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型客车介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绿皮火车曾经是我国铁路运输的主力车型 25型客车介绍

25型客车介绍

2024-01-14 04: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5型客车,为现在的主力车型,其数量和地位早已超越以前的22型客车。

25.5米轻型高速车组

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1964年起研究、1966年至1969年间制造的“25.5米轻型高速列车组”是中国铁路新型25.5米客车的第一代试制产品。此列车组的编组包括5节硬座车(YZ25)、1节餐车(CA25,由唐山机车车辆厂造)和1节行李/发电车(TZ25),采用KZ2系列转向架,构造速度为160KM/H。各车均有分装式空调机组,发电车集中供电。其中餐车是由唐山机车车辆厂制造,其他车种由四方机车车辆厂制造。转向架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如盘式制动、空心车轴和空气弹簧,构造速度160km/h。车体外观与同时期研制的24型广深空调客车组相似,车身上仍带有加强筋。为达到车辆自重少于40吨的目标,列车组使用低合金钢无中粱薄壁筒形整体承载结构车体,硬座车和餐车的自重分别仅为31吨和39吨。但由于当时160km/h转向架技术未成熟,使用时问题不少。后改为采用U型构架的206型转向架。25.5米列车组先后在原京哈铁路北京-天津间、广深铁路和原向九铁路南昌—九江间运行。

25.5米广九空调列车组

1978年,13年前已开始研制的25型铁路客车项目被再一次提出来,铁道部要求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新造客车逐步替换旧有的22型客车。1978年四方机车车辆厂在25.5米轻型高速列车组和24型广深空调列车组的基础上,研制了25.5米广九空调列车组,并于1979年12月试制了3列共40辆。列车编组包括软座车(RZ25)、餐车(CA25,浦镇车辆厂造)和发电车,运营时采取软座车9辆+软座播音车1辆+餐车1辆+空调发电车1辆的编组[1]。车顶装有四方车辆厂与南京冷气机厂联合设计的KK-30型空调机组,机组通过车顶活盖吊装在车顶的一端,发电车集中供电,额定电压为380伏[2]。这批软座车定员68人,均为可调节可转向座椅,使用UD5型转向架,构造速度160km/h,车辆自重约44吨,车体高度4285毫米,播音车则在二位端取消了一排座椅和二位厕所,并增设播音室和车长办公席,其余技术参数与软座车相同[2];餐车自重46吨,餐室定员与CA23同为48人,但餐桌间距离扩大为1800毫米,空调机组亦为KK-30型,限定区间为北京以南[3];发电车长22米,自重61.7吨,车体高度亦为4285毫米[4][5]。这些客车全数配属广州铁路局,1979年第四季度进行了静止试验与运行试验,1980年1月交付广州铁路局后在广深线上进行了一个月的运行试验,同年2月起运行广九直通车[4]。但后来改装206型转向架,构造速度下调至120km/h。这批RZ25型1979年生产35辆,1980年生产24辆,餐车则生产了9辆。RZ25型广九空调软座车在四方厂内部的代号为SFK45。[6]

因应不断增加的客流量,四方厂与日本川崎重工兵库工厂分别于1985年和1986年联合制造了定员80人的25.5米空调软座车,图号SFK72[7],车体使用兵库工厂制造的耐候钢和不锈钢焊接结构,令车辆寿命延长到25~30年,并改用从日本进口的“三菱”CU751型空调。这批客车使用206型转向架,构造速度下调至120km/h,陆续运用于广九直通车和广深城际列车。1995年中国铁路25Z型客车投入使用后,这些25型客车又被用于广铁集团的其他管内旅客列车,如深圳至韶关的“丹霞号”列车。

25型广九客车初期采用天蓝色与白色搭配的涂装,后来有部分被刷成与25G型相似的红白涂装。截至2014年,仍有部分25型广九客车用于广州-坪石列车,但现存的均为定员80的中日合造车。

