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朋友了解“南京大屠杀”,我们陪他们做了一周的主题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缝补国旗 让小朋友了解“南京大屠杀”,我们陪他们做了一周的主题活动

让小朋友了解“南京大屠杀”,我们陪他们做了一周的主题活动

2024-07-15 00: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请关注我们,一起探寻适合儿童的教育!

前言

基于梦创公益(天使支教)乡村幼儿教育创新项目推进需要,从2020年9月开始在项目老师培训基地后天研习院,尝试进行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项目研究(全日制幼儿园模式)。

本项目是将儿童置身于真实生活场景中,将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学习内容,结合类似于PBL项目制学习、统整课程、STEAM等教育方式,让参与的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相应的学习成长。

教育目标:依托真实生活场景以PYP全人教育培养为基础,让儿童的创造能力自然生长,最终目标是让孩子们成为能够终身成长的人。

2020年9月16日,幼儿创新班在后天研习院正式开启。2021年后期师资力量短缺本项目暂时停开。2022年9月,应个别家长的要求幼儿创新项目继续开启。

为了让大家对孩子们平时在后天研习院里的生活有一个基本了解,现在给大家分享他们有代表性的一周(2022年12月12-16日)学习生活。

引子

后天研习院当前实施的幼儿教育创新项目,每周课程都尽可能根据上周观察到学生在参与活动时的兴趣点,再综合本周各种环境因素后来确定活动的主题内容。

这样做的用意: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总是有机会得到老师的支持,也能感受到自己的状态始终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尊重。

在上周以雪花为主题的剪纸课上(大雪节气关联),小奕同学看到冯老师画了一面国旗后,也跟着画了一张小红旗。画完后还专门贴在胸前,并让冯老师帮着拍了一张表情严肃的立正照片让发给家长。

高老师在微信工作群内看到照片了解到原由后,就建议本周的活动主题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因为正好本周二是“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于是在上周六带班老师们例行的一周总结回顾日里,大家讨论后正式确定本周的活动主题就定为“爱国主义教育”。

下面我们将按时间进程依次给大家把本周的主题活动过程进行分享,以便大家能近距离感受孩子们在这里的学习生活。

周一

升国旗前的修补历程

周一早上孩子们完成每日例行的晨练及清扫院落任务后,正式进入本周主题活动环节。

李老师先带着孩子们一起回顾了上一周所做的事情。在老师的各种引导下,大家分别回忆讲述完上周所经历的各种事情后,小奕神秘兮兮地补充说:“有一件事只有我做过,其他人都没有做过。”

李老师问他做了什么?他说自己画了一面小红旗,还把小红旗贴在了衣服上,那面小红旗现在还在他那天穿的衣服上。于是大家的关注点很快就被引到了红旗上来,接着就讨论在研习院里如何进行升旗仪式。

老师们很自然地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一面后天研习院用过的旧国旗给大家展示。几个小朋友一人一角地展开国旗,这时发现国旗的边角有些损,就决定自己动手先把国旗修补好。

大家展开国旗

因为之前有进行过缝制沙包的主题活动,让小朋友们对缝针已经有了不少经验,这次再来缝补国旗就还比较顺利。大家很快找来针线盒,分配好各自负责的区域后就开始认真地修补国旗。在他们遇到问题时,老师也会适当提供帮助。

小颖同学在之前缝制沙包过程中,已经锻炼出了相对熟练的缝针技术。这次一开始就独自缝补自己负责的区域,在缝补过程中一直很专注,会提前预留可以打结的线。结束时收拾针线盒也很积极,还想着怎么修复那些弯曲的针。

小奕缝针技术还不熟练,便在老师的配合指导下完成自己承担的区域。冯老师帮他拉着布,由他自己来完成缝补工作。这个过程他缝制的也比较仔细,但是在打结时没有提前预留好线,在老师协助下最终还是艰难地完成了收线。这和两周前在缝沙包过程中,因为不会缝针而担心自己缝不好相比,他这次已经很有信心,也熟练多了。

在大家不断缝补国旗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跟老师说这面国旗的颜色,跟平时看到的国旗有些不太一样,没那么红。喻老师说是太阳和风把它的颜色带走了。

在和老师一起合作合作缝补的时候,小奕问喻老师:“为什么要叫五星红旗,不叫五星橙旗呢?”喻老师这时反过来问他:“你觉得为什么是红色的?”

