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后滨|《唐六典》的编撰与中书门下体制的法令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编撰和编纂 刘后滨|《唐六典》的编撰与中书门下体制的法令化

刘后滨|《唐六典》的编撰与中书门下体制的法令化

2024-07-15 13: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月22日下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刘后滨教授讲学,主题为“《唐六典》的编撰与中书门下体制的法令化”。岳麓书院副教授谢一峰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刘教授指出,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纂的《唐六典》有着独特的时代意义和文献价值。他认为,全书贯通梳理了唐以前的职官沿革,高度凝练了唐前期不断变化中的各项制度,且对后代的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对制度的描述方式本身就是开元时期制度建设和唐宋间制度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后,他详细介绍了编纂《唐六典》的时代背景。刘教授认为,开元十年到开元二十年前后,随着国家统治形势的变化,地方政务的大量增加,包括新事务的出现,使职差遣普遍化起来。新的使职体制已有萌芽和初步发展,但尚未定型。在这种背景下,玄宗君臣就要着手对唐朝开国一百年以来的运行当中的制度进行总结。

他指出,唐玄宗在开元十年下令纂修此书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反映了其对当时的盛世景象和制度建设成就的高度自信。开元十年开始的一系列重大礼仪活动,不仅是要采择“鲁经”“虞典”,而且是要建立一套适应时代需要、总结全新实践的礼乐制度。其基本编纂原则有二:一是要“错综古今”,编成一部贯通古今的制度通史;二是要“法以周官”“比附周礼”编成一部垂范后世的经典文献。

刘教授介绍,《唐六典》的制度描述围绕着以下四个维度展开:选择性收录并提炼律令格式、借用经典文献中的语汇并赋予新义、以事任为中心梳理前史职官沿革以区别于类书、以开元中后期正在变革中的体制机制为落脚点统摄唐前期的制度变革。

最后,刘教授总结了《唐六典》的编纂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他认为,《唐六典》提供了帝制时代制度构建的核心概念与制度书写的经典范式,具有超越时代的制度精神,以至一度成为北宋元丰年间制度改革的蓝本。从文献特征来说,《唐六典》的编撰服从于开元时期特定的历史任务,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富有创意的制度描述方式。

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听众踊跃提问,刘教授回答时条分缕析,旁征博引,现场气氛较为热烈。(文/韩政委  图/陈永豪)

【主讲人简介】

刘后滨,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学院教授,哈佛燕京学社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获北京市和国家教学名师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六典》疏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