,苔水滑,脉弦无力,为肝胃虚寒挟饮之征,此用吴茱萸汤治疗有较好疗效。

本案辨证还须注意一个证候特征,就是烦躁夜甚。这是阳虚阴盛、阴阳相争的表现。夜半阴气盛极,寒邪得阴气之助而肆虐;同时,阴气生于夜半,阳气生与阴寒交争,故烦躁于夜半子时加甚。

【胡希恕再论吴茱萸】吴茱萸治水气上冲,有治呕镇痛的作用。凡是胃停水,胃虚者多,故用人参、大枣,补胃之虚。所以吴茱萸汤一方面治标,用吴茱萸、生姜治其水气上冲之呕;另一方面患者胃虚,胃虚则水停,所以用人参、大枣从根本上恢复胃的功能。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水气往上冲,“吐涎沫”、“头痛”、“头晕”均可见,尤其是在临床上以头晕最为多见。很多的头晕都是吴茱萸汤证,但必须要见到恶心,即“呕”。吐也可、不吐亦可,但都要有恶心的症状,一动就要吐。

胃停水而出现的头晕、头眩、头冒,都是水气冲击大脑所致。吴茱萸汤证的水往上冲最厉害了,所以临床上的美尼尔氏证很多都是吴茱萸汤证。

吴茱萸汤不但治胃有停水,也治胃痛。但吴茱萸是个大温性药,利于虚寒,不利于实热。如果在临床上考虑这个人有热,尤其是实热,吴茱萸要小心使用了。虚寒的无论是头痛、头晕、吐涎沫,以至于胃疼,但凡有呕,都好用。

本文地址:https://www.jingfangpai.cn/p/10046001/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