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NB/T 10225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综合测井技术规范 免费下载 NB/T 10225

免费下载 NB/T 10225

2024-01-15 13: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225-2019 水电工程地球物理测井技术规程.pdf

NB/T10225—2019

4微电极系电阻率测并应结合同深度段的并径、密度、自 然伽马测井曲线及异常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软弱夹层、破 碎带和裂隙的定性及定量解释原则。 5渗透性地层界面位置、视层厚应根据微电极系电阻率曲 线正幅度差和自然电位异常的判别标准予以确定。 6含水层、裂隙带的测井资料应根据能反映地层有储水空 间和渗透性能的物性参数曲线,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定性 解释。 7应依据初始井液电阻率βo曲线,对所测的多条井液电阻 率测并曲线形态及异常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含水层位 置,并求取其渗透速度。 6.5.3井液淡化法、投盐扩散法和注入法井液电阻率测并的多 时间段测井曲线可单独成图,宜按测试顺序绘制,并标明测试 时间,

6.5.3并液淡化法、投盐扩散法和注入法井液电阻率测并的 时间段测井曲线可单独成图,宜按测试顺序绘制,并标明测 时间。

6.6.1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绘制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时,可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及参数 进行滤波处理。 2应依据有无套管的对比试验结果,对曲线数据进行套管、 孔径、井液等校正。 3可根据自然伽玛强度计算地层泥质含量。 6.6.2 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资料解释应在了解测区各地层天然放射性强度的基础上 进行。 2 应根据自然伽玛测井曲线异常并结合其他资料进行岩性 分层SYT 7492-2020 抽油机井示功图法产液量计算技术规范.pdf,识别软弱夹层、裂隙和破碎带。 3地层厚度小于3倍井径时,应考虑层厚变薄使高辐射强 度地层的测井曲线值下降、低辐射强度地层的测井曲线值上升的

NB/T10225—2019

影响。 4地层厚度小于3倍井径时,地层界面位置应适当向异常 曲线极大值方向偏移;地层厚度大于3倍井径时,地层界面位置 可取曲线的半幅点,

6.7.1数据处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绘制密度测井曲线,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及参数进行滤 波处理。

6.7.2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先将测试段划分为若干个密度不同的大层,求取各大 层的平均密度值;应在划分出大层的基础上,分别分析各异常, 结合其他方法对其性质做出地质推断,划分出薄层。 2当地层厚度大于3倍井径时,该段测井曲线中部数值应 为该地层的密度值,地层界面位置可取曲线的半幅点。 3当地层厚度小于3倍井径时,应考虑层厚的影响,可根 据测并曲线估出薄层密度的大致范围;地层界面位置应由曲线半 福点适当向异常曲线极大值方向偏移

6.8钻孔全景数字成像

6.8.1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要

6.8.2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依据成像图片对孔壁进行观察、描述,判别地质现象 性质,并应标注、计算或估算地层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深度、产 状和厚度。 2垂直孔中对地质体倾角定量计算时,应结合井径实测 结果。 3应对测试段地质现象分类进行统计,列表或绘图给出断 层、裂隙、夹层、溶蚀孔洞等的发育条数和线密度。

6.8.3成果图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以成果表格和编辑图片的形式提交成果图件;需制作 钻孔电子岩芯时,应提交三维柱状影像图。 2成果表格中应对发现的地质现象进行详细描述,描述内 容宜包括性质判别、形态、产状、厚度、颜色等。 3应对提交的成果展开图进行编辑,标注孔深、方位的刻 度和数据,成果图片纵比例尺不宜小于1:20,横比例尺可适当 偏大。

6.9.1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导出的各测试段原始影像应进行片头编辑,剪除无效 影像段、重复摄像段,减少探管长时间未动段影像,形成影像成 果文件及典型影像文件。 2影像的片头编辑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钻孔位置、钻孔 编号、摄像起始和终止孔深、摄像日期和责任人。 6.9.2资料解释时应依据动态视频影像对孔内地质现象进行观 察、描述,记录、判别和计算或估算地层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位 置、产状和厚度。