25.5米干线空调列车

在研制25.5米广九客车的同时,各客车厂也展开用于国内铁路干线的空调客车试制。1981年率先在京沪铁路和京广铁路上运行21/22次特快(北京-上海)及15/16次特快(北京-广州)。这些车辆由发电车集中供电,分装式空调机组。这批车构造速度为160km/h,存在制动等方面的问题。四方机车车辆厂于1979年设计,在1980年试制出中国首批25型空调硬卧车(YW25)8辆,使用206型转向架。

1987年,四方厂再为15/16次特快研制了25型硬卧车90辆和软卧车(RW25)20辆,改用单元式空调机组,并首次采用一体化玻璃钢厕所和洗脸间。使用中发现空调机组存在喷雾、漏水的问题。这批车构造速度为140km/h,运行试验时制动距离不符合要求,最高运营速度为120km/h,是因为要满足平直道上达到800米的紧急制动距离要求。直至1990年才开始限速在北京-广州的15/16次正式投入运用。

25型三茂客车

在1992年和1993年四方机车车辆厂和唐山机车车辆厂分别为三茂铁路公司制造了两批集中供电空调客车。包括硬座车(YZ25)、软座车(RZ25)、硬卧车(YW25)、软卧车(RW25)、餐车(CA25)和空调发电车。使用加装纵向牵引拉杆装置的206G型转向架,构造速度为140km/h,最高运营速度为120km/h。

25型双层客车

8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人口流动频繁,中国铁路运输能力越趋紧张,客、货争能的问题十分突出,部分主要干线繁忙区段的客车对数已占用了大部分线路运输能力,大多数旅客列车严重超员,“坐车难”已成为当时一大社会问题。为了寻求解决方案、满足客运量增长的需要,中国开始了大容量双层旅客列车的可行性研究。

事实上,早于1960年代,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已经研制出中国第一列双层旅客列车,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并没有批量生产。1982年3月,上海铁路局杭州铁路分局、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四方车辆研究所对中国第一列双层客车进行技术鉴定,总结了该列车的经验和不足,认为根据现有条件应完全能够妥善解决以往的技术不足,重新研制新型双层客车。同年5月9日,四方车辆研究所正式上报铁道部工业局、科技局,提出《研制新型25.5m长双层客车的建议》。1983年10月,铁道部召开了发展双层客车可行性论证会,会议对中国发展双层客车的可行性、迫切性以及开行双层客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发展双层客车的建议。1985年1月29日—30日,铁道部在北京召开新型双层客车研讨会,时任铁道部总工程师屠由瑞正式宣布决定试制一列新型双层客车,确定以运输繁忙、运距300公里左右的大中城市间为目标。“中短途用双层空调客车”研制项目更被国家科委列入“ 七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

设计任务书经审核后,中国铁道部于1985年9月向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的下属工厂公开招标,下达《25.5m空调双层旅客列车研制标书》。同年11月中旬,经铁道部的评标小组评定,南京浦镇车辆厂正式承担了这列中短途双层空调客车的研制任务。为此,浦镇厂组成了双层客车技术考察组,于1985年12月至1986年1月前往加拿大考察,考察加拿大铁路客运公司(VIA)的双层客车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情况。

南京浦镇车辆厂在1985年起研制,1987年试制出中国第一批中短途用双层空调客车。这批长度为25.5米的双层客车吸收了1960年代研制的22型双层客车的经验,使用带空气弹簧悬挂和盘式制动的209PK型转向架,构造速度为120km/h,车身上仍带有加强筋。包括有双层硬座车(SYZ25)、双层软座车(SRZ25)。客车使用发电车集中供电,每节发电车装备3台德国MTU柴油机和采用西门子技术的交流发电机组。这批双层客车在1989年8月20日起在沪宁铁路担当上海—南京间的“紫金号”城际列车(游1、游2次)。其后继产品是1991年起定型生产的25B型空调双层客车。

