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为什么“美”?“蓝绿”版图扩展,三省一市联弹生态“协奏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绿联70436 长三角为什么“美”?“蓝绿”版图扩展,三省一市联弹生态“协奏曲”

长三角为什么“美”?“蓝绿”版图扩展,三省一市联弹生态“协奏曲”

#长三角为什么“美”?“蓝绿”版图扩展,三省一市联弹生态“协奏曲”|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和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市场统一开放等领域交出了一份“满意新答卷”。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随着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正式开幕,“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活动也即将开始。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推出《长三角“为什么”》系列报道,从交通、医疗、科创、农业等方面多维度展现了长三角区域各城市各扬所长、协同发力,坚定不移将一体化发展引向更深入共写的一体化“新故事”。

  上海最西端、沪苏交界处,面积不大的元荡湖,犹如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块“世界级料子”上。2020年11月,一座元荡桥架起,连接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和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两地,将昔日的“两不管地带”变为网红打卡点。近期,元荡桥所在的环元荡岸线贯通工程屡屡获奖,成为跨区域河湖滨水空间生态更新改造的范本。

  “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三地,为跨域生态环境一体化联保共治提供了示范区样板。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大框架下,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全方位协作,不断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共建美丽长三角。

  从“各自为战”到“一图治水”

  联合(河)湖长制落地生根

  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太浦河,西接烟波浩渺的太湖,东注碧波粼粼的黄浦江,是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道之一。早上7点钟,吴江区汾湖湾村村级联合河长沈晓华走出家门,开始沿着太浦河巡河。除了实地巡逻以外,三地河长微信群也时常出现请求协同排查的信息,对岸浙江省嘉善县陶庄镇湖滨村的水体发现了什么问题,这里都能第一时间看到。

  曾经有一段时间,太浦河沿线遍布着大量“散、乱、污”企业,河水水质可想而知,最直观的就是河道上滋生漫布的水葫芦。有关水葫芦“随波逐流”的故事,曾经在这一带流传:工作人员发现了水葫芦,正要打捞却发现漂到对方水域,可过了一夜,潮汐或风向发生变化,它们又漂了回来。

  “各扫门前雪”,永远无法根治问题。2018年,吴青嘉三地决定联手建立“联合河长制”,推动太浦河界河共治。2019年10月,三地区(县)、镇(街)、村(社区)三级河长,共同制定责任清单,不以省界为单位,而以河段为单位重新划定了“包干区”,开展定期联合巡河、交叉巡河。如今,太浦河水质常年保持Ⅲ类及以上,取水口水质达到了Ⅱ类水标准,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

  目前,联合河(湖)长制在长三角已成常态机制。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47条跨界河湖设置了73名联合河(湖)长;去年7月,嘉兴桐乡、湖州南浔、苏州吴江两省三县(市、区)联合河长制工作室在乌镇揭牌;去年11月,江苏宜兴与安徽广德、浙江长兴实现跨区域河流联合巡查、联合治理、联合执法和联合监测。

  时间往前,范围放大。2019年底,沪苏浙三地联合水利部太湖局建立太湖淀山湖湖长协作机制。2021年5月,沪苏浙皖共同启动太湖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9个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超过130亿元。2022年,太湖湖体平均水质已恢复至Ⅳ类,异常水体发生次数为近10年来最少,其中无锡水域水质15年以来首次达到Ⅲ类标准。

  上下游生态补偿

  共同守护“一江春水”

  每天傍晚,南京滨江的江面上时常出现成群江豚戏水。在江边绿道健走骑行,在观景平台拍摄江豚戏水,已成为南京市民的一项休闲活动。目前,全国唯一在主城区附近的江豚保护区设在这里,南京人为此搬迁取缔了主城区长江岸线的小化工、小造船厂以及砂石码头,建成了长60公里的滨江风光带。