由于这面国旗破损的比较多,上午没缝补完下午午休结束后大家又继续完成缝补任务。一直到下午快放学时才全部缝补完成。

缝补好国旗后趁着家长还没来接人的空档,大家就在院子里排练一下升旗仪式。小颖在练习踏步时不太协调,小奕在踏步练习时相对熟练一些,还在踏步过程中模仿电视里的场景敬了一个礼。

周二

了解历史、认识国旗

周二(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之前老师们规划好升旗的日子。

早上9点30,小朋友们完成每天例行的晨练、清扫院落任务后,就在老师的组织下带着昨天修补好的国旗,到楼顶举行一场简短的升旗仪式。

在正式升旗前,大家先研究怎么把旗杆拆下来挂国旗,接着又开始排练了好几遍升旗仪式。从前期服装整理到出旗时的走路步调,大家一遍遍认真地做出练习调整。

当国旗正式升起后,几位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边唱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边向国旗敬礼。

135

上午10点钟,大家准时面向国旗,为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进行了集体默哀1分钟。

升旗仪式结束后大家又回到了活动室。李老师问孩子们除了我们国家的国旗,他们还认识哪些国家的国旗?

小颖摇摇头说不知道,小奕说他知道日本的国旗,是白色的,中间有一个红色的圆。顺着日本的国旗,大家一起讨论南京大屠杀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国家是怎么来的,我们的国旗还有国旗上的小星星都代表了什么?

下午老师们继续延续上午的内容,开始带孩子们用纸张手工制作国旗。先带着小朋友们去楼顶观察了一下上午升好的国旗。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马路对面,岳麓山下的房子也有一面红旗。小奕看的时候发现那边的红旗方向与我们的国旗是对称,就说两边风是同一个方向的,还详细给老师们分析了一下。小颖觉得红旗颜色不一样,面对阳光暗一些,小奕分析说光透过来颜色会更深一点。

观察完国旗后大家就回到活动室,正式开始用各种纸张制作国旗。这期间李老师也专门回应了小奕前一天修补国旗时的好奇“为什么要叫五星红旗,而不叫五星橙旗”。

在制作完国旗一起展示的时候,大家发现自己做的红旗多多少少都有些小问题。老师们也感慨看上去做面国旗挺容易,其实里面也是涵盖着很多复杂的内容(数学相关概念)。

小奕的国旗先是画五角星后面贴上去,但是剪的五角星不太像,他也不怎么会画,就自己给红旗做个杆子。小颖最初学老师画格子,但后来就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了红旗,做完后发现正反面弄反了。

李老师让两人把自己做的红旗带回家再调整完善一下,第二天再带过来分享。

周三

送给抗战英烈的礼物

周三,一般是为第二天(周四)做活动准备的日子。每周四都是孩子们的外出“探险日”,如果路程远的话一般性都会在头一天准备好外出时的午餐。

本周探险日计划带孩子们到岳麓山祭拜抗日烈士墓,便打算让孩子们在周三制作好第二天出行的干粮和祭拜时需要的祭品。

之前老师们已经讨论准备好带孩子们一起蒸馒头,于是早晨在完成例行的晨练和清扫院落任务后,让大家讨论下该准备什么做午餐干粮,最终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致决定蒸馒头。

老师们将提前准备好面粉拿出来,让大家开始揉面、发面。在等待面粉发酵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安心制作第二天去祭拜抗战烈士墓所需的祭品了。

这次发面的方式是先让每个人都倒一部分面粉,根据各自的感受加入适量酵母粉开始揉制。接着将所有人揉好的面团汇集在一起,再由老师揉成一大团面。接着就把揉好的面放到院子里的椅子上,在太阳底下晒着等到下午发酵好正式蒸馒头。