长春轨道客车在2004年与昆明铁路局联合开发了一批25型双层旅游客车,包括SYW(双层硬卧车)和SRW(双层软卧车)25型车厢,使用CW-200转向架,构造速度140km/h,最高运营速度120km/h,采用AC380V发电车集中供电,车门为手动塞拉门。其中SRW25型车上层设七个包括一张双人床和一张上铺单人床的三人包厢(按一人软包售票),下层为七个四人包厢,1位中层也有两个四人包厢,定员57;SYW25型车上下层各设八个四人包间,1位中层设两个六人包间,定员82人。这些客车运用于丽江和昆明之间的“丽江号”(K9682/9683、K9684/9681及K9686/9687、K9688/9685次)旅游专列。

25-O型客车

自1980年代初开始,为了加快中国铁路客车由22型转型为25型的升级换代进程,中国铁道部与世界银行合作,在1985年开始国际招标,1986年5月签订合同,最终获得了一笔世界银行贷款以及和英国铁路工程公司(BREL)的技术合作。这项合作项目的目标是吸收国外的车辆制造技术,由国外合作方对中国车辆制造厂商(长春客车厂)在设计、工厂技术、布局和生产设备、机械规格等各个方面提供建议,以达到在长客厂年生产1500辆由BREL提供技术的钢结构铁路客车的目标。根据协议,英国铁路工程公司负责生产三节按照UIC标准设计的新型客车,分别为硬座车(YZ25-O),空调硬座车(YZ25-O),空调软卧车(RW25-O),在1989年10月运抵中国。车辆由长春客车厂与英铁工程公司联合设计,车身长度为25.5米,特点为自重轻、寿命长,采用BT-10型高速转向架,构造速度140公里/小时,最大运行速度160公里/小时。

25型专运客车

中国在1990年代由德国进口了6辆专运软卧车,车号为RW25552735~RW25552740,全部配属铁道部专运处。车辆采用构造速度达200km/h的GP-200型转向架,最大运用速度为160km/h,后降速140Km/h。

25A型客车

25A型客车,属是中国铁路的25型客车系列,由于一共生产了168辆因此又俗称“168客车”,如今已经基本停产,但是许多25A型客车还在使用。

1987年,铁道部利用衡广铁路复线建设日元贷款余额,通过国际招标采购168辆中国国内使用的车长25.5米集中供电空调客车。其后由长春客车厂(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机车车辆厂和南京浦镇车辆厂联合投标并中标。三家车厂在1989年到1990年间完成了168辆高档客车的生产任务,并定型为25A型客车。25A型客车的设计吸收了八十年代中期从英国引进的技术。25A型客车车种包括有硬座车(YZ25A)、硬卧车(YW25A)、软卧车(RW25A)、餐车(CA25A)和发电车(TZ2,当时还没有空调发电车(KD)代号,因而使用“特种车”(TZ)的代号,后来使用KD25A代号)。

   25A型客车采用耐候钢车体、无中粱薄壁筒型整体承载结构,取消了外墙加强压筋。底架为金属波纹地板无中梁结构。采用整体玻璃钢厕所和洗面室,车内设有电茶炉。车上设单元式空调机组。车辆编组由发电车集中供电。发电车装备3个德国MTU183型发电机组,共生产10辆。25A型客车采用206G型/206P型/209型(改进型)转向架,构造速度为每小时140公里,最大允许速度是120KM/H,因为需要满足平直道上达到800米紧急制动距离要求(25A/B/G型速度140KM/H时,紧急制动距离为1200米)。由于这批客车属于试验性质,所以质量相当高,车辆技术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水平。采用进口高档材料和设备,所以制造成本比较高。除转向架以外,很多部件均为进口,例如三菱空调和电器控制柜,进口3毫米以下薄钢板和自动端拉门。