  沿着长江往上,今年3月,安徽省铜陵市郊区长江豚保护协会的作业船行至胥坝江段时,大约30多头野生长江江豚争相跃出水面,有的缓慢游动、悠闲嬉戏,有的跃出水面、逐浪前行,其中还能看到母子豚的身影,呈现出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沿着长江往下,今年2月,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鲟踪豚迹”巡护队,在崇明东风西沙水域一次性目击8头长江江豚,它们或形单影只,或三三两两,更多的时候三五成群,在江滩岸线、水道沙洲处,跳跃嬉戏、围猎捕食、漂浮栖息,尽显可爱与悠闲。

  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长江江豚,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皖江、扬子江、长江口,长江江豚的身影不时闪现。农业农村部2022年组织开展的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与2017年1012头相比,5年数量增加23.42%,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历史性转折。为了留住“长江的微笑”,去年9月,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和安徽省马鞍山市协同制定《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健全完善上下游、左右岸、跨地区、跨部门协同保护制度,在资源调查、种群交流、收容救护、执法监督、社会参与等方面开展协作活动,共同推动长江江豚全生命周期联动保护。

  长三角山水相连、河湖相通、人文相亲、生态相依。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人尽皆知。但有些时候,“腾笼换鸟”难免要牺牲一些发展机会。2012年,浙皖两省签订《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协议》,首创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水质不达标,上游补偿给下游;水质达标了,下游补偿给上游。截至2022年,千岛湖水质持续保持优良,出境断面水质保持Ⅰ类标准,上游的安徽省共获得生态环境补偿52亿元,其中17亿元由浙江省承担。而为了保护这一江碧水,仅安徽黄山一地,就累计关停淘汰污染企业220多家、整体搬迁工业企业110多家、拒绝污染项目192个、优化升级项目510多个。

  如今,类似的生态补偿机制已在长三角遍地开花,基本实现全覆盖。2018年,苏皖两省率先建立长江流域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滁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用2000万元“对赌”滁河水质。目前,两省正在这个基础上,推动尽快建立长江干流皖苏段生态补偿机制,共同守护“一江春水向东流”。

  跨区域环境治理

  “蓝天”“碧水”刷爆朋友圈

  去年7月,江苏启东当地摄影爱好者“会飞的Yao”的一组照片在朋友圈刷屏。当天,他和往常一样升起无人机,准备记录下启东碧蓝的天空美景。当无人机升到一定高度时,他惊喜地发现镜头里竟清晰地出现了上海的高楼大厦。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浦东标志性“三件套”近在眼前。还是在去年7月,安徽滁州小伙徐世秋在网上晒出自己从家远眺,可以看到南京市标志性建筑紫峰大厦的照片,同样引发两地不少网友的热烈讨论。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过去五年,长三角居民的朋友圈里,“蓝天”“碧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方面,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3.0%,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前的2017年相比,上升8.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13微克/立方米。水质方面,2021年,长三角59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I—III类)水体比例达89.1%;2022年上半年,区域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水体比例上升至90.7%。而在2018年,这个数字还只有79.5%。

  蓝天白云的背后,是长三角区域环保协作机制的日趋完善。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召开八次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会议,逐步形成国家指导、地方担责、协作分工的协同治理工作机制。去年8月15日,三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携手打造的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图正式上线,未来7天三省一市的空气质量情况一目了然,这也是国内首次由地方层面共同公开发布跨省级行政区域空气质量预报结果。

  与此同时,2021年5月和2022年8月,覆盖面更广、涉及部门更多的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连续两年召开会议,长三角三省一市以及生态环境部、科技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齐聚首,研究部署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重点工作,努力把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新水平。其中在第二次会议上,三省一市分别签署了《环杭州湾地区石化化工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三统一”工作备忘录》《苏皖共同建立“2+12”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工作备忘录》《长江口—杭州湾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加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工作备忘录》等一系列跨区域环境治理文件,合力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共饮一江水,同守一片天,长三角区域“同呼吸、共命运”。一体化“协奏曲”已经奏响,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美丽画卷也将徐徐展开。

  策划:潘青松 杜雪艳 朱威

  撰文:肖雷

  视频文案:肖雷

  视频剪辑:穆怀佳

  片头包装:陶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