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及智能化建设工作的调查与建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综治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及智能化建设工作的调查与建议

对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及智能化建设工作的调查与建议

2024-07-13 09: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对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及智能化

建设工作的调查与建议

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

 

2019年11月,省委全体会议作出了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之后市委作出高水平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市的决定,区委也提出了争当县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的目标。为进一步推进区域社会治理工作,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今年3月份以来,区人大社会委和常委会社会工委在常委会副主任胡国炜带领下,开展了对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和智能化建设工作的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参阅。

一、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和智能化建设开展情况

调查认为,区委区政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体系和智能化建设,推动区域治理从“事”到“制”“治”“智”转变。

1、区镇村治理平台迭代升级。高标准打造柯桥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成立工作专班,从6月1日起正式实体化运行,实现12345政务热线、基层治理四平台、应急联动、城市管理、网络舆情等各类平台在中心集成联动,推进区域社会治理一体指挥、统筹协调。以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为基础,赋予指挥权、督导权、考核权,加快推进镇级治理平台实体化运作,实现与基层治理四平台深度融合,部分镇街试点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全面开展村社综治中心、综合信息工作室标准化建设,推动指挥体系触角向基层延伸,引导村居(社区)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现代化指挥体系初步形成。推进基层治理“一件事”改革,落实清单督查、评价反馈和监管问责机制,例如柯岩街道创新开发全省首个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对事件处置进行全程监察。加快制定出台《柯桥区社会治理综合协同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区镇两级指挥平台指挥协同流程图,实现区镇两级常态化高效联动。保障三级治理平台人员力量,镇街级指挥室实行“专职+兼职”的运行模式,对派驻机构人员统筹管理,提升平台指挥、协调、处置能力。出台了《柯桥区全科网格建设迭代升级二十二条措施》,提升网格员工作能力、减轻工作压力,并强化对网格员的业务培训和绩效评价,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全科网格规范化运行。

3、智能化建设应用初显成效。以“区镇一体、条抓块统”为抓手,以“基层治理四平台”为支撑,汇集公安、矛调等应用系统数据信息,同时将税务、金融、纪检等重点部门创新融入信息系统,提高社会治理信息数据汇聚、共享和利用,日均收集各类事件信息1000多条。打造综合指挥调度可视化平台,提升感知、监测、研判、预警能力,实现“一屏感知、一图作战”,强化处置协同联动,提升日常管理效率。开发AI智能分析预警系统,从“人、事、地、业、情”五大维度构建智能化社会治理预警体系,推动“人防”向“技防”转变,实现数字化改革多跨场景应用。

4、“雪亮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总体要求,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感知体系建设,整合社会面视频资源,全区联网各类视频前端41496路,做实前端感知设备统一建档、精准定义,确保感知设备发挥作用。同时加大数据汇聚推送力度,在汇聚实名人脸档案、车辆卡口数据、MAC数据等数字信息的基础上,探索集成公共自行车卡、图书卡、停车场等社会数据,丰富多维数据资源池。此外,针对“雪亮工程”采集的视频、图像资料,积极落实视频巡逻、图像侦查、图像分析和合成研判,推进多领域应用。

上述工作使基层治理质效和服务群众能力全面提升,上下贯通、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

二、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和智能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调查感到,在推进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和智能化建设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1、社会治理机制有待健全。包括权责事项尚未厘清,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体大、事杂,区级部门和镇街之间权责边界尚未真正厘清,同时部分事项镇街缺少执法权,“小马拉大车”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事件流转、处置效率;属地管理难以落实,三级指挥体系运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镇街“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但是由于部门权责界定、职能站所相对独立、主管部门条线考核以及配套制度未完善等原因,属地管理制度还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平台建设仍需完善,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实体化运作尚显不足,有的镇街仍流于形式,各部门派驻机构工作人员和业务也没有完全融入镇街基层工作,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各自为政,村社一级综合信息室还未完成标准化建设等。

2、社会治理协同合力不强。表现为:部门协同不够顺畅。社会治理很多事项通常涉及多部门、多层级、跨区域,往往出现“谁都能管,但是谁都不管或管不好”的现象,甚至在部分难啃的“硬骨头”问题上推诿扯皮。镇街综合指挥中心权威性不足,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部门指导督导存在缺位,有的事件流转仍存在“兜圈子”现象。网格建设水平不高。目前网格员主要由村(社区)干部、城管、流管人员等组成,这些兼职网格员本身就承担大量基层一线工作,既是信息收集者,也是事件处置者,上报信息的积极性较低,与网格工作要求不相匹配。社会参与热情较低。因长期以来群众认为社会治理是政府的事,对于一些违法行为熟视无睹,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基层治理主体,激励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所以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不高。