  25A型客车限定区间为北京以南。自1990年9月起,168辆25A型空调客车先后配属北京铁路局、西安铁路局、武汉铁路局投入运营。客车涂装主色调是与后来的25G型客车相似的橘红色和白色。这批25A型在返厂或段修时曾对运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25A型客车虽然仅有168辆,但使中国铁路客车制造水平上一个台阶。25A型是中国铁路空调客车开始普及的首批车型,因此被视为之后中国铁路25.5米车长新型集中供电空调客车大量生产的开始。在此后发展了一系列车长25.5米空调客车。在25A型基础上,1991年又生产了25G型客车。

25B型客车

1991年,在168辆25A型客车试制和应用成功后,铁道部再次提出生产“升级换代产品 25.5米 空调和非空调客车”的要求。长春客车工厂在25A型客车的基础上同时研制了25G型空调客车和不带空调的25B型客车。

   25B型客车设的计技术条件均与与25A/G型相同,但25B型的硬座车、硬卧车和软座车取消了空调装置(车顶装有通风装置),仅在软卧车和餐车安装了空调,其电力来源为车底的自带柴油发电机,并非像25G型采用发电车集中供电。有部分本来无空调的25B型硬座车、软座车和硬卧车在后来被改造成带空调的空调车。客车饮用水加热和采暖仍然用燃煤锅炉,使用独立燃煤锅炉温水循环供暖装置。25B型整车采用耐候钢板,无压筋、无中梁的筒型整体承载结构,车窗为铝合金半开式,和折页式车门。209T、206G转向架,构造速度为每小时140公里,最大允许速度是120KM/H,这是因为需要满足平直道上达到800米紧急制动距离要求。209型转向架配有迷宫式轴箱及轴温报警装置。25B型客车制造厂商包括长春轨道客车、唐山轨道客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和南京浦镇车辆厂。25B型客车在1992年起生产,包括有硬座车(YZ)、软座车(RZ)、硬卧车(YW)、软卧车(RW)、餐车(CA)、行李车(XL),以及高级软卧车等种类。

S25B型客车

1989年,南京浦镇车辆厂试制了一小批“中短途用25型空调双层客车”,包括有硬座车、软座车和发电车三个车种,当时车号为SYZ25/SRZ25/KD25。这批双层客车就是后来由1991年起定型生产的25B型空调双层客车的前身。浦镇厂和长春客车厂在1991年开始对原来的25型双层客车进行改良,于1992年定型为25B型空调双层客车并开始批量生产。最早制造的车种包括中短途用的硬座车(SYZ25B)和软座车(SRZ25B)。列车车体钢结构为高强度耐候低合金钢制造的带非贯通中梁的整体承载薄壁筒形焊接结构,客车设计使用寿命30年。最初生产的车体钢材强度较低,因此在车身上带有加强筋,但随着质量改良后期生产车辆就取消了这种措施,侧墙外表为平板。客车采用209PK型转向架(P代表盘式制动;K代表空气弹簧),装有迷宫式轴箱,弹性定位套和定位座箱定位装置;摇枕上部和构架之间加装横向油压减震器。二系弹簧为空气弹簧以适应双层车承载重量变化大的特点。车体使用整体组合式铝合金车窗,装有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使用发电车集中供电。而1989年生产的“中短途用25型空调双层客车”,在后来的厂修过程中车身标记大部分都被改为SYZ25B和SRZ25B。

25C型客车

  25C型客车是铁道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韩国合作设计的广深铁路高速客车,同时引进不锈钢车体的制造技术。1994年签订合同,客车由长春轨道客车和韩国韩进重工业合作生产,韩进重工负责不锈钢车体的设计,长春轨道客车负责提供200km/h级别高速转向架,在1994年至1995年间制造共30辆。包括8辆一等软座车、18辆二等软座车、两辆餐车及两辆空调发电车。韩进重工组装其中27辆车;长春轨道客车组装3辆二等软座车。

