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他奶掌门人罗友礼:叔兄出走、逆天转命,豪门接班的“刀光剑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维他奶维他奶一年的营业时间 维他奶掌门人罗友礼:叔兄出走、逆天转命,豪门接班的“刀光剑影”……

维他奶掌门人罗友礼:叔兄出走、逆天转命,豪门接班的“刀光剑影”……

2024-06-30 15: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罗友礼

他是广东梅州市梅县客家籍人,在香港功成名就仍不忘故乡,为故乡捐资建校;

他自我勉励,将父亲所提“惊涛骇浪建功业”作为公司座右铭;

他苦心钻研,砥砺53年让一瓶豆奶流行至今;

他就是维他奶创始人罗桂祥第六子罗友礼;

现任香港维他奶国际集团主席;

也是当今资历最老的食二代!

1

听爸爸的话,弃法学选科学

罗友礼出生于1941年,虽然出身望族,但其从小就在寄宿学校过群体生活,学会自律和独立。

稍大些,罗友礼在哥哥的公司当暑期工,从维他奶的生产和销售,洗瓶子、与运输同事送汽水,以及到处拜访客户及市场销售工作也一起干。而这一经历也成为其接班成为食二代的基石。

在香港读完中学后,本想读法律的他,给父亲游说下,让他更有兴趣进读大学食物科学。之后,其至美国修读食品加工,获硕士学位,对日后食品加工厂及食物质素上管理更有利。

2

父亲出手“修剪家族树”,叔兄出走

现今来看,劝说罗友礼进修食品科学,应该是罗桂祥面临家大业大、妻妾子女成群的局面,已经不能回避子女接班的问题,必须做出的深入思虑和周详计划之一。

罗桂祥

没错,与不少香港华人富商一样,维他奶创始人罗桂祥除了娶有正室钟芹英之外,亦纳了二三姨太朱淑萍与成小澄,并育有多名子女。其中,由正室于三十年代初所生的罗开敦和罗开睦等,早在五十年代就已进入香港豆品有限公司(维他奶前身)工作。而罗友礼就是其钟爱的二太太所生。

豪门之间的恩恩怨怨在罗友礼年少时显现不多,直到其与同胞兄弟罗友仁、罗友义在六十年代初相继在海外完成学业后陆续加入公司,豪门大戏就此上演。

1967年罗友礼学成归来,加入维他奶公司。第二年5月,其同胞兄弟罗友仁获选加入董事局,算是二代接班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但也激发了家族内部的矛盾。第三年夏天,罗桂祥原配之子罗开睦联同八叔罗腾祥离开公司,另起炉灶。

对于家族纷争,罗桂祥也曾正面回应,“如果他们(家属员工)有本事,能够在外面找到好工作,我会鼓励他们,不会强逼他们留下……至于八弟、九弟和儿子开睦,更把他们的快餐事业—大家乐、大快活—搞得有声有色,我很替他们高兴……总之,在家属成员要离开公司另谋发展的时候,我不会要求他们留下。我觉得没有任何人的辞职会对我构成威胁。”

为了缓和关系,1970年罗桂祥决定重组公司,分别成立了四个部门:汽水部、袋装食品部、芝士部、压缩食品部,将后三个部门由罗友仁、罗友义和罗友礼主理。

以上安排,虽显示了罗桂祥希望接班诸子在工作上各有分工,以免集中于单一部门激发冲突。但同时又透露出他明显把元配所生的罗开敦排除在接班的重要位置之外,就连长期服务公司的九弟罗芳祥亦不被纳入这个管控核心。“修剪家族树”的意图明显,目的应是将管控大权高度集中于二房所生子女手中,以免分薄管治权力。

3

存亡之秋临危受命,赢得背水一战

之后,父亲罗桂祥的接班安排有条不紊。1972年,罗友礼被挑选进入董事局。第二年,在公司工作33年的九叔罗芳祥也宣布退休,不久后也踏上了另起炉灶之路。

1974年石油危机爆发,由于维他奶用的原材料糖和大豆价格均大幅上涨,加上经济形势恶劣,以往用玻璃瓶储存豆奶因不持久保存而濒临停产,当时的环境可以堪称是维他奶的生死存亡之秋,工厂有一大半停工,产能销售逐月下降。

眼看企业经营业绩日趋日下,30多年的企业有可能随着经济周期破产。在美国获得食品加工硕士学位的罗友礼凭借着灵敏的洞察力和商业决断力,向父亲提出了引进欧美流行的利乐包装解决这一困境。

此举正中罗桂祥下怀,同年任命罗友礼为董事、副总经理,决定让他放手一搏。罗友礼大胆引入当时最先进的无菌利乐纸包装,成为香港地区首个引入利乐包装的饮品。还在宣传模式上聘请著名广告人纪文凤,推出“维他奶,点只汽水咁简单”的经典广告语。

这些举措不但成功解决了豆奶储存时间问题,还改变了整个市场对产品的认知,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转型。更重要的是,此举也成为罗友礼的关键一役,接班之路更为坦途。

4

    罗桂祥退休,接班人选浮出水面

然罗桂祥此举,很可能触发另一矛盾:罗友礼与同胞兄弟产生嫌隙。结果也似乎如此,之后罗友仁自此离开了公司,自行创办快餐店及投资公司。

之后,公司的人事交替依然在不断发生。1977年,公司“老臣”孙宽润退休,罗桂祥在董事局推荐罗友礼任董事总经理,接替他退休后的职位。

第二年3月,罗桂祥正式宣布退休,但保留董事局主席一职,原来由他担任的总经理之职则由37岁的罗友礼接替,罗友义则升任副总经理。这也就意味着,1978年罗桂祥已全面交出日常管理大权,只在重大发展策略方面掌舵定调,让自己逐步退下一线,为二代接班安排迈出更为重大的步伐。

5

        维他奶上市,正式进入“罗友礼时代”

1994年,维他奶成功上市。次年5月,罗桂祥逝世,终年86岁,罗友礼后来接任集团执行主席,正式接班。

接班之后的罗友礼,大刀阔斧,加速布局内地市场。分别于1994年和1998年,启动深圳和上海的厂房生产。2004年,罗友礼更是挖来百事可乐华南区销售总监袁杰。在袁杰为总经理的内地经营团队推动下,维他奶实行归核化策略,把品类收缩到豆奶,定位于“即饮豆奶专家”。

策略的改变带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从2005年起,维他奶内地业绩大幅增长,并形成了由华南向全国扩张的态势,并被业内誉为“港股小茅台”。

从今年披露的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维他奶集团实现收入72.33亿港元。其中,中国内地已成为维他奶的第一大市场,2019财年中国内地收入为45.04亿港币(占总收入的62%)。

如今,维他奶已经走过80个年头,在业界看来,“全球经营、局域聚焦”的战略,帮助它实现了长期稳健发展。而罗友礼坚持将父亲所提“惊涛骇浪建功业”作为座右铭,走过了一个漫长考验的接班过程,也为饮料行业树立了一座坚实的里程碑。

那么,维他奶的下一棒将要交给谁?回到50年前,年过半百的罗腾祥和36岁的罗开睦在离开维他奶后,共同以18万的资本创立快餐公司大家乐;1996年,罗开睦之子罗德承年加入大家乐,现任首席执行官;2017年,罗德承出任维他奶非执行董事;2019年,罗德承获增委任为维他奶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罗德承会否以侄子身份接班维他奶?尚未可知,但想必不会再有当年的“刀光剑影”了。

(来源:食业头条;作者:王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