6.9.3应以成果表格和经编辑的摄像电子媒体文件形式提交钻 孔摄像成果图件。

6.9.3应以成果表格和经编辑的摄像电子媒体文件形式提交钻

6.10.1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6.10.2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依据图像进行孔内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判别和计 算或估算地层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位置、产状和厚度。 2定性解释时可根据图像亮度大小与声阻抗关系进行岩性 判断。 3垂直孔中对地质体倾角定量计算时,应采用井径资料进 行校正。 4应对测试段地质现象分类进行统计,列表或绘图给出断 层、裂隙、夹层、溶蚀孔洞等的发育条数和线密度。 6.10.3图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以成果表格和编辑图片的形式提交成果图件。 2成果表格中应按深度、分栏对发现的地质现象进行详细 描述,包括性质判别、形态、产状、厚度等。 3应对提交的成果展开图进行编辑,标注孔深、方位的刻 度和数据,成果图片比例尺不宜小主1:20

NB/T102252019

7.0.1地球物理测并工作完成后应编写测并成果报告。成果报 告应内容全面、目的明确、层次清晰、表述准确、分析合理、依 据充分、数据真实、图表齐全、结论正确。: 7.0.2地球物理测井工作时间跨度较长时,宜提交中间成果报 告;当测并作为物探项目的一部分时,地球物理测并成果应纳入 物探综合成果报告。 7.0.3成果报告内容宜包括概况、地质简况与地球物理条件、 测试方法与技术、质量控制、资料处理、成果分析、结论与建议 等章节及附图和附表,各章节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1概况宜包括工程概况、任务来源、任务内容及目的与要 求、工作时间、以往工作情况、工作量完成情况。 2地质简况与地球物理条件宜包括测区或工程区与测试工 作有关的地质条件、物性条件及钻孔测试条件。 3测试方法与技术应包括方法原理简述、工作布置、使用 仪器设备、仪器性能及仪器参数选取、技术措施。 4质量控制宜包括质量控制措施、检查观测和重复观测结果、 误差分析、数据质量评价,以及遵循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5资料处理宜包括资料处理流程、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参数的选取、评价标准和指标的选择。 6成果分析宜包括测试成果简述,钻孔结构,岩性分层、结构 面性状、不良地质体与地下水发育情况等孔内地质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7结论与建议宜包括地球物理测并成果结论,与其他探测 方法及以前探测成果的验证对比情况,资料使用注意事项,本次 工作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补充的其他物探工作、验证工作和下 一步勘探的建议。

NB/T102252019

NB/T102252019

B.0.1并径仪器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利用厂方提供的标准井径刻度器进行。 2 选用的标准井径值应在Φ40mm~g200mm间均匀分布, 且不应少于4个。 3每个标准井径值的数据采集时间不应少于3min,采集数 据不应少于5个。 4 应分别计算各组采集数据的绝对误差。 5 各组平均绝对误差均不应大于1.0mm。 B.0.2井斜仪器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利用厂方提供的无磁性校验台进行;校验台顶角刻度 精度不应低于0.1°,方位角刻度精度不应低于0.5°。 2检查地点应选在地面结实、地表10km范围内无大型铁 磁性矿山、周边100m范围内无较大型钢筋构筑物的空旷处。 3校验台安置应稳定,水平气泡应调平、居中,并应根据 高精度罗盘读数锁定校验台方位角刻度盘。 4校验台罗盘定向及后续操作过程中,操作员不应携带有 铁磁性的物件。 5在仪器可测量范围内选取顶角不应少于5个;每一顶角 状态下方位角不应少于5个,且应在360°范围内分布基本均匀。 6每个并斜设定值的数据采集时间不应少于3min,采集数 据不应少于5个。 7应分别计算顶角、方位角的绝对误差。顶角测量的绝 对误差不应大于0.2°;顶角0°~3°时,方位角测量的绝对误差 不应大于5°;顶角大于3°时,方位角测量的绝对误差不应大 于3°。

NB/T102252019

B.0.3并温仪器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并温仪器检查应在室内进行,室内温度应大于20℃、温 度变化不宜大于3℃。 2用于检查的温度计测量精度不应低于0.1℃,检查用容 器的长、宽、高应分别不小于30cm、30cm、50cm。 3应先在环境温度条件下检查仪器工作是否正常。 4应在所用容器内注人调制好的一定温度的水,并温探管 和温度计同时进行测量,分别记录其测量值。 5调制的水温不应少于3个,并应在0℃~100℃间均匀 分布。 6每个标准并径值的数据采集时间不应少于3min,采集数 据不应少于5个。 7应分别计算各组采集数据的绝对误差。 8平均绝对误差不应大于0.2℃。

NB/T102252019

数据误差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数据误差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绝对误差应按下式计算:

绝对误差应按下式计算:

2相对误差应按下式计算:

3均方相对误差应按下式计算

附录 C测井方法计算公式

式中: △ 绝对误差; dai 基本观测值,当进行了重复观测时,为有效数据的 算术平均值; d——系统检查观测值,当进行了重复观测时,为有效数 据的算术平均值; 一相对误差; m—均方误差; N—检查点数; ;一一第i个检查点相对误差。 C. 0. 2 电测并的装置系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称四极装置应按下式计算:

三极装置应按下式计算:

K=2元 AMXAN MN

AMXAN K=4元 MN

3二极装置应按下式计算:

.3断层、裂隙、夹层等地质构造产状

断层、裂隙、夹层等地质构造的视倾向方位角应按下式计算:

2 断层、裂隙、夹层等地质构造的视倾角应按下式计算

NB/T102252019

式中:α 视倾向方位角(); 图像中地质构造底点距起点方位N(北)的水平距 离(mm); d 钻孔实际直径(mm); 视倾角(°); 地质构造顶点与底点的垂直距离,取厚度中点的间 距(mm); 1 图像中地质构造顶点距起点方位N的水平距离(mm)。 C.0.4利用自然伽马测并曲线计算目的层泥质含量应按下列公 式计算

式中: Vsh 一目的层泥质含量; K一一与地层有关的经验系数,第三系地层取3.7,其 他地层取2.0; Vsh一目的层视泥质含量; GR 一目的层自然伽马值; GRmin 该地区放射性强度最低的砂岩层的自然伽马值; GR max 该地区放射性强度最高的泥岩层的自然伽马值。 C.0.5利用密度测并曲线计算孔隙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n 地层孔隙度; Pma 岩石颗粒密度(g/cm3); 岩石的体积密度(g/cm²); Pb r 孔隙中流体的密度(g/cm²)

PmaPb Pma=pfl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NB/T102252019

水电工程物探规范》NB/T10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程地球物理测并技术规

NB/T10225—2019

NB/T10225—2019 条文说明

NB/T102252019

《水电工程地球物理测井技术规程》NB/T10225一2019,经 国家能源局2019年11月4日以第6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 结了水电工程地球物理测井工作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参考了国家 或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制定本规程。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水电工程地球物理测井 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 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 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 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

NB/T10225—2019

6.7密度测井 6.8钻孔全景数字成像 ....... 6.10超声成像测井

NB/T102252019

3.1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NB/T102252019

3.1.3井液扰动会破坏井液温度的分布,扰动行为包括钻机冲 洗孔、通孔、其他测并方法观测等类似活动,且随其扰动量大 小,恢复至自然状态的时间也不同,因此,为确保井温测井曲线 能反映孔段内的地下温度场,测井前12h并液不能扰动。 金属套管对地层自然伽马辐射有一定的隔离作用。单层金属 套管时,自然伽马测试值虽有降低,但可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予 以校正;而多层金属套管对地层自然伽马辐射隔离作用较强,可 使不同地层自然伽马辐射测试值失真,难以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 予以校正。因此,自然伽马测并最佳测试条件是无金属套管,多 层金属套管条件下自然伽马测并难以达到勘探目的。同理,多层 金属套管条件下密度测井精度和分辨率也难以保证

3.3成果校审与资料归档

3.3.1班报记录中的测量数据主要包括对未收集到资料的钻孔 进行坐标测量的记录及相关计算

NB/T10225—2019

4.1仪器设备技术要求

4.1.1水电工程钻孔内有水测段一般不超过300m、或水压不 超过300m,故对井下设备防水压力、耐压值有此要求。 4.1.2电阻率测井过程中,是由地面控制器控制供电电瓶直接 供电,或由供电电瓶变压后供电,一般而言,地面仪器变压产生 的高压不超过500V;而供电电流与两供电极间电阻的大小有关 尽管大多数电阻率测井仪均有过流控制系统,但为安全起见,供 电和测量导线的过流能力不宜小于5A。自然电位测并时不需要 供电,不存在过流问题。

4.1.3对电极直径和长度的相关规定,是尽可能使供电为点源 供电、测量为点源测量,以减少相关计算(如装置系数、视电阻 率)的误美

4.1.3对电极直径和长度的相关规定,是尽可能使供电为点源

微电极系地层电阻率探头贴壁装置的作用有三:①可营造近 以的微型半无限空间;②可使电极贴紧地层供电或测量;③可减 少微电极电阻率测井时井液对地层电阻率测量的影响。 微电极系并液电阻率探头的接地屏蔽,可使测试的并液电阻 率值不受或少受井周地层的影响,从而较精确地测试井液的电阻 率值。