  25C型客车是中国首次在铁路客车上使用鼓形车体结构。车体由不锈钢制作。CW-2A型和CW-1A型转向架,仿制自英国引进的BT-10型转向架,其中CW-1A型的中央悬挂采用纲簧和油压减振器,供空调发电车使用;CW-2A型的中央悬挂为空气弹簧和可变节流阀,用于其他车辆。设计最高运行时速为200公里(构造速度为200km/h),是当时中国唯一的200km/h级别高速客车车厢,25C型客车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铁路客车。采用可集中控制或单独控制自动门。车内端门为自动感应控制门,气密式风档,集便式厕所,发电车装设全车故障自检测监控系统。25C型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转向架在高速运行的表现和构架强度都有不足,所以运行时最大运行速度限制在160km/h,后来更将所有25C型车厢速度标记为140km/h。25C型生产成本过高,因此之后并没有继续建造。

25D型客车

25DT型客车是国产铁路客车车型。25DT型车是作为动车组中的拖车,“DT”意为“动车组拖车”。25DT型车不是一种标准的车,技术指标各不相同。25DT型车没有进行统型,所以各厂商和各铁路局的25DT型车都不完全相同。

25DD型客车是中国铁路在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制造的一些试验性动车组的客车型号。“DD”是“动车组动车”汉语拼音的简称。因为25DD型客车是用于中国铁路各种样式的试验性动车组,所以25DD型客车不是一种标准车型,没有进行统型。

25G型客车

25G型客车是1991年在25A型新型空调客车试制和应用成功后,根据铁道部再次提出生产“升级换代产品 25.5米 空调和非空调客车”的要求,由长春客车厂(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25A型客车的基础上研制的。25G型客车设的计技术条件与25A型相同,同样在车顶设置集中单元式空调装置,并使用空调发电车集中供电。25G型在在保证质量及性能前提下,将25A型客车组件国产化,降低了生产成本。209T型/ 209型/ 206G型/ 206P型转向架。构造速度为每小时140公里,最大允许速度是120KM/H,这是因为无法满足平直道上达到紧急制动距离800米的要求。 25G型客车的制造厂商除长春轨道客车之外还包括唐山轨道客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和南京浦镇车辆厂。25G型客车在1992年起生产,包括有硬座车(YZ)、软座车(RZ)、硬卧车(YW)、软卧车(RW)、餐车(CA)、空调发电车(KD)、行李车(XL)等种类。

25K型客车

25K型客车是为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开行的特快列车研制的铁路客车车体。“K”是“快速型”的汉语拼音首字母。25K型客车是在1996年根据铁道部发出的“铁路客车招标标书”和“25K型客车统型方案”要求而设计制造的快速客车。当时原有的25B型客车和25G型客车已无法满足1997年4月1日开始的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的需要。25K型客车在25Z型客车(“Z”是“准高速”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构造速度为160km/h(2008年8月31日起全部改为140km/h) ,并推广应用空气弹簧悬挂技术和盘式制动技术。具有速度快,运行平稳的特点。在中国铁路上普遍用作特快列车和少数快速列车、普快列车的车底。

S25K型客车

为了满足中短途城际特快列车的需求,南京浦镇车辆厂和长春轨道客车先后研制了25K型双层硬座车(SYZ25K)、双层软座车(SRZ25K)和双层餐车(SCA25K),浦镇车辆厂制造的双层25K型客车占大多数,长春轨道客车产量并不多。长春轨道客车的双层25K型的特点是车门位于两个转向架之间,位置较低以适应低站台的环境,只有硬座车和软座车两种,而浦镇车辆厂的设计则是标准的两端车门,并且还生产了中长途用的空调双层25K型卧铺客车。双层25K型卧铺客车车种包括双层硬卧车(SYW25K)和双层软卧车(SRW25K),但产量不多。另外,第二和第三列的健康快车双层车厢也是在25K型双层客车基础上研制。