3、社会治理数字赋能欠缺。主要有:信息采集来源有限。现有物联感知设备与治理难度和治理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感知设备的密度、精度、广度、类别等还不够充分,信息采集渠道较窄、效率较低。四平台主动采集的事件信息整体质量不高,环境卫生类多而社会隐患类少,个人解决多而联动处置少。数据整合存在壁垒。因各部门、各领域的信息系统大都是垂直系统,数据资源整合存在困难,已整合的信息资源也以矛盾纠纷化解、信访调诉为主,涉及公共安全、交通管理、城市管理、消费安全、民生保障等方面较少。分析研判较为滞后。数据分析、智能预警能力还较为欠缺,缺乏对数据的有效利用,碎片化治理现象较为明显。此外,目前的社会治理重点还在被动处置工作上,针对社会风险隐患排查仍主要依靠人防和传统技防,全面性、时效性、精准性不够,对处置决策起到的作用比较有限。

三、对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和智能化建设工作的建议

调查要求,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和智能化建设,要通过理顺指挥协同体系,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等手段,促使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社会服务更加精准、社会运行更加高效、社会关系更加公平包容。

1、要完善治理工作的“大保障”。坚持一个中心管统筹,高水平推进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实体化建设,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迭代升级,落实“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切实担负起统筹协调、风险研判、指挥调度、决策服务等功能。坚持一个平台汇数据,构建一体化公共数据汇集平台,健全数据归集、信息共享、研判分析、监控指挥、智能办公等功能,打造“一图全面感知、一网综合治理”的智慧化治理模式,提高各部门各类社会治理资源信息共享和利用,辅助决策运用。坚持一张网格强基础。完善部门联勤联动机制,将涉及社会治理职能部门的人员、资金、设施等资源下沉进网格。配齐配强专职网格员,加强技能培训和教育管理,严格工作质效考评,引导网格员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并解决网格职能过宽、任务较重等问题。

2、要推动治理理念的“大转变”。树立“引领”理念,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动员群众、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解决基层治理“力量散”“管理乱”等问题。加快探索实施在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建立基层党组织,提高镇街指挥室的指挥统筹能力。树立“协同”理念,培育扶持公益性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区域社会治理,灵活运用购买服务等方式,激发社会协同活力。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组织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营造“社会治理共建共享”舆论氛围,使群众了解、理解、参与、支持社会治理。树立“服务”理念,推动治理模式从管、控、打、防到精细服务转变,深化社会治理“最多跑一次”改革,将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风险防控从“问题出现了怎么办”转变为“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将风险隐患消除在服务前端。

3、要助推治理机制的“大完善”。完善会商研判机制,围绕民意诉求事项、安全稳定信息、治安热点问题等,分类建立重大风险动态会商、集中研判机制。通过“人工+智能”等手段,对归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及时预测预警预防。完善指挥联动机制,对上级交办、同级转送、下级上报的事项以及平台发出的研判预警,按照职责权属交办给职能部门和属地。由指挥中心统筹指挥调度,开展联动处置,避免“各自为战”。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完善镇街“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明确区镇双向运行流程图,对发现的问题事项实行清单式管理,同时落实依单监督、依单考核和依单问责机制,推进奖惩激励运用。

4、要促进治理手段的“大提升”。深化社会治理数字化改革,加强各类关联数据的积累和更新,为智能化建设提供可靠数字支撑。要主动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各条线数据整合,加快各类现有“沉睡”历史数据上传,还要重点深化 “雪亮工程”建设,加快基础感知设备的应用与推广。提高智能化水平,推动区域社会治理指挥体系、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再造,努力建成社会治理“智慧大脑”,推进“智慧管理”“智防风险”“智辅决策”“智力服务”等应用,实现信息自动抓取、风险隐患预警、事项自动派单等功能,提升社会治理指挥体系效能。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改革,完善社会治理业务规范,落实派出机构力量保障,充实社会治理服务力量,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人才队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