在等待发面的过程中大家一起讨论第二天用什么东西做祭品,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最终决定制作一些纸花来敬献给抗战英烈。

在制作纸花的过程中,大家都很认真地按各自想到的方法进行。

小颖很认真地学着老师的方式制作,折花和剪花她都分别做了尝试,后面还特地做了一个和平鸽。

小奕发现做好的纸花放在树枝上会转,跑到院子里找更合适的树枝。最后还学着鲜花店里包花束的方法来包裹大家做好的纸花。

上午时间不够,没能做完需要的祭品。下午午休一结束,大家又赶快到活动室接着做起来。

135

大家一起制作的纸花、和平鸽以及绘画作品。

把第二天把需要给抗战英烈准备的祭品都制作完后,发现早晨揉好晒在院子里蒸馒头的面也发酵好了,于是大家就到厨房正式开始揉面蒸馒头。

李老师重新揉好面后给孩子们和其他老师每人分了一小块面,让大家按自己的形状喜好来做馒头,只是提出附带要求每人不能超过两个馒头。

小奕一开始将老师给的面团分成两块,拿其中一块揉起来说:“我要做一个最特别的馒头”。但看着李老师很快搓出一个圆圆的馒头,最后还是做出了圆圆的馒头。

小颖把分到的面团分成两块,两个手一起开揉时说:“我的馒头怎么这么多褶子,一点也不光滑”。李老师一边做着示范,一边提醒她学着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地揉,不一会儿她做的馒头也成型了,便高兴地说:“我的馒头做好了”。

三岁的小澄初次参与蒸馒头,她在冯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制作,做好之后高兴地说:“我的馒头真好看”。

最后大家都把各自分到的面团做成圆圆的馒头形状。接着在上锅开蒸时家长们也正好来接孩子了。

周四

探险日,祭拜抗战英烈

周四,通常是我们带小朋友进行户外活动的日子,由于前几次都是户外登山为主,也就被小朋友们定为他们的“探险日”。

这次我们目的地是后天研习院对面岳麓山上的抗日战争相关纪念地点。具体路线是先探访长沙会战纪念碑,接着前往七十三军阵亡将士墓进行祭拜。这一天的活动也是本周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的重点内容。

早晨几个孩子报到后先简单地完成一些晨练内容,接着就一起快速清理完研习院的院落卫生。这期间远道而来参与本周课程感受的小刘老师,也为大家炒了自己的拿手好菜“土豆丝”,作为外出时午餐的配菜。

出发之前小颖和小奕来到厨房把前一天蒸好的馒头装进自己书包里。小奕对比了两人装的馒头说:“我的书包比较大,大的那一份可以装到我的书包里面”。小颖表示同意并协助装好馒头之后又一起装好了刘老师炒的土豆丝。

出发时李老师让大家在院子里集合了一下,指着对面岳麓山的大概位置,告诉大家是今天首个目的地——长沙会战碑。接着让小朋友们确定从什么路线走过去。

感觉近在咫尺的岳麓山已成为孩子们每天晨练的背景。

由于经常外出活动,小朋友们对研习院周边的道路已经很熟,很快就按照大致方向选好了出行路线。但是出发后在不断遇到岔路口时,就开始出现各种找不到方向的问题。最后在李老师的不断引导下,大家还是顺利走到岳麓山下一条熟悉的小路(之前探险日从那条小路下山的)。

随行老师一律不准使用手机导航,在错过几次路口后,每有遇到地图提示,大家都开始认真查看。

上山途中正好路过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的陵墓。看到随行体验的小刘老师主动祭拜,并顺便捡拾坟墓边的落叶后,其他老师和小朋友们都一起参与了进来。很快陵墓周围的落叶都被大家捡拾的干干净净。