4.1.4现阶段高精度温度测量可达0.01℃级及以上,水电

球物理测井工作常用的综合测并仪并温测量精度一般为0.03℃ 0.1℃

4.1.9钻孔全景数字成像图像采样速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成

质量,按2m/min的测井限速计算,当孔轴向最小采样间隔不1 于0.2mm时,图像采样速率需达到20 顿/s及以上。

NB/T102252019

4.1.11测并电缆长度的丈量误差是造成测并误差的主要因素之 一,故进行了相应规定。

4.2仪器设备使用和保养

4.2仪器设备使用和保养

4.2.4国家对放射源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主要包括《中华人民 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装置安全和 防护条例》(2019修订)等。

4.3.3现场检查是在仪器设备定期检查合格的有效期内,每个 工区数据采集前后,现场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的性能检查,相当 于定期检查的复核。检查内容包括地面控制仪器、下并探头以及 配套设备的主要功能、技术指标和系统间的配合是否符合要求; 利用方提供的或已知的标准介质和设备(如检验台、并径刻度 器、水、高精度温度计等),对仪器测量值进行误差检查

NB/T102252019

5.1.1水电工程的地球物理测井现场一般不需要进行试验工作, 但需进行仪器参数的选择与观测,相关参数的选择要求在相应章 节中有规定。

5.1.2现场测井前的仪器及辅助设备漏电检查主要包括检查各

5.1.2现场测井前的仪器及辅助设备漏电检查主要包括检查各 供电极、测量极对地绝缘电阻,下井电缆破损情况,探头及连接 头的防水性能

本条是对各方法测并最高速度的限制,实际工作中,当 *幅度变化较大时,采用较低的速度进行观测,

5.1.6本条是对各方法测并最高速度的限制,实际工作中,

NB/T102252019

此时探管顶角为0°,是检验并斜仪顶角测量误差的一种标准状 态。“挂零”的方法因地制宜,可以利用垂直孔孔口段,可利用 高于下井探管长度的建筑物,也可搭设简易支架。

高于下井探管长度的建筑物,也可搭设简易支架。 5.3.3采用电缆提升方式进行,是保证井斜测井仪下井探管与 钻孔倾斜度一致的简单、直接而有效的措施。若需下降时测量, 可以将仪器下降到预定深度以下3m5m,再提升到预定深度进 行观测,

定位,在铁磁性套管内及附近,方位角测量无法保证精度。需在 铁磁性套管内及附近获取方位角精确数据时,采用陀螺仪式测斜 仪器为佳。

5.3.9分段衔接测试常用于倒垂孔和定向孔、较破碎岩体段

5.3.9分段衔接测试常用于倒垂孔和定向孔、较破碎岩体段钻 孔的井斜测量和钻孔纠偏,要求衔接段重复2个测点,以保证井 斜测量精度。

5.4.1“判定钻孔地下水位”是井温测井中利用孔内空气温度 与并液温度有明显差异而进行的,属于井温测井的附带功能,一 般不单独进行此类专项任*。测试深度及测试时间的规定,是为 了保证采集数据质量,减少井温测井曲*对钻孔地下水位的 误判。 地层温度自地表向下一般划分为变温带、恒温带和增温带, 各带均有一定的厚度,利用增温带才能计算观测孔随孔深变化的 地温梯度。

5.4.4并温测并仪配备有自校功能,自校功能符合要求(说明

5.4.4并温测并仪配备有自校功能,自校功能符合要求(说明 仪器性能符合出厂要求),是仪器现场检查合格的依据,但因其 仅对某一设定的温度值进行了校验,不能替代温度刻度校验

5.4.4开温测并仪配备有自校功能,自校功能符合要求(说明

5.4.6大部分测井方法规定在提升电缆时做

因为下放电缆时,井液的浮力和井壁的摩擦阻碍使得共下由继不

NB/T10225—2019

能保证拉直,造成测并曲*深度误差甚至出现错误。为了节省时 间,通常在下放电缆时进行测试,以了解横向比例的选用是否适 当,并可对提升时测并正式记录进行异常幅度的检验。但在进行 并温测并时,电缆下放会扰动并液,如提升电缆时再做正式观 测,会使异常幅度变小,界面不清楚,甚至无法发现异常。故并 温测并需在没有扰动过的情况下,即下放电缆时进行正式记录: 此时,特别要注意防止并下探头受阻而造成测并资料的错误, 并温探头有一定的*惯性,即测点温度变化较大时,探头上 的温度传感器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不大于3s),故遇到温度异 时需放慢观测速度,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NB/T102252019

