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技术单章:缠论的背驰是否属于伪概念? 今天是9月27,指数出现了大阳企稳的迹象,这里担心很多人会选择大举加仓,为提示风险,所以在这里写一篇单章,论述关于缠论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缠论趋势背驰判断 9.27技术单章:缠论的背驰是否属于伪概念? 今天是9月27,指数出现了大阳企稳的迹象,这里担心很多人会选择大举加仓,为提示风险,所以在这里写一篇单章,论述关于缠论的... 

9.27技术单章:缠论的背驰是否属于伪概念? 今天是9月27,指数出现了大阳企稳的迹象,这里担心很多人会选择大举加仓,为提示风险,所以在这里写一篇单章,论述关于缠论的... 

2024-05-29 13: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丨御心,(https://xueqiu.com/9516117423/231696255)

  今天是9月27,指数出现了大阳企稳的迹象,这里担心很多人会选择大举加仓,为提示风险,所以在这里写一篇单章,论述关于缠论的背驰,其意义究竟在哪里。

  缠论中的背驰有两种:

(一)趋势背驰,也称标准背驰:简单解释就是趋势中包含两个及以上的同向中枢,那么连接某中枢与左侧中枢之间的走势强度,大于离开该中枢的走势强度,那么离开该中枢的走势构成趋势背驰。

(二)盘整背驰,也称类背驰:简单解释就是将中枢视为一个引力源,任何离开力度小于中枢临界点的走势都将被拉回。

  下面看第一张图:

上图是上证指数2005年12月至2007年10月的日线级别走势图。这段走势中正好出现了两个中枢,形成了缠论中的标准上涨趋势,即拥有两个同向中枢1和2,二者的连接走势未1-4,离开中枢2的走势为5-6。

  按照缠论中标准背驰的概念,5-6由于和1-4之间不是同级别走势,所以无法比较,这里不存在趋势背驰,若要有比较意义,则8的价格需要高于6的价格,这样就可以比较5-8和1-4之间的强度来判断是否发生趋势背驰。这一点缠论中讲的比较模糊,这是笔者个人的理解,如果认为有误的可以不必理会。

  而上图5-6的走势中macd的红柱总面积大于3-4中的红柱总面积,同样不构成盘整背驰,所以6-7的走势按理说不一定会被拉回中枢,7点也趋势位于中枢2的价格区间之上。因此,从上图中看似理论非常完美,但实际上是这样吗?我们再看一张图:

  这跟第一张图相同,但笔者在中图将其截断,那么在这个位置,是否发生了盘整背驰呢?答案毫无疑问——是的!如果看不清,下面截了张更细致的。

  那么这里就很明显的看到价格下跌,并且macd红柱消失殆尽,绿柱出现并且非常强势,那么同样的一段走势,从这里看背驰显然是发生了,而从第一张完整的图来看,最终又没有发生背驰,问题出在哪?就在于出现绿柱后指数很快重新开启上涨,再一次出现了红柱,且出现绿柱的过程中,回调并没有成笔,所以待后续走势明朗后可以将其视为同一笔。最终解释完美,但看完这段分析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好像这个理论很神奇,又好像没什么用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去用。

  其实,真正说来,背驰就是一个伪概念,这一点,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明显得出,若觉得这只是个例,再看下图:

  该图同样是上证指数,为1993年至1996年走势。这里先不放全图,可以明显看到走势2-3出现后中枢形成,3-4离开中枢构成背驰,走出回抽走势4-5,其后5-6再次离开中枢并构成背驰,6-7同样回抽回到中枢价格区间。

  重点是7-8,在如图位置依旧构成了盘整背驰,其后应该出现拉回中枢区间的走势,但其后的实际走势为下图:

  又是一波暴力杀跌,如果在上面的“背驰点”入场,接下来的损失可想而知。这里的问题出在哪?跟上一波的上涨趋势中是一样的,在上图macd出笔者画了一个红色箭头,这次不仅是明显出现绿柱,且绿柱近乎衰竭,这样的“背驰”应该算是十分标准了(缠论原文是在绿柱开始缩短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入场),但结果如何?

  当然,我们从后面走势来看,很快指数继续下跌并且反弹不成笔,所以是没有发生背驰的。那么我在这里说背驰是一个伪概念,应该没有问题了吧。这也是笔者的理论中提到的,你永远无法通过当下的一个点,去判断走势是否发生转折,详情可见文章:《交易系统概要》,是的,缠论做不到,我的理论也做不到,大概也不会有理论能做到,若有,市场就属于一个人了。对于走势,可以有确定性的判断,但对于转折点,永远只有概率性质的判断。简单点说就是你可以判断接下来会反弹,但你不可能肯定的说就是这个点,指数必定会反弹。

  那么背驰就没有意义了吗?自然是有的,但这和缠论中的区间套一样,同样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讲了,用一句总结性的话来说——当确定性走势出现后,在大概率将完成转折的当下一点,可通过背驰和区间套去精准定位到最低级别