途经丁文江墓

到达山顶后正好看到有岳麓山景区设置的路线示意图,李老师就让几个小朋友查看示意图来确定一下去往长沙会战碑的行走路线。很快小朋友们就分析出了要去的位置和行走方向。

按照景区提供的路线图很快就到了长沙会战碑。李老师让小朋友仔细研究起纪念碑说明。小奕在冯老师的领读引导下念起了碑上的数字”18万敌人,我们歼灭了3万。“李老师紧接着问:“18万敌人,我们歼灭了3万,那还剩下多少敌人呢?”小奕便坐在一旁的石阶上,默默地在心里算了起来。很快就说:“李老师,我算出来了,18万敌人歼灭了3万后,还剩15万敌人”。

感受完长沙会战碑后已经快到中午12点了,大家就在附近的一个石桌边吃起了午餐。

这次午餐就是之前准备好的馒头和土豆丝,以往探险日大家还没带过菜,今天吃着馒头夹土豆丝的感觉格外开心。小颖和小澄边吃还边说:“这是包子,加了土豆丝就变成了土豆丝包了,真的太好吃了,我还要”。

午餐结束后大家稍微休息一下就继续赶路,下一站是今天的主要目的地——七十三军阵亡将士墓。这次继续由小朋友们根据景区设置的路线示意图来选择行进路线。

沿途经过黄兴墓时,小朋友们在老师建议下向墓碑敬献了纸花,由于不在计划内,这次三个孩子只能拿出一朵纸花来敬献。

祭拜完黄兴墓后,大家继续前往接着大家又继续前往最终目的地——七十三军阵亡将士墓。行进过程中小奕发现路灯杆上标有数字,一边念着数字一边喊小颖一起看。他们分析应该这一路的路灯都有不同的数字,随后就挨个验证了一下,发现每个路灯都有规律地印着编号。接着他们对着走在后面的老师们喊道:“X老师,我们先走了,等下在XX号路灯边等你们。”

听到后面的老师说完“好的”后,孩子们便往前一路狂奔起来(随行老师也只好跑步跟上)。

经过漫长的徒步以及各种路线判断,终于抵达了本次探险日最终目的地——七十三军阵亡将士墓。

在简短的集合后,大家拿出之前准备好的自制祭品,正式庄严肃穆地向着七十三军阵亡将士墓碑鞠躬敬献。

小插曲:快到七十三军阵亡将士墓时,小奕因为想抄近路差点就走到墓园顶上,李老师发现后及时制止住他这一行为。等祭拜完后李老师跟小奕说:“跑到人家的墓顶头上去是不礼貌的行为”。小奕看了下墓碑后也点点头,觉得自己之前的行为不合适。

祭拜完七十三军阵亡将士墓后大家就开始返回后天研习院。这次大家选择原路返程一段后,就转向刚刚修建好的岳麓山西大门绕行返回后天研习院。

下山时发现新修的步道边上还保留着原来的小路,小朋友们都选尽可能沿着之前的小路走下山,而不走新修的步道。

快到西大门时小澄看到了路边有指示牌问:“上面是什么呀?”老师回答:“小草微微笑,请您旁边绕”。小澄就跟着念了起来。快到大门口也看到了相似的牌子,她就直接念道:“小草微微笑,请您旁边绕”。

在大家快到岳麓山西大门时,正好家长就要赶到后天研习院接孩子,于是就跟家长约好直接在西大门接孩子。

家长接走孩子后,我们继续徒步返回后天研习院。这时李老师看了一下手机的计步记录,今天居然不知不觉用了10小时,走了近18公里的路程。

05

主题大结局

周五,通常这天上午会通过绘画的方式(画地图、画沿途看到有意思的东西),针对前一天“探险日”的经历进行回顾。

这个环节的意义在于锻炼儿童绘画能力的同时,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作品展示时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让老师进一步判断孩子们参与本周活动,是否达成原有的预期成效,以及发现他们的兴趣点,以便为下一周的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这次“探险日”回顾方式是由两位随行老师负责画走过的路线图,小朋友们则画出沿途个人看到的标志性建筑物。在大家都分别分享完各自的作品后,再合成为一副完整的探险路线示意图。