双层硬座车和双层软座车的座位布局与单层车一样,分别为3+2和2+2方式。双层25K型座车最早用于来往北京-沈阳北的11/12次特快列车,北京西-郑州-武昌的特快列车,2007年原T11/2次列车停运,车体随后用于沈阳北/沈阳-吉林间的T5317/8/9/20次列车。

双层硬卧车定员80/76(带播音间)人,两端部各一中间层包间,三层铺,每间6人;上下层均为9个包间,均为双层铺,端部包间2人,其它8个包间均为4人。双层软卧车定员50人,与硬卧车结构基本相同,两端部各一中间层包间,为双层铺,每间4人;下层7个包间,为双层铺,每间4人;上层包间7间,为单层铺,每间2人。双层餐车的上下层共有14张餐台,可同时容纳72人就餐。双层25K型卧铺客车最初用于北京西-宝鸡的T55/56次特快列车

在25K已停产的今天,相当一部分特快列车因动车影响停运,或者更换25T车底,25K型客车也更多的挪用到空调快速上去了。另外现在许多25K的特快速度并不符实,实际停站很多,与快速相当,这个多见于管内客车。

25T型客车

中国铁路25T型客车是为满足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而设计制造的,它吸收了多年来25型准高速客车、提速客车的设计制造技术及运用经验,同时采用近几年来研究的新技术。车辆的设计制造贯彻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方针,遵循标准化、系列化、模组化、资讯化的原则。25T型客车分为普通型及青藏高原型。

25Z型客车

25Z型客车,是中国铁路客车车型之一,属于160km/h级别的准高速客车(后最大运行速度改为140km/h),主要用于中、短途城际特快列车。25Z型客车的“Z”代表准高速(汉语拼音:ZhunGaoSu),构造速度为160km/h。由四方机车车辆厂、长春客车厂和南京浦镇车辆厂研制,在1993年至1996年间前后共生产了两批。由于25Z型客车没有进行统型,所以前后两批和各铁路局的25Z型客车不是完全相同的。 25Z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的第一代准高速客车,虽然未有普及全国,但其研制和提速试验数据为后来大量生产的25K型客车(后为25T型客车所替代),以及由1997年起的中国铁路大提速累积了大量经验。

重大事故

虽然25型客车质量良好,但是用了那么多年,并且数量很多,所以事故也是蛮多的。

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38分,配属北京铁路局北京机务段的韶山9型0182号机车,牵引由北京开往青岛四方的T195次列车经由胶济铁路运行,由于济南铁路局管理混乱,区段限速命令未有送达T195次列车,北京铁路局司机在未收到机车运行监控限速指令的情况下以正常速度131km/h行驶,但此时已超出线路实际限速80km/h(弯道线)而超速行驶。当列车通过山东省淄博市胶济铁路王村站后,超速运行至胶济线下行线王村至周村东间290公里800米处(处位编号K289+610)时,车尾第9~17号车厢突然发生脱轨并侵入上行线。凌晨4时41分,配属济南铁路局济南机务段的东风11型0400号机车,牵引由烟台开往徐州的5034次旅客列车运行至上述路段,与侵入限界的T195次列车第15~17位间发生碰撞,致使5034次列车机车及机后第1~5位车辆脱轨、颠覆,是为2008年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事故造成至少72人遇难,416人受伤(其中重伤70人,受伤旅客中有4名法国籍旅客),中断胶济铁路上下行中断行车21小时22分,构成铁路交通特别重大事故。事故还导致T195次列车第9~17号车厢共9节25K型客车破损报废。

2010年 5月23日,K859次列车在江西省境内 沪昆铁路余江至东乡间(K699+700米处)发生意外,导致由HXD3-0199号机车牵引的25G型列车第1、3-9卡车厢出轨,事故造成至少19人死亡,71人受伤。肇事列车第1、3-9卡共8辆客车破损报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