  首先是要有确定性走势,也就是下跌过程中你必须能够判断接下来的走势会使得价格上涨,然后在最大概率的止跌点去用背驰和区间套,才会有足够的成功率,否则大概就如同上面的两张图,错的概率远大于对的概率。笔者之前也有一篇文章讲过怎样从15min定位到1min级别,但那是在已经确定接下来走势的前提下。

  接下来,看看今天的日线级别走势图:

  没完全理解缠论的人很容易把今天这个点当成“背驰点”,但看了上面的内容应该能够保持谨慎了,这里当然可能发生背驰,走出日线级别的一笔上,但也可能不发生背驰,仅仅走出60min甚至30min级别的一笔反弹就继续下跌,所以实际的锚点依旧在低级别走势中,只有这样才能第一时间发现走势的异常,而不是直到再度跌破今日低点才发现这里原来没有背驰,依旧是上一笔的延续。

  另外,既然说到背驰,就有必要谈一谈缠论作者是凭什么以macd的面积和来作为是否发生背驰的依据了,否则背驰这个概念就没有任何合理的支撑,虽然缠论作者经常强调自己的理论是基于物理学和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并且喜欢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定义,但关于为何以macd来判断背驰则没有任何解释,并且关于背驰本身,也没有系统与完整的判断方式。这里没有批判作者的意思,我于缠论中体悟到很多,缠论没有多高深的技巧,但他真正完成了从0到1的开创性过程,为希望研究市场运动的人提供了合理、切实可行、经得起论证的思路,于市场中的无数人,功莫大焉。

  说道macd,我们先看看他的源代码,这个只需要选择修改指标公式就可以看到了,如下图:

  这里表达的意思就是:

DIF:用12日的指数移动平均成本价,减去26日的指数移动平均成本价并画线。

DEA:对于DIF的值做一个9日的指数移动平均并画线。

MACD:赋值为DIF减去DEA所得差值的两倍

  我们现在一步步地来尝试推理macd表达的真正含义:

1、简单移动平均(MA)的意思就是不断向右移动取定量的区间,对该区间内的数值做一个简单平均,即累和/周期数。

2、平均成本很好理解,每天的成交额/成交量(手)/100即为每天的均价。

  比如我们常说的5日线即5日简单移动平均成本线,这里没有加权,所以就是取最近5个交易日的每日均价之和/5就能够得到。

3、移动平均(分为SMA和TMA两种,常见的是SMA),同样不断向右移动取定量的区间,计算方式也有对应两种,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但需要注意的是凡是涉及到移动平均SMA,对于其内的数据全部赋予了不同的权重,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不同的数据的重视程度不同,我们不必去细究其权重系数是多少,只需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行,就像领导通常把事情简单收益又高的工作分配给自己的嫡系一样,加权通常是把最近的数值权重加大使得输出曲线更贴近当下走势,或赋予更久远的数据较大权重以体现趋势的意义。SMA的计算公式如下:

  SMA(X,N,M)即X的N日移动平均,M为权重,如Y=(XM+Y'(N-M))/N,Y'为前一日y值。

3、指数移动平均(EMA/EXPMA),顾名思义本质也是一种移动平均。其计算方式为:x日的移动平均=[前一日的移动平均*(N-1)/+今日收盘价*2/](N+1),也就相当于SMA(X,N+1,2),这里按上述内容所说不必去理会他的权重的具体市值,我们只要知道如macd的DIF的参数值是26,那么按上述公式,对于26日移动平均,其上一日的权重占比为(26-1)/(26+1)=25/27,当日权重占比为2/27,所以很明显今日的权重占比相对是被放大了的,这显然是为了更贴近当下的走势。

  所以DIF本质上是一种移动平均处理后的长短期成本差(26日与13日),记住他是"成本差”就好。

  而DEA则是该成本差的9日移动平均,记住他是“平均值”就好。

  macd则是“成本差”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记住他是“差值”就好。

  综上,我们知道macd就是一个“差值”,所以别看各种指标似乎高深莫测,很多卖指标或者“送”指标的动不动就是什么主力成本,主力建仓,主力出货,其实你就写一条如80日均线这样的冷门均线代码,叫主力成本也行,只要看不到源代码,没人知道你这个指标的含金量怎么样。

  而macd这个“差值”是“长短期平均成本差”与其“移动平均”的差值,连起来好像有些拗口,我们先确认当你对一个无尽数组中的某一个值,与其对应的移动均值做差,得到的是——变化量,若时间是固定值,那么得到的是——变化率。那么macd本质上可以看做一个“最近9日内的,移动长短期成本差的变化率”,他能反映的是什么,我不是这个指标创作人,自然不可能说完全理解,但猜测作者想通过这个指标,去发现市场当下的趋势方向,以及其对应的强度。即——通过数值的正负判断趋势方向(若macd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