小朋友们讨论起探险日发生的事情后,就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小奕说:“我们去了蟒蛇洞”。小颖说:“我们唱了歌,还烤了羊肉串(游戏)。”小澄说:“我看到了妈妈(实际上是午餐时看到一位穿着像妈妈的人)”……

后面孩子们就开始商量着将各自看到印象深刻的东西画下来。

小颖一开始就画了很多厕所,说:“我们上了很多次厕所,我还带着澄澄一起去了”。

小澄说:“我画台阶,很长很长的台阶”。等后面剪下来发现是三角形的,拿到老师面前展示“你看我的像不像三角形”。小奕走近去看了一下说道“是有点像”。

在两位老师分享完她们制作的路线图后,小奕想起来在山顶一个台阶上可以直接看到后天研习院,就拿起笔开始在路线图上画了起来。他画了两只大眼睛,一只台阶上一只在后天研习院上,说:“这两个地方可以互相看到,画了眼睛就代表能看到。”

接着小朋友们把各自画的图标用剪刀剪下来,贴在老师们绘制的线路图上。至此一副图文并茂的探险日行走路线图正式完工。对于大家在分享讨论时发现绘制的内容与实际行走过程有出入的地方,决定下一次徒步时再带着自制的地图去修正。

至此,本周以爱国教育为主题的一周内容暂时告一段落。

06

本周小结

在这一周时间里,孩子们除了每天早晨完成例行的晨练、清扫院落任务和中午的午餐制作外,在带班老师组织下通过缝补国旗,升国旗,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制作国旗,和自制手工制作祭拜物品,前往岳麓山现场祭拜抗日英烈等一系列小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在一周定位爱国主义大主题方向里,通过分解到每天进行的小主题活动,把各种幼儿成长需要的各种内容都涵盖了进去。

比如缝补国旗过程中,既培养了他孩子们的观察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手指精细控制及协调能力。

绘制国旗的过程同样培养了孩子们审美能力。这里面包含了主要是通过观察能力,视觉感知能力,感受数学里的比例、对称等概念来进行能力提升。

在提前自制祭拜抗日英烈墓的祭品时,除了锻炼他们各种身体协调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历史以及传统习俗的了解。

探险日祭拜抗日英烈墓过程中,对孩子们的综合能力提升更是得到充分体现。身体素质锻炼,观察能力,身体平衡协调能力,环境保护意识,团队协作能力……

周五让师生一起以绘制探险日的行走路线图,更是对孩子们各种综合能力进一步的提升(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

而孩子们在参与整个一周活动中的表现,有太多值得肯定的地方。这里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探险日几位孩子都能顺利走完全程。尤其是3岁的小澄居然初次徒步能全程跟着走完了差不多15公里的路程(期间危险路段非常短暂地被老师抱着走了几次)。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发现无论是孩子还是作为成年人的几个年轻老师,方位感都有待提升。尤其是几位随行老师在不准使用手机导航的情况下,居然在出发前看着离着很近的地方,后面再遇到交叉路口时还会走错路。

通过周五的路线图绘制回顾过程,也发现孩子们的记忆还处于碎片式,且顺序混乱。很明显他们的专注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急需完善,后期需要专门设计针对性的活动来提升。

还有更多内容不一一表述……

后记

这次来参与课程体验的小刘老师,在探险日家长接走孩子后徒步回后天研习院的路上,问李老师:“我们做的这些祭奠抗日先烈的行为,他们这么小的孩子会有感觉吗?”

李老师回应他道:“虽然他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整个过程中老师们的认真状态已经影响到他们,等他们再大一点时自然能明白这些经历过事情的价值。”

小刘老师听完后回应道:“我明白了。”

以上内容代表了后天研习院幼儿创新班,每周孩子们的生活常态。如果你也有兴趣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这种把各种成长必备内容,融入到真实生活场景中的教育方式,那么欢迎加入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