△Vmn AM.AN △Vmn MN s=4元 4元AM: AN MN

[βs=4元 A0²

式中:V一MN之中点O的电场强度; AO一一梯度电极系的电极距,常用L表示。 电极系尺寸的大小可由电极距表征,电极距越大电极系的探 测范围也越大。 在实际工作中,测量电极MN之间的距离总是有限的,但 只要使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小于电极距的0.4倍时,所测得的结果

NB/T102252019

即视电阻率与M点的电位成正比,这便是电位电极系名称 的由来。 在电位电极系中相近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AM为电位电极系 的电极距。 MN AB 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取 ≥9时就可以认为是 L 理想电位电极系。

NB/T102252019

无论哪一种电极系,都以相近两个电极间的中点作为记录点 O,该点在井中的深度即为测量点的深度,也就是说,电极系在 并内所处的位置以记录点作为标准。 在制作电极系时,为了使电极电位比较稳定,通常用铅作为 电极材料。电极的形状和尺寸也需满足点电极的要求。 (3)微电极系测井是在普通视电阻率测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种电测井方法。由于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所使用的电极距比较大,测 量结果受邻层、围岩的影响分辨能力较差,尤其是对于划分薄层或 薄的交互层更是困难,而微电极测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克*高阻邻层和围岩的影响,电极系的电极距应该尽量 缩小,但电极距太小,则泥浆的影响很大。为了克*这种矛盾, 使用微电极系,它是把电极嵌在绝缘板上并使之紧贴着井壁进行 测量。三个铜制电极A、M、N之间的距离均为2.5cm,嵌在 硬绝缘板上,3个互成120°的弹簧片使仪器主体位于并轴上,绝 缘板安放在其中一个弹簧片上,借助于弹簧力量使电极紧贴着井 壁,每个电极从极板的背面引出导*与电缆相连。由于电极嵌在 绝缘板上,绝缘板阻止了电流*向井内泥浆的分流,同时,由于 电极紧贴着井壁,电流直接进入地层之中,因此,微电极系测量 结果受泥浆的影响大大减小。 由于微电极系的电极距很小,它的探测深度(垂直于井壁方 向的深度)很浅,一般不超过10cm,故微电极系测得的视电阻 率主要反映井壁附近一个很小范围内的介质情况。在非渗透性地 层中,其视电阻率主要受极板和井壁间的泥浆薄膜和岩层电阻率 的影响。 微电极测并的测量原理与普通视电阻率法基本相同,但与普 通视电阻率法不同的是:电极系系数K不能由计算取得(因不 满足点源场条件),需由实验方法确定。 在水文地质调查中,为了确定含水层位置、水文地质参数、 地下水运动状态以及检查井内漏水(或进水)的位置、可通过测

量井液电阻率的方法来实现;另外,在解释视电阻率和自然电位 测井资料时,为了正确估计并内泥浆的影响,也都需要确定并内 液体电阻率值。因此,并液电阻率的测量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并内液体电阻率的测量原理和普通电阻率法一样,只是所采 用的电极系形式不同,并内液体电阻率的测量中,将并下电极系 换成井液电阻计。井内液体电阻计实质上就是一个电极距很小的 电极系,电极之间的距离很小(一般为2cm~5cm),其电极系 系数K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定。为了测得并内液体的电阻 率,将电极系固定于一个用金属制作的屏蔽罩中,屏蔽罩能够防 止并壁及周围岩层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又能使井内液体能 够顺利流过。并液电阻计的电极可以是环状、点状或球状等。 为了研究钻孔中各个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性,根据不同情 况,有时需要将并液进行盐化或淡化以使井液与地层水的导电性 具有一定的差异,然后利用并液电阻计在不同时间沿并身进行测 量。常用的具体方法有:扩散法、提捞法和注入法等。

