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榆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绥德县马家洼村 乡村振兴看榆林

乡村振兴看榆林

2024-06-23 11: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家里以前一直种地,家里地少,收入也不稳定,前几年开始种植大棚,现在一个棚基本上收入在10万元以上。”绥德县白家硷镇马家砭村大棚种植户白宝田高兴地说。

白家硷镇香瓜种植能手白海军(左一)分享香瓜种植经验。刘涛 摄

马家砭村位于无定河边,土地和光照条件得天独厚,2018年在上级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建起了100余座日光温室大棚,村民采取承包租赁的方式进行经营。据马家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马斌武介绍,村民刚开始单一种植西红柿、茄子、芹菜等蔬菜,后来发展到种植芝麻蜜香瓜、羊角蜜甜瓜、吊瓜等特色瓜果,每座大棚的收入从3万元增长到10万元左右,村集体也从原来的零收入增长到现在每年收入20余万元。

目前,白家硷镇有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1个,大棚种植示范基地2处,日光温室大棚613座,拱棚2600个,套种面积4000亩,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特别是芝麻蜜香瓜于2018年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后,驰名省内外,已成为白家硷镇的支柱产业,并建立起“产、学、研”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地现场教学点,试验种植14种果蔬新品种,成功推广“脆世界四号”等多个香瓜品种。

像马家砭村一样依靠设施农业增收致富的村子在绥德县无定河、大理河沿岸比比皆是。

四十里铺镇赵家砭村同样地处无定河岸边,10年前就建起了80余个日光温室大棚,发展果蔬种植产业,奶油草莓、蘑菇、蔬菜等产品畅销米脂、绥德等县,不仅村民的口袋越来越鼓,村集体的收入也逐渐增多。赵家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赵如涛说,赵家砭村在发展设施农业中尝到了甜头、获得了效益,今后还要通过大棚改造、技术提升等,全面提高设施农业现代化水平,让农民真正过上好日子。

位于大理河流域的石家湾镇,早在2014年就在徐家坪、李家崖、叶家沟等村启动实施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建设,规划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现月月有蔬菜、季季有水果。同时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发展起芝麻蜜香瓜和吊篮西瓜等新型产业。目前,芝麻蜜香瓜不仅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也成了周边更多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近年来,绥德县设施农业按照“无定河和大理河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带、沿黄红枣和旅游产业带、小杂粮集散区、苹果产业区”产业发展布局,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科技支撑等举措,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采摘农业,走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县有各类设施农业大棚1850个,种植品种主要有黄瓜、西红柿、甜瓜、食用菌、葡萄、桃等,初步形成规模在百亩以上连片经营的日光温室专业示范基地(园区)6个。2022年,该县瓜菜种植面积约3.6万亩,产量7.2万吨,产值2.1亿元。

“下一步,绥德县将以设施果蔬大棚建设为载体,加大智能化、绿色化设施农业机械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力度,支持田头预冷、分级包装、贮运保鲜等冷链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动设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绥德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春胜说。

通讯员 刘涛 王杰

原标题:《乡村振兴看榆林 | 绥德:设施农业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