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3 首山中上元古界地层观测路线 路线总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绥中地势图 路线3 首山中上元古界地层观测路线 路线总结

路线3 首山中上元古界地层观测路线 路线总结

2023-12-25 09: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完成工作量1.路线长度:1.3km2.路线定点:8个3.照片:14张,素描图:5幅,信手剖面图:2幅4.采集标本:2块二、主要认识1.地层①绥中花岗岩(Ars)

属太古宇(Ar)。

岩性为灰色块状花岗片麻岩。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云母、石英。等粒粗粒变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粒度约为2-10mm。风化面褐色。

②常州沟组(Chc)

属中元古界长城系(Ch)。

底部为底砾岩,厚约2m,砾石巨大,其中有花岗片麻岩及长石石英砂岩岩屑。

下部发育红色中薄层长石石英砂岩夹少量灰色薄层石英砂岩。发育正韵律粗尾递变层理。风化面褐色。次棱角状-棱角状,分选性差。硅质胶结。

中部为浅红色薄层石英砂岩与粉砂岩互层。长石石英砂岩新鲜面浅红色,风化面褐色,粒度约为0.1-0.2mm,内有30%粉砂质颗粒,发育板状交错层理,主要矿物为石英60%、长石10%、黏土矿物30%,定名为浅红色薄层粉砂质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呈黑色。

上部为浅红色中薄层硅质巨粒石英砂岩。园状-次圆状,分选性较好。石英占90%,长石占10%。硅质胶结。粒度1-2mm,平均值为1.5mm。

该地层与下覆绥中花岗岩(Ars)为沉积接触关系,接触面凹凸不平,有含黑色泥质的风化壳。

常州沟组(Chc)与绥中花岗岩(Ars)界面素描图

③串岭沟组(Chch)

属中元古界长城系(Ch)。

岩性为黑色薄层粉砂质页岩、页岩。发育波状层理和水平成理,黑白相间。

该地层与下覆常州沟组(Chc)为整合接触关系。

④团山子组(Cht)

属中元古界长城系(Ch)。

下部为粉红色中厚层钙质砂岩与白云岩互层。

中部为粉红色厚层石英砂岩与夹薄层碳酸盐岩。

上部缺失。

该地层与下覆串岭沟组(Chch)为整合接触关系。

⑤大红峪组(Chd)

属中元古界长城系(Ch)。

底部为红色块状以长石石英砾岩为主的复层分砾岩,分选性极差,棱角状至次棱角状。

大红峪组(Chd)内砾岩素描图

下部为灰红色厚层-块状石英砾岩。次圆状-圆状,分选性好,粒度约为0.2m。

中上部缺失。

该地层与下覆团山子组(Cht)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大红峪组(Chd)团山子组(Cht)界面素描图信手剖面图1信手剖面图2

2.岩浆岩与变质岩①绥中花岗岩(Ars)

见地层部分。

3.构造①节理

部分岩石发育X形剪节理,产状不明。

②褶皱

串岭沟组(Chch)内的两条正断层都伴随有明显的牵引褶皱。

③断层

常州沟组(Chc)内发育两个相交的正断层和一个逆断层,产状及断距不明。

串岭沟组(Chch)内发育两套逆断层,都伴随有明显的牵引褶皱,其中一个逆断层发育较宽的断层破碎带,产状及断距不明。

串岭沟组(Chch)断层与褶皱素描图1串岭沟组(Chch)断层与褶皱素描图2

三、存在问题

本路线的主要问题有构造现象描述不精确,缺失重要的产状及断距信息;对石英及长石含量估计不准;野外记录速度过慢。

该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东部,发育有绥中花岗岩(Ars)、常州沟组(Chc)、串岭沟组(Chch)、团山子组(Cht)、大红峪组(Chd)5套地层。

本路线剖面与路线2大致一样,不同之处在于:

1.绥中花岗岩(Ars)不再具有斑状变晶结构,粒度变小;

2.团山子组(Cht)缺少中上部的叠层石白云岩;

3.缺少海房沟组(J2h)。

这里的地质发展史与路线2一样,先是不断发生海侵,使得海拔不断降低,该地区依次处于河谷、冲积扇、河床、河漫滩、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潮下带,但未经历浅海阶段。不整合面也是由于地壳抬升、剥蚀与褶皱作用形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