英成井液电阻计。井内液体电阻计实质上就是一个电极距很小的 电极系,电极之间的距离很小(一般为2cm~5cm),其电极系 系数K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定。为了测得并内液体的电阻 ,将电极系固定于一个用金属制作的屏蔽罩中,屏蔽罩能够防 井壁及周围岩层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又能使井内液体能 多顺利流过。并液电阻计的电极可以是环状、点状或球状等。 为了研究钻孔中各个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性,根据不同情 兄,有时需要将并液进行盐化或淡化以使井液与地层水的导电性 具有一定的差异,然后利用井液电阻计在不同时间沿井身进行测 量。常用的具体方法有:扩散法、提捞法和注人法等。 .5.2在同一测区,统一的电极距便于不同测试孔的资料对比, .5.4自然电位测并观测的参数是各测点的自然电位,即观测 孔内各测点与某一自然电位为零的基点的电位差。基点选择遵守 以下原则:①选在正常区内,避开能产生氧化还原电场和过滤电 肠的地方;②电场足够稳定处;③接地条件好。 水电工程测井工作中通常仅需进行相对测量,但要进行电位 基*(点)选取试验。岩性较纯的泥岩或粉砂质岩层上,氧化还 原电位和过滤电位均十分微弱,即自然电位几乎为零,敌可以将 岩性较纯的泥岩或粉砂质岩层作为自然电位的标志层,在含有该 类岩性的孔段进行基*选取试验,易于辨清各测量电极的极性 正确判断曲*正、负异常。

5. 5. 2 在同一测区,统一的电极距便于不同测试孔的资料

孔内各测点与某一自然电位为零的基点的电位差。基点选择遵守 以下原则:①选在正常区内,避开能产生氧化还原电场和过滤电 场的地方;②电场足够稳定处;③接地条件好。 水电工程测井工作中通常仅需进行相对测量,但要进行电位 基*(点)选取试验。岩性较纯的泥岩或粉砂质岩层上,氧化还 原电位和过滤电位均十分微弱,即自然电位几乎为零,故可以将 岩性较纯的泥岩或粉砂质岩层作为自然电位的标志层,在含有该 类岩性的孔段进行基*选取试验,易于辨清各测量电极的极性: 正确判断曲*正、负异常。

5.5.6并液电阻率测井时,电缆下放会扰动并液,如提

时再做正式记录,会使异常幅度变小,界面不清楚,甚至无法发 现异常。故井液电阻率测井应在一定的时间段没有扰动过的情况

阳河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NB/T 102252019

下进行,即下放电缆时进行正式观测,此时应特别注意防止井下 探头受阻而造成测井资料的错误,

5.5.7开展井液淡化法和投盐扩散法进行并液电阻率测井时

需根据测试目的和初始井液电阻率β。曲*的情况,确定采用井 液淡化法还是投盐扩散法。含水层井液矿化度高、电阻率值低 时,一般选择井液淡化(抽水)方案;含水层矿化度低时,可以 选投盐扩散法盐化方案;含水层涌水量较大时,一般选择井液投 盐扩散法盐化方案;单一含水层时,投盐扩散法可以确定含水层 的位置、求取自然渗透速度,而注入法和提捞法只能确定含水层 的底界面,不能确定含水层顶面位置。

5.6.1自然伽马测井是根据岩石中放射性物质多少来划分钻孔 地层岩性、确定含泥夹层和裂隙及破碎带的位置和厚度的。水电 工程中,通常工区范围不大,在工区钻孔地层部面基本确定时 辐射强度相对值也是地层判断的依据。故既可以开展辐射强度值 绝对测量,也可以进行辐射强度相对测量。 5.6.2金属套管中伽马强度衰减对比试验,需根据测区钻孔套管 情况,选择多个不同的地层段进行,分别观测有、无金属套管时的 伽马强度值,才能确定金属套管对伽马强度衰减观测值的修正方法。

猫出庆 5.6.2金属套管中伽马强度衰减对比试验,需根据测区钻孔套管 情况,选择多个不同的地层段进行,分别观测有、无金属套管时的 m

情况,选择多个不同的地层段进行DB41/T 2021-2020 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置****规范.pdf,分别观测有、无金属套管时的 伽马强度值,才能确定金属套管对伽马强度衰减观测值的修正方法。

5.7.1孔内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非常显著。为了减小并中泥 浆的影响,常利用推靠器把仪器压在井壁上测量,并且用铅把 源屏蔽起来,只在贴井壁方向留有窗口。由于渗透性地层上有泥 饼存在,且因井壁不规则使得仪器和井壁之间由于接触不好而存 在有泥浆夹层,所以尽管仪器是贴井壁测量的,它们还会对测量 结果有明显影响。当有泥饼存在时,测试值是岩层的体积密度和 泥饼密度的加权平均值(也称为“视密度”),因此,要获得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